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弱而示强——李世民智解雁门之围

隋炀帝时,北方的突厥族始毕可汗的力量日益强大起来。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大臣裴矩建议隋炀帝嫁一位公主给始毕可汗的弟弟叱吉,把叱吉立为南面可汗,这样来分化削弱始毕可汗的势力。隋炀帝同意了,殊不知叱吉本人却不敢接受。这事被始毕可汗知道后非常怨恨。后来,裴矩又把始毕可汗手下最得力的大臣史蜀胡悉诱骗到马邑杀死了。这就更加激发了始毕可汗的反隋之心。

大业十一年(615年)八月,隋炀帝出巡北方边塞,始毕可汗认为时机已到,率领数十万人叛乱,把隋炀帝包围在雁门。“天下九塞,雁门为首”。在秦赵长城数百里长的一个个关门当中,雁门首屈一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坚屏依句注,固垒托雁门”的说法,为众兵家所赞同。雁门关,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北来的冷风寒土,拒之于外,也使寒漠中生存的突厥,冷却了些许南侵的热血。雁门共有四十一城,其中三十九城都已被突厥攻破了,只剩下雁门城和崞县。隋炀帝被围在雁门城,城中共有军民十五万人,粮食只够支持二十天。突厥兵攻城非常勇猛,箭都射到隋炀帝的面前了。隋炀帝又惊又怕,抱着小儿子大哭起来,眼睛都哭肿了。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建议隋炀帝带几千精兵冲出去突围。其他大臣不同意,认为这样太冒险,不如请炀帝亲自抚慰官兵,激励士气,坚守待援。隋炀帝同意了后一种看法,一方面深入军中鼓励官兵努力奋战,凡守城有功的人一律升官赏财;另一方面把诏书绑在木头上抛入汾水之中,让它顺水漂流,招募救兵前来救驾。

当时,李渊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儿子李世民年方十六岁,于河中拾得诏书,便决心应诏前去救驾。

李世民找到屯卫将军云定兴,对云定兴说:“始毕可汗之所以敢把皇上包围起来,是因为他认为中原一时之间不可能有救驾的援兵。而我们现在与突厥的兵力相比,也的确显得太单薄,要是对起阵来,敌众我寡,我们不但救不了驾,反而要被他们吃掉。所以,我们只有虚张声势,在军中多多增加旗号和鼓角,把部队的行列拉得长长的,白天军旗挥舞,几十里不断,夜晚也鼓角相应。这样来布以疑兵,使突厥认为我们援救的大军已至,必然会望风而逃。”

云定兴采纳了李世民的谋略,把军旗和鼓角弄得多多的,把队伍拉得长长的,白天军旗飘扬,夜晚鼓角相闻。队伍刚到崞县,被突厥的侦察兵发现了。他们看到前后几十里不断的旗鼓,果然飞报始毕可汗,说隋帝的救援大军正向这边进发,前锋已至崞县。始毕可汗大惊,知道中原大军是不好惹的,立即下令全军撤退。

就这样,十六岁的李世民以虚张声势之计解了隋炀帝的雁门之围。所谓“己先审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让对方摸不透、抓不着,而觉得我们像天神那般难测难知。虚张声势是一种故意制造强大声势以吓唬人的策略。其关键在于虚而实之,弱而示强。李世民年纪轻轻,却机智灵活,让人禁不住敬佩和赞叹。两军对峙,他冷静睿智的分析局势,有利的剖析利害,把握战机,出奇制胜,解除了雁门之围,政治军事才能初显锋芒。这也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他最终成了万人之上的一国之君。 dsY+e0fXd6GHh3mCbOIhoCO6sBUcF4UNVhI60hEsllxEsiw6y9C/hambxVKibll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