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流传千年的养生大道

——走进《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最早的养生宝典,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抵御和治疗疾病、追求健康长寿的中国医学奠基性经典。本书将原文的深奥理论用通俗的语言和简洁的图表进行阐释,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深奥理论通俗化,复杂问题具体化,并提炼出一套实用的养生方法,它们可以使您轻松应用,并由此得以强壮身心。

第一节 学习《黄帝内经》领悟健康之道

中国三大奇书之一

——《黄帝内经》

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张其成教授曾经在自己的作品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作为一个大学图书馆馆长,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现代很多书没有必要多读,但古代的经典一定要读。我认为只要读透五部经典,就可以掌握博大精深的国学精髓了。第一部《易经》,第二部《道德经》,第三部《黄帝内经》,并称为三大奇书,再加上《论语》和《六祖坛经》,共五部经典,我把它称为‘国学五经’。这五经当中《易经》代表易家,《道德经》代表道家,《黄帝内经》代表医家,《论语》代表儒家,《六祖坛经》代表中国的佛家。各家的主要思想都集中在这五部经典里面。”

在张教授看来,《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国三大奇书之一,同时也是“国学五经”之一。那么,这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如此重要地位的《黄帝内经》究竟是怎样一部书呢?下面,我们就先来笼统地了解一下。

《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非常独特,不仅是唯一一部以圣王命名的书,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以生命为中心,记载了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并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帝内经》又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就是素质,一个人本来的体质,在这里就是生命的本质。“灵”是神灵,“枢”是枢纽,是关键。灵枢的意思就是神灵的关键,生命的枢纽。《黄帝内经》分为162篇,《素问》《灵枢》各占81篇。古代以阳数为王,而九为阳数之最,“九九八十一”,81表示最大的阳数,也是最大的“王”。

在中华文化里,很多经典之作都是以“经”命名的,比如《道德经》《易经》《神农本草经》等,还有《黄帝内经》。怎么理解呢?“经”在古代是指丝线,心经丝线的原始意象是脐带。我们知道脐带是连接先天和后天的根本,所以它也是人之根本。看过织布,或者是见过地球仪的人,都会知道南北为经的概念。织布时先拉过来的那条线叫经,经线有个特性,就是只要一旦被拉过来,就不许再动,所以,经书都有亘古不变的特性。这也说明《黄帝内经》一书的地位之重要。

那为什么又叫“内经”,而不叫“外经”呢?有人说内经就是讲内科的,讲内在人体规律的,其实《黄帝内经》是一部讲“内求”的书,要使人健康长寿,它主张的不是求医问药,而是要往里求、内炼,通过调整气血、经络、脏腑来达到健康,达到长寿。

另外,在世界古代的经典著作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它们大部分都是采用对话体的。比如古希腊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对话集,还有中国孔夫子和弟子们的对话集——《论语》等,当然《黄帝内经》也不例外。它基本上就是采用对话的形式,记录黄帝与岐伯、伯高、雷公等大臣的对话,以与岐伯的对话为主,基本上采取黄帝问、岐伯答的形式。后来,人们后来就用岐伯和黄帝这两个名字的开头“岐黄”表示《黄帝内经》,所以《黄帝内经》又叫“岐黄之书”。同时,因为它是中医的开创性著作,所以又把中医称为“岐黄之术”,把我们的医道称为“岐黄之道”。

总之,《黄帝内经》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书,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两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另外,它还奠定了我国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从前,有一个叫黄帝的人

《黄帝内经》究竟是不是黄帝写的?每一个读《黄帝内经》的人都会涉及这个问题。要想了解这一点,我们还得从黄帝这个人说起。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录的第一个帝就是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其国号为“有熊”。可以说,黄帝是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上古时期约在姬水一带形成的较为先进的黄帝族,即因这位杰出的始祖而得名。黄帝族和住在姜水一带的姜姓炎帝族世代互通婚姻。后来,在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遂称夏族。于是,黄帝也就成了华夏民族的始祖。

在《黄帝内经》中,对黄帝是这样描述的:“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意思是说,黄帝一生下来就神灵,就跟一般人不一样,很神灵很神奇。在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能够说话,在他幼小的时候做事情就非常迅速、果断;长大成人了,二十几岁,非常厚道而且绝对地聪明;等到他活到100岁,“成而登天”,变成神仙骑上一条龙就飞上天了。当然,有人对这句还有另外一番解释,认为是将黄帝的一生分成了五个阶段,分别对应人生的各个阶段。但无论如何,让我们对这位远古的祖先有了一个笼统的认识,尽管这种认识可能带有夸张的成分。

事实上,黄帝不只是中国人的祖先,也是东方黄色民族的共同祖先。中国一切的文化,科学的,宗教的,哲学的,都是从这里开始。《易·系辞》《世本·作篇》等各种文献都盛称黄帝时期有许多发明创造。属于生产技术方面的,有穿井、作杵臼、作弓矢、服牛乘马、作驾、作舟等;属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有制衣裳、旃冕等;精神文化方面则有作甲子、占日月、算数、造律吕、笙竽、医药、文字等。当然,其中有不少是黄帝以后的发明创造,但也反映了黄帝族获得的辉煌成就。可能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后人才把《黄帝内经》冠以黄帝之名。不过,如果说《黄帝内经》与黄帝一点关系也没有,显然也是不准确的。

黄帝是华夏族的祖先

根据一些专家考证,《黄帝内经》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这个时期正是世界文化的轴心期(公元前500年左右),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高峰期,各民族不朽的经典大多是这时期形成的。另外一些人则认为,《黄帝内经》大部分篇章形成于战国时期,但最后汇编成书则是在西汉,有的篇章甚至还要更迟一些。当然,我们且不管这些考证如何,我们要学习的是《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这些智慧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早已被各代医家所验证,对我们的生命健康确有极大的帮助。

健康人生,就在《黄帝内经》之“道”

《黄帝内经》是经典之作,是祖国医学的理论渊源。它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整本书中,它很少涉及什么病怎么治,而是在讲一个“道”,就是养生之道,如何让自己的人体更好地适应大自然,达到人体内部的和谐和人体与自然的和谐。《黄帝内经》将养生调摄方法归纳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归纳概括起来,主要就是下面三点:

1、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身体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了。

2、天人合一

中医养生学极为重视顺应天地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强调人体必须与天地自然界保持高度的和谐、协调、统一,这样才有可能保持健康长寿。我们所说的“春捂秋冻”就是天人合一养生观的体现。

3、身心合一

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重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重心灵的修炼调养,保持心灵的平和与健康。你见过一个斤斤计较、心事重重、杂念丛生、心胸狭窄的人长寿吗?没有。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总之,《黄帝内经》是适合老百姓的养生宝典,是每个家庭的福音,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保健武器,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是老人还是孩子,是妻子还是丈夫,掌握《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并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你就能健康,就会少生病。

养生除了要注意保持身体健康

《黄帝内经》对后世中医影响深远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建立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后来的无数名医,如华佗、孙思邈、皇甫谧、张仲景等,多是在钻研学习《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并独树一帜的,可以说《黄帝内经》是后世名医的师傅、先辈。

让我们看看扁鹊的“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扁鹊弟兄三人均是名医,尤以扁鹊最负盛誉。某日扁鹊为魏王针灸,魏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扁鹊不假思索道:“长兄最高,我最差。”魏王诧异。扁鹊接着说道:“我长兄治病于病发之前,一般人不知他是在为人铲除病源、防患于未然,所以他医术虽高,名气却不易传开;而我是治疗于病情发作和严重之后,人们能看到我为患者把脉开方、敷药刺穴、割肉疗伤,我也确实让不少病人化险为夷,大家就以为我的医术比长兄高明。”扁鹊认为能够及早消除疾病的隐患,将身体遭受疾病侵害的危险降到最小,这才称得上是“上医”。而扁鹊的这种思想正是《黄帝内经》所说的“治未病”。

再看华佗的心理疗法。有一个郡守因为思虑过度,造成身体里有瘀血,找到华佗看病。但是华佗收了这个郡守很多礼,不但不给他治病还写了一封信骂他,说他不仁不义。太守一怒之下竟然吐出了几口黑血,说也神奇,郡守吐出瘀血后病居然好了。华佗巧医郡守用的就是《黄帝内经》中的“情志生克法”。郡守是因为思虑太多而得的病,《黄帝内经》中说,愤怒可以战胜思虑,所以华佗用“怒胜思”法把郡守激怒,怒则气上,这样就把郡守身体中的瘀血一下子全倒出来,病也就自然好了。

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无数的名医先贤们遵循的是《黄帝内经》。养生也是如此,比如华佗运动养生的“五禽戏”,就是出自《黄帝内经》所说的“吐纳导引”,孙思邈的“十二多与十二少”,就是《黄帝内经》中的凡事要节制,不为过的体现,等等。

《黄帝内经》是一部伟大制作,不管是养生还是疗疾,如果不懂得《黄帝内经》的理论精髓,不遵循里面的养生之道,那么这个人的健康是令人担忧的。

喜胜悲

以人为本

——《黄帝内经》的养生特色

我们去医院看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这边刚说哪儿哪儿不舒服,还没等你来得及描述病情时,那边医生大笔一挥,已经给你开出了药方,这在西医院和中医院都很常见。西医看的是病,注重的是数据、客观指标;但是中医讲究扶正祛邪、治病求本。

《黄帝内经》是经典之作,是祖国医学的理论渊源。它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从不草率“行事”。在《黄帝内经》看来,身体就是天下,就是国家,是从事一切生命活动的根本。中国人一直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恰恰在说明修身乃一切之本。《黄帝内经》认为生命是自自然然的一种活泼的存在,是自足的,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和谐机制,它不需要人为的强制和主观意愿。也就是说,人体比头脑更聪明,头脑是有为,人体是无为。身体不适时,《黄帝内经》所主张的不是求医问药,而是固本强身,先把脏腑调理好,把气血养足,让经络畅通起来……它给予人体的是尊重。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本身便是最完美、最和谐、最无为的,同时也具有最好的功能,套用一句佛家的话语:“这个创造所赋予的本贵肉身,原本就是万法俱足。”人体原本就配备着最精密的功能,例如自我治疗的功能。就像现代个人计算机即插即用的简单特性一样,如果按照使用手册使用个人计算机,计算机就不太容易出现故障。同样的,人体具备了许多功能,如果能依照人体所设定配备的条件来使用人体,让人体原先具备的各种能力都能发挥,就能确保人体随时都拥有足够的能量,许多疾病就都不会发生。就算生病了,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也会像个人计算机的磁盘驱动器自我修复程序一样,有能力自行修复大多数的损伤。

但是,现代人都不好好使用的身体,经常熬夜、经常烦躁、经常过食等,使得自己的身体不能正常运转,于是故障——疾病经常登门造访。这都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你不尊重身体,又怎么能让身体健健康康的呢?而这也是《黄帝内经》的一个宗旨:健康长寿就要自制,不靠人不靠药,完全靠自己。其实,我们的身体是最无为的,只要我们好好地、正确地使用它,就可以达到百病不侵的良好状态。

世界上最高的学问是研究人的学问,最聪明、最智慧的举动是对人的尊重,因为“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是假借修真的载体,是我们要蓄之、养之的精品。

《黄帝内经》是医书,更是生活之书

《黄帝内经》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是医术。然而,它并不像西医书籍那样讲数据,谈病理以及普通人看不懂的术语,恰好相反,《黄帝内经》一开篇即讲东南西北、春夏秋冬……这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事物。

《黄帝内经》不仅涉及医学知识,还涉及一种文化。它所说的大多来源于对天地自然的感悟,它力求让人们的身体顺应自然,把整个身体与大自然相联系,做到天人合一。与其说《黄帝内经》是部医书,倒不如说是一本生活之书。学习《黄帝内经》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领悟和了解世界以及世界上存在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懂祖国医学,但却每天都在用这些东西,这叫“日用而不知”。但是学习了《黄帝内经》你就可以领悟其中的因果及来龙去脉。中华医道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明白医道,中国文化里面的东西就都能懂了。例如,大家都知道北京东边是崇文门,西边是宣武门,崇文门是文官走的门,宣武门是武官走的门,为什么会那么讲究门?东边的崇文门,只可以走一种车,就是酒车,大家都喝酒,都要应酬,实际上酒在中国文化的概念里是具有生发的性质。而宣武门一方面是武官走的路,另外一方面只可以走一种车,就是刑车,说明宣武门守着肃杀之气。这是按气机来运行的。

《黄帝内经》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巨著,学习它就能参透人生,参透万事万物。此外,学习《黄帝内经》还可以使我们更多地向内看,向内地区观察自身,是在培养我们向内看的能力。中医是伟大的,它能通过人体的外在表现来了解人体的内部运行状况,而这种能力又是非常难培养的。

在西方社会,追求的目标是认识自己,而我们中国社会,是要天人合一,就是外面这个天和人、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和谐,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越高,就越接近于至善。所以,关键要看这种和谐度。这就是向内看的问题。

此外“取象思维”的运用,更是《黄帝内经》的智慧之所在。“取象思维”就是打比方,例如,“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没有直接说出新的形状、功能,但一个比喻,把心的重要性说得很形象,读者也会很明白。《黄帝内经》在描述一个概念、一种器官的时候,从不像西医那样直接解释某某是什么,用大概念来压人;而是说它像什么,通过挖掘生活的点滴来映照人们的心灵,留下足够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感悟。由此可见,《黄帝内经》是一部接近老百姓的书,是一本值得我们反反复复去揣摩阅读的书。

第二节 中医就在你身边

——《黄帝内经》与日常生活

从常见的“东西”“南北”谈起

《黄帝内经》里的很多内容都蕴藏在生活当中,很多人每天都在用但自己却体会不到,用古人的话说就是“日用而不知”。比如,它讲到东南西北、春夏秋冬,力求让人们的身体顺应自然,把整个身体与大自然相联系,做到天人合一。这其中,就涉及了一个我们平常所说的“东西”与“南北”的问题。

中国骂人也是很讲究的,两个人在吵架骂人时,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你这个人真不是东西”。不过,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说“这个人不是东西”,怎么不说“这个人真不是南北”呢?我们来看一下《黄帝内经》中的东西南北方位图就明白了。

南归属于火,北归属于水,骂人的候,说你不是东西,那既然不是东西就只能是南北了,南为火,北为水,水火是无情的,说你不是东西,其实就是说你这个人无情无义。

再比如购物,我们不说“购物去”,而常常说“买东西去”,为何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

东归属于木,西归属于金。从某种意义上说,木和金都是可以用手拿得到的,而南为火,北为水,而火和水是用手拿不走的,所以中国人说“买东西”而不说是“买南北”。

诸如此类情况还有很多。由此可见,中国的有些东西是很有文化内涵的,而不是毫无意义的,学习《黄帝内经》恰恰能让人领悟到这种文化的内涵。

东西南北方位图

为什么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民间有句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有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冬天很冷为什么还要吃凉的萝卜,夏天很热为什么还要吃性热的姜呢?其实,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阴阳平衡”理论的应用。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要符合四季的阴阳变化,随时随地调节身体的阴阳,使身体的阴阳保持平衡。这样,人便可避开病邪,延年益寿。

在《黄帝内经》看来,冬天的时候,人体气机慢慢地开始外散,到夏天的时候,所有的阳气已经外散到了末梢。由于夏天阳气到了末梢,人体内部就形成了一个寒的格局,就是我们的五脏六腑里是寒虚的,是阴的格局,所以夏天的时候要吃点热的东西。很多人在夏天觉得热,就会喝很多的冷饮,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喜欢喝冷饮实际上是胃里有胃寒,热出来攻这个寒,所以就形成一种燥热,而这个时候越喝冷饮就会越渴,反而喝一点温水更好。在古代,夏天不主张吃肉,即使吃也要剁得特别碎。冬天吃萝卜的道理跟夏天吃姜的道理正好相反,吃萝卜就是用这种比较清凉通气的东西,把内热的局面稍微通调一下,使之达到阴阳平衡,这是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另外,古代特别讲究吃东西。春天的时候,一定要吃粮食。因为粮食就是种子,要想养春天的生发之机,一定要靠粮食种子的力量去养。《黄帝内经》就是告诉我们:只要吃好了,睡好了、不要违背自然,身体就好了。所以,冬天可以吃一些凉的东西,而夏天一定要喝温水才不会损害胃气。

四季中的阴阳变化

自然界中一年四季有阴阳变化,春天,万物复苏,阳气开始活跃;夏天,阳光强烈,阳气也达到一年中最高潮的时候;秋天,阳气由“长”转为“收”;到了冬天,阳气由“收”转“藏”,阴气升腾。

正常人体的阳气与阴气随季节的变换而变化,春天的时候,阳气开始活跃,并趋向于体外;夏天时,阳气达到最旺盛的时候;秋天时,体表的阳气逐渐减少,毛孔开始关闭;到了冬天,阳气便会收敛,沉到肾水之中,安静地休养,为来年的生发做好准备。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左女右”

在中国,男左女右,好像约定俗成地渗透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共厕所,男左女右;戴婚戒,男左女右;出席某些礼仪场合,男左女右;中医诊脉,男取脉于左手,女取脉于右手……

“男左女右”的习俗和古代人的哲学观关系非常紧密。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中通贯事物和人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等。古人将其归类分为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刚强,阴者柔弱。人的性格,男子性暴刚强属阳左,女子性温柔和属阴右。

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日神是伏羲,由盘古氏的左眼所化;月神是女娲,由盘古氏的右眼所化。这其实也是中国文化中“男左女右”习俗的由来。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许多事物都有尊卑高低之分,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北象征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朝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坐北朝南,当上皇帝称“南面称尊”;打了败仗、臣服他人称“败北”“北面称臣”。正因为正南这个方向如此尊荣,所以过去老百姓盖房子,谁也不敢取子午线的正南方向,都是偏东或偏西一些,以免犯忌讳而获罪。除了南尊北卑之外,在东、西方向上,古人还以东为首,以西为次。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而以东宫为大为正,西宫为次为从;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要建在皇宫的东侧。现代汉语中的“东家”“房东”等也由此而来。

除了东西南北之外,表示方向的前后左右也有尊卑高低之分。古代皇帝是至尊,他面南背北而坐,其左侧是东方。因此就在崇尚东方的同时,“左”也随着高贵起来。三国时期的东吴占据江东,也称江左。文左武右的仪制,男左女右的观念等,都是尊左的反映,有些习俗甚至延续至今。

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既然“男左女右”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是约定俗成的习俗,那么它就有存在的道理,我们要尊重它,不要轻易打破。

古代哲学家认为

女人为什么比男人衰老得快

我们通常的观点和一些调查数据都显示,女人比男人衰老得更快,但是女人比男人更长寿,这是为什么呢?

《黄帝内经》中指出:女子代表阴,女子的生命节律以七为一个阶段;男子代表阳,其生命节律以八为一个阶段。

《内经》原文是:“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齿”,牙齿骨之余,是北方肾的表现,代表收藏。“发”是头发,是肝气的表现,代表生发之机。女性的生命戒律以七岁为一个周期,女孩约当七岁时开始换牙,乳齿脱落长出恒齿,头发也开始成长。约当十四岁时,任脉畅通、冲脉也变得充盛,于是有了月经,生理渐趋成熟,具备怀孕生子的能力。二十一岁时,女子的肾气已经长足了,生发之机也到了顶点。二十八岁时,筋骨发展到最坚固的阶段,女子的各方面身体要素都达到了一个顶点,所以古人提倡女子在20岁左右结婚,就是让她在28岁之前要生一胎,我们现在经常讲最佳生育年龄是在23到28岁之间,应该也是这个道理。到三十五岁时,开始由盛转衰,女人就开始长皱纹了。四十二岁的时候,三阳经脉经气也开始衰退,开始有白头发了。七七四十九就闭经了,生育功能也丧失了。从这段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女人从35岁就开始衰老了。

而男人呢,他的生命节律以八岁为一个周期,从八岁才开始发育,到十六岁的时候青春期才开始,“能有子”。到三八二十四岁的时候,是男子弱冠的年龄,就是刚成年,这个时候身体还比较弱,不适合结婚行房。男子最适合结婚的年纪是在四八三十二岁的时候,这时他的身体达到一个顶点,才真正成熟,所以古人提倡男人三十而娶。五八四十岁时,男人的身体才开始走下坡路,到六八四十八岁时才开始真正衰老,到八八六十四岁的时候才真正进入老年。

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男人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比女人晚了5年,到正式进入老年时,男人和女人之间已经有了15年的差距,所以女人比男人老得快。

成长与衰老

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详细地说明了人类由出生到死亡的生理过程,并观察到有“天癸”一类如激素物质的存在,并且指出“天癸”对生长、发育、及衰老有直接关联。在《灵枢·天年》一篇中,更主张人类正常的寿命应该可以逾百岁,之后才逐渐衰老而逝。

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人类的提早衰老、罹患种种疾病而缩短生命呢?《内经》对此归纳了几个主要因素,即是:起居无常、饮食不当、劳逸无度、及精神调摄不当。这些都是导致人们健康不佳,或生病、早衰亡的原因。现在,我们透过《黄帝内经》,来了解人类正常生理周期及延年之道。

第三节 医家之宗

——《黄帝内经》与中医基本理论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与中医整体思维

中国人有句俗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通常来形容医术非常差的医生。当患者出现疾病的症状时,医术差的人会直接对患病部位进行治疗,使症状消除,结果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相反,医术高明的医生会仔细观察病人,利用医术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找出疾病的真正根源,从而进行根治。

例如,当我们喝温度低的冰水时,如果喝得很急,常常会造成脸部侧面的一条直到额头太阳穴的线状部位疼痛。从中医的观点来看,那条疼痛的线就是胃的经络,因此这种疼痛表明喝冰水太急时会伤到胃,也就是说这种额头上的疼痛实际上是胃的疾病。胃的经络分布的位置就是从头到脚左右对称的很长的两条线,如果在这条经络的头部出现疼痛,中医会认定是胃的疾病,因而可能在胃经脚部的穴位进行针灸。

另外,中医还强调身心互动,即人的身体和意识也是密切相关的。人患病是身体和心灵的双向选择,人祛病也是身体和心灵的双向选择,因为身心是互相影响的。

中医是讲生克的。如,木是肝,肝的神明是“魂”;火是心,心的神明是“神”。木生火,木如果强大的话,也就是肝气很旺的话,那么这个人头脑就很清楚,人就很有理智,所以一个人有没有理智跟他的肝好不好有关系。一个人有没有志向和智慧,要看他的肾好不好,现有有些人没有远大的志向,差不多就行了,实际上说明他的肾精不足。

总之,中医是讲究整体的,身体的某处发生病痛,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只关注疼痛的部位,而要对其他部位也做相应的检查,因为此处的疾病可能是别的部位的病变引起的。一个人有没有魄力、有没有精神、有没有意志也与他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状况有关,这些都是中医讲究整体的力证。

中医的整体思维——脏腑、经络与形体是相互联系的

整体性是中医思维的最突出特征,是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文化重整体和谐的系统自然观在中医学中的体现,是中医学对人体疾病诊断、施治的出发点。中医学的整体性思维表现在:把人体的脏腑、经络与形体等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制约、作用、影响并相互包含、相互映射的有机系统。

因此,当身体的某处发生病痛时,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只关注疼痛的部位,而要对其他部位也做相应的检查,因为此处的疾病可能是别的部位的病变引起的。医术高明的医生会仔细观察病人,利用医术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找出疾病的真正根源,从而进行根治。

脏腑、经络与形体是相互关联而不可分离的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中医治疗原则

中医的整体思维观念,运用到实际当中其实就是“辨证施治”的理念。在《黄帝内经》中,治病其实治的不是病,治的是证。从医学应用来说,反映辨证施这一理念的主要包括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两种原则。

所谓“同病异治”,就是说患者患的是同一种病,表现出相同的症状,但由于产生的原因不同,采取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不同。名医华佗有个很有名的故事:两个人都是头疼,症状也一模一样,但华佗却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一个用泄法,一个用汗法,结果两人很快就康复了。为什么呢?

前面我们说了,中医治病讲的是“证”,所谓“证”,是指一种综合状态,是人的生理状况所出现的失衡的状态。不要小看这个字,阴阳表里,虚实内外都在里面了。华佗治病所依据的就是这两个人的“证”,一个是饮食所伤造成的,属内实,应该用泻下法以去除食积,而另一个是感受寒冷之邪所造成的,属外实,应发汗以驱散风寒。也正因为华佗能够按照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准确地使用不同的药物,所以二人的疾病很快消除了。

以现在人们常见的头痛为例,西医认为头痛就是头痛,谁来了都开同样的药,但中医不这样认为,在中医看来,头痛症状相同,但发病的原因不同,如果是两边痛,是胆经出了问题。里面的中空痛,是肝经出现问题;后脑勺痛就是膀胱经的问题。前额痛就是胃经出了问题;而左边偏头痛和右边偏头痛也是不同的,因为左主肝,右主肺;如果左边偏头痛,很有可能是肝血的问题,而右边头痛可能是肺气的问题。所以治疗时中医不会像西医那样,而是根据头痛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就是中医思维的一个关键点:“同病异治”。

中医思维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异病同治”,就是针对不同疾病表现出的相同病理结果,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汉末医学家张仲景,有个很典型的“异病同治”的案例。

两个病人,一个心慌心跳心烦,另外一个肚子痛,结果张仲景对这两个病人开的都是一个方子,都是小建中汤,用的治法都是温中补虚,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他们病机相同,都是气血两虚。心脏失养,就出现心慌、心跳,心神失养就出现了心烦,气血两虚,腹部经脉失养。经脉拘挛,就出现了腹部剧烈疼痛,所以都用一个方子来治疗,这就叫做异病同治,这也是抓病机的体现。

可以说,“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体现,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之所以向普通读者讲解这些知识,是因为不仅医生治病需要坚持这一原则,我们平时保健也需要,养生就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所处环境、不同地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可一成不变。

中医的辩证施治原则

所谓“辨证施治”,就是先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再来确定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从医学应用来说,反映辨证施这一理念的主要包括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两种原则。

1、同病异治

同病异治,同一病证,因时、因地、因人不同,或由于病情进展程度、病机变化等差异,治疗上应相应采取不同治法。《素问·五常政大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例如同为头痛,但由于发病原因不同,华佗就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这就是辩证施治的同病异治原则。

2、异病同治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的法则。例如,两个病人,一个表现为心慌心烦,一个表现为肚子痛,但由于同为气血两虚引起,故张仲景采取同样的治疗方法,即用小建中汤以温中补虚,解决。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中医养生的精髓

中医认为,能够及早消除疾病的隐患,使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这才称得上是“上医”。这种思想也就是中医所倡导的“治未病”。在《黄帝内经》中有一句:“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以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疾病已经产生才去用药治疗,就像是口渴了才去掘井、战斗已经开始了才去铸造武器一样,不是太晚了吗?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医生很多时候都是在做“渴而穿井,斗而铸锥”这样的事。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就是不治已经生病的这个脏器,而是要治还没有生病的这个脏器。举个例子,如果得了肝病,就暂时把肝放在一边不治。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肝病是由什么造成的。中医认为水生木,水是肾,木是肝,肝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肾精不足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先把肾水固摄住,让肾精充足了,肝病自然就好了。还有一点就是木克土,如果患有肝病,可能还会伤及脾脏,因为脾是土。公司管理也是一样,这里出现问题了,就要查明到底是什么造成现在的糟糕状况,同时还得要能管得住下面的一个环节,不要让它去影响其他方面,这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真正内涵。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这样往往会在疾病的潜伏期及时发现,并扼杀它的滋长,使人体恢复真正的健康。而如今的医疗现状,无论财力物力都仅仅只够应付“已病”的人群!对疾病的治疗就像等洪水泛滥的时候再去堵窟窿一样,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本没有更多精力谈及预防!很多人因此疾病缠身,疲于奔命,这样的人生还有何乐趣可言?因此,只有我们自己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自信与快乐。

可以说,“治未病”就像消防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就是四处检查,防患于未然;而“治已病”就像消防队员,哪里失火就哪里忙,最后难免损失惨重。所以,我们要提倡治未病而不是治已病。

人体内部的“中庸之道”

——中医的平衡观

中国是一个讲究中庸之道的国家,很多人理解中庸就是既不突出也不落后,既不说好也不说坏,有点像和事老的角色,对其大肆批判。其实,中国的中庸之道是一种平衡,是一种美。自然界讲究生态平衡,为人处世方面讲究平衡,我们的人体内部也讲求一个平衡,这样才能和谐,才能长久。

《黄帝内经》中讲到“中央生湿,湿生土……其虫倮。”“倮虫”,就是人,即没有毛的动物。人为倮虫,五行属土,而土生于中央,这个中央既非南北,也不是东西,虽然东西南北都有土,但是只有中央的土才是集合了东西南北土的特点,又把土散向东西南北,处于中间又无处不在,这就是土的本性。

《黄帝内经》又讲:“中央黄色,入通于脾。”这里的中央黄色就是土的颜色,黄色居于七彩色带的中央。在中医的五行论中,肝属木,肺属金,心属火,肾属水,分主春、秋、夏、冬。而五行属土的脾脏没有季节可主,但脾又是哪个季节都主十八天,毫无偏向,也是“中庸之道”的体现。

也有一种说法讲脾主长夏。长夏就是夏季和秋季之间湿热最重的那一段时间,正好处在一年的中间。这同样反映了土既在中间又在四方,不偏不倚的特点。人就是五行属土的一种动物,所以人身上同样有这种特点,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中庸”。

正因为人体内部有着深刻的“中庸之道”,相互约束,相互制衡,人类才得以千百年地生存下来,没有像任何一种动物或植物一样湮灭绝迹。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之所以经久不衰,也是因为中国地处中央、奉行中庸之道,不欺人也不被人欺,一心一意地搞发展,才没有像其他文明古国一样,盛极一时后灰飞烟灭。

人体的中庸之道

人体内部的中庸之道

求医问药之前先求自己

——中医的自愈理念

俗话说:“西医治病,中医治人。”怎么理解呢?人生病了,西医想的是如何把病毒给杀死,中医做的是如何把人的身体调养好,不给疾病生存的土壤。《黄帝内经》认为,人最重要的是它的根本。人得病了,病只是机体不正常的某一方面的反映,要治的是那个人,要先把身体养好,通过提高人体的自愈力来驱赶疾病,不行再求医问药。

事实也证明,人体是有很强大的自愈能力的,很多小病小痛不用打针吃药,靠人体的自愈力就可以解决。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做菜的时候,不小心把手划破了一个小口,过段时间伤口就会自动愈合,这就是人体自愈功能的一个最直观的表现。

人体的自愈力也恰好体现了中医治病的一个指导思想:三分治、七分养。中医不主张过分地依赖药物,因为药物不过是依赖某一方面的偏性调动人体的元气,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但是人体的元气是有限的,如果总是透支,总有一天会没有了。所以,生病了不用慌张,人体有自愈的能力,那我们就充分相信它,用自愈力把疾病打败。

但是,自愈功能的作用不是绝对的,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依赖人体自愈力解决问题。自愈力和免疫力有关,当免疫细胞抵挡不住病毒时,就需要借助药物,不过最好的药物依然是食物为主。中医就是通过倡导顺时养生、补养气血、食疗等科学的养生方法来增强人体免疫力,在疾病尚未到来之时就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让疾病无孔可入。面对已经染病的情况,中医也是更多地求助于人体自身的大药——经络和穴位,通过疏通经络、刺激穴位等自然方法调动身体的自愈功能来对抗疾病。

但是,在现代医疗中,人们对于医药总是过于依赖。由于人体在自我修复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咳嗽、呕吐等,人们为了消除这些症状带来的不适感,就会用药物进行干涉,这样,人体的自愈能力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们反而因为症状的消失,认为是这些药物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于是在下一次疾病来袭的时候,他们还是第一时间求助于药物,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身体的自愈力就会越来越懒惰,直到失去作用。

所以说,我们在平时不要动不动就吃药,更不能乱吃药,而是通过合理饮食、按摩经络穴位、注意起居等方法来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从而消除疾病,保持健康。

良性循环

恶性循环

《黄帝内经》如何认识“五劳”和“七伤”

在中医学里,有“五劳七伤”之说,用来形容人身体虚弱多病。那么,究竟什么是“五劳七伤”呢?

1、五劳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认为“五劳”是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久视伤血”,是指如果一个人长时间用眼视物,不但会使其视力下降,还会导致人体“血”的损伤。

“久卧伤气”,是指人如果只躺卧不运动,人体内的气脉就运行不起来,就会伤及人的肺气。

“久坐伤肉”,其实伤的是脾。脾主身之肌肉,若老坐着的话,脾胃的运化功能受阻,必致肌肉瘦削,软弱无力。

“久立伤骨”,其实伤的是肾,因为肾主骨,如果老站着的话,就会伤及肾,腰部、腿部就会出现问题。

“久行伤筋”,其实伤的是肝,因为肝主筋,过分劳累和运动就会伤及肝脏,肝脏就会出现问题。

2、七伤

“七伤”是忧愁思虑伤心,大怒气逆伤肝,寒冷伤肺,大饱伤脾,房劳过度、久坐湿地伤肾,恐惧不节伤志,风雨寒暑伤形。总的说来,这些均为诸虚百损之症。

“忧愁思虑伤心”,一个人如果过于忧愁思虑,就会伤心神。

“大怒气逆伤肝”,一个人在大怒的时候对肝脏损伤很大,所以最好不要生气。

“寒冷伤肺”,大量喝冷饮,对肺气的伤害是很大的,而且也伤胃。

“大饱伤脾”,一个人如果吃得过饱就容易伤脾,脾的运化功能不好了,就会伤及身体。

“房劳过度、久坐湿地伤肾”,如果行事频繁或者久坐湿地就会伤肾。肾藏精,房事过度就会伤害到肾脏。

“恐惧不节伤志”,如果一个人整天处于恐惧的状态下,就会伤及肾脏,从而影响一个人的志气。

“风雨寒暑伤形”,如果一个人不根据气候变化来改变穿衣,那么对他的形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所以,每个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要注意,不论是劳身还是劳心都要有节制,不可过度,要注意劳逸结合,调节神经和身心,这样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五劳图

第四节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精要

由工人伐木想到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黄帝内经》中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人体处于平和状态的时候,是可以和所有的细菌、病毒和平共处的。而如果身体状况变差,那么细菌、病毒这些邪气就有了可乘之机,会压过身体里的正气,正气不如邪气,那人就会得病了。

《黄帝内经》中以工人伐木为例,解释了这个问题。工人用斧头去砍木材,由于木材的阴阳面有坚脆的差别,坚硬的不容易砍,脆弱的容易碎裂,而遇到树枝有节的部位,甚至还会损伤斧头。同一棵树木,每个部分都有坚脆的不同,不同的树木,彼此的差异就会更大。不同的树木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还会产生不同的损伤,更何况人呢?所以说,即使有些人患病的原因是相同的,但是患的病却有可能不同。

总而言之,我们要健康无疾,就要内养正气,外避邪气。那么养正气,究竟怎样养呢?其实很简单,《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只要注意以下三点就可以了。

第一,重视精神调养。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可导致脏腑气机紊乱而发生疾病。因此平时要重视精神调养,做到心情舒畅,精神安定,修德养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第二,注意饮食起居。保持身体健康,就要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等。在起居方面要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来安排作息时间,培养有规律的起居习惯,如定时睡觉、定时锻炼身体等,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劳逸方面,既要注意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交替,做到量力而行,劳逸适度。

第三,加强身体锻炼。运动是健康之本,经常锻炼身体,能够促使经脉通利,血液畅行,增强体质,从而防病祛病,延年益寿。

另外,规避邪气的措施也很多,如顺四时而适寒暑,避免六淫邪气的侵袭,等等。总之,通过采取内养和外防两方面的措施,人就可以达到预防疾病。

正气与邪气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健康长寿的根本

在《黄帝内经》中,岐伯提出了中医养生方法的总原则,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谓“法于阴阳”,就是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等。所谓“和于术数”,就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累等。

上面提到一个阴阳的概念,而且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那么到底什么是阴阳呢?阴阳其实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是事物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它是自然界的规律,世界万物的纲领,事物变化的根源,事物产生、消灭的根本。它认为阴阳是处处存在的,凡是明亮的、兴奋的、强壮的、热的、运动的、上面的、外面的事物,都是“阳”;而凡是属于阴暗的、沮丧的、衰弱的、冷的、静的、下面的、里面的事物则都是“阴”。

阴阳学说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学。中医学上认为“阴”代表储存的能源,具体到形上包括血、津液、骨、肉,性别中的雌性等;而“阳”则代表能源的消耗,是可以通过人体表面看到的生命活力,无形的气、卫、火,性别中的雄性等都属于阳。“阳”的生命活力靠的是内在因素的推动,即“阴”的存储。

“阴阳”的收藏也相当于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是吸收和释放的过程,阴的收藏是合成代谢,而阳却是分解代谢。合成代谢从能量角度看是一个吸能、储能过程。也可以说是从能量转变为有形物质,即“阴成形”的过程。分解代谢是分解消耗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消耗体内的有形物质而释放能量的过程,也可以说是“阳化气”的过程。

人体只有注意养收、养藏,即养阴,才有更多的能量供给人体的生命活动,生命才能持久地运转。一位德国的传染病专家米勒曾说过:“在从事体育活动或工作时,能量消耗的增加会缩短人的寿命。”例如,一只鹪鹩在一生中也就是2~4年中所消耗的能量相当于一只鹦鹉、乌龟一生50~100年中所消耗的能量。一个生物用完了它所有的能量就会死亡,米勒的话很有道理。有人曾将动物比做燃烧的蜡烛,燃烧越旺,它的寿命就越短。

所以,在人的生命中,要养阴惜阴,就要像仙鹤、乌龟一样好好地养护我们的身体,养护我们的“阴”,只有这样才能使生命更健康、更持久。

阴阳的收藏

阳的收藏→分解代谢→分解消耗物质→释放能量

阴的收藏→合成代谢→减少能量释放→增多储存的物质

不拘一格,因人施养

——《黄帝内经》养生原则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见过这样的事情:有时候,两个人吃了同样的东西,一个人没事,而另一个人却可能出现问题。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体质、年龄、性别等不同,所以对同一个事情会有不同的反应。而这就要求我们在养生的过程中,应当以辩证思想为指导,因人施养,这其实也是《黄帝内经》所主张的。

因人施养,主要就是按照人的年龄和体质进行护理、保健。

1、按照年龄施养保健

人之生命,本源于先天精气,它制约着机体脏腑、经脉、气血的盛衰变化,从而使人的生命活动表现出由幼稚到成熟、由盛壮到衰竭的生长壮老的过程。对此,《黄帝内经·灵枢·天年》中以百岁为期,以10岁为一阶段,详细论述了各段的表现及生理特点。原文是:

“人生10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20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30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40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踈,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50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60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70岁,脾气虚,皮肤枯;80岁,肺气衰,魂魄离散,故言善误;90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由此可见,生命过程的各个阶段均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养生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因龄施养,选择适宜各个年龄阶段的养生方法。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但同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抗病能力低下。心理发育也未臻完善,易受惊吓致病,情志不稳,可塑性大,易于接受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因此,这一时期养生的特点是养教并重,以保养元真,教子成才为目标。除了合理喂养,注意寒温调护,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外,还要重视早期教育,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儿童脏腑娇嫩

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人,这时候机体精气充实,气血调和。随着生理方面的迅速发育,心理行为也出现了许多变化。此时期的养生保健工作一方面要提高身体素质,进行合理的饮食调摄,满足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的生理需求。另一方面要培养他们有健康的心理。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给青少年以良好影响,同时又要尊重他们独立意向的发展和自尊心,采用说服教育、积极诱导的方法,与他们交友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中年是生命历程的转折点,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这时候的养生保健至关重要。如果调理得当,就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而防止早衰、预防老年病。中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肩负社会、家庭的重担,加上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矛盾,易使思想情绪陷入焦虑、紧张的状态,长此以往,必然耗伤精气,损害心神,引起早衰多病。同时要注意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善于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休息,坚持运动,节制房事,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人到老年,脏腑、气血、精神等生理机能的自然衰退,机体调控阴阳协和的稳定性降低。再加上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的改变,退休和体弱多病势必限制老人的社会活动。老年人养生保健时应注意这些特点,做到知足谦和,老而不怠,树立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和锻炼,分散注意力,促进气血运行。审慎饮食起居,老年人食宜多样,食宜清淡,食宜少缓,食宜温热熟软,防止外邪侵袭。同时还要合理用药,药宜平和,药量宜小,多服丸散膏丹,少用汤药,只有这样,方能收到补偏救弊,防病延年之效。

中年人的身体开始由盛转衰

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开始衰退

2、按照体质施养保健

人的体质大致可分为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和偏阴质三种类型。正是由于个体体质的差异,所以养生也必须根据不同的体质特点,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和措施,纠正其体质之偏,达到防病延年的目的。

阴阳平和质的人,不易感受外邪,很少生病。只要各种养生方法调养得宜,没有不良生活习惯和嗜好,不受暴力外伤,其体质不易改变,容易获得长寿。

偏阴质人,对寒、湿之邪的易感性较强,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表证不发热或发热不高,并易传里或直中内脏;冬天易生冻疮;内伤杂病多见阴盛、阳虚之证;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症。由于本类体质者阳气偏弱,长期发展,易致阳气不足,脏腑机能偏衰,水湿内生,从而形成临床常见的阳虚、痰湿、痰饮等病理性体质。所以此类体质的人在精神调养上,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动则生阳”,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并长期坚持,注意“避寒就温”,培补阳气。可选用鹿茸、虫草、补骨脂、肉苁蓉等补阳祛寒的药品调养。

偏阳质人,对风、暑、热邪的易感性较强,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并易化燥伤阴;皮肤易生疖疮;内伤杂病多见火旺、阳亢或兼阴虚之证;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及出血等病症。由于此类体质的人阳气偏亢,多动少静,故日久必有耗阴之势。若操劳过度,思虑不节,纵欲失精,嗜食烟酒、辛辣,则必将加速阴伤,发展演化为临床常见的阳亢、阴虚、痰火等病理性体质。所以此类体质的人在精神调养上,一定要遵循《黄帝内经》里所说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养生之道,平日要有意识控制自己,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冲动,自觉地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饮食起居方面,应注意避暑,保持居室安静,饮食宜清淡,多食西瓜、苦瓜等清凉之品。此外,要积极参加锻炼,比如跑步、游泳等,以散发多余阳气。

偏阴质的人日常可食用一些鹿茸

偏阳质的人性情较急躁

饮食、起居作息当与自然相应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

黄帝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些话是古人说的,但是现在看来一点也不过时。与古人相比,现代科技发达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为什么生病的人却多了呢?是时代变了,还是人的问题?仔细观察一下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就会得出结论:大多数疾病都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的。与古人相比,现代人少了很多禁忌,没有不敢去的地方,没有不敢吃的东西,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进步,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因为人们对于自然对于天地缺少了应有的敬畏之心,这就为很多疾病的入侵打开了缺口。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呢?岐伯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按照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一言以蔽之:居处依天道,饮食遵地道。什么意思呢?

“居处依天道”。“天道”指日夜。居处依天道就是人的起居应该顺应天地运转的自然规律,天亮就起床,让人体自身的阳气与天地的阳气一起生发。经常赖床的人会有这样的感觉,虽然早晨比平时多睡了一会儿,但是起床后并没感觉精神抖擞,反而不如早起的时候舒服,这其实就是由于赖床,体内阳气没有生发起来的缘故。同样,天黑了就应该睡觉,不要贪恋夜生活,经常熬夜,这样才能使阳气潜藏起来,以阴养阳,这就是居处依天道。

“饮食遵地道”。“地道”就是节气,也就是说我们平时吃东西要遵照节气规律去吃,尽量吃应季食品,这才是正确的饮食观念。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人们的健康养生密不可分,对于饮食的调摄在养生中至关重要。可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饮食上的季节观念似乎越来越淡薄了,冬天也可以坐在暖暖的屋子里随便吃冷饮、吃西瓜,其实这些做法都违背了饮食遵地道的原则。西瓜性寒,本应在炎热的夏季食用,以平衡阴阳,中和暑热,而在冬季食用就在本来寒冷的环境下更增添了几分寒意,对身体造成伤害,现在很多女孩子有痛经的毛病,很多就是饮食上不注意造成的。

另外,现在人们几乎没了季节概念,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过着一种恒温的生活,没有机会出汗也没机会感受寒冷,这往往衍生出一些富贵病,可以说是生活条件提高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现在很多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会趁着节假日的时候往乡下跑,去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感受一下绿色田野,再在农家院住上两天,整个身心就会感觉很放松很舒服,这就是人们在长期远离自然以后的一种本能。

《黄帝内经》所倡导的一些养生思想是最朴实、最智慧的,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可以帮助我们轻轻松松了解中医养生的真谛,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健康之道。

遵照节气规律安排饮食

顺四时以适寒暑,避六淫各有主时

《黄帝内经》把“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气,实际上,这六气就是空气流动,气温高低、湿度大小的反映,当六气发生骤变或人体抵抗力和适应能力下降时,六气就成为致病的因素,被称为“六淫”。即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和火邪。

《黄帝内经》养生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顺时养生”,避六淫邪气同样如此。春夏秋冬各有其特点,春风、夏暑、长夏湿、秋燥、冬寒等是自然气象的基本类型,它们因四时而更替变化。因此“六淫”也各有主时,春天多风病,盛夏多暑病,夏末秋初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天多寒病。

“风”四季都有,但以春天为主,故为春之主气。人感染风邪就会引发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头痛发热等疾病,所以一年四季,尤其是春天一定要注意风邪的侵入。

寒邪就是冬天的“寒气”侵入人体的外在病邪,寒邪伤人常使人体气血津液运行迟滞,甚至凝结不通,不通则痛,从而出现各种疼痛的病症。

暑,为夏天主气,炎热、暑湿交蒸、闷热是它的特点,夏天说谁谁中暑了,说明他感染了暑邪,症状是高热、大汗、烦渴、肌肤灼热等。

湿,为长夏主气,长夏相当于雨季,此时雨水较多,湿热熏蒸,气候潮湿,这样的气候也容易引发疾病没如果湿困于脾胃,则不思饮食,口黏口甜,如果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等皮肤病,所以长夏要注意防止湿邪的侵袭。

燥,为秋季主气,与湿相反,燥以空气中缺乏水分,湿度降低为特点,表现为劲急干燥的气候,如初秋之际,久晴无雨,天气燥热,这种气候也容易引身体的不适甚至疾病,如口鼻干燥、皮肤干涩,大便干结不通等。

火邪,大部分是由内而生的,外部原因可以是一种诱因,总的来说还是身体的阴阳失调引起的,外感火热最常见的就是中暑,通常都是温度过高、缺水、闷热的环境下待过长时间,然后体温也会升高。内感火热的情况会更多谢,现代人的压力大,经常熬夜,吃辛辣的食物等都会引发上火,导致出汗、口渴、小便短赤等。

由上可知,外避邪气也要根据季节的更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正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养生顺应自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MDqjvn1IONHPU+PXc4sAc1ek0ozW7bEIWKrtk8HFcb3hThpPJ6oe1w8ITl+fT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