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不要模仿他人

每一个人都应庆幸自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应该将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身后,和别人跳进同一个圈子里,跳一样的舞蹈。在所有缺点中,最无可救药的就是失去自我,成为别人的复制品。你所要做的是走自己的路,表现出你的与众不同,在第一时间抓住人们的眼球。

有一位年迈的富翁,他非常担心自己留给儿子的巨额财产不但不能给儿子带来幸福,反而会害了他。为此,他把儿子叫到跟前,向儿子讲述了他自己如何白手起家的故事。目的是希望儿子也能发愤图强,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个天下来。

儿子听了很感动,就决定独自一个人去寻找宝物。他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最后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树木。这种树木能散发一种浓郁的香气,放在水里不像别的树一样浮在水面而是沉到水底。他心想:这一定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为此他深感苦恼。当看到隔壁摊位上的木炭总是很快就能卖完时,他一开始还能坚持自己的判断,但时间最终让他改变了自己的初衷,他决定将这种香木烧成炭来卖。结果很快被一抢而空,他十分高兴,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告诉父亲。但父亲听了他的话,却不由得老泪纵横。原来,儿子烧成木炭的香木——沉香,切下一块磨成香粉,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做人最怕的不是贫穷,而是没有主见,经不住外界的诱惑而随风摇摆,最终随波逐流,放弃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世人常犯的错误就是不能坚守自己,而总是喜欢和别人比较。一位大师曾经说过:“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能去看,不能比较。”

其实,尘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沉香”。但世人往往不懂得它的珍贵,反而对别人手中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只能让世俗的尘埃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世界上充满了来自外界的“应该”的命令。社会、家庭和单位,有各种各样的“你应该是谁”和“你应该怎样做”的想法。但,你身外没有一个人如你一样知道你个人的路线。

他们指出的某些“应该”和你的“愿意”相称,但大多数却不能。许多人退回到外部声音所指示的外观上安全的路线上去。然而,可能像你一样,一个有着独立精神的小人物,发现挑战比遵从更有吸引力。走权威走过的路就意味着“非常便利”,选择开辟好的道路是便利的,没有问题和挑战。但是那些接受和按照来自外在的力量的命令去做的人,要以失去他们全部热情为代价——无疑,这是一个注定要失败的交易。

有这么一个故事:

白云守端禅师有一次和他的师父杨岐方会禅师对坐,杨岐问:“听说你从前的师父茶陵郁和尚大悟时说了一首偈,你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白云答道,“那首偈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星朵。’”语气中免不了有几分得意。

杨岐一听,大笑数声,一言不发地走了。

白云怔在当场,不知道师父为什么笑,心里很愁烦,一整天都在思索师父的笑,怎么也找不出他大笑的原因。

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实在忍不住了,大清早去问师父为什么笑。

杨岐禅师笑得更开心,对着失眠而眼眶发黑的弟子说:“原来你还比不上一个小丑,小丑不怕人笑,你却怕人笑。”白云听了,豁然开朗。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陷入别人对我们的评论之中,别人的语气、眼神、手势……总是会在不经意中搅乱我们的心,消灭了我们往前迈步的勇气,甚至整天沉迷在白云般的愁烦中不得解脱,白白损失了做个自由快乐的人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永远只有你自己,一旦人生轨迹被别人所预设,你将被这个世界真正遗弃。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应庆幸自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应该将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身后,和别人跳进同一个圈子里,跳一样的舞蹈。在所有缺点中,最无可救药的就是失去自我,成为别人的复制品。你所要做的是走自己的路,表现出你的与众不同,在第一时间抓住人们的眼球。

模仿与成功背道而驰

在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追随者和模仿者,他们总是喜欢依照他人的足迹行走,沿着他人的思路思考。他们认为,模仿可让自己省心省力,是走向成功,创造卓越人生的一条捷径。岂不知,“模仿乃是死,创造才是生”。

对任何人来说,模仿都是极愚拙的事,它是创造的劲敌。它会使你的心灵枯竭,没有动力。它会阻碍你取得成功,干扰你进一步的发展,拉长你与成功的距离。

专事效仿他人的人,不论他所模仿的人多么伟大,也绝不会成功。没有一个人,能依靠模仿他人,去成就伟大的事业。

所以,要想成功就不能抄袭,不能模仿。一个人愈去模仿他人,愈会失败。

有一位商人,带着两袋大蒜,骑着骆驼,一路跋涉到了遥远的阿拉伯。那里的人们从没见过大蒜,更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味道这么好的东西,因此,他们用当地最热情的方式款待了这位聪明的商人,临别赠与他两袋金子作为酬谢。

另有一位商人听说了这件事后,不禁为之动心。他想:大葱的味道不也很好吗?于是他带着葱来到了那个地方。那里的人们同样没有见过大葱,甚至觉得大葱的味道比大蒜的味道还要好!他们更加盛情地款待了商人,并且一致认为,用金子远不能表达他们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感激之情。经过再三商讨,他们决定赠与这位朋友两袋大蒜!

步人后尘者,便如东施效颦,只能收获两袋大蒜,模仿是妄想成功的懒人最容易想到的捷径。整日装在别人套子里的人,永远不会披上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彩衣。模仿别人而不能创新,那只能成为别人的影子。

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它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人们惯于模仿,既出于一种惰性,更出于对先贤圣哲的追捧。但是对好的东西的模仿很容易堕落成一种媚俗,失去自我,步人后尘,而且在先贤们和周围人的压力下,大概没有人敢喊出自己的声音。

欧文·柏林与乔治·格希文第一次会面时,已是声誉卓著的作曲家了,而格希文却只是个默默无名的年轻作曲家。柏林很欣赏格希文的才华,以格希文所能赚的3倍薪水请他做音乐秘书。可是柏林也劝告格希文:“不要接受这份工作,如果你接受了,最多只能成为欧文·柏林第二。要是你能坚持下去,有一天,你会成为第一流的格希文。”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你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人只懂得模仿他人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失去个性。而个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因素,没有个性便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深邃的思想,更没有创造力。

卓别林开始拍电影的时候,那些电影导演都坚持要卓别林学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德国喜剧演员。可是卓别林直到创造出一套自己的表演方法之后,才开始成名。鲍勃·霍伯也有相同的经验。他多年来一直在演歌舞片,结果毫无成绩,一直到他发展出自己的本色之后,才成名。威尔·罗吉斯在一个杂耍团里,不说话光表演抛绳技术,继续了好多年。最后他才发现自己在讲幽默笑话上有特殊的天分,他开始在耍绳表演的时候说话,才获得成功。

玛丽·玛格丽特·麦克布蕾刚刚进入广播界的时候,想做一个爱尔兰喜剧学员。结果失败了。后来她发挥了她的本色,演一个从密苏里州来的、很平凡的乡下女孩子,结果成为纽约最受欢迎的广播明星。

金·奥特雷刚出道之时,想要改掉得克萨斯的乡音,为了像个城里的绅士,便自称为纽约人,结果大家都在背后耻笑他。后来,他开始弹奏五弦琴,唱他的西部歌曲,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成为在电影和广播两方面最有名的西部歌星之一。

可想而知,如果这些人刻意模仿,失去自己的本色,恐怕永远不能得到幸运女神的垂青,更不会享誉全世界。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努力创造,学会从得到中失去,从失去中获得,做一个时代的新人。永远不要打“模仿”的如意算盘,指望它来扶助你获取成功。这个错误的念头,只会给你带来失败的征兆,让你一生平庸。

也不要说自己没有创造力,只能模仿他人的丧气话,那是自欺欺人,给自己寻找不成功的理由。上天是公平的,它在赋予人们生命的同时,也将不同的天资潜入到每个人的身体里面。你只需动动脑,努努力,就能把它充分挖掘出来,像所有成功者那样,在创造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发现自己的潜质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以别人为参照物去要求自己,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相同的人。

即使别人功成名就,而你只是个无名小卒,你也没必要自惭形秽,裹足不前。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歌剧演员卡罗素美妙的歌声享誉全球。但当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当工程师;而他的老师则说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发现“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沃特·迪斯尼当年被报社主编以缺乏创意的理由开除,建立迪斯尼乐园前也曾破产好几次。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在读大学时的表现并不突出,他的化学成绩在22人中排第15名。

牛顿在小学的成绩一团糟,曾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呆子”。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罗丹曾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3次还考不进去。他的叔叔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文学巨匠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认为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如果这些人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怎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人生的成功自然包含有功成名就的意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只有做出了举世无双的事业,才算得上成功。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只会使你失去自信,不敢轻易尝试。读过巨著《红楼梦》,还梦想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吗?看过马拉多纳踢球的人,还想一身臭汗地在足球队里混吗?听过帕瓦罗蒂的歌声的人,还想修炼美声唱法吗——如果总是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那么世界上也就没有曹雪芹、帕瓦罗蒂、马拉多纳这类人了。

每一个人生来就是独一无二的,模仿别人,便是扼杀自己。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即使驾着的是一只脆弱的小舟,但只要舵掌握在他的手中,他就不会任凭波涛的摆布,而有选择方向的主见。”

一个人的命运藏在他自己的心胸里。每个人都应该庆幸自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应该认识自我,将自己给自己,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

不要轻信权威

一位睿智的先哲曾说:“每个人都要仔细观察哪条路是他的心拉着他走的路,然后全力以赴地去选择这条路。”一个真正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的人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他不需要去膜拜任何外在的力量、无需向任何人低头。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的命运就藏在自己的心胸里,而不是被别人的评论所掌控,更不会陷入权威的阴影中。

一位和尚跪在一尊高大的佛像前,正无精打采地背诵经文。长期的修炼并未使他立地成佛,他为此而苦闷、彷徨,渴望解脱。正好,一位云游四方的哲学家来到他身旁。

“尊敬的哲人,久仰久仰!弟子今日有缘见到你,真是前世造化!”和尚来不及站起,激动得颤颤巍巍地说,“今有一事求教,请指点迷津:伟人何以成其伟人?比如说,我们面前的这位佛祖……”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跪着……”哲学家从容地说。

“是因为……跪着?”和尚怯生生地瞥了一眼佛像,又欣喜地望着哲学家,“这么说,我该站起来?”

“是的!”哲学家打了一个起立的手势,“站起来吧,你也可以成为伟人!”

“什么,你说什么?我也可以成为伟人?你……你……你这是对神灵、对伟人的贬损!”

说着,和尚双手合十,连念了两遍“阿弥陀佛”。

“与其执著拜倒,弗如大胆超越!”哲学家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超越?呸!”和尚听了哲学家的话如惊雷轰顶,“这疯子简直是亵渎神灵,玷污伟人!罪过!罪过!”说着,虔诚之至地补念了一遍《忏悔经》,又跪下了。

芸芸众生,有多少人在走着一条朝“圣”之路。在这条路上,又有多少人心甘情愿地下跪,一次又一次地丧失自我,向权威俯首称臣。别人伟大,那是因为你跪着。这个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力量能屈使你下跪,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活得不尽如人意,就是因为老在别人的背影中生活。只有永远保持自己站的权利,你才会成为这个世界的唯一。

泰戈尔曾经说过:“除非心灵从偏见的奴役下解脱出来,否则心灵就不能从正确的观点来看生活,或真正了解人性。”而一个人最致命的偏见,莫过于认为权威们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正确的。这种偏见往往会葬送一个人的一生。

最高的道德是你自己的原则

英国的一个城市公开招聘市长助理,条件是必须是男人。当然,所说的男人并不仅仅从生理上界定,它指的是精神上的男人,每一个应考的人都理解。

经过了多番文化和综合素质的角逐,有一部分人获得了参加最后一项特殊的考试的权利,这也是最关键的一项。那天,他们轮流去一个办公室应考,这最后一关的考官就是市长本人。

第一个男人走进来,只见他一头金发熠熠闪光,天庭饱满,高大魁梧,仪表堂堂。市长带他来到一个特别的房间,房间的地板上洒满了碎玻璃,尖锐锋利,望之令人心惊胆战。市长以万分威严的口气说:“脱下你的鞋子!将里面桌子上的一份登记表取出来,填好交给我!”

男人毫不犹豫地将鞋子脱掉,踩着尖锐的碎玻璃取出登记表填好交给了市长。他强忍着钻心的痛,依然镇定自若,表情泰然,静静地望着市长。市长指着一个大厅淡淡地说:“你可以去那里等候了。”男人非常激动。

市长带着第二个男人来到另一间特殊的屋子,屋子的门紧紧地关闭着。市长冷冷地说:

“里边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一张登记表,你进去将表取出来填好交给我!”男人推门,门是锁着的。“用脑袋把门撞开!”市长命令道。男人不由分说,低头硬撞,一下、两下、三下……

足足有半个小时,头破血流,门终于开了。他取出表认真地填好交给了市长,市长说:“你可以去大厅等候了。”男人非常高兴。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那些身强体壮的男人都用自己的意志和勇气证明了自己。市长表情有些沉重。他带最后一个男人来到一个房间,市长指着站在房间里的一个瘦弱的老人对男人说:“他手里有一张登记表,去把它拿过来填好交给我!不过他不会轻易给你的,你必须用你刚硬的铁拳将他打倒……”男人严肃的目光射向市长:“为什么?你得让我有足够的道理!”“不为什么,这是命令!”“你简直是个疯子,我凭什么打人家?何况他是弱小的老人!”

市长又带他分别去了那个有碎破玻璃的房间和紧锁着的房间,同样遭到了他的反对和拒绝。市长对他大发雷霆……

男人气愤地转身就走,被市长叫住了。市长将这些应考的人都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只有最后一个男人考中了。

那些无一不伤筋动骨的人都捂着自己的伤口审视着被宣布考中的人,当发现他身上的确一点伤也没有时都惊愕地张大了嘴巴,非常不服气,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

市长说:“你们都不是真正的男人。”

“为什么?”

市长语重心长地说:“真正的男人懂得反抗,是敢于为正义和真理献身的人,而不是选择唯命是从,做没有道理牺牲的人。”

最高的道德是个人的原则性。当你外在的行动和内在的思想相称时,你是诚实的。当你抛弃你的真理去取悦他人时,你就放弃了诚实。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大声疾呼:“要想知道你喜欢什么,而不是谦恭地对世界告诉你应该喜欢的事物说‘阿门’,就要保持你的精神活泼。”没有什么比保持精神活泼更重要,而这种精神活泼的支柱莫过于一个人的尊严、操守、自尊、自信、正直。放弃那些迎合别人的无谓牺牲,那么你就拥有别人最真诚的敬意,你才算恪守这个世界上最高的道德的人。

当我们在决定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时刻,我们总被引导着相信生活决定我们是谁。而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的精神才能告诉你,你将要走上去的前途是什么样子的。除了你之外,没有人能够主宰你未来的方向。你应该坚持的事就是你自己的原则。相信、倾听你心灵的召唤,人就会生活在深刻的精神中,这也是最灿烂的道德之光。 yX7FR+7OcxQuUyAzcx2B6/XlqNidIArC5kg8eRFqVu0yxO5k4QZ2qqMCQwhIik7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