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致九弟·宜息心忍耐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十二日申刻代一自县归,接弟手书,具审一切。

十三日未刻文辅卿来家,病势甚重,自醴陵带一医生偕行,似是瘟疫之证,两耳已聋,昏迷不醒,间作谵语 [1] ,皆惦记营中。余将弟已赴营,省城可筹半饷等事,告之四五次,渠已醒悟,且有喜色。因嘱其静心养病,不必挂念营务,余代为函告南省江省等语,渠亦即放心。十四日由我家雇夫送之还家矣。若调理得宜,半月当可痊愈,复原则尚不易易。

陈伯符十二日来我家,渠因负疚在身,不敢出外酬应,欲来乡为避地计。黄子春官声极好,听讼勤明,人皆畏之。

弟到省之期,计在二十日,余日内甚望弟信,不知金八佑九,何以无一人归来,岂因饷来未定,不遽遣使归与?弟性褊急似余,恐拂郁或生肝疾,幸息心忍耐为要!

兹趁便寄一缄托黄宅转遁,弟接到后,望专人送信一次,以慰悬悬。

家中大小平安,诸小儿读书,余自能一一检点,弟不必挂心。(咸丰七年九月廿二日)

【注释】

[1]谵语:神志不清的时候所说的胡言乱语。

【译文】

沅甫九弟:

十二日那天申刻(下午四点左右),代一从县里回来,捎来了弟弟的手书,我现在已经知道了一切事情。

十三日那天未刻(下午两点左右),文辅卿来家,病势非常严重,从醴陵带了一个医生一起同行,看上去像是瘟疫之症,两只耳朵已经聋掉了,整个人昏迷不醒,偶尔还胡言乱语,全都是惦记军营中的事情。我将弟弟已经到达营里,省城可以筹到一半的军饷等事情,跟他讲了四五次,现在他已经醒了,并且脸上露出了喜色。因此我嘱咐他要静下心来养病,营务方面的事情不必挂念,我代他写函告知南省江省目前的状况,他也就放心了。十四日那天我雇了车夫将他送回了家。如果调理得法,估计半个月左右就应该可以痊愈,但是如果要完全复原,暂时还不太容易。

陈伯符十二日那天来我家,因为他负疚在身,所以不敢外出应酬,想要来乡里暂时避一避。黄子春在官场的名声非常好,他办理各种诉讼案件既勤政又明断,所以人们都有些畏惧他。

弟弟到省城的日期,按计划算来应该是在二十日,我最近这段时间很盼望弟弟来信,不知道为什么,金八和佑九一个人都没有回来。是不是因为军饷还没有定,所以不急着派差使回来?弟弟像我一样,性格有些偏急,恐怕如果不得志,会因抑郁而生出肝病来,一定要平息肝火,多加忍耐。

现在趁着方便,托黄宅转寄一封信,希望弟弟接到信以后,能派专人送信一次,以平复我的悬念。

家中大小都很平安,几个小孩都在用功读书,我可以一一给他们检查,弟弟尽可放心,不必为此挂念。(咸丰七年九月二十二日)

【解析】

曾国藩一生坎坷艰辛,在官场承受了许多挫折和失败,于是潜心专研修身养性之道,悟出古今凡欲成大事者,必是善忍之人,于是归纳出一套外藏内敛之道,如“息心忍耐为第一大要”、“办大事的人胸怀要宽,肚量要大,能忍善忍”等,正是他能忍善忍,才使得他面临任何危机时皆能逢凶化吉。这封家书里面,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劝弟弟要息心忍耐,不可因为性急,短时期内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而情绪抑郁,恐怕这样会伤及身体,生出肝病来。

年轻人血气方刚,很容易急躁,不容易沉下心来等待时机。在当时,清朝的状况已经不是很明朗,国运衰微,政府也很腐败,很多有志之士都难以施展。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初投军营,在短时间内还不会委以他重任,曾国藩对这种现状很是了解的,同时对性格急躁的九弟也是很了解,所以事先就写信给他打预防针。

“办大事的人胸怀要宽,肚量要大,能忍善忍”,尽管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能很快有一番作为,但是有几个将军不是先从做士兵开始的?所以,无论身处如何噪杂的环境里,无论现在自己地位多么渺小,也一定要息心忍耐,蓄积让自己强大的力量,切勿急火攻心。 Hfx1XHsPsQML8VfBzf47LOXzVBK477Ma4j7n4/Ef0wr6ZuNEhUrN5T4j5x+kWZF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