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远古时代

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在我国流传广泛。它以浅近质朴的方式表达了华夏先民对自己民族创世历史的深邃认识。在这个传说中,盘古是开启这个世界的始祖。

在遥远的上古时期,没有所谓的天,也没有所谓的地,天地混沌一体,就像一个鸡蛋,连个窟窿都没有,谁也说不清那是什么,于是人们就暂且用帝江来称呼它。混混沌沌的帝江有两个好友:一个叫倏,一个叫忽。

倏和忽见帝江如此混沌,就和它商量,想帮它凿通七窍,让它的气息可以出入,帝江欣然同意。于是,倏和忽开始了工作,他们每天为帝江凿通一窍,七天后,七窍通了,可帝江却也因此一命呜呼了。

帝江死后,它的肚子里的精髓孕育成了一股气。一万八千年后,这股气幻化成人形——他就是盘古。

盘古在帝江的肚子里不知睡了多久,猛然醒来,睁开眼睛,发现眼前一片黑暗。他想要走出这无处不在的黑暗,可是腿一动就被东西挡住,胳膊一伸就碰到阻碍,原来自己被这黑暗紧紧地包裹住了。难道自己必须在这黑暗的包围下蜷缩地活着?想到这些他的心中顿时燃起了怒火,他从自己的嘴中拔下一颗牙,把它变成了威力无比的神斧,他抡起神斧朝眼前的混沌用力挥去。突然传来一阵山崩一样的巨响,黑暗混沌出现了一个裂口,接着,那些轻盈清澈的气体冉冉升起,成了天,另外那些沉重污浊的东西就缓缓下沉,铺成了地。从此宇宙结束了混沌不分的状态,有了天和地。盘古站在中间只觉得身心舒畅。

盘古站立起来,天就接着升高,地也继续下沉。天地还有些相连的地方,他就一手拿着凿子,一手拿着斧头,对那些东西连劈带凿,终于让天地完全分开。他怕天地会再次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支撑在天地之间。他施展法力,使身体每天增高一丈,随着他的增高,天也跟着升高一丈,地也随着加厚一丈。就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已经高得遥不可及,地也厚得不能再厚了,盘古变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这个巨人有多高呢?据说他的身长达到了九万里。这么高大的柱子支撑着天地,使它们终于无法再合并到一起。

可是这位开天辟地的巨人支撑了这么久,已经筋疲力尽了。他疲惫地张开眼,欣赏着自己开辟的新天地,叹息了一声,就慢慢地倒在了地上,带着微笑永久地闭上了眼睛。

他巨大的身体横亘在地上,头幻化成东岳泰山,脚幻化成西岳华山,左臂幻化成南岳衡山,右臂幻化成北岳恒山,而腹部就幻化成了中岳嵩山;他呼出的最后一口气,变成了风和空中的云雾,他的那声叹息就变成了雷鸣,他的左眼变成了普照大地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照亮黑夜的月亮,浓密的头发变成了点点的繁星,奔流的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海,肌肉变成孕育万物的沃土,骨骼变成了花草树木,筋脉变成了条条道路,牙齿和骨骼变成了玉石和金属;就连他身上留下的汗水都变成了甘霖雨露,滋润万物。

伟大的英雄盘古,不但给人类开辟了天地,还用自己的躯体将大千世界装饰得生机勃勃。

当然,这只是神话,人们不会真的认为是盘古创造了天地万物。考古学家通过科考,已经发现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史前人类的遗址,进一步揭开了人类起源进化之谜。但是,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这些神话传说只靠口耳相传就可以流传后世,不正表明人类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的追求是生生不息的吗?盘古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他为人类生存的世界拼尽了全力,献出了所有,这种献身精神成为历代仁人志士追求的最高境界。

女娲传说

在中国的上古神话中,女娲是继盘古之后另外一位创世之神。因为她,世间才有了人类,她是长久以来受广大的民间百姓们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终于累倒了,身体也化作了世间万物,从此天地间有了日月星辰,有了花草树木,后来天地间残留的一股浊气吸收日月精华,化作了虫鱼鸟兽,从而使这寂静美丽的世界有了一丝生气。

有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四处游历,后来来到盘古开辟的天地里,她就是女娲。女娲在草丰木茂的原野上行走着,举目四望,发现山峦连绵起伏,江河奔流不息,草木枝繁叶茂,鸟儿婉转歌唱,走兽成群结伴,鱼儿水中畅游,这个世界真是太美好了。于是,她决定留下来。

日复一日,她享受着自然的美景,可是虽然有鸟兽虫鱼跟自己作伴,女娲渐渐产生了寂寞孤独的感觉。她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但又说不出到底是缺什么,只能任这种寂寥的感觉与日俱增。

一天,她走在草木茂盛的原野上,飞鸟、走兽、游鱼再也不能让她高兴起来。她无精打采地沿着一条河流前行,觉得很累,就在河岸的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清澈的河水照出了她的影子,她看到了水中闷闷不乐的自己。于是她嘴角露出微笑,影子也笑了;她皱起眉头,影子也皱起眉头,这让她觉得非常有趣。突然间,她一下子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感到寂寞,因为世间没有跟她一样的生物,那些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怎么会可能与她心灵相通?

她想,既然如此,何不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一些生物,让世界热闹起来呢?有了主意,她马上动起手来,在河边抓起一团黄泥,对着水中的影子又是捏又是揉,很快一个小泥人就做好了。女娲把小泥人托在手里,放到嘴前轻轻地吹一口气。小泥人有了气息竟活动起来,放到地面上后就到处走动,还一个劲儿地喊着:“妈妈!妈妈……”女娲真是太高兴了,赶紧动手捏第二个,并吹了一口气,第二个也活了,她又捏第三个,第四个……泥人越捏越多,后来女娲就把他们通通放在地上冲着他们吹了一口气,泥人们活了。他们有喜怒哀乐,而且能够说话,跟那些草木鸟兽完全不同。女娲再也不觉得寂寞了,她称呼这些活了的泥人为“人”。人们开始时在女娲的周围活动着,渐渐地很多都走远了,分散到各处。

有了人,世界变得无比充实,女娲非常高兴,她继续一刻不停地接着捏泥人。可是大地如此辽阔,人们很快就消散于各地,女娲也感到越来越累了。她想,这样下去,世间的人还不够多时,她已经累得不行了。于是,她顺手从山崖上扯下一条藤蔓,伸进泥潭里抽打起来,溅起了很多混黄的泥点儿,泥点儿落地后也变成了活蹦乱跳的小人儿。她每抽打一下,就会产生很多人,而且和之前捏成的小人没什么两样,这样造人就快多了。于是,女娲高兴地使劲抽打起来,泥点子落得到处都是。等女娲停下来时,大地上已经有足够多的人了。

一天,她想看看各处的人类,来到一个地方,发现有些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十分奇怪,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些小人都已经满头白发,老态龙钟了。原来他们年纪太大,已经死了。女娲就想,人们都会老去、死去,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人会死光的,难道到时候还要再重新创造吗?这也太麻烦了!女娲想,最好的办法是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这样他们就可以绵延不绝了。

于是,她就让这些人具有不同的身体特征,从而区分出男女,并让男人和女人结合,生出后代。为了不让这种结合使人类陷入混乱,她又建立了婚姻制度,从此人类靠自己就可以不断发展壮大了,所以女娲又被称为“婚姻女神”或“神媒”。

人类可以靠自己繁衍生息了,他们一代一代地在大地上幸福地生活着。可是没过多久,他们就遇到了一次毁灭性地灾难。原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争夺帝位,结果共工被打败了。共工一气之下,就用头去撞不周之山。这座擎天的大柱在一声巨响之后,便轰然倒塌,紧接着天向西北倾斜,地往东南塌陷,海水灌进了陆地,洪灾泛滥。因为剧烈的震荡,地上裂开很多大豁口,一个劲儿地往外喷火,山林里野兽也都受到触动,纷纷窜出来,见人便咬。很多人不是被水淹死,就是被火烧死,要么就是被野兽咬死。

看着自己的子孙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女娲痛心不已,决定拯救人类。她周游四海走遍群山,走到东海的天台山,发现那里有可以炼石用的五色土,便决定在那里炼石补天。她在天台山顶堆起巨石当炉子,借来太阳神火,将五色土放入炉中,经过九天九夜终于炼就了五色巨石。然后她又花了九天九夜,用这些五彩的巨石把天补好。天好不容易被补好了,为了不让它再塌下来,她就斩下了一只万年神龟的四足支撑四极。终于,天地归位,洪水入渠,大火也熄灭了,人间又恢复了平静。不但如此,从此以后,每当雨过天晴,天边就会出现五色云霞,天空比以前更美了。人们摆脱了灾难,各个欢呼雀跃。

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不仅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建立了让人类可以繁衍的婚姻制度,使人们结成人类社会;当人类受到天灾的威胁时,还勇敢地保护我们。为了对这位伟大的母亲表示感谢,人们在天台山下建了女娲庙,世代朝拜,香火从不曾断过。

关于女娲的传说,虽然是神话,但绝不是凭空捏造的,它是早期人类社会生活的写照。众所周知,早期人类缔结了以血缘为基础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性在生产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子女只识其母,不知其父,而女娲的传说正是母系社会这一历史时期的反映。

有巢氏构木为巢

有巢氏是远古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也称“大巢氏”。

远古时期,野兽多,人类少,人们居无定所,经常受到禽兽的攻击,时时刻刻都活在丧命的恐惧中。人们看到有的动物是住在山洞里的,就学起了它们的样子,居住在山洞中,以躲避风雨和野兽的袭击。

可是,山洞潮湿阴冷,并且时不时还是会受到野兽的侵袭。就在这时,一位圣人出现了,传说他出生于九嶷山以南的苍梧,曾游历仙山,受到仙人的点化,因此聪明智慧非常人能比。他看到鸟儿的巢都筑在树上,这样既可以遮风挡雨,又能远离野兽的威胁,实在很聪明。受此启发,他选了一棵高大的树,用树枝和藤条在树上建了一座房子。这座房子被树木的枝叶遮挡着,刮风下雨都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因为位置很高,野兽都够不着,因此不必担心安全的问题。其他的人看到后,都非常高兴,纷纷向他学习,在树上建起了房子。

从此,人们白天采集植物的种子和野果,晚上栖居在树上,再也不必担心突然受到野兽的侵袭了。

巢居的发明让人们可以不用担惊受怕地过日子了,人们为了表达对它的发明者的感激之意,于是推举他为部落的领袖,并尊称他为有巢氏。有巢氏当了部落的领袖后,积极为大家做好事,因此赢得了很高的赞誉,很快便名扬天下。其他部落的人认为他德才兼备,便一致推选他为部落总首领,并尊称他为“巢皇”。因此民间传说中有种说法,认为有巢氏是上古圣人“三皇”之一。

当然,带领先民筑巢为室,使人民能得以安居,有了家园,是巢氏最大的功绩。先秦古籍中,关于有巢氏是这样记载的:“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有巢氏”这个称号是后世之人依据传说追赠给第一个在树上建房子的人的,是传说中的人物,是后人虚拟出来的。从这个朴素的名号来看,他已经不是一位神通广大的神,而是一位创造了历史的普通人。实际上,有巢氏代表的是人类发展中从穴居到巢居的一个阶段,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进步,但它更大的意义在于代表了先民们为了生存坚持斗争的光荣历史进程。

从穴居发展到巢居使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有巢氏生活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此时,人类社会已发展到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居住形式的变化,带动了人类婚姻形式的改变。人们不再群居在山洞中,避免了近亲通婚,渐渐地,同一氏族内部也禁止通婚,不管是男女都要在自己氏族之外挑选婚配对象。这种族外婚显然要比血缘婚进步得多。在中华文明史上,正是有巢氏带着先民迈出了区别于动物的又一步。

人文始祖——伏羲氏

伏羲又被称作宓羲、庖牺(或庖牺氏)、伏戏,同时牺皇、皇羲、太昊、包犠指的也是伏羲,在《史记》中用的是伏牺这个称呼。伏羲氏所处的时代大概是新时器时代中晚期,与神农、黄帝共同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根据传说和史书记载,伏羲氏是我国最早的王之一,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因此被尊为三皇之首。关于伏羲留下了大量神话传说。

相传,伏羲出生在一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国度里,他的母亲是一个名叫华胥氏的美丽女子。有一天,华胥氏趁着风和日丽出去游玩,来到一个大泽中,这里到处是奇花异草,中间还有云雾缭绕,景色美不胜收,这就是传说中雷神的地盘——“雷泽”。雷神长得龙身人首,靠鼓动腹部发出轰鸣的雷声。华胥氏来到这里,被这里的美景陶醉,走着走着,看见地上有一个巨大的脚印,形状奇特。她想这里是雷神的地盘,这个巨大的脚印的无疑是雷神的。出于好奇,华胥氏不由自主地就踩了上去。突然,她觉得一阵恍惚,浑身发热,好是被蛇缠住了身体,怎么也挪不动脚步。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能从那个大脚印中走出来。

汉代规矩图

华胥氏回去以后不久就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一个男孩,长得人首蛇身。华胥氏是踩了雷神的脚印之后怀孕的,这个孩子又长得人首蛇身,显然他是雷神的孩子。华胥氏给他取名为伏羲。伏羲是人神结合的半神,从小就聪明过人。

伏羲长大成人后,华胥氏就撒手人寰了。这时伏羲决定离开自己生长的地方,到外面去游历。他一边向东走,一边对沿途的各种现象仔细观察,不管是斗转星移还是鸟兽虫鱼无一例外。

他看到渔人徒手在水里抓鱼,猎人冒着生命危险去追逐猎物,虽然很辛苦,获得的成果却很少。伏羲就想,怎样才能改善这种状况呢?不过,他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又走了很久,觉得累了,就躺在了一棵高大的树下休息。不一会儿,他就睡着了,梦见自己来到了天上,一个声音对他说,天界和人间都需要一个睿智圣明的人来改造,而他就是那个人。伏羲醒来后,想了想梦中的声音,又继续上路去游历了。

当他走到中原大地时,看都这里的人们生活艰苦,被深深地触动了,决定结束游历,留在这里帮助这里的人们。

有一次,伏羲看到蜘蛛结网,深受启发,便学着蜘蛛的样子,把绳子打结做成了很多大的网,网眼大的用来捕兽,网眼小的就用来捕鱼。自从有了网,百姓们渔猎时的收获大大增加了,猎捕的猛兽吃不完,就圈养起来,以后人们就开始养家畜。

此外,他还发明琴、瑟等乐器,创作了乐曲,使人们的生活中有了音乐;发明了文字,用于记事,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改革婚姻习俗,提倡男聘女嫁的礼节,结束了原始的群婚状态。

在伏羲的帮助下,人们的生活比以前富足多了,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为了答谢伏羲,各部落的百姓一致推选他为大家共同的圣主。他就成了第一个真正的部落联盟领袖,也就是第一个王。

不过,伏羲最大的贡献还是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发明创造了八卦,给八种简单的符号赋予深刻的寓意,以此来概括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变化。相传伏羲画八卦的地方名叫卦台山。在伏羲的治理下,天下呈现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上天还降下祥瑞的迹象对伏羲予以嘉奖。

一天,伏羲接到报告说,卦台山出现了一种奇异的动物,长着龙头马身,身上还有非常奇特的花纹。伏羲赶紧去观看,到了卦台山果然看见了那匹龙马。伏羲本来就很喜欢观察,有时还研究飞禽走兽的脚印和身上的花纹。他发现,那龙马身上有很多黑白相间的点,仔细看来,这些点的分布很有规律。这匹龙马后来跳到了卦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块大石上,这块石头形状就像太极,和龙马身上的花纹相映衬,伏羲顿有所悟,想通以后就画出了八卦。

八卦有八个方位,代指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种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体,反映了自然阴阳的消长,世间万事万物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伏羲文化的特征。直到现在,国内外无数学者仍被它吸引,对它进行探索、研究。当代,许多科学家都从中得到启示,从而推进科学的发展。据说,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就是受八卦启发,发明二进制的。

伏羲为人类做出很大的贡献,为了纪念伏羲的诞生,当地人将地名改为成纪。《汉书》中记载:“成纪属汉阳郡,汉阳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也就是说,甘肃天水就是古代的成纪。因此,甘肃天水被称为“羲皇故里”。每年的正月十六,也就是伏羲氏生日,天水市都有伏羲文化节。

传说中,伏羲是人首蛇身,雷神之子。但自古至今,关于伏羲氏还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的说,远古时期,伏羲和女娲是兄妹,两人成婚后,繁衍后代,是人类的祖先。有的说,伏羲是真正的道家创始人,人首蛇身只是用来表示“道”的,因为那是“道”字的原型,而他本人并非人首蛇身。有学者还针对“人首蛇身”的说法指出,伏羲属于蛇系氏族,以蛇为尊。他身上穿的树叶或兽皮,形状就好像蛇身上的鳞或花纹,是蛇系氏族的族徽或图腾标志。还有一种说法,说他是古代华夏部落的杰出首领的称号,宓羲、庖牺、包牺、伏戏,或是牺皇、皇羲、太昊都是伏羲氏的部落首领,这些人所处时代不同,地位相同,因此都可称为“伏羲”。

燧人氏钻木取火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最早发明人工取火的是燧人氏。他凭着自己的智慧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让人们可以将食物做熟了吃。

传说,在遥远的地方有个燧明国。一位圣人受天上的神仙指点,到那里去寻求火种。他翻山越岭,历尽艰辛,到了之后才发现,那里到处都是漆黑一片,根本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哪里有什么火种?圣人很失望,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树上有几只大鸟正在用它们硬硬的嘴啄树上的虫子吃。它们每啄一下,树上就会蹦出明亮的火花。这些火花一下子引起了坐在树下的圣人的注意,他想既然鸟啄树可以产生火花,那我模仿它的样子就应该也会有火花。于是,他马上从树上折下一节树枝,然后在树上钻了起来。经过几次尝试,树上真的冒烟了,他继续钻,渐渐地真的有了火星。圣人非常高兴,将这种取火的方法广为流传。从此人们可以自己生火,不必忍受寒冷和黑暗了。人们感念这位圣人的功德,推举他做部落首领,并称他为“燧人”,意思是取火者。

这个神话反映了原始时代的中国人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

现在,火早就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了,人人都知道火能照明,能取暖,能煮熟食物,人们早就能熟练地运用它了。其实,早在人类产生之前,火就已经存在于自然界中了,火山爆发自不必说,就是打雷闪电,也很容易引起森林大火。

在远古时期,人们不知道有火,更不知道怎么用火,因此基本上都是吃生的东西。他们生吃采集到的植物果实,就连打到的猎物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地吃。生肉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因此原始人经常生病,寿命也都很短。

原始人是先在雷电中认识到火的。暴风雨来临之际,电闪雷鸣,闪电劈在树木上,树木燃烧起来,火势越来越大,火光通天。人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吓坏了,纷纷四处躲藏。等暴风雨平息后,他们才敢慢慢出来。他们看到了燃烧的树木,也看到了被大火炙烤的野兽的尸体。他们感到很暖和,同时闻到那些被烧死的野兽散发出的阵阵香味,于是在被烧死的野兽身上撕下一块儿肉放到嘴里,发现竟特别好吃,这才知道火的功用。发现火的用处后,他们便将那些还在燃烧着的树枝保存起来,作为火种,用来烧东西吃。可是,树枝燃尽之后终会熄灭,人们又要重新面对黑暗和寒冷,只能等着下次打雷闪电时再取得火种。

在陕西西安半坡的原始人遗址中,他们的住房是半地穴式,而且没有门,只在住房的门口处设一个火塘。由火塘所在的位置可见,它并不单是为了取暖和照明,另外还为了防止野兽半夜来袭。可见,此时的原始人已经认识到,野兽很怕火,因此可以用火来驱逐野兽。掌握了这个原理,他们就对火善加利用,用火自卫,围猎时用火驱逐野兽。有了火,人们就可以不必为了躲避野兽和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四处迁移,而可以定居在某处了。对火的利用大大提高了原始人的生存能力。火的出现,解决了原始人在吃、住两大生存本能上的问题,因此只靠在自然中取火是远远不够的,到后来,人工取火已成了人类必然的需要。

依照原始人的认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发明钻木取火方法的过程肯定是很艰苦的。

认识到火的重要性后,又过了相当长的时期,人们可能偶然间发现摩擦可以生热,后来,有人偶然间用又坚又硬的木头在另一块木头上钻,也可以生热。钻木虽可以生热,但是木头着火点较高,靠钻木生的热点燃烧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就需要一个引火物。但是,合适的引火物并不是那么容易找的。为此,数代人不断地积累和探索,或许是某个痴迷于此的人由于机缘巧合就点燃了一根树枝,第一株人工火苗就这样诞生了。可是,也许那个时代的人根本就没有名字,再加上年代久远,人们也不知道这个第一个点燃人工火苗的人是谁了。后来,历史中的人突然注意到了火,就想到了发明人工取火的那个人,于是把他称为“燧人氏”。

燧人氏看似代表一个人,其实代表的是为人工取火做出贡献的所有劳动人民,也许他是几个人的合成,更大的可能性是,他代表的是一个氏族。

人工取火发明后,人们可以随时用火来烧制食物,终于彻底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并给原始人聚集提供了条件。这个了不起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神农尝百草

在关于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中,神农氏是另外一位对中华民族贡献颇多的传奇人物。司马贞的《三皇本纪》中记载道:“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感神龙而生炎帝,长于姜水,火德王。”据此推测,神农氏是生活在姜水流域一个姜姓部落的首领,“姜”字的原意是牧羊人,可见这个姜氏本是一个游牧或者半游牧的民族;“女”字底则表明这个姓氏源自古老的母系社会。

传说中是他教给人们种植五谷,发明了农耕的农具,还传授给人们制陶纺织的技术,他因为这些显赫的功绩而被尊为农业之神,别名:五谷帝仙。《周易·系辞》里是这样记载他的功绩的:“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传说上古时期,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不但分不清那些是可以吃的,而且也没有固定的产量,百姓只能靠捋草籽、采野果、猎捕鸟兽来果腹,可是食物的来源既不充足,也不稳定,人们时常饿肚子。

百姓忍饥挨饿,神农氏心里非常难过。有一天,天上飞来一只全身长满红羽毛的鸟儿,它嘴里衔着棵五彩九穗谷,飞过神农氏头顶时,那颗谷穗掉到了地上。神农氏拾起谷穗,几个谷粒掉到他的手里,他就放到嘴里嚼了嚼,觉得还挺好吃。他把谷穗埋进土里,没多久竟长成一小片。

这让神农氏很受启发:每年草木都会结种,种子掉到地上,第二年又会发芽结种,既然如此,何不将那些可以食用的草木的种子收集起来,专门找个地方种下来,等来年结实就可以用来填肚子了,而且这样一来,年复一年,人们都会有东西吃了。那时野草和五谷混杂生长,神农氏就把各种草籽每样都收集一些,然后一样一样地尝,觉得可以吃再去试种,经过他的分辨和试种,最后发现了稻、黍、稷、麦、菽五种粮食。他让人把树木砍倒,把野草清理掉,开辟出一块块农田,把播种五谷的方法传播开来。他告诉人们播种后不能干等,要到田间去劳作,还发明了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并教人们如何使用。同时,他意识到水对农作物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发明了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将水引入农田,让庄稼更好地生长。从此以后,百姓就有了农业,可以生产粮食,不用再饿肚子了。

神农的神话传说是中国原始社会从采集、渔猎转化为农业生产阶段这个阶段现实的反映。这个人使原始社会有了农业生产,还教给人们农耕技术,因此人们尊称他为神农氏。《孟子·梁惠王上》载:“神农,……承庖羲之本,以火德王。”以火德王,以火名官,因此还有一种说法,说神农氏就是以无上的德行闻名于世的三皇之一“炎帝”。在晋王嘉的《拾遗记》中,关于神农的传说是这样记载的:“炎帝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及拾之,以植于囚,食者老而不死。”关于神农氏和炎帝到底是不是一个人,历来说法不一,我们也不做探究,因为我们要说的重点是神农氏对人类的贡献。

传说中,除了发明农耕技术,神农氏还尝遍百草,发明了医术,是医药之祖。《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载:“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淮南子·修务训》载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搜神记》也写道:“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流传久远,至今不衰。

神农氏选出五谷,开垦田地,人们有了粮食可以吃饱了,可是,还是有人因为吃了不该吃的东西而中毒,或是常常会生病,或是渔猎时受伤。生病之后,人们不知道怎样缓解病情,只能挺着,有的人挺过去了,有的人就病死了。看着百姓饱受病痛折磨,神农氏非常着急,他向很多人征求意见,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火烤、水浇、冷冻等,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有时甚至会加重病情。

神农采药图

神农氏带着几个助手和简单的行装,就从家乡出发朝大山走去了。他日夜兼程,终于来到高山脚下,这时腿肿了,脚磨起了水泡,可他还是停都没停就开始翻山。山上长着各种奇花异草,神农每看见一种植物,就摘下来放到嘴里尝尝,然后记录下这种植物的特征、性状,吃到嘴里的感觉和吃后身体的反应。

有一次,他刚把一棵草放到嘴里嚼了两下,顿时身体麻木,失去知觉,栽倒在地。身边的助手慌忙扶着他坐起来。他知道,自己吃了有剧毒的草,可是全身都麻痹了,他说不出话来,只好用尽力气抬抬手,指着前面一棵发着红光的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助手们赶紧摘下红草放到嘴里嚼嚼,然后喂给他吃了。神农吃下这棵草马上毒就散了,身体也麻了,头也不昏了,话也能说了。神农用来解毒的那棵草就是灵芝草,后来,人们由此就知道了灵芝草能起死回生。

这次是有惊无险,尽管他知道如果继续尝下去,这种危险还会发生,而且说不定下次就没那么幸运了,可他仍继续翻山越岭,每到一处都尝遍那里的草木。山路曲曲折折,崎岖难行,因为植物茂盛,阳光透不过来,很多山路上长着青苔,溜光水滑,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山谷,而且深山里除了有毒草,还会有毒蛇猛兽出没,非常危险。

有一次,在一座深山的树林里,神农氏被几条毒蛇围攻,被毒蛇咬成重伤,昏迷不不醒,命在旦夕。天上的西王母感念他为解救苍生,以身试药,于是派了一只青鸟衔着她的仙丹到森林里给神农氏解毒。青鸟找到他,把仙丹喂到了他嘴里,神农氏慢慢苏醒过来。青鸟见他醒了,就飞起来回去复命。神农氏感激上苍的保佑,便高声道谢。谁知,他一张嘴,仙丹掉到了地上。很快地上长出一颗青草,顶上还有一颗红珠。神农氏仔细一看,这颗红珠跟仙丹一模一样,就把它摘下来,放到了口中,马上身体就不那么疼了,中毒的症状也好了。他非常高兴,因为以后被毒蛇咬伤,就有药可解了。他给这味草药取名为“头顶一颗珠”,后来,药物学家给它命名为“延龄草”。

就这样,他翻过一座又一座山,每次都尝完全山的花草,再去攀援另一座山,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记录了各种草药的功用,写成《神农本草经》,人民生病了就可以针对症状,采来草药医治。

后来,神农在山上采草药时,误尝了断肠草,不能解毒,就这样死了。

神农氏为百姓找到五谷,还以身试药,发明了医药,为了纪念他的伟大功德,民间有很多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为他建造庙宇,并在每年的正月初五到正月二十举行祭祀活动,——相传神农氏生于正月初五,同时也祈求五谷丰登。旧时,药铺里经常会供奉一张神农氏的画像,画像里的神农手执草药,浓眉大眼、笑容可掬。

黄帝战蚩尤

公元前三千多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已经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的原始部落和氏族,各部落为了寻找适宜生产生活的地方不断迁徙,也因此为了争夺财富和自然资源,经常会发生战争。

在西北的姬水流域,有一个部落首领黄帝就带领自己的部落来到了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因此黄帝又称轩辕氏。黄河流域气候适中,资源丰富,于是他带着部落在涿鹿定居下来,开始发展农业和畜牧业。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上部落成员的勤劳,黄帝的部落逐渐壮大起来。

此时,住在姜水流域的炎帝部落也开始朝黄河流域发展。炎帝是神农氏的后代,因生活在烈山石室,因此也被称为烈山氏。炎帝部落很早就开始在中原发展了,但是在他们生活的地区还居住着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九黎族过的仍是游猎生活,为了争夺土地和财富经常会和炎帝部落发生冲突。炎帝部落精于农耕,却并不擅长作战;而蚩尤部落是后来东夷族的祖先,他们性情粗犷,骁勇善战。据说首领蚩尤力大无比,十分彪悍,而且能呼风唤雨,这样两个部落开战,结果可想而知。炎帝部落战败后,炎帝带领部族沿黄河向东发展,于是遇到了黄帝部落,双方发生冲突,炎帝又被黄帝战败,黄帝便把两个部落合并起来。炎帝黄帝的会合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干——华夏族,因此中华儿女也自称炎黄子孙。

两个部落合并后,炎帝部落将精湛的农业技术发扬光大,帮助黄帝部落发展农业,两个部落很快融为一家,并迅速发展起来。在发展的过程中,黄帝部落又吞并了其他小部落,渐渐地黄帝部落成了中原地区最强大的部落。

此时,九黎族的蚩尤部落掌握了炼铜的技术,擅长制造刀、弓弩等各种各样的兵器。凭着精良的武器和勇猛好斗的性格,他们通过抢掠和强占迅速壮大起来,拥有了八十一个部族分支。蚩尤见黄帝统领的中原大地物产丰富,安定强盛,就想进军中原取而代之。

但是,黄帝可不像炎帝那样只精于农业而疏于武备,在联合吞并其他部落的同时,他的军事力量也在不断地加强和完备。无奈,蚩尤部落异常强悍,他们手拿兵器,身穿铠甲,越战越勇,黄帝部落开始连连败退,很快就退到了涿鹿。涿鹿是黄帝部落的根据地,如果连这里都被敌人占领,以后就再无翻身的余地了。于是,黄帝背水一战,把各部落分支调来增援,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开了决战,也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战”。

决战开始了。蚩尤的军队喊声震天,冲向了黄帝部落。黄帝派应龙迎战,据说应龙会飞而且可以引来江河湖海之水,瞬间大浪冲向了蚩尤的军队。蚩尤赶紧招来风伯和雨师助战,不一会儿天昏地暗,电闪雷鸣,接着风雨大作,什么也看不清楚,黄帝的军队无法前进。黄帝就请来天女,帮助驱散乌云,很快又风停雨歇,阳光灿烂,晴空万里,黄帝的军队也发起了猛攻。可是,蚩尤的军队有盔甲护身,刀枪不入,黄帝的军队伤不了他们。黄帝又放出了早就训练好的各种猛兽,这些猛兽个个凶猛高大,吼叫着朝蚩尤战场奔来。在阳光的照射下,蚩尤士兵的盔甲的反光晃了猛兽们的眼睛,它们一下子被激怒了,愤怒地攻击起穿盔甲的蚩尤士兵来。本来,蚩尤的士兵看到猛兽就已经惊惶无措了,再看到它们像疯了一样扑向自己,都害怕地落荒而逃。

黄帝命令军队乘胜追击,蚩尤引来南方山林水泽中有毒的雾气,黄帝的军队在毒雾中迷失了方向,还好黄帝有所准备,他曾注意到天上的北斗星永远都指着北方,就依此造了指南车。黄帝推出指南车,指引着士兵们冲出了迷雾。黄帝的军队势如破竹,大败蚩尤八十一个部族分支,并生擒了蚩尤,给他戴上枷锁,最后将他处死。

黄帝战蚩尤图

在《山海经》中关于黄帝与蚩尤这一战是这样写的:“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女魃,雨止,遂杀蚩尤。”天神、猛兽,连各种天气现象都参加了战斗,足见这场战役打得多激烈,维持得时间有多长。黄帝兼并了炎帝部落,又大败声势浩大的蚩尤部落,声威大震,其他那些弱小的部落很多就自动来要求联盟,很快黄帝就统一了中原,成为中华民族始祖。

黄帝统治的时期也是文化史上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比如车、陶器、井、鼎、音乐、铜镜、鼓等,都是这个时期出现的。有些人出于对黄帝的崇拜,就将他神化,说这些发明要么是他本人,要么是他命臣子发明的。因此,传说中,黄帝还是一个善于发明创造的文化英雄。

鲁迅先生在诗中写“我以我血荐轩辕”,其中“轩辕”就是指黄帝,以此代指中华民族,表明自己要用鲜血保卫中华民族的心志。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奋发图强。

仓颉造字

仓颉,也称苍颉,在先秦传说中,就是他创造了汉字。

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战国之前的记载里从没提到过仓颉这样一个人物。最早把仓颉引出来的人是战国时的荀子。在《旬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后来《吕氏春秋》引申了荀子的说法,记载道:“奚仲作车,仓颉作书。”渐渐地“仓颉造字”的观点便被广大人民接受了。到了汉代,仓颉造字已经开始渐渐神化了,特别是汉代的纬书《春秋元命苞》,进一步将其渲染,记载道,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在民间,“仓颉造字”的传说广为流传。

相传仓颉是黄帝的一名官员,他生有“双瞳四目”。在我国的史书记载中,生成这样的只有虞舜、仓颉、项羽三个人,虞舜是禅让孝顺的圣人,仓颉是文圣人,而项羽是武圣人。当时,仓颉虽说大小也是个官儿,但那时的官可不是像后来的官那样有种种特权。他们和平常人一样,只是有更加明确的分工而已,而仓颉则主要是管理牲畜和粮食,它们都有哪些种类,每一种都有多少,哪一种多了,哪一种少了,都要记下来,向黄帝上报。

这时的人们普遍采用的是在绳子上打结记录事情,大事就打个大结,小事打个小结,相关联的事情就打连环结。仓颉很聪明,用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不同种类的牲口、食物,而在绳子上打的结数,就代表每个种类的数量。

仓颉的能干黄帝都看在了眼里,于是就放心地把其他的事情也交给他干,他管的事情就越来越复杂了,什么每年的祭祀,狩猎后的分配,部落人数的增减,等等,靠在绳子上打结根本不可能记住所有的事情,因为绳子越来越多,时间一久,每根绳子代表什么事情很容易就被记混或是忘记。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出事的,这下仓颉可犯难了。后来,他又想了个办法,就用刀子之类坚硬的器物在木头或竹片上刻上不同的符号,以此来代表不用的事情,可是这个方法用了不久,也显露了弊端。这些符号都是很随意的,同一件事也许今天用的是这个符号,过几天就换成别的符号了,因此符号越来越繁杂,难以辨认。

怎么才能清楚地记录每件事,而又不出差错呢?这是每天萦绕在仓颉脑子里的问题。一天,他跟着狩猎的人群来到一个三岔口,几个老人在这里争论不休,都说要走自己选的路。一个老人说,东边那条路有羚羊要往东走;一个老人说,西边那条路有老虎,要赶紧去猎杀它们;还有一个老人说北边有鹿群,可以打到很多猎物,要往北走。仓颉问,他们是怎么知道有那些动物的。他们就告诉他,因为地上有野兽的脚印。

仓颉猛然间想到,对啊,就像每一种野兽的脚印都是不同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地方,如果能抓住这种不同,用图像记录下来,代表各种事物,不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了吗?

受到这个启发,仓颉走到哪里都非常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依据星宿的分布,山川的形状,鸟兽留下的痕迹,器具的形态等划出了些图画符号。他希望这些符号能一目了然,让人一看就知道代表什么东西,因此这些符号主要是模仿各种事物形态,比如:日字是一个圆圈中间有一个点;月字就是一个月牙儿的形状;人字是描画的是人的侧影……仓颉就用这种方法把星、云、山、河、湖、海,还有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都描画成符号,并把这些符号拿给别人辨认,只要他稍一解说,别人马上就能明白。

用这种符号记事,果然清楚明白,不管事情多么复杂,仓颉都能管理得一清二楚。后来,黄帝知道了这件事,大加赞赏,觉得值得推广。他马上召集九州首领,让仓颉把造好的字传给他们,并继续创造新字。于是,这些按照事物的形态描画的符号,就被固定下来,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中。随着时间的积累,符号越来越多,就渐渐地形成了文字。

东汉的《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说,仓颉造字后,白天竟然下起了粟雨,晚上还听能鬼哭的声音。因为有了文字就可以传达心意,记录大事小情了,老天都高兴得庆贺起来;但是有了文字,人们的脑袋也渐渐开窍了,不再简单纯朴了,各个尔虞我诈,搞得世风日下,甚至战乱频发,天下永无宁日,夜里,鬼感慨于世道不平,都难过得哭了。这显然是夸大了文字的作用,但文字的产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时代,对于记录和传承中华文明的确起到了毋庸置疑的作用。

当然民间关于“仓颉造字”的说法只是个传说。过去,历史学家们曾对是否真有仓颉这个人进行考证过,想要探究如果确有其人,他大概是哪个时代的人,但是,因为没有确凿的史料可考,所以很难下结论。依照《荀子·解蔽》中“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的说法,推断仓颉应该是个搜集整理民间文字,并对文字的使用和创作规律从事了很多研究的文字专家,对于文字的规范肯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文字成形的晚期,应该会存在这样一个人,但是说文字是他一人所创,肯定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为汉字是个庞大复杂的体系,绝非一人一手之功就可以创造的,而是在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文字来记事的时候,先民在社会生活中观察自然的事物,不断积累、不断总结,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来的。

近代考古中,就已经发现了七八千年前刻在龟甲上的符号了,有人认为那便是早期的文字;五六千年前,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中刻在陶器上有数十种符号;还发现3600多年前商朝刻在龟甲与牛胛骨上刻的文字,更多达数千个,而且造字方法多样,说明那时文字已经很完备了,这之前它肯定有一个更长的发展过程。

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写道“……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由此可见,现代人也是承认有仓颉的,只不过仓颉代表了一个庞大的造字队伍。文字不可能光靠一人就创造出来,但原始社会有许许多多的仓颉,是这些仓颉把文字慢慢丰富起来的。

其实,汉字是谁创造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造字这件事本身具有非凡的意义。因为有了汉字,中华文明和历史便开始有了文字记载。在历史长河中,这是一件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的大事。

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在我国是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讲的是夸父奋力和太阳赛跑,终于体力不支,长眠虞渊的故事。

传说在远古时候,北方有一座耸入云端的高山,高山上树木丛生,山林里生活着一群身材魁梧,力大无比的巨人。他们的首领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名字叫做夸父,这群巨人就被称为夸父族。夸父族的人勤劳勇敢,那时猛兽横行,毒物肆虐,为了让部落里的人能够安宁地生活,首领夸父带着部族成员坚强地为生存而战。

有一年,天气炎热干燥,太阳像个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河流干涸,土地开裂,庄稼和树木都快干死了。人们忧心忡忡,有些人甚至无法抵御酷热,被热死了。看着族人受罪,夸父很难过,仰头看着太阳,大声宣布要去追赶太阳,并征服它。族人纷纷劝阻,有的说太阳在很远的地方,追上它你也累死了;有的说太阳火热火热的,你没法接近它。但是,夸父主意已定,根本不听众人的劝告,他想只要征服了太阳,以后就不会受它的苦了。

第二天,太阳刚从海边露头,夸父就告别族人,去追赶太阳了。他下定决心,不追上太阳誓不罢休,迈着大步一刻不停地奔跑起来。他跑啊跑啊,越过一座座大山,跨过一条条河流,简直是不知疲倦。

他看到太阳离自己越来越近了,就觉得更有信心了,只是现在每走近太阳一步,他的饥渴就增加一分,可即便这样,他也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又跑了九天九夜,夸父终于来到了太阳落山的地方——禺谷。那个红艳艳的大火球朝外喷着火舌,夸父觉得饥渴难耐,就跑到黄河边,把黄河水都喝干了,还是不能解渴,他又跑到渭河边,渭河水也给喝干了,他还是渴得不行,他又朝北跑去,去喝那里的湖水。可是,夸父又渴又累,还没跑到大湖那儿去,就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夸父心里觉得遗憾极了,临死时,把手杖一抛,手杖落下的地方马上出现了一大片结满果实的桃林。

从此,有人经过时,渴了累了都可以在桃林里歇息,或吃个鲜桃解渴,然后精神充沛地继续自己的旅途。

夸父逐日的传说是有文字记载的,《山海经》在《海外北经》篇中写道:“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直至献出生命,可见他是一个有雄心、有气魄、意志坚强的英雄,即便是倒下了,他还将自己的手杖化作一片桃林,荫蔽后人,延续顽强的生命,表现了他顽强不息,坚持不懈,勇于献身的精神。夸父只是我们古代先民的一个代表,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勇于探索、不怕牺牲、奋斗不息的精神,和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实际上,夸父逐日有可能暗喻的是远古人民一次大规模、长距离的部族迁徙。远古时期,人民对自然的认识有限,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也是在破坏自然。一个部族长期固定在一个地方生活,这片区域就会面临土地盐碱化或是水土流失,以及可捕食的猎物越来越少的问题,即便是扩大范围,可获得的生存物资也还是不能满足需要。这时,这个部族只能举族迁徙,寻找新的资源丰富的地方生活。这是一次很有胆略的探险,这个部族——我们暂且就叫它夸父族,不过最后他们失败了,因为当时的决定是往西迁徙,迁往太阳落下的地方。

现在的人们都知道,地球是圆形的,而且在围绕着太阳转动,太阳根本不会落入地面。我国的西部不是高山就是沙漠,不适合工具落后的远古人民生存,因此这次大迁移注定会以悲壮的失败告终。但是,夸父族这样一个内陆部族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圆形的星球上,也不知道这个星球是绕着太阳运转的,并且对西北部的地理状况同样一无所知。他们知道的,只是每天见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现象,或者从一些沿海的部族那里得知,东面是汪洋一片,因此认为太阳是从海里升起来的。

可是,他们不幸走进了沙漠。漫天黄沙,酷热难耐,又找不到水,因此他们非常饥渴。不过,他们最终还是找到了水源。那可能是一条雪山融化形成的河流,当天气转凉,秋天到来时,冰雪融化减少,流下来的水也会越来越少,以致不够他们用的了。当夸父族意识到水越来越少时,就再次面临选择,是往回走,还是向前走?他们首领夸父决定,一部分留下,其余的跟着他继续向北,去继续寻找水源。可是,沙漠太广阔了,往北走依然是沙漠,终于因为体力不支,无法补充水分,夸父和他带领的族人倒在了沙漠里。

夸父逐日的传说记录的就是这样一次迁徙,远古的人民生产方式落后,一边生产一边破坏,最后不得不迁离原来的地方,这种现象是较为常见的。而夸父带领部族的逐日之旅很可能是一次迁徙,虽然最后失败,但是其非凡的胆略还是值得赞扬的。

尧舜禅让

黄帝带领华夏族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后就在此安居乐业地生活。那时是人们常说“公天下”时期,人们推举首领的方式是一种非血统的或称“拟血统”的继承制,即禅让制,也就是说王位不一定要传于嫡系长子,而是选贤与能,有才者居之。黄河流域出现了尧、舜、禹三个著名的部落联盟领袖。

传说帝尧号陶唐氏,16岁就担当大任,管理自己的部落。在位的七十余年间,他管理得当,因此当时的农业、牧业、渔业都发展得特别好;并且他平易近人,生活简朴,和百姓有乐同享,有苦同吃。百姓把他看得有如“父母日月”一般拥护和爱戴;同时,他也赢得了天下部族的尊敬和推崇。

后来,尧渐渐老去,这时他开始想着寻找一个德才兼备之人继承自己的位置,掌管部落的大小事宜。他广开言路,让手下的人举荐,自己也留心打听。为此,他特意将各个部族的首领召集起来,讨论人选。有人为了讨好尧,就推荐尧的儿子丹朱。可是尧知道自己的儿子生性粗野,爱惹是生非,因此当即否决。尧又想到,如果不把帝位传给丹朱,丹朱一定会心有不甘,到时候可能会酿出事端,于是下令把丹朱流放到南方的偏远之地,然后又让大家继续举荐。

有人推举颇有政绩的共工,但是尧对这个人也很了解,认为他巧舌如簧,阳奉阴违,心术不正,不能让这样的人当领袖。

后来,人们跟尧推荐舜,善良宽容,品行很好。尧对此人只是有所耳闻,但并不了解,因此就让众人讲讲他的事迹。

舜姓姚,名重华,生于诸冯(在今山东省境内)。舜从小丧母,父亲瞽叟又娶了个妻子,后来继母也生了个儿子,起名为象。瞽叟再次娶妻生子,就觉得舜根本就是多余的,尽管舜任劳任怨,他还是跟新妻子一起虐待舜,而对小儿子象百般宠爱。象恃宠而骄,顽劣不堪,对自己的兄长更是怎么也看不顺眼。

尽管如此,舜从不与他们计较,依旧孝敬父母,疼爱弟弟,一人承揽了家里所有的事情。他会捕鱼,会制造陶器,掌握了很多门的技艺,还做过小生意,不管做什么他都谦虚认真,勤劳能干,因此总能做出成绩。而且,他待人宽厚仁慈,虽然家里没人喜欢他,可是和他一起共事过的人都很喜欢他。渐渐地,大家都对他心悦诚服,而指责他父母兄弟的所作所为。这让瞽叟和象恼羞成怒,便计划合谋加害舜。

一天,瞽叟对舜说,粮仓的顶裂开了,让他去把仓顶补好。烈日当头,舜带着两顶斗笠为自己遮阴,就登梯子爬上了仓顶。当他在屋顶上专心修补裂缝的时候,象偷偷地搬走了梯子,而瞽叟竟点燃了粮仓周围的稻草,瞬间粮仓燃起了大火。舜在仓顶根本无路逃,正在着急,看到了自己的两顶斗笠,就一手拿一个,忽闪着斗笠跳了下来,竟毫发无伤。

可是那对狠心的父子并没就此罢手,他们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对舜说,水不够用了,让他去挖口井。舜什么也没说就去了。等他已经挖得很深时,瞽叟和象就合力搬起一块大大的石头,堵住了井口,想把舜活活困死在里面。但是,聪明的舜知道被困井中后,就换了个方向朝上挖,很快就通向了地面。

象以为兄长必死无疑,这下可以霸占舜的家产了,要知道舜靠自己的努力可是积攒了不少的家产呢。可是当他在舜的屋子里,毫无顾忌地搜搜这里,又搜搜那里的时候,舜竟安然地推门进来了。象惊恐之余,羞愧难当。但是舜呢,还是像以前一样孝敬父母,疼爱弟弟,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只是从此以后,瞽叟和象再也不敢加害于他了。

尧听完大家的讲述,觉得舜的确是宽容善良,于是决定以三年为期限好好地考察一下舜,确定他是不是合适的人选。尧让舜来管理政事,并把自己的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舜本着一贯的勤劳肯干,再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了很多成绩,得到各方肯定。尧觉得他的确是个德才兼备的上上之选,于是帝尧举行禅让仪式,将帝位禅让给舜。在《墨子·尚贤上》中,关于尧禅让于舜的事情是这样记载的:“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

舜接任帝位后,亲自带领百姓耕田、渔猎、制陶,鼓励人们发展生产;他任人唯贤,惩恶扬善,启用了很多有才能的人,惩罚了罪恶昭著的恶人;举行部落联盟会议,规范了刑罚,完善了管理制度。八年后,尧去世,舜还想把帝位让于丹朱,可是百姓说什么都不肯承认丹朱是自己的首领,因此舜便顺应民意继续管理政事。

舜年老后,也像尧一样,召开部落联盟会议,通过讨论推荐选拔联盟首领。此时大禹治水成功,得到各部族的承认,便被推选为联盟首领,于是舜也举行了禅让仪式。

尧舜“禅让”的传说是原始公社民主制度的反映。禅让是用一种较为和平民主的方式,推选部落联盟的首领,这样各大部族的领导都有机会分享最高权力,体现了“以人为本,任人为贤”的思想,有利于维护部落联盟的团结,协调社会生产。 oSz438cn62c+MdKpmP0xpVb+ojafcnmDkfC1hTb9+O9JWY5C3X6WwDUX1xu1Dd9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