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致九弟四弟·早起乃健身之妙方

【原文】

澄侯沅甫两弟左右:

接家信,知叔父大人,已于三月二日安厝 [1] 马公塘。两弟于家中两代老人养生送死之事,备极敬诚,将来必食报于子孙。闻马公塘山势平衍 [2] ,可决其无水蚁凶灾,尤以为慰。澄弟服补剂而大愈,幸甚幸甚!

吾平生颇讲求“惜福”二字之义,送来补药不断,且蔬菜亦较奢,自愧享用太过;然亦体握太弱,不得不尔。胡润帅李希庵常服辽参,则其享受更有过于余者。

家中后辈子弟,体弱学射 [3] ,最足保养,起早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咸丰十年三月廿四日)

【注释】

[1]安厝:安葬。

[2]平衍:平缓。

[3]射:射箭。

【译文】

澄侯、沅甫两位弟弟:

接到家信,知道叔父大人已于三月二日被安葬在马公塘。两位弟弟在家里面对两代老人的生老病死之事都十分尽心尽力,将来你们的子孙会得到回报的。听说马公塘那边山势比较平缓,绝对不会有水灾和蚁蛀等灾祸,尤其感到欣慰。澄弟吃过补药之后病体也已经痊愈,真是幸运。

我平生十分讲求“惜福”这两个字,现在送来的补药没有断过,就连蔬菜都比较奢侈,感觉太过于享受了,心里总是觉得很惭愧。但是身体又确实很虚弱,不得不吃得好一点以作为弥补。胡润帅和李希庵则常年食用辽参,他们享受的程度则远远超过于我了。

家里面的后辈子弟们,身体比较虚弱的都去学射箭,这是保养的好方法,早起尤其是养身保健的千金妙方,不愧是长寿金丹。(咸丰十年三月二十四日)

【解析】

这封信谈了三点养生之道,曾氏首先谈及“惜福”一词。所谓“惜福”是说上天赐给每一个人的福分的多少是注定的,用尽了就没有了,没用完还可以传给子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为子孙积福”,所以人在享受时要珍惜而不可滥用。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却也包含了一定的哲理,即使人们注意收敛自己的行为,这种自我的约束,常常是避祸免灾的良方。曾氏以此来劝诫家人,要注意节俭而不要过于奢侈。

第二个是“学射”,“学射”是指射箭,也可以泛指为习武。满族人是靠在马背上打天下的,故对骑马射箭十分推崇,皇帝每年秋天都要领着皇子和大臣们围猎,这对身体的健康自然是有极大的益处。曾氏家处湖南的山岭之中,骑马是不便的,但习武射箭还是可以的,以此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最后一点是早起,“早起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这句话出自唐代被誉为“药王”的药物学家孙思邈。曾国藩自己对早起尤为重视,把它做为自己每日的必修之课,他每天早上四点就起床了,作息时间还特别有规律。据说曾国藩十多岁时,在乡间读书,严立课程,限定黎明而起。然而往往瞌睡不足,时常日上三竿而不醒。为了与睡魔做斗争,他想出一个良策,在床前置一铜盆,又以线系秤锤,悬于铜盆之上,再点香一支,系于线上,当香燃到交叉处时,则线断锤落,铜盆铿然作声,使他一惊而醒。每天都是如此,一月后已成习惯,无声自惊,不惊自醒。从此早起的习惯,到老不改。后来每与人言及此事,犹津津乐道。

纵观成大事之人,莫不是从小事积累的。在很多人眼里,早起不过是芝麻粒大的事,根本没人放在心上。而曾国藩,不仅将其放在心上,记在日记里,而且严格规范地去执行和推广。他将早起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头等大事之一,还将其列为修身养性的“八本”之一。这“八本”是: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其中“治家以不晏起为本”,意思即是治家应当以不晚起为本,可见,他将早起这“芝麻粒”大的事,居然列为治家之本,并以此反复训诫家中子弟。 HbBEP/2jPxHHGtMCadgFEKgJfjgZzWKW5Dqf4MhWUX94Yp4JL42WcpQTLPDW6sr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