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致九弟·圣门教人不外敬恕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十三日安五等归,接手书,借知一切。抚、建各府克复,推吉安较迟,弟意自不能无介介。然四方围逼,成功亦当在六七两月耳。

家中四宅,眷口平安。十二日叔母寿辰,男女共九席,家人等三席。亦山先生十四日来馆,瀛皆先生十五日来馆。澄侯弟子十二晚往永丰一带吊各家之丧,均要余作挽联。余挽贺映南之夫人云:“柳絮因风,阃内先芬堪继武(姓谢);麻衣如雪,阶前后嗣总能文。”挽胡信贤之母云:“元女太姬,祖德溯二千馀载;周姜京室,帝梦同九十三龄(胡母九十三岁)。”近来精力日减,惟此事尚颇如常,澄弟谓此亦可卜其未遂衰也。

杨家滩周俊大兄号少濂,与余同读同考,多年相好。频年先祖、先考妣之丧,均来致情。昨来家中,以久试不过,欲投营博一功名,求荐至吉营。余告以功牌可得,途费可保举则不可必。渠若果至吉营,望弟即回填功牌送之,兼送以来往途费。如有机可假,或恰逢克复之日,则望保以从九县丞之类(若无机会,亦不勉强),以全余多年旧好。余昔在军营不妄保举,不乱用钱,是以人心不附,至今以为诟病。近日揣摩风会,一变前志。上次有孙、韩、王之托,此次又有周君之托,盖亦情之不得已者。孙、韩、王三人或保文职亦可,渠辈眼高,久已厌薄千、把世。仙屏在营,弟须优保之,借此以吸引人才。余本能超保次青,使之沉沦下位,至今以为大愧大恨之事。仙屏无论在京在外,皆当有所表见。成章鉴是上等好武官,亦宜优保。

弟之公牍信启仅大长进,上次谢王雁汀一缄,系弟一手所成?抑系魏、彭辈初稿润色?祈复示。

再者,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弟现在上下交誉,军民咸服,颇称适意,不可错过时会,当尽心竭力,做成一个局面。圣门教人,不外敬恕二字,天德王道,彻始彻终,性功事功,俱可包括。余生平于敬字无工夫,是以五十而无所成。至于总字,在京时亦曾讲求及之。近岁在外,恶人以白眼藐视京官,又因本性倔强,渐近于愎,不知不觉,做出许多不怒之事,说出许多不怒之诗,至今愧耻无已。弟子恕字颇有工夫,天质胜于阿兄一筹。至于效率,则亦未尝用力,宜从此日致其功,于《论语》之九思,《玉藻》之九容,勉强行之。临之以庄,四十五十而无闻也。(咸丰八年五月三十日)

【译文】

沅甫九弟:

安五等人在十三日回来之后,我才接到了你的来信,从信中得知一切。抚、建各府已经收复,只有吉安收复得较迟,但是你的心情一定不能急躁,相信在我军的四面围攻之下,收复吉安,也就是在六、七两个月之间的事。

家中四宅,老少家眷都很平安。十二日叔母过生日,家中男女共开了九席,家中佣人等开了三席。亦山先生十四日来馆,瀛皆先生十五日来馆。

十二日晚,四弟到永丰一带的各家吊唁,都邀请我作挽联。我为贺映南夫人所写的挽联是:“柳絮因风,阃内先芬堪继武;麻衣如雪,阶前后嗣总能文。”写给胡信贤之母的挽联是:“元女太姬,祖德溯二千余载;周姜京室,帝梦同九十三龄。”近日来,我的精力一日比一日衰减,只有在写挽联这件事上还像当年一样。澄弟说这表明我的精神尚好,没有急剧衰老的迹象。袁漱六的亲戚郑南乔从松江回来后,已经把之前所借的二百五十两银子还给我了,郑南乔向我说了袁漱六最近的状况。据说漱六现在为官清廉,声誉极好,学问和书法上的造诣也提高了,江南人士对他都十分敬仰和钦佩。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又欣慰又惭愧。

杨家滩的周俊的大哥,号少濂,以前和我同科参加考试,还是多年的好朋友。这几年,先祖、先考妣去世的时候,他都前来吊唁,从不遗漏,而且每次来时,都是毕恭毕敬,很有诚心。昨天他来家中拜访,说有事想要拜托,因为多次考试都没有考取功名,想投身军营,以博取一个功名,拜托我推荐他到吉安弟弟的军营中任职。我认为功牌可以取得,路费也可以相赠,但保举就没必要了。如果他真要去了吉安营中,希望弟弟当天填好功牌送给他,并且赠送他来往的路费。如果恰逢好的时机,碰上攻克吉安之日,也可以为他保举个九品的县丞之类的功名。如果确实没有机会,就无须勉强来成全我多年相交的旧友。我以前在军队中,从来不妄加保举、不乱用钱。所以现在人心不归附,还是我心头的一块心病。我这些日子以来揣摩了现在的风气,慢慢地对以前的固执想法有了改变。上次有孙、韩、王三人之托,这次周君又来相托,实在是情非得已的事。弟弟可以为孙、韩、王三人保举文职,此三人眼光很高,对千总、把总之类的武职不以为意。仙屏目前在营中,弟弟必须对他尤其看重,尽力保举他,以吸引更多有用的人才。从前我没有破格提拔次青,以致他沉沦低位,得不到重用,让我至今满心的惭愧和悔恨。无论在京城还是在外地,仙屏的表现都很出色。另外成章鉴也是个很好的武官,也应破格保举提拔。

我从信里知道,弟弟写公文、信函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上次答谢王雁汀的信函,不知是弟弟亲自所写,还是魏、彭等人写好初稿之后由你加以润色的?回信的时候请说明这一点。另外吴子序现在在哪里?也请详细查明,并帮我询问他近来的情况,写信告诉我。

除了身体时常出很多汗之外,我还算康健。如果是在三年前,就算是酷暑天气,我一身也清凉不会出汗,现在稍动胸口都是汗水,肺气越显衰弱,让我时常忧虑。甲三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医生建议他常服补药,但却不敢轻易实行。不知弟弟们最近的身体怎么样?科四、科六的身体很好,气色也很好,而且科四比弟弟在家时更为健壮,科六则活泼如常,这些都是让人高兴的事。甲五眼睛的病也好得差不多了,右眼视力总差四分。其余的事就不再多说了,顺便问近好。

另外我想说的是,人的一生中,春风得意实属难能可贵。现在弟弟赢得了上下一致交口称赞,军民爱戴有加,正是人生得意之时,千万要珍惜这样的机会。进而应当努力为自己的人生铸就更大的辉煌。圣人教导人们不外乎“敬恕”两个字,天德王道,有始有终,性功事功,都可以涵盖在内。我生平在“敬”字上没下工夫,所以年届五十,依然碌碌无为。至于“恕”字,在京城时也曾经专门研究过,只是近年远离京城,在外为官,逐渐对京官藐视,再加上本性倔强,渐渐倾向于刚愎自用,不知不觉做出许多“不恕”的事、说出许多“不恕”的话,至今仍然十分羞愧。弟弟在“恕”字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在天分上也胜过我一筹。至于“敬”字,弟弟好像也未曾用心,从此以后应在这方面多下工夫。《论语》中的九思,《玉藻》中的九容,都应该努力做到。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都应该表现得很庄重,这样下去,别人才会对你发自内心的尊敬。习惯形成自然,做久了就可以成大器,才不会空话连篇,四五十岁仍然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咸丰八年五月三十日)

【解析】

在这封信中提到“保举”之事,在曾国藩多年的仕途生涯中,有一个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就那是举荐人才。在建立湘军之初,由于曾国藩“不妄保举、不乱用钱,是以军心不稳”。攻克武昌,仅保举三百人,受奖者仅百分之三,而胡林翼攻占九江,一次就保举三千多人,消息传开,许多欲求官者认为投曾不如投胡,纷纷投奔胡林翼门下,曾国藩开始还以为是自己德不服众,后来才认识到是由于自己保举太少,使人感到升迁无望所致。前来投奔者谁不为了前程,凡为大事者皆有大欲,这虽是个人之私,但利用好了,则可“集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从此以后,曾国藩改弦易张,开始大量保举,武将给钱,文人给官,使人人都有升迁之望。

曾国藩在信中提到“圣人教导人们不外乎‘敬恕’两个字”,敬,一是敬人,《论语》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敬人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修养;二是敬业,做任何事都要认真对待,小心从事,敬业才能成事,敬业才能立业。“恕”即宽恕,它是儒家一个重要概念,它的一个重要意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恕是人类一种弥足珍贵的一种品质,你敬人而人不敬你,就宽恕他吧。你敬业而事业仍然失败,那就宽恕命运吧。

另外曾氏在信中提醒九弟要躬行《论语》中的九思,《玉藻》中的九容来提高自己的修养。《论语》君子九思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而《玉藻》中的九容包括足容重,指在行走的过程中要稳健,不可飘忽。可以引申成:“立场”,有信仰、有勇气、不退让,让别人对你肃然起敬,不敢轻犯。手容恭,是说你的手摆放的位置,要显示出对人的尊敬。目容端,则是讲眼神。我们常听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美国人在考验人的诚信时,要求你看着对方的眼睛讲出你的许诺。与人相接眼神飘来飘去,不是心虚就是不自信。但眼睛死盯着人家看,又太有侵略性。所以要“端”,目光平稳地注视,视线从容移动而不是闪来跳去。口容止,是指嘴的形状平稳静止,不一定是指说话本身。当然,要嘴保持平稳静止,还是少说话为宜。孔子是主张少说话的。摇唇鼓舌,唾沫星子四溅,是很糟糕的形象。口容止并不仅仅是谦虚谨慎,更是为己树威。声容静,是一个基本的文明准则。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便是一例。“声容静”显示你心态平和、不争不夺、不强加于人、不具侵略性。如果你的平静的声调让听众陷入沉思,则正好表达了你的话的力量。另外,安静的交谈可以在交谈者中创造一些隐私性,使双方关系变得更亲密,容易取信于人。头容直,头的姿态。“头”和“足”一样,是表达自己的意志、信仰、态度的关键性身体语言。“头”者,“首”也。头直则心正意诚。反之,摇头晃脑则显得油滑浮躁。气容肃,是指人的整个气象森严,令人敬畏。立容德中的“德”,有说读“植”,实为“直”之义。“立容德”与“足容重”的不同是,后者强调人之根,即双腿镇地如泰山,前着则侧重于人体的整个姿态。站得直,是品行端正的象征。色容庄中的“色”指表情,“庄”则有严肃稳健之意。是指在正式的礼仪场合,“色容庄”,神色要尽量庄重严肃,不要嬉戏逗闹。这样的原则深受曾公的推崇。这些内容也同时影响着中国人的家庭生活礼仪与社会交往方式。一个人如果能坚持以“九容”、“九思”要求自己,习惯成自然,修养水平也就上去了。 AcmR5FBecqCjnBt9aqKoMJ7Qls2/q5QAWikOYxNfDyl/QVCtXRnOllCVNxl8Iih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