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 言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成书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它以北宋末年发生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用纯粹的白话生动讲述了起义的过程和结果,成功塑造了一大批英雄好汉的形象,成为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清初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评价传统经典时,曾将《水浒传》与《庄子》、《离骚》、《史记》、杜甫律诗、《西厢记》并列,称之为“六才子书”,可见其艺术成就之高。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施之常的后裔。施耐庵自幼勤奋好学,十九岁中秀才,三十六岁时与明初名臣刘伯温同榜中进士,之后曾为官三载,终因不满官场黑暗而弃官回乡,闭门著述。据说元末农民起义首领张士诚久慕施耐庵的才名,曾屡次派人邀请他做自己的幕僚,但都被拒绝了。张士诚还曾亲自登门拜访施耐庵,当时他正在书房撰写《江湖豪客传》一书,即《水浒传》。相传施耐庵还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的老师,并且罗贯中也参与了《水浒传》的编辑工作,明代学者高儒曾在《百川书志》中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水浒传》版本很多,本书采用的是百回本版本。

《水浒传》的故事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据《宋史》等史料记载,北宋时,一支以宋江为首、共有三十六个头目的武装力量一度“横行齐魏”,“转略十郡,军官莫敢撄其锋”,后来终于被名将张叔夜击败。之后,水浒传的故事便在民间广泛流传。南宋末年,无名氏所撰的《大宋宣和遗事》成书,记载了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怒杀阎婆惜、张叔夜招降义军等故事,可以视为《水浒传》的雏形。到了元代,大量“水浒戏”登上舞台,深受百姓喜爱。元末明初,施耐庵根据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水浒故事,终于撰成长篇小说《水浒传》,流传至今。

《水浒传》全书围绕着“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后来接受朝廷招安的全过程,充满了“替天行道”、“仗剑天涯”的豪情,谱写了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的闪光点在于:它对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军给予充分肯定,并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皇帝和高俅、蔡京这样的君臣昏庸暴虐,大小官吏横行霸道,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阶级矛盾逐渐加深并最终导致了起义的爆发。从中也可以看出农民起义的发展规律: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在封建统治者的激烈反扑之下,无论如何也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

因为来源于话本,《水浒传》的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表现为节奏明快,文字洗练、生动、准确,并富有表现力,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既是书的一部分,抽出来又是一个独立的故事。

对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是这部小说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梁山好汉们侠肝义胆,敢抱天下不平,其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施耐庵善于通过人物的行为、语言来揭示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如林冲抓住高衙内欲打又不敢下拳的瞬间,就包含了他微妙复杂的心理斗争过程。在描写相似人物的个性时,作者常用“同中见异”的手法来展示他们的不同,如鲁达与李逵都豪爽粗犷、粗中有细,但比较起来,李逵的“细”显得天真、可爱,鲁达的“细”则表现出老道的江湖经验。此外,作者还喜欢将人物置身于不同的环境中,通过他们的经历、身份来表现各自的性格特征和反抗道路。

总之,《水浒传》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读者从中看到的不仅是可歌可泣的农民起义本身,还有宋代的政治文化、市井风情和社会景观,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那个时代的全记录。 1L0JiVof6rlaKcpBfzE7Xrh6AxifSEA7jW5vyyCMHiTLxljg5EJaIqtk3I223FG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