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凭自己的力量前进

如果你拥有有名的父母,要想比他们更出色,你将不得不取得两倍于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不要因为生活在他们的阴影下而失败,也不要因为那些不属于你自己创造的过去而遭受挫败。树立起属于你自己的名声,并且通过改变路线来让自己独特起来。凭自己的力量前进吧,你将收获加倍的快乐。

有一天,大仲马得知自己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就告诉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们附上一封短信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会好多了。”

小仲马断然拒绝了父亲的建议,他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

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那些冷酷而无情的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然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知名编辑曾和大仲马有着多年的书信来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马的丝毫不差,便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但作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的截然不同。带着这种兴奋和疑问,他迫不及待地乘车造访大仲马家。

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茶花女》这部伟大的作品,作者竟是大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儿子小仲马。

“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老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

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希望您看重的是我创作的作品本身而不是我的姓氏。”

面对着这个充满自信的年轻人,老编辑不由地笑了。他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相信他一定可以走出名人父亲的阴影,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

《茶花女》出版后,法国文坛书评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的价值大大超越了大仲马的代表作《基度山恩仇记》,小仲马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成功。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假如小仲马接受父亲的建议,在作品上注明自己是名人的儿子,也许他能很轻松地过了编辑这一关,但这并不代表他的作品很出色、很成功。也许他将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他将永远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透不过气来。

如果说伟人是茫茫宇宙中一颗颗耀眼的明星,那么伟人的继承者则是环绕在明星周围的星群。它们有的光彩夺目,有的暗淡无光,有的像流星划过天际,有的则比明星更耀眼……实际上,承继伟人的位置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那种压力也许是普通人的上百倍。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那些继承伟人位置的人更应当成功,于是,你将成为舆论和人们目光关注的焦点,你的一举一动,一进一退都可能成为人们的谈资。作为伟人的后继者,你很不幸地被放在一个很高的起点,因而摔下来时也会比普通人跌得更重,摔得更惨。

如果拥有有名的父母,要想比他们更出色,你将不得不取得两倍于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不要因为生活在他们的阴影下而失败,也不要因为那些不属于你自己创造的过去而遭受挫败。树立起属于你自己的名声,并且通过改变路线来让自己独特起来。凭自己的力量前进吧,你将收获加倍的快乐。

自立才能自强

不要寄希望于你的伟人父母。依赖的习惯,是阻止你步向成功的一块绊脚石,要想成大事你必须把它们一个个踢开。

你的一切成功,一切造就,完全决定于你自己。有时候确实需要别人的帮助,但如果将别人的帮助当成了一种依靠,就势必会形成一种懒惰的习惯。对于一个杰出的人来说,他的选择是:“舍弃依靠,自己去奋斗。”

一家大公司的老板曾说,他准备让自己的儿子先到另一家企业里工作,让他在那里锻炼锻炼,吃吃苦头。他不想让儿子一开始就和自己在一起,因为他担心儿子会总是依赖他,指望他的帮助。

姜明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企业家。姜明23岁大学毕业后,进入父亲的企业工作。按照家族惯例,从小业务员做起,熟悉情况后便加入管理层,姜明一路走来顺风顺水。在同龄人眼中,他确实是一个值得羡慕的对象。父母给了他良好的生活环境,他从小没吃过苦,没走过弯路。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幸运而沾沾自喜,反而产生了一些危机感。他对自己的定位并不是一个依赖父母的富家子弟。他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让自己永远用一颗平常的心去面对未来的路。

2年以后,姜明用一句“我要超越自己”作为理由,离开了父亲的企业,没要家人一分钱,没依靠父亲一点关系和帮助,在另一个城市创办了自己的小店铺。从没遇上过大风大浪的他终于在自己创业的路上遇到了困难。对于创业初期的艰难,他并没有气馁。他认为父亲给了他一帆风顺的童年,也让他在困难来临的时候缺乏应对的智慧和能力,现在才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他欣然接受挑战,渐渐地,他的小店铺开始走上了正轨,生意日渐兴隆,而他自己也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很多问题了。

经历了创业初期的辛劳,他的脸上有了少年老成的自信。而他的内心,也装满了理想的果实。对于未来,他充满憧憬。这家小店也只是创业的第一步,他的理想是能像父亲那样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企业。对于他而言,在这条理想之路上,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不断进取,不断超越,因为超越赋予年轻更多的内涵。

的确如此,躲在伟人的阴影下,依赖别人的名望、地位、财富生存,你将永远不可能走出自己的路。在父亲的溺爱和庇护下,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的人很少会有出息。只有自立精神能给人以力量与自信,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培养成就感和做事能力!依赖性强、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而只有迫不得已的形势才能激发出我们身上最大的潜力。有人这样说:“把孩子放在可以依靠父亲或是可以指望帮助的地方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在一个可以触到底的浅水处是无法学会游泳的。而在一个很深的水域里,孩子会学得更快更好。当他无后路可退时,他就会安全地抵达河岸。”待在家里或总是得到家人帮助的人一般都没有太大的出息。而当他们不得不依靠自己,不得不动手去做,或是在遭遇失败之时,他们通常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惊人的能力来。

年轻人需要的是原动力,而不是依靠。他们天生就是学习者、模仿者、效法者,如果给他们太多帮助,他们很容易变成仿制品。

依靠拐杖走路,尤其是依靠别人的拐杖走路,是很多人的一种懒惰行为。对于能拼能赢者而言,他们的习惯是扔掉别人的拐杖,迈动自己的双脚!

这样做当然会很累,当然比依赖别人辛苦多了。可是,与其现在因依赖而享受,不如靠自己的独立奋斗为将来获得更大的享受。

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就能这样去做了。所以,思想的进步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声,只有先提高对依赖心理的认识,才会正确地去对待它。

其实,脱离对别人的依赖,独立地发展和锻炼自己,扔掉拐杖,走出成长的误区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别人能够做成的事,自己也定能够做成。

摆脱依赖的建议是:

(1)依赖自己,而不是依赖别人。一切都靠自己去奋斗,去争取。只有一切依靠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2)消除身上的惰性。依赖心理产生的源泉,在于人的惰性。要消除依赖心理,先要消除身上的惰性。要消除惰性,就得锻炼自己的意志。处理事情的时候,要果敢上前,说做就做,该出手时就出手。还得有灵活的头脑,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

(3)要有独立意识,要自己替自己做主。就是要时时想到,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的成果,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享受自己的成果,才会有真正的快乐。

(4)要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做成,需要慢慢地起步,一点一点地积累,最后才能做成。这就像是跳高,总需要先慢慢跑几步,然后再快速跑,最后才起跳。

当你放弃依赖别人的念头,决心自强自立时开始,你就走上了成功之路。就这么往前走,百折不回,你会发现原来你在许多方面都毫不逊色于在你之前的那些伟人们。你将实现你梦想不到的奇迹。那时,你的心里定会雀跃出一个从未有过的惊喜:我终于找回了那个原来的自己。

摆脱一份依赖,你就多了一份自主,也就向自由的生活前进了一些,向成功的目标迈近了一大步。

凭自己的力量前进

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狮子故意把自己的小狮子推到深谷,让它在危险中挣扎求生。虽然这种做法太严格,然而,只有在这种严格的考验之下,小狮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才不会泄气。在一次又一次地跌落山涧之后,它拼命地、认真地、一步步地爬起来。它自己从深谷爬出来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不依靠别人,凭自己的力量前进’的可贵。”

狮子的雄壮,便是这样养成的。同样,一个人的成功,也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你会走出一条什么样的人生之路,任何人都无法替你选定,一切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人,要靠自己活着,而且必须靠自己活着。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尽力达到理应达到的自立水平,拥有与之相适应的自立精神,这是当代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形成自身“生存支援系统”的基石。因为缺乏独立自主个性和自立能力的人,连自己都管不了,还能谈发展成功吗?即使你的家庭环境所提供的“先赋地位”是高于常人,你也必得先降到凡尘大地,从头做起,以平生之力练就自立自行的能力。因为不管怎样,你终将独自步入社会,参与竞争,你会遭遇到远比学校生活要复杂得多的生存环境,随时都可能出现或面对你无法预料的难题与处境。你不可能随时动用你的“生存支援系统”,而是得靠顽强的自立精神克服困难,继续前进!

要驾驭命运,从近处说,要自主地选择书本,选择朋友,选择服饰。从远处看,则要不被种种因素制约,自主地选择自己的事业、爱情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你应该掌握前进的方向,把握住目标,让目标似灯塔在高远处闪光;你得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见,懂得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你要明白,自己的力量才是最好的依靠,你的品格、你的作为,就是你自己的救星。

人若失去自己,是最大的不幸;而失去自主,则是人生最大的陷阱。赤橙黄绿青蓝紫,你应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和特有的色彩。相信自己创造自己,永远比证明自己重要得多。你无疑要在骚动的、多变的世界面前打出自己的牌,勇敢地亮出你自己。你应该果断地、毫不顾忌地向世人宣告并展示你的能力、你的风采、你的气度、你的才智,而不是生活在伟人的阴影下,慢慢地丢失你自己。

自主的人,能傲立于世,能力拔群雄,能开拓自己的天地,得到他人的认同。勇于驾驭自己的命运,能学会控制自己,规范自己的情感,善于分配自己的精力,自主地对待求学、择业、择友,这是成功的要义。要克服依赖性,不要总是任人摆布,让别人推着前行。

多一些吃苦精神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艺术家,跟从他习画的那个青年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大画家?

他回答说:“不,永远不会!他没有生存的苦恼,他每年都会从家里得到好几万元资助。”这位艺术家深深知道,人的本领是从艰苦奋斗中锻炼出来的,而在财富的蜜罐中,这种精神很难发挥出来。

翻开历史可以知道,各行各业的许多成功人士,在早年往往都是贫苦的孩子。成功的人大多是从困乏与需要中训练出来的。大商人、教授、发明家、科学家、实业家和政治家大多是为了提高自己地位的愿望而努力向上的。

成功是排除困难的结果,伟人都是从同困难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不经过艰难挫折的拼搏而要想锻炼出能耐来,是不可能的。

一个生长于奢侈的环境中的年轻人,时常依附于他人而无须用自己的努力挣饭吃的年轻人,自小被溺爱的年轻人,习惯于躲藏在父辈羽翼下的年轻人,是很少能具有大本领的。富家子弟与穷苦少年相比,就像温室中的幼苗和饱受暴风骤雨吹打的松树一样,只有那些经受风雨洗礼的大树才能看见更加蔚蓝的天空。

日本教育界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或做家庭教师来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别人问为什么,父母说:“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学会吃苦,能够让你不会在困难和逆境面前乱了阵脚,无助哀叹;学会吃苦,能够让你在奋斗的路上多一份坚韧,多一些从容。然而,曾几何时,我们早已将吃苦精神丢弃一旁。我们习惯于依赖别人,等着别人为我们搭好桥,修好路,再牵着我们的手慢慢通过。殊不知,吃苦是一种经历、一种收获、一种资本,更是一种财富!

没有受过寒流的抽打,就不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没有经历沙漠的干热,就不会体会到绿洲的清爽。

苦,可以折磨人,更可以锻炼一个人!吃下这个“苦”字,会使你的生命力更加强健,让你的人生更加灿烂、辉煌。

多一点吃苦精神吧!因为,吃苦的经历是我们成长的养分。

吃苦是一分收获,吃苦是一种资本,吃苦更是一种财富!

如何上好“吃苦”这门“必修课”呢?

(1)培养吃苦精神,应该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吃苦精神不能一蹴而就,而且要靠日常的锻炼、提高。平时应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一个事事依赖父母,靠别人帮忙的人是不会具备吃苦精神的。

(2)体育锻炼是一项好的磨炼意志,提高吃苦能力的活动。当你不管刮风下雨每天跑上5000米的时候,你不仅是在锻炼身体,同时也在锻炼自己的意志。

(3)阅读伟人的吃苦故事,学习他们的吃苦精神。古今中外伟人艰苦奋斗的故事可谓比比皆是,我们应该通过有意识地学习来激励自己的吃苦意志。

(4)有意识地给自己设置一些吃苦项目。《北京青年报》曾报道过北大附小四年级的王一妍横渡琼州海峡的故事。2003年8月,10岁的王一妍经过10小时零6分钟的奋力拼搏,游完了2108千米的路程,成功地横渡琼州海峡,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横渡琼州海峡者。

当然,吃苦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冒险。吃苦的困难不在于事情本身而是平时的训练,哪件事情的成功完成不浸透着当事人的汗水呢? pow84mFQ5RJ61XrBJJTYkVOSMxMyYnenLhTpAbQ8uLjxyLqroEE/2wyJ/AemfN/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