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经典再现

【提要】

捭阖是《鬼谷子》的开篇之作。捭为开启,阖为毕藏。捭阖之术,也就是开合有道、张弛有度。在本篇中,鬼谷子认为:“捭”“阖”是一对极其重要的哲学概念。捭阖之术是世间万物运转的根本,也是纵横家游说的重要说术言略。作为《鬼谷子》的第一篇,捭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也成为战国的谋士们游说诸侯、安身立命的重要法则。

《鬼谷子》说:“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谋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捭阖包含阴阳,进退,开闭,柔刚,大小,高低,贱贵等多方面的含义,本篇关于捭阖之道的论述,有着辩证法的色彩,同时也讲究效果的艺术性。这种效果,主要靠捭阖来达到。

《鬼谷子》认为:捭阖之术是游说诸侯、操纵政治、为人处世的一个重要策略。捭阖之术是万物运行的关键。他还告诉人们:如何合理的驾驭语言,怎样掌握好说话的分寸和尺度,如何让人左右逢源、处惊不乱。想同意对方,先反驳对方,使对方激动后暴露实情,从而使我方能抓住其有理的地方而赞同他,抓住他无理的地方而反对他;欲取先予,欲同先异,欲捭先阖;捭阖主要由口来完成,话说得好,捭阖艺术运用得好,就能兵不血刃。

【原文】

(一)

粤若稽古 [1] ,圣人之在天地间也 [2] ,为众生之先 [3] ,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 [4] ,知存亡之门户 [5] 。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 [6] ,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7]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8] 。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先后 [9] ,度权量能 [10] ,校其伎巧短长 [11]

【注释】

[1]粤:句首语气助词,表庄重。若:顺,沿着。此指上溯。稽:考也,考察。意为按着一定的规律考察历史。[2]圣人:《鬼谷子》中出现的“圣人”有两种含义,一种指古代的有所贡献、有所创见的大智大勇之人,一种指当代精于纵横权术的游说辩士,与儒家所说的“圣人”有别。此句中的“圣人”是指前一种含义。[3]众生:万物生灵。此特指民众。先:先知先觉,能够预测事物发展动向,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人。[4]命物:所谓“阳开以生物,阴阖以成物。生成既著,须立名以命之也”,即抓住事物本质,表述事物的名称和性质。[5]存亡之门户:指世上万事万物生成、发展灭亡的关键所在。[6]朕:征兆,迹象。即可以观测到的事物发展的征兆。[7]其道一也:即言自古至今,圣人的做法、目的都是一样的。[8]各有所归:“变化无穷,然有条而不紊,故曰各有所归。”即言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9]先后:此指事物的发展过程。[10]权:权变。此指事物可以变化、可让人施术变动其发展方向的成分。能:能力。此指事物保持自己的不变性、从而按自己的固定轨迹运行的能力。[11]伎巧:即技巧。伎,古通技,技巧,此指事物应变能力。

【译文】

我们看看上古时代的历史,可以知道古代那些大智大勇的圣者生活在人世间,之所以成为芸芸众生先知先觉的导师,是因为他们能观测世界上万事万物阴阳两类现象的变化,并能进一步了解事物存亡的关键因素,给它们立一个确定的名号,还能够洞晓万事万物的生成、发展、灭亡的关键所在。他们追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历史过程,预测它们未来的结局,洞察世人的心理特征,观察世上事物、人事变化的征兆,从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所以,从古至今,处在天地间的圣智之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遵循的规律都是一样的。由此可见,世间的事物虽然变化无穷、纷纭万端,但它们都有各自的变化规律:或以阴为主导,或以阳为主导;或以柔为特征,或以刚为特征;或以开放为特点,或以闭抑为特点;或松弛不固,或紧张难入。所以,圣智之人在处理世间事物时,总会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把握住事物的关键,并考察事物的发展过程,研究事物的可变性和不变性,还要把握住事物应变能力的强弱,再比较技巧方面的长处和短处,有的放矢地处理问题。

【原文】

(二)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 [1] ,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2] 。审定有无 [3] 与其实虚 [4] ,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5] 。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 [6] ,以求其实,贵得其指 [7] 。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 [8] ,或阖而闭之 [9] 。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10] 。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11]

离合有守 [12] ,先从其志 [13] 。即欲捭之贵周 [14] ,即欲阖之贵密 [15] 。周密之贵微 [16] ,而与道相追 [17] 。捭之者,料其情也 [18] ;阖之者,结其诚也 [19] 。皆见其权衡轻重 [20] ,乃为之度数 [21] ,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22]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之 [23] 。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注释】

[1]有差:有差别,各有不同。[2]无为:指无为之道。《鬼谷子》所说的“无为之道”与老庄的清静无为之道不同,它是指顺应自然之性而拨动之、因势而利导之的一种处世之道。牧:治理,处理。以牧:用来掌握。[3]有无:有无之数。此指世人的品质底细。[4]以:因,依据,凭着。[5]见:“见”通“现”,发现。[6]微:暗中。排:排察。[7]指:同“旨”,意指旨意,主旨。[8]示:启示,启发。此指启发对方让他敞开思想。[9]闭:闭藏。此指使对方控制感情。[10]异:与“同其情”之“同”为互词。同其情,即考察对方感情上与我们的同异点。异其诚,即考察对方诚意如何。[11]原:追源,考察。[12]离合有守:认识有差距。离合,原指二人相离或相逢,此指认识差距。守,原指各据一方,此指有距离。[13]从:同“纵”,纵容,放纵。从,纵古今字。[14]贵:以……为贵,此处意为“首先要”“关键是”。[15]密:与上句之“周”为互词,皆周密之意。[16]微:微暗,不露声色。[17]道:此指阴阳之道,即变动阴阳,因势利导而处理事物的方法。追:相随,相合。[18]料:考察,估量。[19]结:“谓系束。”系束,即控制、掌握之意。[20]权衡轻重:此指处理事情的谋略与措施。权,秤锤。衡,秤。权衡可以称物,引申为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措施。[21]度数:度量,准则。[22]自为之虑:此指自己另外谋划决策。[23]内:接纳,吸收。内,纳古今字。

【译文】

世人中有贤良的人,有不肖的人;有聪明的人,有愚蠢的人;有的人勇敢,有的人怯懦;有仁人君子,有苟且小人……总之,每个人之间是有差别的,人们的品行千差万别,素质千模百样。所以,要针对不同的人品素质,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对某些人可以开导,对某些人可以压抑使其保持冷静;对某些人可以擢用,对某些人可以黜退;可以让某些人富贵,可以使某些人贫贱。总之一句话,要顺应人们的不同天性去分别对待他们,加以控制掌握。要起用一个人,首先要摸清他的品质如何,摸清他的真假虚实,考察他是否有真才实学。要投其所好,通过他的嗜欲愿望,去分析他的志向意图,并且要暗中观察他的言语,适当地贬抑他说的话,再加以发言责难,从而探查到他内心的真实世界和真实意图,以明了他的性格主流。即对他使用捭阖之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当切实把握住对方言行的实质后,可以稍作沉默让对方畅所欲言,从而探求他的利益所在,有时可以表示赞同,有时应该缄默表示异议。敞开言论是为了博取对方的信任,从而让对方对我们一吐衷肠。缄默表示异议是为了考察对方的诚意。考察什么可用,什么不可用,要查明他的谋略计划的优劣以及同我们的谋略计划的差距大小。若同我们的谋略计划距离较大,先纵容他,让他照自己的意志去办而我们要守住自己的意图。就是说,使用捭阖之术,离不开暗中谋划。当然,这种谋划要周密,考虑要周详。如果要综合归纳问题,最重要的是处世缜密,要合乎规律和道理,行事要微暗,要不露声色。这样做,就与阴阳之道暗合无隙了。对人使用捭阖之术,或开启引导他,估量出他的情怀;或压抑控制他,摸准他的诚心。还要知道他的谋略措施。掌握了这三件事,我们就可以区别对待了。如果他的品行可用,对我们真诚,并且没有二心,他的谋略措施得当,与我们距离较小,合乎我们的准则,我们就可以擢用他,帮他完善谋略措施;如果对方品行低劣,对我们不忠,而且谋略措施失当,与我们距离较大,不合我们的准则,我们便抛开他,自己另作谋划,重新决策。总之,对人使用捭阖之术时,或者开导他帮他完善决策,或启发他让他吐露决策以便被我们吸取;或抑制他以便于我们顺利起用他,或抑制他抛弃他不用。这就是捭阖之道。

【原文】

(三)

捭阖者,天地之道 [1]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 [2] 开闭 [3] ,以化万物。纵横反出 [4] ,反覆反忤 [5] ,必由此矣。捭阖者,道之大化 [6] ,说之变也 [7] ,必豫审其变化 [8] 。吉凶大命系焉 [9] 。口者,心之门户也 [10] 。心者,神之主也 [11] 。志意、喜欲、思虑、智谋,皆由门户出入 [12] 。故关之以捭阖 [13] ,制之以出入 [14]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15]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16]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17]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 [18] 。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19]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 [20] 。故与阳言者依崇高 [21] ,与阴言者依卑小 [22] 。以下求小 [23] ,以高求大 [24] 。由此言之,无所不出 [25] ,无所不入 [26] ,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 [27] ,可以说国 [28] ,可以说天下。

【注释】

[1]天地之道:即阴阳之道。天为阳,地为阴。[2]四时:春夏秋冬四季。此指自然秩序。[3]开闭:即捭阖。[4]纵横反出:即阴阳的具体表现。纵与横,反(返)与出,都是对立的事物,可用阴阳来区分。[5]反覆反忤:亦为阴阳的具体表现。[6]道之大化:阴阳之道的关键所在。[7]说之变:指游说中的某些变化。[8]豫:预先。豫、预古通。[9]吉凶:此指游说成功或失败。大命:此指游说目的。[10]心:指内心思想。[11]主:主使,主持。[12]出入:此指表现、表述。[13]关:此指控制。[14]制:制约。[15]阴阳其和,终始其义:终事始事的要义所在,是明了阴阳调和之理。[16]故言长生……曰始:始为乾,乾为阳。始即初始,出发点,引申为人生行动的目的所在。即言上述长生、安乐、富贵等事物都是人生所追求的东西。[17]故言死亡……曰终:终,穷也。穷急困窘,是人所不欲,是人生的忌讳。[18]善:此指善言。善言为阳。[19]恶:此指恶言。恶言为阴。[20]阴阳:此指阴言和阳言。[21]崇高:崇高之言,即上述阳言。[22]卑小:卑下之言,即上述阴言。[23]下:卑下的阴言。小:此指小人。[24]高:崇高的阳言。大:此指君子。[25]出:此指被策士、说客们启发。[26]人:此指听从游说策士的话。[27]家:原指大夫采邑。此指封有采邑的大夫。[28]国:此指据有一国的诸侯。

【译文】

捭阖之术,是万物运行的一条普遍法则,是各种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捭阖”就是变动阴阳,干扰自然顺序,就是用开闭之法去促使万事万物变化转化;事物的离返和复归,都是由于开合的变化而引起的。纵和横,返和出,反和覆,反与忤,都是事物阴阳的具体表现,都可以用阴阳来区别、说明它们。反过来讲,使用捭阖之术使事物转化,正是阴阳之道的关键所在,是大道的外化。游说过程中的一变一化,都出自捭阖之术,所以要预先审知捭阖之术的阴阳法则,这是游说能否成功,游说目的能否达到的关键。人嘴,是表达内心思想的机关。内心思想,又是由人的神气来主使的。志向与意愿,喜好与欲求,思念和焦虑,智慧和谋略,都是由嘴这个机关表露出来的。所以、应该用捭阖之术来调控人嘴,应该用开闭之法来调整人嘴。使用捭术,就是让对方开口,让对方说话,开启、言谈,属于阳刚,这就是阳道。使用阖术,就是让对方闭口,让对方沉默,闭合、缄默,属于阴柔,这就是阴道。懂得了阴道和阳道的交替使用,就能够懂得“终”和“始”的意义了。我们把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等归为阳类事物,把它们称作人生向往。我们把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等归为阴类事物,把它们称作人生忌讳。言说的内容凡事属于“阳道”的一派,可以叫做“人生向往型语言”,是说可以用这类美好的语言去说动对方进行某事,以谈论积极的因素、振奋人心的方面来开始游说鼓动的主题。那些效仿、涉及上述阴类事物的说辞,可以叫做“人生忌讳型语言”,是说可以用这类令人厌恶的语言和消极不利的因素去威胁对方中止他的阴谋。游说中运用捭阖之术时,关于开放和封闭的规律都要从阴阳两方面来试验,把握住对方的内心,以确定对方是喜欢阴言还是喜欢阳言。与处于阳势、内心积极的人论谈时以使用涉及上述阳类事物的崇高语言为主,从大处入手选择大道理来引导对方;与喜欢阴言的人论谈时以使用涉及上述阴类事物的卑下语言为主,从小处入手,用琐细卑微的内容,用具体细小的事例来引导对方。这样,我们用卑下的阴言去打动小人,用崇高的阳言去说服君子。因此可以说,用捭阖之术去游说,就没有探测不到的真情,就没有不听从我们决策的人,就没有不能说服的人。用捭阖之术去游说,可以说动每个人,可以说动每个有封地的大夫,可以说动每个诸侯国的君主,可以说动天下的霸主。

【原文】

(四)

为小无内 [1] ,为大无外 [2] 。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3]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还终阴 [4] ,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 [5] 。以阴静者,形相成也 [6] 。以阳求阴 [7] ,包以德也 [8] 。以阴结阳 [9] ,施以力也 [10] 。阴阳相求 [11] ,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 [12] ,是谓圆方之门户 [13]

【注释】

[1]无:通“毋”,不要。[2]为小……无外:这两句表现了《鬼谷子》处理事情时的辩证思想。[3]益损……御其事:所谓“以道相成曰益,以事相贼曰损,义乖曰去,志同曰就,去而遂绝曰倍,去而复来曰反。凡此不出阴阳之情,故曰皆以阴阳御其事。”[4]还:还返,再生。[5]德:内在本质,自身规律。[6]形:外在形态。[7]求:寻求,达到。[8]包:包容,规范。[9]结:连接,引申为辅加、辅助。[10]施以力:施以外力,由外去影响内。[11]相求:互相需求,相互辅助。[12]先:此指既定法则。[13]圆方:此指世上的有形事物和无形事件。圆,以喻无形。方,以喻有形。

【译文】

任何事情无论小至极点,还是大致无穷,捭阖之术都可以应用。从小处入手处理问题时,不要光盯着事情的内部,要进入无限微妙的境界;从大处着眼处理问题时,不要仅仅注意事情的外部,还要有辩证观点和全局眼光,进入无限广大的境界。事情的损害和补益,人的离去和接近,道的背离和归属等等行为,都是在阴阳的变化中运行的。阳道以动为特征,故以进取为主要表现形式;阴道以静止为特征,故以闭藏为主要表现形式。阳动必然显现,阴止必然潜藏。阳道超过了极限就成为阴道,阴道超过了极限就变为阳道。用阳道去拨动事物,是为了让它按自身规律发展;用阴道去安定事物,是为了让它巩固自己的形态。用阳道去统括阴道,就要用内部规律去规范外在形态;用阴道去辅佐阳道,就要用外在形态去影响内在本质。阴阳相辅相成,互为其用,集中体现在捭阖之术上。这就是天地自然界以及人世社会中的阴阳之道,这就是游说人主的根本原则。捭阖阴阳之道,是万事万物的既定法则,是一切有形之物和无形之事的关键,是天地间解决万事万物的钥匙。 H3vwZKEiMfTHmnJZTeV1l4LcxY2A4eaR16Y0jbkenBg783OOORTSMnX0VoWWzcC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