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zhuangshi

第二章 美之为美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1]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2]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3] ,长短相较 [4] ,高下相倾 [5] ,音声相和 [6] ,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7]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8] ,生而不有 [9] ,为而不恃 [10] ,功成而弗居 [11] ,夫唯弗居 [12] ,是以不去 [13]

【注释】

[1]斯:就的意思。恶:指与美相对而言的丑。

[2]不善:在这里是恶的意思。

[3]成:变化。

[4]较:显现,衬托。

[5]倾:依存。

[6]音:指乐音。声:指普通的声音。和:配合。

[7]圣人:指品德高尚、智慧通达的非同一般的人物,在《老子》一书中往往还兼具统治者的身份色彩。

[8]作:这里指万物的生长与变化。辞:抗拒,在这里含有干涉的意思。

[9]生:养育,生养。有:占有,具有。

[10]为:在这里指培育的意思。恃:仗恃,炫耀。

[11]弗:不。居:居功。

[12]夫:助词,用于句首,起提示和引领下文的作用。唯:只是。

[13]是以:因此,所以。去:离开。

【今译】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丑的观念也就形成了;都知道什么是善,恶的观念也就出现了。所以,有和无相互生发,难和易相互转化,长和短相互彰显,高和下相互依存,音和声相互配合,前和后相互跟随。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以不言的方法来施予教导。万物任由其生长变化而不加干涉,生养了万物却不占有它们,培育了万物却不仗恃、炫耀自己的力量,成就了万物却不自居有功。正是因为不居功,功业才不会离开他。

【解析】

认识问题的辩证法

老子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这句话中提到的两对重要的概念是美与恶、善与不善,或者按照当代语言的习惯,将其叫做美与丑、善与恶。美、丑、善、恶是什么呢?它们与桌子、板凳、石头、玻璃等概念是不同的,后者就是一种客观的指认,一种用具,它是桌子,就不能管它叫做床;它是一块石头,就不能管它叫做木头,也就是说,这些概念是很分明的,有着明确的定义。但是对美、丑、善、恶这一类的概念是没有一个清晰的评判标准的,一个人,你说他长得美还是不美,有什么标准可供评论呢?是找不到这样的标准的,而说他美或不美,只能凭借自身的感受来讲,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是怎样产生的呢?老子说: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美了,丑的概念也就产生了;人们都知道什么是善了,不善的概念也就产生了。这意味着,人们是在有了认知的基础上才生成了价值判断。

人类是万物的灵长,具有超然的智慧,能够对自然界进行极大程度的改造,但是,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警告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后来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恩格斯的这段话是有现实所指的,就比如工业的发展来说吧,工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这种财富的规模是空前的,但是与此同时,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又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人们反过来又需要将创造出来的财富用于修复环境、维持生态,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再有,核能的开发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量来源,可是核武器却威胁着整个世界的安全,人类能够利用一个小小的原子核来为自身服务,同时也制造出了足以将整个世界毁灭的武器,这就是人类智慧的“双刃剑”。

老子接着举出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一系列对立的概念,并且指出了它们彼此之间共同的关系,即两者相比较而显现,相对应而依存。在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的是“音”和“声”这对概念。另外几对概念,显然都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音”和“声”之间似乎并不是对立的。这涉及到古今语言的演变问题,现代汉语中有“声音”一词中包含两个词素,“声”和“音”,这两者没有明显的差别,可在古代汉语中情况是不同的。在现代汉语中,很少单独地说“声”或“音”,而在古代汉语中它们各自是一个独立的词,“音”指的是乐音,是优美悦耳的声音;“声”指的是普通的、不那么动听的声音,所以,“声”和“音”也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

老子说,不论有无、难易,还是长短、高下等等,它们的区分都是相对的,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可以具体地来分析一下:什么叫做“有无相生”呢?最典型的就是一个生命从孕育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一个生命,在孕育和出生之前,是不存在的,是“无”;而出生之后,有了形体,就成为了“有”,这就是“无”之生“有”。而生命在死亡和朽灭之后,就又不存在了,又成了“无”,这就是“有”之生“无”。因此才说,“有无相生”。

什么又叫做“难易相成”呢?面对同一张试卷,有的学生能够答出很高的分数,有的学生却只能答出很低的分数。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讲,这张卷子是容易的;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这张卷子是难的。如此来看,同一张卷子,就具有了“易”和“难”两种色彩,这就是“难”和“易”的相互转化,即“难易相成”。

至于后面的“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也都是一样,总而言之,这一切的区分都是相对的。那么,老子指出这一道理的用意何在呢?他决不是说因为全部的价值判断都是相对的,所以这些判断就都没有什么意义了,老子是想提示人们:要看到差异之中相同的一面,不要将差异绝对化。另外,老子也深刻地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价值取向都是有着它的对立面存在的。人们在崇尚美的同时,也就承认了丑的存在;在张扬善的同时,也就表明了恶的存在。反过来,如果无所谓美,又哪里来的丑呢;如果无所谓善,又哪里来的恶呢?这也就如同没有光就不会有影子一样,而影子的出现也意味着光的存在。

老子的这一论述是饱含着精邃的辩证法智慧的。在《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一则“自相矛盾”的寓言。楚国有一个做买卖的人,在他售卖的货物中既有矛,又有盾,矛是用来攻击的武器,而盾是用来防御的武器,它们的作用是相对立的。这个楚国人在向人们介绍自己的矛是多么的锋利时说:“我的矛啊,世界上所有的盾都挡不住它。”一会儿,他又向人们炫耀自己的盾是何等的坚固,夸口说:“我的盾啊,世界上所有的矛都穿不透它。”这时,有个旁观者就出来问他:“那么,用你的矛去攻击你的盾,又会怎么样呢?”这个人一下子就被问住了,哑口无言,直愣愣地呆在那里,真是好不尴尬啊!他犯了一个什么错误呢?他没有意识到,矛的锋利和盾的坚固都是相对的,如果说一支矛是很锋利的,但是对于一支更加坚固的盾来讲,它就算不得锋利了,而这支很坚固的盾如果遇到了一支更加锋利的矛,恐怕也就算不得坚固了。矛在锋利的同时,也蕴含着不锋利的因素;盾在坚固的同时,也蕴含着不坚固的因素。而这个人将矛的锋利和盾的坚固给绝对化了,这就好像只见到了阴影,而忽略了光明一样。所以,老子提示我们,在说话和做事的时候,要常往事情的对立面去想想,这样才可以令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变得更为周全、妥善。

再举一个例子,在募捐的时候,大家会对捐款的人产生一种敬意,认为捐款是一种善举。那么,如果说捐款的人是有善心的,那些没有捐款的人就没有善心了吗?这就不能一概而论了,有的人没有捐款,可能是因为他一时还没有得知相关的消息;有的人可能因为自己的经济条件确实很困难,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我们能说他没有捐款就是缺乏善心的吗?而问题还不止于此,对于那些捐款的人来说,他们肯定是有捐钱多,有捐钱少的啊,那么,能够说捐钱多的人善心就更大,而捐钱少的人善心就比较小吗?当然不能这么说,这其中同样有着善心之外的因素存在。那些捐款很多的人,他们就全都是大慈善家吗?也未必,有的人之所以捐出了很多钱,可能是出于面子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善良的心意反倒退居其次了。这样看来,善人和不善的人岂不是没有办法区分了吗?当然也不是这样,还是有办法进行区分的,只是不能全凭捐款的行为来做评判,不能简单地以某种表面现象做价值判断的依据。

【为人之道】

管仲的为人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是知交的典范,以致后来世人赞美朋友之间所具有的深情厚谊时都会以“管鲍之交”来称誉。管鲍之交之所以被人们看得如此之高,除了他们二人交情莫逆,还有着另外一份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这两人之间的相知相得。

管仲年轻的时候家里很贫穷,而鲍叔牙的家境比较好。他们合伙做生意,其实管仲根本没有钱用来做本钱,本钱都是鲍叔牙拿出来的,可是在获利之后,两人在分配收益的时候,管仲却很不客气地一点儿也不少拿,甚至拿回去的钱比鲍叔牙还多呢。这样,鲍叔牙手下的伙计看不过去了,就对自己的主人讲:“你这个朋友管仲也太不像话了,本钱一分都不拿,分利的时候却比谁都拿得都多,这么贪婪的人,你怎么还这么看重他呢?”鲍叔牙很平和地对伙计解释说:“这不能怪他贪心啊,管仲家里穷,比我们都更需要用钱,我们应该理解他。”

后来,鲍叔牙和管仲都参加了军队,在作战的时候,管仲总是躲在后面,因此,讥讽的话就传到了鲍叔牙的耳朵里,人们都说管仲贪生怕死。鲍叔牙就又耐心地向人们解释:“管仲并不像你们所想的那样坏,他家里有年迈的老母亲,如果他死了,他的母亲谁来供养呢?他这是心存孝念,才会如此的啊。”

由于管仲和鲍叔牙两人的才华都很出众,不久之后,他们都得到了重用,但是两人所侍奉的主人却不是一个,鲍叔牙在公子小白的手下任职,而管仲则在公子纠的堂下谋事。当时统治齐国的襄公,是一个昏愦又残暴的君主,这使得齐国的政治局面异常地黑暗和混乱,为了躲避祸害,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出奔到鲁国和莒国。后来,齐襄公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为了争夺君位,纷纷赶回。管仲派兵截住了莒国通往齐国的道路,待公子小白的队伍赶过来的时候,他拈弓搭箭向小白射去,只听得公子小白大叫一声,仰面栽倒。公子纠以为小白已死,自己没有了竞争对手,也就放慢了行进的速度。然而,他没有料想到的是,管仲所射中的只是公子小白的带钩,小白使计骗过了管仲,假装被射杀,以起到迷惑和麻痹对方的作用,自己则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奔回齐国。结果,管仲和公子纠都中了计,待他们慢悠悠地赶回齐国的时候,公子小白已经登上君位,迎接他的不是国君的宝座,而是齐国军队冷森森的兵器。无奈之下,公子纠只得带队返回鲁国。但是鲁国因为惧怕齐国发兵征讨,所以也不便再继续收留他。鲍叔牙在写给鲁国国君的信中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齐君不忍杀之,请鲁国自行处理,至于公子纠的两位老师——召忽和管仲,则请交回齐国。”于是,鲁国杀掉了公子纠,而召忽自杀,管仲则被押送回齐国。

公子小白心怀一箭之仇,恨不得立即将管仲碎尸万段,但是鲍叔牙阻止了他。鲍叔牙对公子小白说:“臣跟随了君上,这是令臣深感幸运的事情。现在君上成为了一国之君,更是可喜可贺。在臣看来,您是一位具有高谋远略的有为之君,如果您只想治理好齐国,有我鲍叔牙等人就足够了;可如若您想称霸天下,则非藉管仲之力不可。管仲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您切不可失去他。请您务必三思。”小白依从了鲍叔牙的请求,接见了管仲,在对谈之中,他发现鲍叔牙所言不虚,管仲实乃不世之才,于是,国之大政,一任管仲。管仲亦不负所望,在他的精心治理下,齐国政治修明,经济繁荣,军备强大,国威远扬,而公子小白也因此得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史上称之为齐桓公。

对于管仲的为人,人们向来是颇有微词的,这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管仲为人贪婪,又有临阵退缩的话柄,而鲍叔牙对此都向人们做了诚恳的解释。管仲贪婪,这是缺点,但是因为自己家里穷,因而和朋友一起做生意的时候多拿一些利润似乎也无可厚非,反而显得自己为人率直,这又成了优点了。而管仲在战场上不勇猛杀敌,反倒躲躲藏藏的,唯恐伤了自己,这是怯懦的表现,可在鲍叔牙看来,管仲这样做却是因为他心中还惦念着奉养自己的老母亲,这就又成了孝义的体现了。所以说啊,人身上的优点和缺点都是有着相对性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优点和缺点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其实,管仲还有一点极为人诟病之处。中国古代有着忠臣不事二主的传统观念,你既然侍奉了一个主人,就应当死心塌地地追随他,决不可怀有二心,哪怕遭遇了不测,主人败亡,自己也不能改事新的主人,而应当以死殉之。管仲本来并不是齐桓公手下的人,他的主人是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与管仲同事公子纠的召忽舍命殉主,可管仲是怎么做的呢?他非但没有以死相殉,其后还侍奉了旧主的仇人。人们据此来评论管仲,说他不忠不仁,孔子的学生子路、子贡等人也持有这种疑问。然而孔子是怎样回答他的学生的呢?孔子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依靠的并不是兵车之力,他依靠的是管仲的力量啊。在这样诸侯混战、兵戈四起的局势下,能够令各个诸侯和平地集会,并且相谈以欢,这其中难道没有体现出管仲的仁德吗?”孔子又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使得天下大治,人民至今仍承受着他的恩惠啊。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今天还都处于一副未开化的野蛮状态呢。管仲哪像召忽之类的人,持鄙陋的匹夫之见,为了一个忠义的虚名就随随便便地去自杀,使得自己的绝世才华因此而埋没无闻呢?”这表明,在孔子看来,管仲所谓的不忠行为,恰恰体现出他睿敏过人的优长之处,管仲是一个不拘小德而彰扬大义的人。

【从政之道】

萧规曹随

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汉朝的开国元老萧何病逝。萧何病重期间,惠帝亲往探视,并且问询萧何:“丞相百年之后,相位谁可代之?”紧接着,惠帝又说:“您看曹参如何?”萧何听后,勉强挣扎着病体起来叩头,向惠帝说道:“陛下若能任用曹参为相,萧何可以死而无憾了。”

萧何死后,惠帝果然命曹参接任相位。但是,曹参仿佛未能承担起惠帝的重望,当上丞相之后,他仿若闲人一般,每日悠游享乐,置政事于不顾。时间一长,有人就到惠帝面前弹劾曹参,说他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若让此人久居相位,会坏了国家大事。惠帝也觉着曹参升任丞相之后的表现不太像话,完全不是以国事为重的样子,只顾着自己享受高官厚禄。然而,惠帝也在想,视曹参往常的行为,堪称贤臣,怎么现在就突然变了呢?他是自己和萧相国共同选中的合适人才,若说自己有看走眼的地方,难道说萧相国也看错人了吗?因此,惠帝就想找曹参来亲自问一问情况。但是,曹参也是元老级的人物,当年跟随父亲一同打天下,如今自己虽然贵为皇帝,可对这样长自己一辈的重臣不免也要礼让三分。于是,他就将同在朝中为官的曹参的儿子曹窋找来,对他说:“你下次回家的时候随便问一问你的父亲,先帝刚刚过世,新登基的皇帝又很年轻,正需要老相国的尽力辅佐,可是现在看曹相国的样子,既不向皇上汇报政务,也不过问朝廷大事,这样下去,怎么能够将国家治理好呢?”

曹窋回到家后就把惠帝的疑虑用自己的话委婉地向父亲说了,曹参听了,立时大怒,狠狠地训斥了曹窋:“你个黄口小儿懂得什么,国家大事也用你来管么?还不快回宫里去伺候皇上!”

曹窋被训斥之后深感委屈,向惠帝说了父亲的反应,惠帝感到很不解,就将曹参叫来,亲自与他谈。惠帝对曹参说:“曹相国为何要责怪曹窋呢,那些话是朕要他去问的。”曹参听了,赶忙叩头谢罪。惠帝恕他无罪,然后让他心中是怎样想的,就怎样说。曹参说道:“请陛下认真地想一想,您的贤明比起高帝(即汉高祖刘邦)来如何呢?”惠帝连忙说:“朕怎么可以和高帝相比呢?”曹参又说:“那么,陛下以为,臣的才能与萧相国比起来又怎样呢?”惠帝略作思索,坦直地说:“似乎萧相国的水平更高些。”于是,曹参说道:“陛下说得很正确,既然陛下比不得高帝,而臣又不如萧相国,那么对于高帝和萧相国所制定的已经很完备的、行之有效的规章法令,我们又有什么必要去做改动呢?依臣看来,现在照章行事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而不可以对既有的规章制度妄作改动,否则的话,反而会造成混乱啊。”

惠帝听后,完全明白了曹参的用意,也就放下心来,而对曹参的疑虑也全都打消了。曹参接替萧何之后,为相三年,采取清静无为的政治主张,使得政治法令清明有序,经济生产繁荣稳定,人民百姓安居乐业,普天之下,无不称道。人们还编了一首歌谣来赞颂他:“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后来,曹参遵循萧何所定的贤明的律令,在为相期间倡导无为、不妄施政令的做法就被概括为一个成语,叫做“萧规曹随”。

曹参其人,才智虽不如萧何,但是他却深得“无为”智慧的精髓,由一句“萧规曹随”而名垂青史。“道”的智慧之高深,令人惊叹拜服。 +iQlbi4ra5km5kNW4A9LeShfpiKNpqcxqH/T0FlPhnK4xXFHF5cFtyyBUoytRIk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