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3.1 孔子谓季氏 ① :“八佾舞于庭 ②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题解】
也③这段话是孔子直接针对季氏僭用礼乐的行为而发的。春秋末期,社会处于剧烈的变化之中,违背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行为。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一句,反映了孔子性格鲜明的一面,他对于理想的坚持是有原则的。
在孔子时代,鲁国有孟孙、仲孙、季孙三家权臣,整个政权都操在他们手上,国君对他们也无可奈何。季氏即季孙氏,他作为卿大夫本来只能用四佾规格的乐舞,但他却僭用了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规格的乐舞。飘风起于青萍之末,祸乱始于人心之变乱,风气变坏始于规矩之坏,故孔子以这件事断定,季氏将来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果然,没过多久,季氏削弱鲁国公室,三家权臣联合起来攻打鲁昭公,昭公出奔到齐,后又至晋,死于晋国的乾侯。
季孙氏在自己家里用天子的规格奏乐舞蹈,这是典型的僭越行为。
【注释】
①季氏:季孙氏,鲁国大夫。
②八佾(yì):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季氏应该用四佾。
③忍:忍心,狠心。
【译文】
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狠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
【原文】
3.2 三家者以《雍》彻 ①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② ,奚取于三家之堂?”
【题解】
本章与前章都是谈鲁国当政者违“礼”的事件。对于这些越礼犯上的举动,孔子表现得极为愤慨。天子有天子之礼,诸侯有诸侯之礼,礼是根本的秩序,各守各的礼,秩序才能维持,天下才可以安定。因此,“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被孔子看得极重。
礼乐在孔子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是国家秩序和传统文化精神的象征,远远超越单纯的娱乐和消遣之用。三家权臣僭用天子的礼乐,其用心昭然若揭。所以孔子引用古代的诗说:“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意思是说,在中央天子奏《雍》这支国乐的时候,天子站在中央,辟公(即当时的诸侯)站在两边拥护着天子,然后天子目不斜视地从中间走过。这是十分庄严的,因为天子是社稷的象征。孔子所处时代的社会风气已然变坏,国家精神和人文精神亦在逐渐消失,所以孔子感到十分痛心。
【注释】
①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大夫孟孙、叔孙、季孙。《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为周天子举行祭礼后撤去祭品、祭器时所唱的诗。彻:同“撤”,古代祭礼完毕后撤祭馔,乐人唱诗以娱神。 ②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二句:诸侯都在助祭,天子恭敬地主祭。见《雍》诗。相(xiànɡ),助祭的人。维,用于句中的助词,可以译为“是”。辟(bì)公,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译文】
孟孙、叔孙和季孙三家祭祖时,唱着《雍》这首诗歌来撤除祭品。孔子说:“雍》诗说的‘诸侯都来助祭,天子恭敬地主祭’怎么能用在三家大夫的庙堂上呢?”
【原文】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① ?人而不仁,如乐何?”
【题解】
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和谐,无相夺伦。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注释】
①如礼何:怎样对待礼仪制度。
【译文】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原文】
3.4 林放问礼之本 ①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 ② ,宁戚。”
【题解】
孔子在这里阐述了“礼”的真义:“礼”是以真诚的情感为基础的,而不是虚文浮饰的事物。林放问礼之本,孔子在这里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仔细一想,孔子明确说明了礼之根本的问题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真实、真诚、真心才是礼的根本。
林放提的问题很大,本来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即使讲解了,也有可能因为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而难以理解和领悟。孔子的回答是智慧的,他不去空泛地谈论礼的根本是什么,而是就现实中的礼仪的奢华铺排和丧礼的仪式周全发论。礼贵在得宜适中,铺张奢侈和俭约节省代表两个极端,都不是尽善尽美,但俭可以避免繁文缛节,比较接近礼的本源,就是真诚的心意。丧礼强调要真诚心意,更甚于其他的礼,所以孔子特别加以说明。知道礼之本后,就不会为虚荣心所驱使去做舍本逐末的事了。
孔子认为,礼之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治丧的核心是内心哀痛,而不是仪式上的面面俱到。
【注释】
①林放:鲁国人。
②易:治理,办妥。
【译文】
林放问礼的根本。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啊!礼,与其求形式上的豪华,不如俭朴一些好;治丧,与其在仪式上面面俱到,不如内心真正悲痛。”
【原文】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 ① ,不如诸夏之亡也 ② 。”
【题解】
孔子这两句话乃是针对当时华夏诸国君不君、臣不臣现象的伤时之语。孔子的思想里有明确的“夷夏观”,后世则逐渐演变成“夷夏之防”的观念。这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是在宣扬大汉族主义,孔子的本义是在提倡礼乐文明的传统。
夷狄是古代用于指文化落后的边疆地区,没有所谓的礼乐教化。当时诸夏是周朝诸国,为华夏文明区。春秋时期,周朝曾经五年没有天子;鲁国曾经九年没有国君。孔子的思想是以礼乐文化为中心,认为那些落后地区的蛮族,虽然也有君主,但没有文化,不如华夏文明区,即使没有了君主,但传统的文化精神还是在世世代代相传。所以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有政权的存在而没有文化的精神,那有什么用呢?
【注释】
①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
②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亡(wú):通“无”。
【译文】
孔子说:“边远地区有君主而不讲礼节,还不如中原的没有君主而讲礼节哩。”
【原文】
3.6 季氏旅于泰山 ① 。子谓冉有曰 ② :“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题解】
在这一章,孔子对当时季孙氏的“僭礼”行径进行抨击,谈论的仍旧是礼的问题。祭祀泰山在古代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这是礼的规定。季孙氏只是鲁国的大夫,竟然也去祭祀泰山,而冉有身为季氏的家臣却不能阻止。孔子对这样“僭礼”的行径,不说季氏如何,也不再谴责冉有该如何,而是唏嘘感叹: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因为林放作为一个普通人,尚且懂得问礼之根本,而身居上位的季孙氏却不遵循礼,而且还认为神灵会接受他这种无礼的人间欲求。
孔子指责冉有不能阻止季氏祭祀泰山的僭礼行为。
【注释】
①旅:祭山,这里作动词用。在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祭祀名山大川。
②冉有:名求,字子有,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二十九岁。冉有当时在季氏门下做事。
【译文】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
【原文】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① !揖让而升 ② ,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题解】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反映了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强调谦逊礼让而反对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君子无所争”,这个“争”指的是争斗,而不是合理的竞争,合理的竞争应该是有法则、有秩序的,这才是孔子所提倡的。
射是六艺之一,为自古战阵所必需,是贵族男子必学的基本技艺之一。平时则有射艺比赛,定有明确的礼仪。君子谦谦,向来与人无争。一定说有的话,也就是射箭了。射礼在堂上举行,在走上堂和走下堂时,都会揖让作礼,无论胜负都会饮酒,负者先饮,胜者陪之。只有在射箭时,各显示其技艺,以求射中正中心,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之争”。整个过程依礼而行,重点在参与人际互动,而不在胜过别人,不同于小人之争,显得雍容和谐。
儒家倡导谦逊礼让的君子之争,反对恶性竞争。
【注释】
①射:指古代的射礼。大射礼规定两人一组,相互作揖然后登堂,射完再相互作揖退下。各组射完后,再作揖登堂饮酒。
②揖:拱手行礼。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一定是比射箭了。比赛时,相互作揖谦让后上场。射完后,登堂喝酒。这是一种君子之争。”
【原文】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 ① ,美目盼兮 ② ,素以为绚兮 ③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 ④ !始可与言《诗》已矣。”
【题解】
子夏问诗,认为丽质天生的美女,不必多作装饰,只要穿上素色衣服就很吸引人了,其本意在于礼仪形式之华美,而孔子的回答在于礼仪之实,即内容之美。子夏理明辞达,领悟力很高,马上受到启发,因论诗而知学。孺子可教,于是孔子赞扬子夏从“绘事后素”中体会到“礼后乎”,就是用绘画作比喻来说明仁和礼的关系。他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真实情感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注释】
①倩:笑容美好。
②盼:眼睛黑白分明。
③绚(xu à n):有文采。这三句诗前两句见《诗·卫风·硕人》,第三句可能是逸诗。
④起:阐明。
【译文】
子夏问道:“轻盈的笑脸多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媚呀,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在上面画画。”子夏说:“这么说礼仪是在有了仁德之心之后才产生的了?”孔子说:“能够发挥我的思想的是卜商啊!可以开始和你谈论《诗经》了。”
孔子用绘画作比喻,为子夏阐释礼仪与仁德的关系。
【原文】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①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② 。文献不足故也 ③ 。足,则吾能征之矣。”
【题解】
这段话表明两个问题。一,孔子认为,对夏礼、殷礼的说明,要依赖足够的历史典籍和贤人来阐述,这些反映了他对知识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二,孔子对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制度非常熟悉,他希望人们都能恪守礼的规范,可惜当时僭礼的人实在太多了。
孔子博学多识,但是不轻易下断语,对于有关文献典籍和历史事实则更是十分谨慎。夏朝的礼,孔子能说,但须取得证明。然而夏朝灭亡后,子孙封于杞国,积弱不振,多次迁徙,其文史记载不足以为证。殷朝的礼,孔子也能说,然而为殷朝后代的宋国,国势也每况愈下,其文献资料也不足以为证。夏、殷之礼,孔子虽然能知能言,却尚须寻求文献,以为征信,由此可见孔子强调言必有所据的一面。
孔子借论古代礼仪文献缺失,教育弟子们做学问要严谨慎重。
⊙名家品论语⊙
孔子想重建古代的宗教礼仪,于是到杞国去求访夏代的古俗遗物,到宋国去求访商代宗教习俗礼仪,但是并无所获。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换句话说,孔子根本上是个历史学家,他力图从当时尚存的风俗古物以及文献之中,去研究并保存已然湮没的古代礼仪制度。
孔门的学术研究,结果发展成为历史丰厚的遗产,而当时其他学派,在此方面,则全付缺如。因此我个人相信,儒家之能战胜其他学派如道家、墨家,一半是由于儒家本身的哲学价值,一半也由于儒家的学术地位。儒家为师者确是可以拿出东西来教学生,而学生确实可以学而有所收获。那套真实的学问就是历史,而其他学派只能夸示一下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兼爱”也罢,“为己”也罢,没有具体的内容。
——林语堂《孔子的品格》
【注释】
①杞:国名,杞君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的故城在今河南杞县,其后迁移。征:证明、验证。
②宋:国名,宋君是商汤的后代,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③文献:文,典籍;献,指贤人。
【译文】
孔子说:“夏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一说,但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明;殷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一说,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明。这是杞、宋两国的历史资料和知礼人才不足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历史资料和懂礼的人才,我就可以验证这两代的礼了。”
【原文】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 ① ,吾不欲观之矣。”
【题解】
这是孔子对鲁国举行禘礼是非礼的评论,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状况,也表示了他对现状的不满。
禘祭是古代祭祀天地祖宗的大礼,源自于人类对不可知事物的敬畏心理,为人心虔诚之信仰。只有天子才可以主持,代表民众的愿望与天地祖宗进行沟通交流,使之降福人间。因此,不仅仪式隆重而盛大,更要在内心保持诚敬。
然而到了春秋末期,孔子看到的禘祭已经是徒然具有铺排的仪式而没有诚心敬意之实了。这标志着传统文化的衰落,所以孔子会痛心地说:“不想继续看下去了。”
【注释】
①禘(dì):一种极为隆重的祭礼,只有天子才能举行。灌:祭礼开始时,向代表受祭者献酒的仪式。
徒具形式的禘祭一开始,孔子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译文】
孔子说:“举行禘祭的仪式,从完成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看下去了。”
【原文】
3.11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① !”指其掌。
【题解】
孔子认为,鲁国的禘祭已名分颠倒,不值一看,所以当有人问及禘祭,他故作不知。但紧接着又说,谁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容易了。这就是说,谁懂得禘祭的规定,谁就可以恢复天下的秩序于礼了。
孔子说不知有三种可能性:一是问题太大了,无从说起;二是禘礼已被僭用,孔子为鲁君讳,不敢妄议其是非;三是孔子对禘祭没完全掌握,故不轻易言说。但他无疑知道禘祭的精神内涵:禘祭界定了人与天、地、祖先的关系,引发人的报本反始之心,意义重大,只要明白其中的道理,治国就顺理成章了。
【注释】
①示:有二义,一为“置”,摆或放的意思,即指放在手上的东西,一目了然;一为“视”。两说皆通,今从前说。斯:指后面的“掌”字。
【译文】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内容,孔子说:“不知道。知道的人治理天下,可能像把东西放在这里一样容易吧!”说的时候,指着自己的手掌。
孔子指着自己的手掌说,知道禘礼的人治理天下,大概就像把东西放在这里一样容易吧。
【原文】
3.12 祭如在 ① ,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 ② ,如不祭。”
【题解】
孔子平时很少提及鬼神之事,如他说:“敬鬼神而远之。”所以,这一章他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注释】
①祭如在:祭祀祖先时,好像祖先真的就在前面。祭,祭祀。在,存在,这里指活着。
②与(yù):参与。
【译文】
孔子诚心祭祀。
祭祀祖先时,好像祖先真的在面前;祭神的时候,好像神真的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祭了就跟不祭一样。”
【原文】
3.13 王孙贾问曰 ① :“与其媚于奥 ② ,宁媚于灶 ③ ,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题解】
古人认为奥神的地位高于灶神,王孙贾是卫国的权臣,在此以奥神比喻卫灵公,以灶神比喻卫灵公身边有权势的臣子,用这个当时的俗语暗示孔子与其奉承卫灵公不如奉承他身边的权臣。孔子不以为然,认为做事违背道理,得罪上天,到什么地方祷告也没用。只要顺理而行,也就不用去谄媚于人。
朱熹认为王孙贾是卫国权臣,他这样引用当时的俗语来询问孔子的看法,实际上是讽喻孔子,效忠君王不如阿附权臣(王孙贾自己),体现了人对于自身切近礼仪的维持和欲求。孔子却认为,一个人非分而求,便是得罪于天,必受天谴。
【注释】
①王孙贾:卫国权臣。据说他是周王之后,因得罪周王,出仕于卫。他的问话,用的是比喻,带有挑衅意味。
②奥:后室的西南角,被视为尊者所居的位置。
③灶:古人认为灶里有神,因此在灶边祭之。这里王孙贾以奥比喻卫灵公或其宠姬南子,以灶自喻,暗示孔子与其巴结卫灵公及南子,不如巴结自己更实惠。
【译文】
王孙贾问道:“与其巴结奥神,不如巴结灶神,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上天,到什么地方去祷告求情也是无用的。”
【原文】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 ① ,郁郁乎文哉 ② !吾从周。”
⊙名家品论语⊙
孔子对于传统宗教的态度的进步一方面比较清楚地表现在他对于鬼神的态度。他对于鬼神是否存在,持怀疑态度。他的学生子路向他问鬼神,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向他问死,他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他又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从这些话里,可见他是肯定人生,注重现实生活的。他认为迷信鬼神,就是不智,就是愚。但是他对于“丧”“祭”礼还是照旧重视,认为是不可改变的。他一方面“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一方面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丧礼”是有关于鬼的,“祭礼”是有关于神的。鬼神可以不存在,但是与原来宗教有关的丧祭礼,仍要原封保存,照他说起来这是对于人的一种教育。他的学生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在这一方面,孔子也是在旧框子中,加上新内容。
——冯友兰《论孔子》
【题解】
孔子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历史和文化是不能割断的,其必有所依循而复有所演变的发展之道,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沿袭。周礼就是在夏商二代之礼的基础上加以损益形成的,因此礼乐制度完备而盛极,所以孔子主张遵从周礼。我们今天的中国文化,也是周朝文化沿革、发展、损益的结果。“郁郁乎文哉”,是孔子对周礼的评价,意思是说周礼制度完备,仪式谨严,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啊!于是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表示自己接受周代的礼制。
【注释】
①监(jiàn):通“鉴”,借鉴。二代:指夏、商二代。
②郁郁:文采盛貌。文:指礼乐制度。
【译文】
孔子说:“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朝和商朝修订的,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接受周代的。”
【原文】
3.15 子入太庙 ① ,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 ② ?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原文】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孔子听到后,不以为忤,亦不以为耻,还很坚持:这就是礼啊。孔子这种“每事问”的行为体现了他谦逊好学的态度,认为学无止境,故虚心向人请教。同时也说明他对祭祀大典的诚敬谨慎,不以问人为耻。
【注释】
①太庙:开国的君主叫太祖,太祖的庙叫太庙。这里指周公的庙,周公是鲁国最先受封的君主。
②鄹(zōu):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孔子的父亲做过鄹大夫,所以这里称为鄹人。
孔子虚心向别人请教太庙礼仪。
【译文】
孔子进入太庙,每遇到一件事都细细地询问。有人说:“谁说鄹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仪呀?他进到太庙里,每件事都要问人。”孔子听到这话,说:“这正是礼嘛。”
【原文】
3.16 子曰:“射不主皮 ① ,为力不同科 ② ,古之道也。”
【题解】
“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孔子在这里说明了射礼所重之事是在于能射中目标,而不在于要去贯穿箭靶的皮革。因为古时射礼所行之道在于观人品行,注重养德。古时不主张射穿其皮,但能射中靶心即可,即便稍偏,亦无不可。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等,君子无所争,君子尚礼不尚力。而主皮之射就是崇尚武力,流于粗野及争胜。
【注释】
①射不主皮:皮,代指箭靶。古代箭靶叫“侯”,用布或皮做成,中心画着猛兽等。孔子此处讲的射不是军事上的射,而是练习礼乐的射,因此以中不中为主,不以穿破皮侯为主。
②为(wèi):因为。同科:同等,同级。
【译文】
孔子借射礼教导弟子们要注重养德。
孔子说:“比射箭,主要不是看能否射穿皮做的箭靶子,因为各人力气大小不同。这是古时候的规则。”
【原文】
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①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典故与知识⊙
古时把每个月的初一称为朔。古代的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朔政颁发给诸侯,叫“告朔”。《周礼·春官·大史》:“颁告朔于邦国。”郑玄注:“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诸侯在每月朔日(阴历初一)行告庙听政之礼,向天地祖宗,禀告所作所为,所以告朔这件事也很郑重。从前告朔时一定要杀羊。到春秋末期,社会风气已开始衰败,这些礼仪的精神,也慢慢跟着衰落变化了。鲁国自文公起不再亲自到祖庙告祭,而有时还是会供一只羊应付一下,羊存则表示告庙之礼还没有完全泯灭。所以子贡当时准备去掉告朔时候用的饩羊,孔子说:“你的主张也对,为了经济上的节省而不用羊也好,为了表示诚恳而不必用羊也好,不过我不主张去掉,不是为了这只羊要不要省,而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精神。固然不用象征性的东西,只要内心诚恳就可以,但现在的人,真正诚恳的心意发不起来了,就必须要一件象征性的东西才能维系得住,所以你子贡爱这只羊,而我更重视这礼仪和它的精神内涵。”
【题解】
古时天子在每年秋冬之际,颁发来年的历书给诸侯,诸侯领受后把历书藏放在祖庙,并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初一杀一只活羊祭庙,这叫做“告朔”。当时的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告朔”已经成为形式,所以子贡提出免掉“饩羊”奉供。对此,孔子不以为然,表明了他重视古礼的保存的态度。当时鲁国国君虽然并没有废弃告祭祖庙的仪式,但已经不亲临祖庙告祭,也不听政,只是杀一只羊代祭。国君尚且不能做到循礼以为表率,则当时社会风尚之堕落亦可以想见了,故孔子大为叹息。
【注释】
孔子向子贡表明自己不同意去掉告朔之羊的主张。
①去:去掉,废除。告朔之饩(xì)羊:告朔,朔为每月的第一天。周天子于每年秋冬之交向诸侯颁布来年的历书,历书包括指明有无闰月、每月的朔日是哪一天,这就叫“告朔”。诸侯接受历书后,藏于祖庙。每逢初一,便杀一头羊祭于庙。羊杀而不烹叫“饩”(烹熟则叫“飨”)。告朔饩羊是古代一种祭礼制度。
【译文】
子贡想把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羊废去不用。孔子说:“赐呀!你爱惜那只羊,我则爱惜那种礼。”
【原文】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原文】
这一章从侧面表明了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其时臣侍奉君多无礼,故有人做到了服侍君主尽臣子之礼,却反被人认为是在谄媚,故孔子有此感慨。
【译文】
孔子说:“按照礼节去侍奉君主,别人却认为这是在讨好君主哩。”
⊙名家品论语⊙
什么是“礼”?古人解释说“礼,履也”,就是一个人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履行的责任。一方面它是一套外在的制度(即通常所说的“礼制”),一方面它还是一套内在的观念(即后人常说的“道德准则”)。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和希腊、罗马不太一样,维系古代社会结构稳定的不是奴隶主贵族和平民奴隶两大阶层的对立,而是由亲疏远近的血缘关系和上下分明的等级关系混融起来的各阶层的和谐,周王朝尤其如此,它是由长幼分宗、婚姻系连、嫡庶区别等一系列形式建成的一个巨大金字塔式结构,塔尖、塔身、塔基之间既有层层压迫的等级关系,也有互相依存的亲缘关系,使这些关系不致于混乱无序的制度叫作“宗法制度”,而礼就是宗法制度,支持它得以成立的观念就是宗法观念。
——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
⊙典故与知识⊙
周礼,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它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一方面,它有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等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规定;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基础延续着氏族共同体的基本社会结构,从而这套“礼仪”一定程度上又仍然保存了原始的民主性和人民性。孔子一再强调自己是“述而不作”,“吾从周”,“梦见周公”……其对“周礼”的态度,反映了对早期奴隶制的氏族统治体系和这种体系所保留的原始礼仪的维护。
【原文】
3.19 定公问 ① :“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题解】
这一章阐述了孔子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即国君依礼役使臣子,而臣子侍奉国君要尽忠。从本章的语言环境来看,孔子还是侧重于对君的要求,强调君应依礼待臣,还不像后世那样:君主可以无礼,臣下必须尽忠,以至于发展到愚忠。
君臣相待,应当各尽其道。君应当以礼使臣,凡事当依国家所定的规矩而行,不要粗率简易。臣应当以忠事君,不要欺君罔上,要尽其应尽的职责。有圣明的君主则有贤臣,这样上安下顺,就是清明的政治了。
【注释】
①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
【译文】
鲁定公问:“国君役使臣子,臣子服侍君主,各应该怎么做?”孔子答道:“君主应该按照礼节役使臣子,臣子应该用忠心来服侍君主。”
孔子告诫鲁定公,君主对臣子要以礼相待。
【原文】
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 ① ,哀而不伤。”
【题解】
孔子赞美《关雎》一诗的情感适度合宜,发乎情而止于礼,或乐或哀皆不失其正,体现了他对“中庸”之美的推崇。
《诗经》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它由国风《周南》开始,而《关雎》是《周南》的第一篇。《关雎》以《诗经》首篇的显要位置,历来受人关注。但在《诗经》的研究史上,人们对《关雎》诗义的理解却多有分歧。《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赞美“后妃之德”的,以为女子只有忠贞贤淑、含蓄克制,才能够配得上王侯。因此,把这首诗放在《诗经》之首,以明教化。
【注释】
①关雎(jū):《诗经》中的第一篇。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悲伤。”
《关雎图》。
【原文】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 ①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② ,既往不咎。”
【题解】
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鲁哀公说,夏朝用松树,是取其不易凋零永久之意;殷朝用柏树,是取其万古长青丰茂的勃勃生机;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为了使百姓有所战栗畏惧。孔子对周朝的文治武功都很赞赏,只认为在这件栗木做社的事上做得还不大妥当,但对前辈的圣人,不便多加批评,所以他说过去的已经不可挽回,那就不必再加追究了。
【注释】
鲁哀公问宰我祭祀土地神的牌位该用什么木料。
①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
②遂事:已完成的事。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做土地神的神位应该用什么木料。宰我回答说:“夏代人用松木,殷代人用柏木,周代人用栗木,目的是使百姓战战栗栗。”孔子听到这些话,告诫宰我说:“已经过去的事不用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谏了,已过去的事也不要再追究了。”
【原文】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①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 ② ,官事不摄 ③ ,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 ④ ,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 ⑤ ,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题解】
在《论语》中,孔子对管仲的评论有四处,有批评,也有肯定。这里,孔子指出管仲一不节俭、二不知礼社,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指土地神。《周礼》中说,一般是二十五家置一社,在社的区域内要种上这里的土地所适宜生长的树木。后来,社便引申指祭祀土地神的场所,后代逐渐演变为地方基层组织或民间团体。古人以为土地滋育万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所以普遍立社祭祀。
⊙典故与知识⊙
除国都外,民众聚居的城邑也往往有社。汉代中央、郡国、县、乡、里各级行政机构都立有社。每年春二月、秋八月上旬的戊日举行社祭。魏晋南北朝长时期的动乱,社祭之礼受到破坏。隋唐统一之后,皇帝就下诏强调社祭,令民间普遍立社。春秋两次社日仍是民间的盛大节日。
的缺点,目的是宣扬儒家的“节俭”和“礼制”。孔子说管仲器小,不是指管仲的器量,而是指管仲虽然懂得治国,却不懂得推行礼乐之道。
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初期的霸主,有大功于民,但是未能继续修身立德,走入王道,以致终究局限在世俗的荣华富贵中,没有正大光明的气象,所以孔子说他的见识与度量小了些。管仲筑三归之台,以为游玩观赏之所,在经济上十分奢侈浪费,而且因人设官,重重叠叠设置了太多的部门,其实可以精简的而他没有简化,这是在行政上的不俭。国君齐桓公在大门外建立屏风——塞门,管仲的宰相府也建立有塞门,这是其僭礼之一。诸侯为了两国的宴会,设有放置酒杯的反坫之坛,非大夫所宜用,而管仲也有反坫,这是其僭礼之二。就凭这两点,如果说管仲也懂礼的话,那天下之人还有哪一个不懂礼呢?
【注释】
①管仲:名夷吾,齐桓公时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
②三归:三处豪华的公馆。
③摄:兼任。
④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
⑤反坫(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孔子批评管仲不节俭、违礼仪。
【译文】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太小啦!”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有三处豪华的公馆,他手下的人从不兼职,怎么能称得上节俭呢?”“那么管仲懂礼仪吗?”孔子说:“国君在宫门前立了一道影壁,管仲也在自家门口立了影壁;国君设宴招待别国君主、举行友好会见时,在堂上设有放置空酒杯的土台,管仲宴客也就有这样的土台。如果说管仲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呢?”
【原文】
3.23 子语鲁大师乐 ① ,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 ② ;从之 ③ ,纯如也 ④ ,皦如也 ⑤ ,绎如也 ⑥ ,以成 ⑦ 。”
【题解】
乐是孔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章孔子告诉鲁国乐官音乐演奏的全过程,反映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和高超的音乐欣赏水平。
音乐对人有感染浸润的作用,孔子提倡乐感教育,他自己对音乐是很内行的。他给鲁国大师讲解奏乐技艺时说,音乐开始的时候,是轻轻地舒展开来。接着由小而大,但是很纯正。后来到了高潮,或激昂慷慨,或庄严肃穆,有着勃然的生机,又有敦厚蕴藉的内蕴。最后乐曲奏完了,但还是余音缭绕,好像还有幽幽未尽的情韵。这便是成功的音乐。
【注释】
①语(yù):告诉,作动词用。大(tài)师:太师,乐官名。
②翕(xī):意为合,聚,协调。
③从(zònɡ):放纵,展开。
④纯:美好、和谐。
⑤曒(jiǎo):音节分明。
⑥绎:连续不断。
⑦以成:以之而成,即以从之纯如、曒如、绎如三者而成。
【译文】
孔子给鲁国乐官讲奏乐过程:“奏乐过程是可以了解的:开始演奏时,各种乐器合奏,声音宏亮而优美,听众随着乐声响起而为之振奋;乐曲展开后美好而和谐,节奏分明,连续不断,如流水绵绵流淌,直至演奏结束。”
【原文】
鲁国乐官奏乐。
3.24 仪封人请见 ① 。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 ②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③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④ 。”
【题解】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过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教化天下,预言了孔子将垂教万世。
木铎是用来敲响警惕人心的。天下之无道也久矣,人心渐已倦怠,但只要还有人在不倦地追求,这世界就还会有希望。天下不能永远无道,既然无道已久,上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来警醒世人,以先王之道来施教于天下,进而唤起民心。
仪封人对孔子的弟子感叹道: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你们的老师正是上天派来教化世人的圣人啊。
⊙典故与知识⊙
铎是古代的一种铃铛。《说文解字》中解说道:“铎,大铃。”这种大铃铛的形状如同铙、钲,柄短而呈方形,但口内有舌,舌为金属质的叫“金铎”,舌为木质的叫“木铎”。如果振动铎,舌撞击铎内壁就会发出声响。
铎是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为古代乐器,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铎。”郑玄注解说:“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使明听也……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周礼·地官·乡师》:“凡四时之征令有常者,以木铎徇以市朝。”由此可见,木铎的作用在于,官方发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动木铎发声来引起百姓的注意。至于负责振铎的人,照《周礼·夏官·大司马》的说法,是“司马振铎”。贾公彦进一步疏解说:“两司马振铎,军将以下即击鼓,故云通鼓。”也就是两位司马一旦振动铎,再令一人先击鼓,众人再遍鼓之。在夏商周时期,就曾经有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以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因为木铎有辅助宣传教化的功能,所以在《论语》中,仪地管理边疆的小官吏就用木铎来比喻孔子是宣传教化天下的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但他却周游列国,积极游说诸侯实行仁政,并培养弟子,桃李满天下,晚年更是整理了大批古籍文献。他的这种努力和成就,在当时就受到人们的尊敬,仪封人就是当时的赞誉者之一。
【注释】
①仪封人:仪,地名。封人,镇守边疆的小官。请见:请求会见孔子。
②从者:随从之人。见之:让他被接见。
③二三子:你们这些人。患:忧愁,担心。丧(sànɡ):失掉官位。
④木铎:以木为舌的铜铃,古代用以宣布政教法令。
【译文】
仪地的一个小官请求会见孔子,说:“凡是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没有不求见的。”孔子的学生们领他去见孔子。出来以后,他说:“你们几位为什么担心失去官位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因此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教化天下。”
【原文】
3.25 子谓《韶》 ① :“尽美矣 ② ,又尽善也 ③ 。”谓《武》 ④ :“尽美矣,未尽善也。”
【题解】
因为乐教对孔子个人及他的学生,都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他曾和当时的乐人不断有交往。前面“子语鲁太师乐”一章,及《卫灵公》“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一章,可以得到证明。《微子》“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一章,必系孔子对于鲁国这七位乐人的风流云散,发出了深重的叹息,所以他的学生才这样把叮咛郑重地记下来。孔子对音乐的欣赏,《论语》上有很多的记载。
孔子不仅欣赏音乐,而且曾对音乐做了一番重要的整理工作。所以他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这使诗与乐,得到了它原有的配合与统一。《史记·孔子世家》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这种陈述也是可信的。
“尽善尽美”一词后来成为著名的成语,是孔子就《韶》乐和《武》乐表达了他的美学理想。他既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重艺术内容的善。
一个时代的国家精神往往可以从当时的音乐中感受到,因为音乐是人心的流荡,浸染着当时的风俗。《韶》相传是舜帝时的音乐,雍容和雅。《吕氏春秋·古乐篇》载:“帝舜乃命质修《九韶》、《六列》、《六英》以明帝德。”由此可知,舜作《韶》主要是用以歌颂帝尧的圣德,并示忠心继承。《韶》乐表达了尧舜时代以德治国、清明和泰的气象;《武》,是周武王之乐,武王之有天下,由于伐纣而得,其乐演奏起来,虽然宏大壮美,但犹有杀伐之声,不如舜的音乐那样调和。说明孔子崇尚和平,反对武力战争,故评论《韶》乐尽美而又尽善,《武》乐尽美未尽善。
【注释】
①《韶》:相传是舜时的乐曲名。
②美:指乐曲的声音言。
③善:指乐曲的内容言。
④《武》:相传是周武王时的乐曲名。
【译文】
孔子评论《韶》,说:“乐曲美极了,内容也好极了。”评论《武》,说:“乐曲美极了,内容还不是很好。”
孔子为弟子讲解《韶》乐与《武》乐。
⊙典故与知识⊙
孔子到周王室雒邑拜访乐官苌弘,向他请教《武》乐和《韶》乐。《武》乐又称《大武》,是表现周武王伐纣、经营南国和周公旦辅助成王等历史的大型古典乐舞。相传,周武王深恐士众和百姓不能持久敬服他,因此创作了乐歌来警诫大众。
舞队分为八个行列,每个行列八人,一共有六十四人,场面十分恢弘壮大。主演者头戴冠冕,手执盾牌、玉斧头,十分威武。
整个乐舞分为六场,起舞时武王孟津阅兵,北对朝歌方向;再奏时已消灭殷商;三奏时已诛纣王凯旋南下,班师镐京,创建周朝;四奏时天下太平,南方荆蛮都来归服;五奏时东西中三队分为左右二部,体现国家太平岁月,分陕地东西而治,周、召职任左右二伯;六奏颂扬天子盛德,象征回朝整顿军队,舞人归位停步,以示尊崇天子。
武王和大将军在队伍中摇铃振奋士气,演奏时也两人提铃,夹列按照节拍,讨伐纣王及其四方附逆诸侯,显示中国的盛大威风。分部前进,想早成大业。久驻雄兵,等待诸侯增援。胜利后停战兴利,抚恤功臣,发展生产,振兴文教,减轻赋税,教民孝服。于是周朝王道四方响应,礼乐交通。
孔子于次年前往齐国聆听了《韶》乐的演奏,乐得手舞足蹈,如痴如醉,竟然“三月不知肉味”。《韶》乐是歌颂古代虞舜的乐章,一共分为九场,每场伴有舞队的舞蹈。孔子认为《武》乐为周武王之乐名,《韶》乐为虞舜之乐名,舜是继尧禅让而后治理天下,武王伐纣以救万民,虽是替天行道,但终有以臣伐君的污名,所以作乐记功,不能过分显扬他的功德,不免有晦涩之感。
故就乐论乐,《韶》乐之声容宏盛,内容尽美;《武》乐之声容虽美,曲调却隐含晦涩,稍逊于《韶》乐。故而《武》乐尽美而不尽善,唯《韶》乐不但旋律优美,内容也纯净完善,可称尽善尽美矣!
【原文】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原文】
这一章充分反映了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身居上位的人基于恕道,为人要宽厚,多为百姓设想,不能过分苛刻。因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为人太过精明,在下位的人就不容易发挥他的才能。在礼的范围之内,居于上位者要爱护下面的人,下面的人也就会由衷地对身居上位的人恭敬。参加丧礼而没有一点哀戚之意,表现得与自己毫不相关,又何必去呢?孔子提出的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这三点,是有感于当时社会风气的颓坏现象,说像这个样子的社会,就没有什么可看了,感叹当时文化思想的衰落。
在这一章里,孔子所说的实际上是“礼”要以内在的真实感情为基础,认为人的道德内在性是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不能化约为一套外在的力量。在古代历史中,在上位者有一套完整的维护统治的政治制度、礼仪制度和行为规范,可是,如果没有内在的真实感情、对他人的爱和尊敬,那么这一切都不过是为了维护统治,实现无限膨胀的私欲的规定而已。
“礼”的根源在于人的心灵的自然感情。如果这种礼的规定寓于其中的感情是冷漠的、丑恶的,甚至是残酷的,那么规定这种礼和执行这种礼的人就是虚伪的和丑恶的。
从孔子的学说来看,“礼”是外在的形式,而“仁”是内在的内容,没有仁的内容而徒有礼的形式,那么这个礼就没有了积极的意义,没有了价值。“仁”是什么呢?仁的核心是爱,是对人要有爱心。怎么爱?不仅仅是亲人之爱、恋人之爱,它的基础是道德的理性和感情的真实性,是一种自觉的对于他人的尊重和爱护。
【译文】
孔子说:“居于统治地位的人,不能宽宏大量,行礼的时候不恭敬,遭遇丧事时不悲伤哀痛,这个样子,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孔子批评那些身居高位却不具备宽厚德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