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欲擒故纵——郑庄公反攻共叔段

《左传》中讲述了春秋时期郑庄公和他的弟弟共叔段的故事。郑庄公的母亲姜氏生有两个儿子,老大就是庄公,老二叫共叔段。姜氏对共叔段特别偏爱,几次请求郑武公立共叔段为世子,武公都以共叔段是次子为由没有同意。武公死后,长子寤生继位,是为郑庄公。姜氏见扶植共叔段的计划失败,转而请求庄公将京邑封给共叔段,庄公不好推辞,只好答应了。

郑国大夫知道后,立即面见庄公说:“分封的都城,它的周围超过300丈的,就会对国家有害。按照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大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现在将京邑封给共叔段,不合法度。这样下去恐怕您将控制不住他。”

庄公答道:“母亲喜欢这样,我怎么能让她不高兴呢?”大夫又说:“姜氏哪里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想办法处置,不要使她滋长蔓延,蔓延了就很难解决,就像蔓草不能除得干净一样。”庄公沉吟了一会儿,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姑且等着吧!”

其实,郑庄公心里早已有了对付共叔段的方略。但是,他知道自己现在力量还不够强大,加上共叔段又有母后的支持,要除掉共叔段还比较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他尽力表演,等到其罪恶昭著后,再进行讨伐,到时候就能一举除掉他。

如庄公所料,共叔段到了京邑后,将城进一步扩大,还逐渐把郑国的西部和北部的一些地方据为己有。公子吕见此情形,十分着急,对庄公说:“国家不能使人民有两个君主统治的情况出现,您要怎么办?请早下决心。要把国家传给共叔段,那么就让我奉他为君,如果不传给他,就请除掉他。不要使人民产生二心。”庄公回答说:“你不用担心,也不用除他,他将要遭受祸端的。”

此后,共叔段又将他的地盘向东北扩展到与卫国接壤。此时,子封又来见庄公,说:“应该除掉共叔段了,让他再扩大土地,就要得到民心了。”庄公都说:“他多行不义,人民不会拥护他。土地虽然扩大了,但一定会崩溃的。”

共叔段见庄公屡屡退让,以为庄公怕他,更加有恃无恐。他集合民众,修缮城墙,收集粮草,修整装备武器,编组战车,并与母亲姜氏约定日期作为内应,企图偷袭郑国都城,篡位夺权。庄公对共叔段的一举一动早已看在眼里,并暗地防备。当他得知共叔段与姜氏约定的行动日期后,就命大将子封率领二百乘兵车提前进攻京邑,历数共叔段的叛君罪行,京邑的人民也起来响应,反攻共叔段,共叔段弃城而逃,后畏罪自杀。他的母亲姜氏也因无颜见庄公而离开宫廷。

郑庄公一开始对共叔段的举动假装视而不见,其实是考虑到共叔段毕竟是自己的弟弟,如果一开始就对共叔段大加讨伐,别人会说他不讲亲情,在道义上他会失分。所以他先让共叔段坏下去,让大家都看清楚了是非曲直,才顺理成章地出兵。

庄公运用了避其锋芒,诱其深入的策略。等到共叔段阴谋尽显的时候,集合军队给以致命一击,既赢得了民心,又轻松地除掉了王位竞争对手。既巩固了自己的权位,又不失道义,实乃高明之举。

这就是“欲擒故纵”。打击敌人的时候应当诱敌深入,避其锋芒,甚至假装糊涂。假装糊涂,骄纵对手,让对手放松警惕,自己再暗自布局,在关键时候给予对手致命一击,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将欲擒之,先予纵之”的谋略,即“欲擒故纵”。“擒”,是目的,“纵”,是方法。欲擒故纵,就是开始的时候故意先放开对手,使对手放松戒备,丧失警惕,斗志松懈,待其弱点充分暴露,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就能赢得光明的战争结局。郑庄公放任弟弟共叔段扩势充军,等到时机成熟再一网打尽,正是对“欲擒故纵”的充分运用。 H3vwZKEiMfTHmnJZTeV1l4LcxY2A4eaR16Y0jbkenBg783OOORTSMnX0VoWWzcC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