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而篇第一

【原文】

1.1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题解】

这是《论语》第一篇的第一章,本章开宗明义,概括了孔子人生理想的三个方面,实际上也是所有人人生的三个要务:人要学习,以至终身学习,以学为快事;人要交友处世,以人和为乐事;人要自知自立,不奢求于外。人不学不知道,但学习之后不代表就掌握了,还要按时去温习和巩固,这样才能做到学而有知。有知之后,再与朋友相互切磋,把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或新收获与人共同分析、分享,自是人生快事。即使自己不被人了解,不被人器重,却依然能够安贫乐道,不心生怨尤,这不正是君子的作风吗?虽然这一段只有这看似简单的三句话,却表达了孔子对前来向他学习的弟子的欢迎之意,又表明自己授业内容的总括——学习之道和学习的目以及儒家提倡的君子之道。

【注释】

①子:中国古代对有学问、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习:“习”字的本意是鸟儿练习飞翔,在这里是温习和练习的意思。

③说(yuè):同“悦”,高兴、愉快的意思。

④乐(lè):快乐。

⑤愠(yùn):怒,怨恨,不满。

⑥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指道德修养高的人,即“有德者”;有时又指“有位者”,即职位高的人。这里指“有德者”。

【译文】

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么?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么?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么?”

孔子向弟子阐释学习之道和为人之道。

⊙名家品论语⊙

吾侪对于如此有价值之书,当用何法以善读之耶?我个人所认为较简易且善良之方法如下:

第一,先注意将后人窜乱之部分剔出,以别种眼光视之,免使蒙混真相。

第二,略依前条所分类,将全书纂抄一过,为部分的研究。

第三,或作别种分类,以教义要点——如论“仁”、论“学”、论“君子”等为标准,逐条抄出,比较研究。

第四,读此书时,即立意自作一篇孔子传或孔子学案。一面读便一面思量组织法且整理资料,到读毕时自然能极彻底极正确地了解孔子。

第五,读此书时,先要略知孔子之时代背景。《左传》《国语》实主要之参考书。

第六,此书文义并不艰深,专读白文自行绎其义最妙。遇有不解时,乃翻阅次条所举各注。

以上为书本上智识方面之研究法。

——梁启超《读<论语>法》

【原文】

1.2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题解】

孝、弟(悌),是中国传统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弟弟对兄长持有的正确态度。如此,可以防止犯上作乱的行为。这便是孝道的社会政治意义。自春秋、战国以后的每个朝代,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学说,主张“以孝治天下”。从重亲情扩大到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规范,这是有借鉴意义的。孔子重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强调以礼来建构社会伦理秩序。在这个秩序中,仁是其根本,而仁的根本又在于孝悌,是从懂得珍惜自己身边的亲人做起的,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百善孝为先”。有了对父母的孝和对兄弟的友爱,然后推己及人,从而建立起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对应的关系秩序,达成社会的整体和谐。一个懂得孝和敬的人,自然会在社会中安分守己,不会去做逆反的事情。

【注释】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

②弟(tì):同“悌”,敬爱兄长。

③鲜(xiǎn):少。

④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装句,意思是没有这种人。

⑤与:即“欤”字,表示疑问的助词。《论语》中的“欤”字皆作“与”。

【译文】

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有子认为,恪守孝悌是“仁”道之本。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 ,鲜矣仁 !”

【题解】

花言巧语者,一定是为人处世不讲原则、表面讨好别人、实际只图达到个人目的的人。这种人,孔子是一贯反对的。孔子注重人的实际行动,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巧言、心口不一。这种质朴精神和本色的态度,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内容。巧言令色的人往往轻薄不务实,一味追求外在的悦人而不去修养内心的仁德,摆着伪善的面孔混迹在人群之中,摇唇鼓舌,惑乱人心,使人上当受骗。明末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在《日知录》中归纳出天下两种最不仁的人,其一是好犯上作乱的人,其二便是巧言令色的人。孔子一生周游列国,识人无数,所以总结出这样的人“鲜矣仁”。

【注释】

①巧言令色:巧,好;令,善。巧言令色,即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出讨人喜欢的脸色。

②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是很少仁德的。”

【原文】

1.4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题解】

曾参在孔门中以注重修身著称,他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方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终使自己修养成完美的人格。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都是令人改过迁善的最有效的方法。曾参还提出了“忠”和“信”的做人标准:“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即办事尽心尽力;“信”是信任和信用,表现为诚实不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在纷纭的世道中,天下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如何才能保持真我,保持沉着的心态呢?曾子告诉我们,要不断审视反省自身,一天之内要多次问问自己:是否不为自己的私利,做到与人忠信?与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诚信不欺诈?老师传授的功课是否温习过?曾子坚持“一日三省”,在纷纷扰扰的春秋末期做到了精心修业,成为孔子学说的传道人之一。

曾子认为,躬身自省是不断完善自我的有效方法。

【注释】

①曾子:孔子晚年的学生,名参(shēn),字子舆,比孔子小四十六岁。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著称,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②三省(xǐnɡ):多次反省。

③传:老师讲授的功课。

【译文】

曾参说:“我每天从多方面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功课,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

【原文】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

【题解】

这段话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他提出了五条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敬事、取信于民、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即要求国家管理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人民;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言治国之要,此五者,亦务本之意。”在孔子生活的时代,西周初年建立的宗法分封制度瓦解,各个诸侯国都欲争霸天下,彼此之间战争不断,给人民带来无休止的苦痛。孔子感叹乱世之中民生之疾苦,建议执政者要以仁道治国,具体来说就是执政者要敬其事,对人民有公信力,爱护民众、节约经费,让人民服劳役要在农闲之时。直到今天,孔子这种具有民本思想的政治主张还闪耀着光芒。

【注释】

①道:通“导”,引导之意。此处译为治理。千乘(shènɡ)之国: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兵车。春秋时期,打仗用兵车,故车辆数目的多少往往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强弱。千乘之国,即代指大国。

②敬事:“敬”是指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即今人所说的敬业。

③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

④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里是说役使百姓要按照农时,即不要误了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恭敬谨慎地对待政事,并且讲究信用;节省费用,并且爱护人民;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间。”

孔子向弟子们阐释治理大国的施政要点。

【原文】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

孔子认为,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一个人的修养如何,首先要看他对父母的态度。

【题解】

这段话表明了孔子希望培养的理想人格,即达到孝、弟(悌)、谨(慎)、信、泛爱、亲仁、学文七条标准。同时也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点在育人。孔子重视个人的修养,认为一个人最应该具备的能力首先是爱人的能力。爱人就是首先要爱父母,再次是爱兄弟,最后是爱朋友,其次是爱大众、爱人类,这样才能亲近仁。能做到这样的人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如果尚有余力的话,再去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历史典籍、文献知识,以及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实践,这样在生活中就会明白掌握世事的规律,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人生的道理,圆满自我的价值。

【注释】

①弟子:有二义,一是指年幼之人,弟系对兄而言,子系对父而言,故曰弟子;二是指学生。此处取前义。入:古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②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悌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③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④仁:指具有仁德的人,即温和、善良的人。此形容词用作名词。

⑤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⑥文:指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原文】

1.7 子夏曰 :“贤贤易色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题解】

这段话提出了正确处理夫妇、父子、君臣、朋友四种关系的道德标准。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良好的教育,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基本道德。只要做到了这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也可以认为他已经是个有良好教养的人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就更可以看出孔子施教重在人的德行与本质的基本特点。子夏作为孔子的弟子,申述了孔子育人注重人的品质德行修养,其次才是学习文化知识。一个人是否有学问,不在于看他读过多少本书,而是看他是否达到了做人的修养。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精通学问之道,要先从自己的品行的修养、待人接物上着手。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才能够学有所成,即《红楼梦》中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注释】

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高足,以文学著称。比孔子小四十四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②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二是轻视的意思,即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

③致其身:致,意为“奉献”、“尽力”。这里是要尽忠的意思。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子夏认为,君子应当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

【原文】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

【题解】

这里,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庄重大方,才能具有人格的威严,庄重而威严才能认真学习而所学牢固。君子还要慎重交友,还要有过则勿惮改的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这一思想把君子从内到外的修养联系起来,对世人的内外在修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个人内心端正庄严,会反映到气质容颜上来,神态庄重威严、大方得体,就会使人感到稳重可靠,人们自然会加以敬重、信赖。反之,一个人倘若容仪不修,散漫随意,举止轻浮,人们也就会随意待他。故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要重视学习,善于结交朋友,着眼于朋友比自己好的方面加以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在遇到错误的时候,要正面对待,不逃避掩饰,勇敢地加以改正。

【注释】

①重:庄重、自持。

②学则不固:所学不牢固。与上句联系起来就可理解为:一个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牢固。

③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④无:通“毋”,不要的意思。不如己者:指不忠不信的人,“不如己者”是比较委婉的说法。

⑤过:过错、过失。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 。”

【题解】

儒家非常重视丧祭之礼,他们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认为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只要做到忠与孝,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他没有提到过人死之后是否有灵魂存在的问题,而是通过祭祀亡灵,来实行教化,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

曾子对于慎终和追远的重视,是在于对死的敬畏和对过往的崇敬。因为生死是相对的,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也就无所谓生。而人从过往的历史中可以获得借鉴,也就是古可以鉴今。历史有传承的作用,忘记历史的人也必将被历史所忘记。

【注释】

①慎终追远:慎终,指对父母之丧要尽其哀;追远,指祭祀祖先要致其敬。

②民德:指民心,民风。厚:朴实,淳厚。民德归厚,指民心归向淳厚。

儒家认为,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延伸。如果大家都能孝敬父母、敬畏祖先,我们的社会风气就会日益淳朴厚道。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就能使民心归向淳厚了。”

【原文】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

【题解】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表现了孔子的为人处世的方式与风格。孔子之所以到处都能受到礼遇和尊重,在于孔子具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他能不激不厉,即之也温;仁德待人,宽厚善良;尊重他人,处事恭敬;居仁守礼,自奉俭朴;先人后己,谦退礼让。所以每到一个诸侯国,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与人交往,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他不用去乞求什么,别人都愿意帮助他。这就是孔子与众不同的待人接物的方式。

孔子每周游到一个诸侯国,都会与闻其国的政事。这并不是因为他心中对名利禄位有所欲求,而是因为一个国家的政事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兴亡,关系到人民的生产生活,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元素。故孔子要去关心、了解、洞察政治的发展变化,而不同于那些汲汲于功名富贵的人,故不卑不亢,不忮不求,纯然一派君子之风。

【注释】

①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

②抑与之:抑,反语词,可作“还是……”解。与之,(别人)自愿给他。

③其诸:表示不太肯定的语助词,有“或者”、“大概”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听得到这个国家的政事。那是求人家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主动说给他听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和谦让得来的。夫子的那种求得的方式,大概是不同于别人的吧?”

子贡告诉子禽,孔子之所以走到哪里都备受礼遇,在于孔子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题解】

这一章仍是谈“孝”的问题,把“孝”具体化了。这段话有一个前提,就是父亲所尊崇的道理一定要是正确的。但不管一个做父亲的人思想和道德水准有多高,他对于儿子的期望标准总该是好的,而且这里说了,父亲在世的时候,儿子已经表现出了自己的志向。那么父亲去世之后,儿子不要降低自己的标准。三年内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尊崇的正确的道理,这就是尽孝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段话并没有阻碍下一代发展的意思,有人用儿子“言行举止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来批评这句话,显然是曲解。

⊙名家品论语⊙

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家庭为基础,家庭内的父子关系是主轴,其他各种关系均以此为中心。父子关系不但在家庭内发生作用,而且扩及宗族,及至于国家。中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实是父子关系之投射。由此中国背景孕育,中国人的性格因素首先是服从权威的长上,其次是恪守本分。在此家、族、国之结构中,人各有其固定位置及关系,个人无需也不能表现其超越或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才能,故而中国人的性格又偏于保守、不喜变迁及不鼓励个人主义。再进而言之,由于个人始终处于家、族、国之范围内存在,故而易于养成所谓“中庸态度”。

——许烺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

【注释】

①其: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②行(xínɡ):行为。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时,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即使父母死了,也应遵循父母的教导行事。

【原文】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名家品论语⊙

实际上孔子既是礼的继承者,又是礼的改革者,只不过他不像其他激进的改革者那么冒进,采取全盘否定或整个抛弃的方法罢了。他采用的是礼与“仁”结合的方法。本来,礼的主要内涵就是两方面的,一是区分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使之有差别;二是协调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使之更和谐。前者重在“分”,后者重在“合”,后者的核心就是一个慈爱仁厚之心,只是这一面始终没有被足够地认识和使用,而孔子则以“仁”这一概念使后者有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加强了礼的协调功能,使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转向充满温情的人际关系,也使礼的两面功能都得到了充分运用。

——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

【题解】

这段话讲的是治国之道,强调礼乐相济为用。“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准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并不是要为和谐而和谐,礼是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的具体表现,脱离了社会秩序和规范的和谐是行不通的。在人类社会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社会是有等级差别的,秩序和规范是必要的。所谓先王之道,就是西周以来行之有效的礼乐制度。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秩序和规范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有子提出“和为贵”的主张,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有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在历史上,凡是要加强社会秩序的时候,有子的这种思想都会受到重视。

【注释】

“和”是儒家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准则,但不能为和谐而和谐。

①先王之道:指的是古代圣王治国之道。

【译文】

有子说:“礼的功用,以遇事做得恰当和顺为可贵。以前的圣明君主治理国家,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做事,无论事大事小,都按这个原则去做。如遇到行不通的,仍一味地追求和顺,却并不用礼法去节制它,也是行不通的。”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 ,亦可宗也 。”

【题解】

这段话讲的是儒家的交友待人之道。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要以义为基础,方能做到践行可复;“恭”要以周礼为标准,方能远离耻辱,也就是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不符合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信义是社会道德共同之所尚,故古人有一诺千金之说,有重然诺而轻生死者。并非人不重生死,而是信义高于生死,惟其义尽,所以至于仁。背信弃义者遭人唾弃是信义社会对人的外在他律,人还必须坚持内心的自律,保持一种恭肃近于礼的状态,这样他律和自律相辅相成,从而生发出正体的道德精神之美善,方得以堂堂正正立于天地之间。

【注释】

①复:实践,履行。

②远(yuàn):使远离,可以译为避免。

③因:依靠之意。

④宗:主。可宗,可靠。

【译文】

有子说:“约言符合道德规范,这种约言才可兑现。态度谦恭符合礼节规矩,才不会遭受羞辱。所依靠的都是关系亲密的人,也就可靠了。”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题解】

本章讲的是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不去追求物质享受,不贪图安乐,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追求真理。既有勤奋的精神,又有高明的方法,才可以算作是热爱学习。这是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是孔子一生求学精神的真实 写照。

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

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有了这样的理想,就不应再沉溺于物质的欲望,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把对物质的追求提升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精神的独立上来。这样就不会去计较私欲得失,蝇营狗苟,而会敏于事而慎于言,使自己的内心清澄,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

【注释】

①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正:匡正,端正。

⊙名家品论语⊙

孔子的学说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人格的重视。孔子不但希望每一个人能够生存,还希望他能够好好地生活。因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的或精神的生活,而禽兽只有生物的或物质的生存。要发展人性,政治家不但要使人民丰衣足食,还要培养他们的人格,使他们都能修身立德。《大学》所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是孔子一个基本的主张。

——萧公权《孔子政治学说的现代意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原文】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题解】

这段话记载了子贡和孔子讨论如何对待穷和富的问题。在历史上的很长时间里面都会有贫富差距的问题,而且这不是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人,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个人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社会上无论贫或富也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还赞扬了子贡“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孔子与子贡讨论一个人的财富状况与其修养的关系。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他学有所得,是孔门弟子中杰出的学问家、政治家和外交家,而且善于经商,富至千金。他向孔子求教: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傲慢,怎样?想必在他内心这是很高的境界了,因为人穷生活容易捉襟见肘,难免气短阿谀人以图利,而富贵之人又容易财大气粗、盛气凌人,这都是一般人好富恶贫的共同心理。所以人要能达到子贡所说的境界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但仁者止于至善,所以孔子说,可也,但还不如贫而乐道,富有却好礼。聪明的子贡马上领悟了,并且触类旁通地去举一反三,孔子才由衷地赞扬他这下入门了。

【注释】

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奥》篇。意思是,好比加工象牙,切了还得磋,使其更加光滑;好比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使其更加细腻。

②其: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

③赐:子贡的名。孔子对学生一般都称名。

④来者:未来的事,这里借喻为未知的事。

【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是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贵却谦虚好礼。”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骨、角、象牙、玉石等的加工一样,先开料,再粗锉,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以往的事,你能因此而知道未来的事。”

【原文】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题解】

孔子教育学生,在处世上要有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能够在寂寞中做成应该做的事业,完成应该具有的仁德修养。学,是为了自己的进步,而不要把精力用于怨天尤人上。处世是需要了解别人的,自己心态平和,才能真实地了解别人。不去苛求别人,要把精力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上。君子不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不忧虑不能树立美好的名声,只忧虑自身的修养不够深厚,不能去充分了解别人。

【译文】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孔子教育学生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把精力浪费在怨天尤人上。 YOvfdFkvLK1pTxjykg4OgoeEKB0HkUIyCEXlH/Cwya/3G53JAdZSWtXYPwPUsR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