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比林定律是美国幽默作家比林提出的,指的是,人的一生,几乎有一半的麻烦是由于太快说“是”,太慢说“不”造成的。
因此在与人交往中,要懂得发言的艺术,考虑问题不能急躁,也不能怠慢。觉得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就要明确而快速地告诉对方,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一般人都不太好意思拒绝别人,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为了避免多余的困扰,对一些不合理或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有必要拒绝,但怎样既不伤害对方自尊心又能达到拒绝的目的呢?当对方提出请求后,不必当场拒绝,你可以说:“让我再考虑一下,明天答复你。”这样,既使你赢得了考虑如何答复的时间,也会使对方认为你是很认真对待这个请求的。
某单位一名职工找到上级要求调换工种。领导心里明白调不了,但他没有马上回答说“不可能”。而是说:“这个问题涉及好几个人,我个人决定不了。我把你的要求带上去,让厂部讨论一下,过几天答复你,好吗?”
这样回答可让对方明白:调工种不是件简单的事,存在着两种可能,使对方思想有所准备,这比当场回绝效果要好得多。不仅给人留住了面子,也使自己摆脱尴尬的境地。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某位作家接到老朋友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到某大学演讲,作家如此答复:“我非常高兴你能想到我,我将查看一下我的日程安排,之后回电话给你。”
这样,即使作家表示不能到场的话,他也就有了充裕时间去化解某些可能的内疚感,并使对方轻松、自在地接受。
陈涛夫妻俩下岗后,自谋职业,利用政府的优惠贷款开了一家日用品商店,两人起早摸黑把这个商店办得红红火火,收入颇丰,生活自然有了起色。陈涛的舅舅是个游手好闲的赌棍,经常把钱扔在了麻将台子上,这段时间,手气不好又输了,他不服气,还想扳回本钱,又苦于没钱了,就把眼睛瞄准了外甥的店铺,打定了主意。一日,这位舅舅来到了店里对陈涛说:“我最近想买辆摩托车,手头尚缺五千块钱,想在你这借点周转,过段时间就还。”陈涛了解舅舅的嗜好,借给他钱,无疑是肉包子打狗。何况店里用钱也紧,就敷衍着说:“好!再过一段时间,等我有钱把银行到期的贷款支付了,就给你,银行的钱可是拖不起的。”这位舅舅听外甥这么说,没有办法,知趣地走了。
陈涛不说不借,也不说马上就借,而是说过一段时间,等支付银行贷款后再借。这话含多层意思:一是目前没有,现在不能借;二是我也不富有;三是过一段时间不是确指,到时借不借再说。舅舅听后已经很明白了,但他并不心生怨恨,因为陈涛并没有说不借给他,只是过一段时间再说而已,给了他希望。
因此,处理事情时,巧妙地一带而过比正面拒绝有效,且不伤和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批评这种手段,但我们有些人批评起人来简直让人无地自容,下不了台。其实,这种批评方式不但无法达到让他人改正错误的目的,而且有碍于你的人际关系,严重时甚至会毁掉一个人。
波特定律原是经济管理方面的术语,由美国心理学家莱曼·波特提出。本意是指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正因这个原因,在口才交际方面,在批评他人时,就必须照顾到被批评者的心理感受,注意批评的方式,以较为缓和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因此,批评他人,宜曲缓而不是直接“放大炮”。
宋朝知益州的张咏,听说寇准当上了宰相,对其部下说:“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这句话一语中的。张咏与寇准是多年的至交,他很想找个机会劝老朋友多读些书。
恰巧时隔不久,寇准因事来到陕西,刚刚卸任的张咏也从成都来到这里。老友相会,格外高兴。临分手时,寇准问张咏:“何以教准?”张咏对此早有所考虑,正想趁机劝寇公多读书。可是又一琢磨,寇准已是堂堂宰相,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怎么好直截了当地说他没学问呢?张咏略微沉吟了一下,慢条斯理地说了一句:“《霍光传》不可不读。”回到相府,寇准赶紧找出《汉书·霍光传》,从头仔细阅读,当他读到“光不学无术,阉于大理”时,恍然大悟,自言自语地说:“此张公谓我矣!”是啊,当年霍光任过大司马、大将军要职,地位相当于宋朝的宰相,他辅佐汉朝立有大功,但是居功自傲,不好学习,不明事理,这与寇准有某些相似之处。因而寇准读了《霍光传》,很快明白了张咏的用意。
张咏与寇准过去是至交,但如今寇准位居宰相,直接批评效果不一定好,而且传出去还会影响寇公的形象;批评太轻了,又不易引起其思想上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张咏的一句赠言“《霍光传》不可不读”,可以说是绝妙的。别看这仅仅是一句话,其实它能胜过千言万语。“不学无术”,这是常人难以接受的批评,更何况是当朝宰相,而张咏通过教读《霍光传》这个委婉的方式,就使寇准愉快地接受了自己的建议。正所谓:“借它书上言,传我心中事。”
有一次,几个属鼠的男同学在期中考试中考了满分,挺得意,有点飘飘然。他们的班主任发现了,就对他们说:“怎么,得意了?你们知道得意意味着什么吗?请注意今天下午的班会。”那几个男学生猜想:糟了!在下午的班会上,等待他们的准是狂风暴雨!可奇怪的是,在班会上,班主任的批评却妙趣横生,他说:“树林子要是大了,就什么鸟儿都有,自然,天下大了,就什么老鼠都有。我就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有只小老鼠外出旅游,恰好两个孩子在下兽棋,小老鼠就悄悄地看。
“它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尽管兽棋中的老鼠可以被猫吃掉,被狼吃掉,被虎吃掉,却可以战胜大象。于是立刻认定,我才是真正的百兽之王呢!这么一想,小老鼠就得意起来了,从此瞧不起猫,看不起狗,甚至拿狼开心。
“有一天,它还大摇大摆地爬到老虎的背上,恰好老虎正在打瞌睡,懒得动,就抖了抖身子。小老鼠于是更加得意,它还趁着黑夜钻进了大象的鼻子。大象觉得鼻子痒痒,就打了个喷嚏,小老鼠立刻像出膛炮弹似的飞了出去。飞了好半天,才‘扑通’一声掉在臭水坑里!好,现在就请大家注意一下,‘臭’字的写法,怎么写的呢?‘自’‘大’再加一点就是‘臭’。
有趣的是,今年正好是鼠年,咱们班有不少属鼠的同学,那么,这些‘小老鼠’们会不会也掉到臭水坑里呢?我想不会,但必须有一个条件,这就是永不骄傲!”说到这儿,这位班主任还特意看了看那几个男同学,那几个男同学当然明白,老师的批评全包含在那个有趣的故事中了!他们挺感激老师,很快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间接指出别人的错误,要比直接说出口来得温和,且不会引起别人的强烈反感。那些对直接的批评会非常愤怒的人,间接地让他们去面对自己的错误,会有非常神奇的效果。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可能没有批评,但要学会巧妙地批评,让他人既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理解你善意批评的意图,使他内心里对你心存感激。批评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暗示。
波什定律指的是出于人们对他人肯定的强烈渴望,故而对方一旦有所成就,就要毫不保留地称赞对方,它的好处在于,一旦知道了什么地方做得很好,人们就会去努力把这一地方做得更好。而在众多的称赞方式中,背后赞美和推测性赞美更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世上背后道人闲话的人不少,大家都很清楚,被说之人一旦知道便会火冒三丈,轻则与闲话者绝交,重则找闲话者当面算账。因此,要引以为戒,不要犯背后说他人闲话的忌讳。但是,背后说人优点却有佳效。
背后说别人的好话,远比当面恭维别人或说别人的好话,效果要明显好得多。不用担心,我们在背后说他人的好话,是很容易就会传到对方耳朵里去的。
赞美一个人,当面说和背后说所起到的效果是很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当面说人家的好话,对方会以为我们可能是在奉承他、讨好他。当我们的好话是在背后说时,人家会认为我们是出于真诚的,是真心说他的好话,人家才会领情,并感激我们。
在日常生活中,背着他人赞美他往往比当面赞美更让人觉得可信。因为你对着一个不相干的人赞美他人,一传十,十传百,你的赞美迟早会传到被赞美者的耳朵里。这样,你赞美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想赞扬一个人,不便对他当面说出或没有机会向他说出时,可以在他的朋友或同事面前,适时地赞扬一番。
据国外心理学家调查,背后赞美的作用绝不比当面赞扬差。此外,若直接赞美的度不足会使对方感到不满足、不过瘾,甚至不服气,过了头又会变成恭维,而用背后赞美的方法则可以缓和这些矛盾。因此,有时当面赞扬不如通过第三者间接赞扬的效果好。
当你面对媒体时,适当地赞美你的同行,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艺术。
多在第三者面前去赞美一个人,是你与那个人关系融洽的最有效的方法。假如有一位陌生人对你说:“某某朋友经常对我说,你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相信你感动的心情会油然而生。那么,我们要想让对方感到愉悦,就更应该采取这种在背后说人好话、赞扬别人的策略。因为这种赞美比一个魁梧的男人当面对你说:“先生,我是你的崇拜者。”更让人舒坦,更容易让人相信它的真实性。
借用推测法来赞美他人,虽然这种方式有一定的主观意愿性,未必是事实,但是能从善意的想象中推测出他人的美好东西,就能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推测性赞美有两种,一种是祝愿式的推测,一种是预言式的推测。
祝愿式推测,主要强调一种美好的意愿,用一种友好的心情去推测对方,带有祝愿的特点。这种推测也未必很可行,但推测者是诚挚而善意的。
预言式推测,带有一些必然性、预见性,可以针对工作、生活中可能会取得的成绩进行预测。
当然,推测并不等于明确的结果,而是具有多种可能性,但前提是被赞美者本身有实力,有可能获得好结果。
预言式推测较适用于同事与同事之间,或父母对孩子的推测,总之,是对身边较熟悉的人所采用的方式。它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使吹毛求疵或别有所求之人打消原有的念头。
在说服别人的时候,也可以抬出权威来加强自己说话的力度,这就是权威说服法。有些推销人员在卖人寿保险的时候,他们喜欢提到权威人士。他们说:“你们工厂的经理也买我们的人寿保险。”大家会说:“噢,我们公司的经理那么精明能干,他们都买你们的人寿保险,看来你们的人寿保险是不错,买吧。”他没有经过很深的判断,他就这么做了。这就是利用了权威的心理。
有的时候没有这种权威人士给你做宣传,那怎么办呢?用数字、用统计资料。一般人认为数字是不会骗人的,所以你说,“这家工厂用了我们的机器后,产量增加20%,那个工厂用了我们的计算机后,效率提高了50%”,把这些数字拿给客户看,客户很容易就接受了。有的时候,统计数字还太少,产品刚刚出现,还没有那么多客户的时候,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前面的顾客买了他们的产品觉得满意而写来的信函。这个时候,这种做法对新顾客,对一些小的公司也能起一定的影响作用,这就是权威的心理。
权威效应还有另外一个内涵,即利用角色说服对方。如“让你换成我,你该怎么办”这种说服法利用了“角色扮演”使对方有互易立场的模拟感觉,借此模拟感觉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美国人际关系专家吉普逊,他认为他的好友之一,某陆军上将之所以有今日之成就,完全得力于他有了超人的说服技巧。他说:“他从小就憧憬着军旅生涯,1929年美国经济恐慌,人人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年轻人都一窝蜂挤入各兵种的军事学校。他特别钟情于西点军校,可是有限的名额早就被有办法人的子弟占据了。他只是个升斗小民,于是乎,他鼓起勇气,一一拜访地方有头有脸的人物,不怕碰钉子,勇敢地毛遂自荐:‘我是个优秀青年,身体也很棒,我平生最大的意愿,是进西点报效国家,如果您的子弟和我一样处境,请问你会怎么办呢?’”
“没想到,这些有办法的人物,经过他这么一说,十之八九都给了他一份推荐书。有的人更是积极为他打电话,拜托国会议员,他终于成了西点军校的学生了。”
任何人对自己的事,总是怀有了很大的兴趣和关切。这位年轻人如果不以“如果您的子弟和我一样”作为攻心战术的话,他哪能有今日的成就?
要说服别人,先得使他进入情境,对你的问题感同身受,兴起关切之心。别人在回答“如果你是我……”的问题时,不自觉地便把自己投射在该问题中了,最起码的收获,他的回答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较客观的解决方法。
所谓赫洛定律,是一种人际关系的需求理论,它强调满足对方的渴求,以此获得他人的认可与信任。就说话而言,我们与人交谈,从某种意义而言,就是一种探求对方需求的过程,通过这种过程,我们知晓对方的心理活动,由此制定下一步的谈话内容。
在人的一生中,有无数让他们引以为自豪的事情,这些都是一个人人生的闪光点。这些东西又会不经意地在他们的言谈中流露出来,例如,“想当年,我在朝鲜战场上……”“我年轻的时候……”等等。对于这些引以为荣的事情,他们不仅常常挂在嘴边,而且深深地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由衷的肯定与赞美。
对于一位老师而言,引以为荣的往往是他教过的学生在社会上很有出息,你为了表达对他的赞美,不妨说:“你的学生×××真不愧是你的得意门生啊!现在已经自己出书了。”对于一位一生都默默无闻的母亲,引以为荣的往往是她那几个有出息的孩子,你可以对她说:“你有福气啊,两个儿子都那么有出息。”她一定会高兴不已。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引以为荣的往往是他们年轻时的那些血与火的经历。
真诚地赞美一个人引以为荣的事情,可以更好地与之相处。
乾隆皇帝喜欢在处理政事之机品茶、论诗,对茶道颇有见地,并引以为荣。有一天,宰相张廷玉精疲力竭地回到家刚想休息,乾隆忽然来造访,张廷玉感到莫大的荣幸,称赞乾隆道:“臣在先帝手里办了13年差,从没有这个例,哪有皇上来看下臣的!真是折杀老臣了!”张廷玉深知乾隆好品茶,命令把家里的隆年雪水挖出来煎茶给乾隆品尝。乾隆很高兴地招呼随从坐下:“今儿个我们都是客,不要拘君臣之礼。生而论道品茗,不亦乐乎?”水开时,乾隆亲自给各位泡茶,还讲了一番茶经,张廷玉听后由衷地赞美道:“我哪里省得这些,只知道喝茶可以解渴提神。一样的水和茶,却从没闻过这样的香味。”李卫也乘机称赞道:“皇上圣学渊源,真叫人瞠目结舌,喝一口茶竟然有这么多的学问!”乾隆听后心花怒放,谈兴大发,从“茶乃水中君子、酒乃水中小人”开始论起“宽猛之道”。真是妙语连珠、滔滔不绝,众臣洗耳恭听。
乾隆的话刚结束,张廷玉赞道:“下臣在上书房办差几十年,两次丁忧都是夺情,只要不病,与圣祖、先帝算是朝夕相伴。午夜扪心,凭天良说话,私心里常也有圣祖宽,世宗严,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想头。我为臣子的,尽忠尽职而已。对陛下的旨意,尽力往好处办,以为这就是贤能宰相。今儿个皇上这番宏论,从孔孟仁恕之道发端,譬讲三朝政治,虽然只是三个字‘趋中庸’,却发聋振聩令人心目一开。皇上圣学,真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他人也都随声附和,乾隆大大满足了一把。
张廷玉和李卫作为乾隆的臣下,都深知乾隆对自己的杂经和“宏论”引以为豪。而张李二人便投其所好,对其大加赞美,达到了取悦皇帝的目的。
一个人到了晚年,人生快要走到尽头了,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更喜欢回味和谈论自己曾经经历的那些大风大浪,希望得到晚辈的赞美和崇敬。
一位现在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一生中最大的骄傲便是独自一个人将7个孩子养大成人,现在眼见一个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他经常自豪地对孙子们说:“你奶奶死得早,我就靠这两只手把你爸他们几个养大成人,真是不容易啊。”每当这时,如果他的孙子能乘机美言几句,老人就会异常高兴。
抓住他人最胜过于别人的、最引以为豪的东西,并将其放在突出的位置进行赞美,往往能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在这一点上,有一个很经典的实例。
一次,曾国藩用完晚饭后与几位幕僚闲谈。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为我所不及。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一个幕僚说:“各有所长: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敏,人不能欺。”说到这里,他说不下去了。曾国藩又问:“你们以为我怎样?”众人皆低头沉思。忽然走出一个管抄写的后生过来插话道:“曾师是仁德,人不忍欺。”众人听了齐拍手。曾国藩十分得意地说:“不敢当,不敢当。”后生告退而去。曾氏问:“此是何人?”幕僚告诉他:“此人是扬州人。入过学,家贫,办事谨慎。”曾国藩听完后说:“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没。”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就派这位后生去扬州任盐运使。
他人最想要的赞美一定是真诚的,不是那种公式般的赞美,千篇一律,最让人反感。
言之有物是说一切话所必具的条件,与其泛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不如说“您上次主持的讨论会成绩之佳,真是出人意料”等话,直接提及对方的著名工作。若恭维别人生意兴隆,不如赞美他推销产品的努力,或赞美他的商业手腕;泛泛地请人指教是不行的,你应该择其所长,集中某点请他指教,如此他一定高兴得多。恭维赞美的话一定要切合实际,到别人家里,与其乱捧一场,不如赞美房子布置得别出心裁,或欣赏壁上的一幅好画,或惊叹一个盆栽的精巧。若要讨主人喜欢,你要注意投其所好,主人爱狗,你应该赞美他养的狗,主人养了许多金鱼,你应该谈那些鱼的美丽。赞美别人最近的工作成绩,最心爱的宠物,最费心血的设计,这比说上许多无谓的虚泛的客套话更佳。
白岩松是中国中央电视台著名的节目主持人,也是一个出色的记者,他不仅采访过别人,也被别人采访过。在答记者问中他同样以真诚谦逊、质朴自信、机智警策的语言风格,展示了央视名嘴的风采。以下是他在悉尼奥运会解说工作结束回国后的一次答记者问。
记者(以下称记):有媒体评论说,白岩松是中央电视台最火的主持人。半个月的评说奥运,使亿万观众更加认可你了。你如何看待这种评论?
白岩松(以下称白):我曾经跟朋友开玩笑说,把一条狗牵进中央电视台,每天让它在一套节目黄金时段中露几分钟脸,不出一个月,它就成了一条名狗。我在《东方时空》已经待了七年,如此而已。这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相反的给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比如没有随便出门逛街的自由。
记者的话无疑是对白岩松的赞扬,而这种赞扬是高规格的。面对赞扬,白岩松没有沾沾自喜更没有自鸣得意,他巧借一个比方表明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一来是自谦,二来揭示自己的名气与媒体的关系,尤其是与中央电视台这种特殊媒体的关系,从而极其巧妙地把赞扬声指向了给他带来荣光、带来名气,乃至带来些许不便的地方——中央电视台。
记:最近我看到有传媒把你和中央电视台的其他名嘴作了比较,给你的打分是最高的,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你感觉到有对手吗?
白:事业跟百米赛有相似的地方,我跑的时候,眼睛只向着前面那条线,而绝不会去考虑对手。但人生跟百米还不太一样,百米就一条线,人生是你撞了一条线后还有另一条线,你得不断去撞,直至死亡。
记者想以事实说话,用事实来证明白岩松是最棒的,并以此引出他的对手的评价以及面对竞争对手时的态度,可谓头号的机智。而白岩松答得更为精彩,他首先从对方话中引出比方,然后寻找人生与百米赛的相同点,“眼睛只向着前面那条线”,含蓄地告诉世人——自己的心中有恒定的奋斗目标,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在向心中的那个目标迈进,无须过多地考虑对手。短短的一句话,不仅显示了白岩松的自信,而且显示了他看准目标,孜孜以求的坚韧。接着,白岩松又点出人生与百米赛的不同点:百米赛的目标是单一固定的,而人生的追求却永无止境。语言是心灵的折射,从白岩松的话中,我们能不为他永不停息的精神所感动吗?
记:你到《东方时空》时,只是一个25岁的小伙子,而且一点电视经验也都没有。第一次面对镜头,你是不是很紧张?
白:不紧张。因为我都不知道镜头在哪里。开拍前,导演告诉我,你要放松,就当没有镜头,于是我就不去想它。现在再看那次录像,还是很放松的。如今面对镜头,我感觉到的只是一种工作状态,比如,它开机了。
这是一个回顾性的问题,旨在了解白岩松的成长过程。白岩松的回答依旧保持着他一贯的风格:实话实说——“不紧张。因为我都不知道镜头在哪里”;称赞他人——“导演告诉我,你要放松”;自信务实——“我感觉到的只是一种工作状态”。整个答问,要言不烦,语言精练,似乎未谈自己的成长,但我们仍然能从“找镜头”到“工作状态”看到白岩松成长的足迹。
记:无论你承认不承认,你已经是一个明星,一个传媒明星。如何在明星和记者之间摆正自己的位置呢?
白:有一位年轻人曾求教于一位大提琴家:“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大提琴家?”大提琴家回答说:“你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再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人,然后会很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大提琴家。”这对我们也一样,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再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或主持人。
记者的问题问得很有价值,因为对于一个明星式的记者而言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白岩松并没有正面作答,他先用类比的手法来引发我们每个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优秀的人——音乐人——大提琴家”的三个阶序列,让我们扩大了对记者所提问题的思考范围,无论是做主持人、记者还是其他工作,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首先要做一个优秀的人。这样的回答充满了睿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白岩松的人生态度,而且也让我们获得了人生的感悟:事业有成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
记:我听到的观众对你的唯一的意见是,你太过严肃,不苟言笑,为什么不能在屏幕上露出一点笑意呢?
白:有不少观众说不习惯我老是一副“忧国忧民”的脸,可如果我换上一副笑容灿烂的脸是不是就习惯了呢?我以前做的节目大都是一些学生的话题,背后有太多不适于公开的背景,我笑不出来。职业病。我也曾努力笑过,但我一笑就不会说话,平常也是这样,一笑我所有的身体语言就都失去了。因此,我绝对不是故作深沉,而平常就是这样。真实是最自然的。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说它有趣,是因为观众对白岩松的屏幕印象确实如此,许多观众都想知道其中原因,可以说记者问出了许多观众想问而没有机会问的问题。白岩松的回答不但化解了观众之感,而且表明了自己的生活态度,既诙谐幽默——“老是一副‘忧国忧民’的脸”,又真挚坦诚——“我以前做的节目大都是一些沉重的话题”,而且机智警策——“真实是最自然的”。这样的回答,不但让我们理解了他的“严肃”,而且在对他的“严肃”深怀敬意的同时,能对自己的生活态度作出正确的定位。
看白岩松主持的节目我们能够感受到正义的力量,听白岩松妙答记者问我们能够受到他人格的魅力:坦诚、质朴、谦逊、平易。在我们欣赏白岩松连珠妙语的时候,我们也真诚地祝福白岩松:在事业的旅途上不断进取,永远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