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天地不仁

【原文】

天地不仁 [1] ,以万物为刍狗 [2]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3] ?虚而不屈 [4] ,动而愈出 [5] 。多言数穷 [6] ,不如守中 [7]

【注释】

[1]仁:在这里指存有私心和偏爱之义。

[2]刍狗:刍,指喂牲口用的草。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3]其:副词,表示反问的语气,难道的意思。橐籥:橐的本义是一种小而有底的口袋,籥是一种管乐器。橐籥是用来吹火以使炉火旺盛的风箱。

[4]虚:空虚。屈:穷竭。

[5]动:鼓动,操作。出:产出。

[6]多言:这里指政令过多。数:通“速”,为加速之义;另一说,指办法。穷:衰退、行不通的意思。

[7]守中:保持适中。

【今译】

天地是没有偏爱的,将万物都看作刍狗;圣人也是没有私心的,将百姓都看作刍狗。天地之间,难道不像个风箱吗?虽然是空虚的,但力量却不会穷竭,越是鼓动它,产生的能量就越多。政令过于繁多,会加速国家命运的衰退,不如保持一个恰如其分的度。

解析

大道“不仁”

老子在这一章阐述了“天地不仁”和“圣人不仁”的观点。首先要清楚的一点是,老子所说的“仁”与孔子所说的“仁”,虽然都是一个字,但并不是一个概念。在儒家学说中,“仁”是一个核心概念,内涵十分广泛;而在道家学说中,“仁”则只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儒家将“仁”看得极其重要,而道家则认为“道”是高于一切的。

在这句话中,所谓的“仁”,指的是有私心、有所偏爱的意思。老子说,天地是没有私心的,它将万物都视作刍狗。什么是刍狗呢?关于这两个字,有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将刍和狗看成两个词,刍指的是喂牲口用的草,狗也就是狗;第二种解释是将刍狗看作一个词,就是在祭祀的时候用草扎成的狗;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刍指的是牛羊,而狗指的是犬豕,也就是说,刍和狗分别指代吃草和吃谷物的家畜。有关“刍狗”,《庄子·天运》一篇中进行了这样的解释:“不仁者,不为仁恩也。刍狗者,结刍为狗也。犬以守御,则有弊(蔽)盖之恩。今刍狗徒有狗形,而无警吠之用,故无情于仁爱也。言天地视人,亦如人视刍狗,无责望尔!”这段话明确指出,“刍狗”就是用草扎的狗。因为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并且他与老子所生活的时代相距也比较近,因此这种说法被大多数的人所接受。

关于“不仁”作何解释,人们也有不同的看法。上一段已经说过,这里的“不仁”指的是没有私心偏爱的意思,但是也有人将其解释为没有仁爱,也就是说,天地对于万物是没有仁爱之心的,而圣人对于百姓也是没有仁爱之心的,这就意味着,天地和圣人没有任何情感,任由万物和百姓自生自灭。但是,只要我们对老子的思想作一番整体的观览,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是违背了老子的本意的。这里又涉及到如何理解老子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无为”的问题。在此前的讲解中,我们不止一次地提到过,老子所谓的“无为”,不是指什么也不做,而是指不妄为,如果天地和圣人没有任何情感,任由万物和百姓生死存毁而坐视不管,那么也就相当于将“无为”理解成不作为了。而在老子的心中,圣人对待百姓是这样的态度吗?不是的,因为我们可以从《老子》一书的本身找到相关的依据。《老子》第四十九章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也。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子。”这段话用现代汉语讲述出来就是,圣人总是没有自己的意念,而是以百姓的意念来作为自己的意念。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才可以得到善良,使人人都能够行善;诚信的人,我信任他;不诚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才可以得到诚信,使人人都能够守信。圣人立身于天下,是小心翼翼的,致力于使天下人的心念归于浑然一体的状态。百姓都在关注着他,圣人将他们都看作纯真的孩童。

再回到“刍狗”这两个字,我们姑且就采取主流的说法,将其理解为草扎成的狗的意思。这种草扎成的狗是用来祭祀的,在古代,祭祀是非常隆重的大礼,先秦时期尤其如此。人们为了表示对神灵的尊敬和崇拜,会在祭祀的时候陈列上许多贡品,贡品之中最常见的一项就是食物,而在食物中又以肉食为最。人们将用于祭祀的动物叫做“牺牲”,“牺牲”中最常用的就是牛、羊和猪这三种牲畜,而狗也属于较为常用的一种。但祭祀也并非全都用真的牲畜,也有用草扎成牲畜的形状以代替的情况,这有类于在殉葬中不用真人而用人俑的情形。刍狗,就是用来代替真狗的一种祭品。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那么,人们对待刍狗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庄子·天运》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意思是说,刍狗在用来祭祀之前,被装在竹筐里,盖着绣着图案的精美手巾,祭祀的人还要先进行斋戒再来接送它;可是等到祭祀过后,路上的行人会很随便地从它的头和背上踩过去,捡柴的人遇见了就会将它拿回去当柴烧了。

在祭祀之前,人们尊重刍狗,因为它是用来献给神灵享用的;在祭祀之后,人们对刍狗毫不介意,因为那时它就只是一堆草而已了。人们对刍狗所持有的这样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并不出于任何偏爱或歧视,而只是视其自然的价值来施予相应的态度,这种态度完全是不偏不倚的。这就是人们对待刍狗的方式。

因此,老子所说的“不仁”和视之如刍狗,着重强调的一个理念就是对万事万物、对每一个人都要平等视之,抛弃一切的偏见,而永远保持一颗公平的心。

现在大家经常会用“戴有色眼镜”来形容持有偏见的人,对于戴有色眼镜的人,事物在他的眼中也就不是原来的颜色了,有了这种“色变”,看待事物就会出现误差,也就无法按照正常的规律去办事了。

保持中正

在举出了“刍狗”这个例子之后,老子又拈出了一个比喻,就是“橐籥”。橐籥是古代的风箱,它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空虚,其二就是可以有风从中涌出,而且是没有穷竭的,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在前一章,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在这里,橐籥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因为它是空虚的,所以才拥有不竭的力量,愈鼓动它,它所产生的力量就会愈大。这个奇妙的比喻,把道的特点展现出来,能让我们获得更加直观和形象的理解。

接下来,老子又亮出了这样一个鲜明的观点:“多言数穷。”什么叫做多言数穷呢?巧言舌辩,妄发议论,喋喋不休,卖弄智巧,很快就会陷入困境,进而走投无路。这个观点能给我们多重启示。首先,在人际交往中,巧言令色不如讷语慎言。还有更极端的说法是:沉默是金。但是,老子的目的并非让人不说话,不说话便无法交流,也无法传播思想和政令。老子强调的是:说话要实事求是,要有分寸,要留有余地,要在该说的时候说,说到适可而止;说话要说那些真正有用的,能传达思想,能表达心意,能解决问题的话。所谓“多言数穷”,正是指这情况。

其次,“多言数穷”告诉我们,言多必失。老子认为,“多言”的危害是巨大的,能致使事业迅速衰败,能使一个机构或组织很快倾覆。既然如此,倒不如少说多做,行不言之教。当然,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上位者而言的。所谓上位者,是指国家的统治者、地方上的官员、企业的管理者、学校的教育者以及为人父母者。

我们知道,在一个团体和组织中,领导者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其一言一行都会备受大家的注意,同时,领导者本人的行为更是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他人的想法和做法。领导者实际上是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集体的标杆,大家如何做,都要看领导者本人是怎样做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统治者自己坐得端、行得正,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同时百姓也会归于正道,社会风气自然清平;如果统治者不严格要求自己,胡作非为,不走正道,就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同时社会风气也会乌烟瘴气,一塌糊涂。

领导和管理者如此,老师和家长也是如此,与其滔滔不绝地说教,倒不如实实在在地用自己的行为为学生、为子女树立一个做人的榜样。

老子的这句话,对我们的第三重启示是:政令过多,或政出多门,必然会加速国家运势的衰退。政令过多过繁,必然会让民众疲于应付,民众不得休息,其结果必然是生产无法进行,生活不能安定,财富无法积累。劳民伤财,只能导致怨声载道,统治者与民众矛盾激化,最终导致政权的颠覆。在西方的社会学中,有一个手表定律,说的是只有一只手表时,你可以确定是几点,拥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手表时,你就无法确定准确时间;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这个定律,与老子“多言数穷”的思想是一致的。

政出多门,则让人无所适从。政令烦苛,只会加速其败亡。既然这样,如何来做才会好呢?老子说:“不如守中”,也就是不如坚守大道,保持清静无为的状态。通俗地说,就是按规律办事,尽可能地不去骚扰百姓。 J8xQDICcoFabYVNvmpNxaosCUmt3x7XzQ2r5hgmBUokKzNsqaYVV1ODxnToFAjn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