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圣人之治

【原文】

不尚贤 [1]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 [2] ,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 [3] ,实其腹 [4] ,弱其志 [5] ,强其骨 [6] ,常使民无知无欲 [7]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8] 。为无为 [9] ,则无不治 [10]

【注释】

[1]尚:崇尚。贤:贤能。

[2]可欲:指可欲激发人们欲望的东西。

[3]虚:净化。心:心志,精神。

[4]实:充实,满足。腹:肚子,引申为食欲,在这里也泛指人们基本的温饱需求。

[5]弱:削弱。志:欲望。

[6]强:强壮。骨:筋骨。

[7]无知无欲:在这里特指没有奸诈的想法,没有非分的欲求。

[8]夫:代词,那些的意思。为:这里指恣意妄为。

[9]为无为:实行“无为”的原则。

[10]治:治理,在这里蕴含着成功的意思。

【今译】

不崇尚贤能的人,这样就会使人民不去争夺名利。不以稀有的东西为贵,这样人民也就不会产生偷盗的行为。不令人们见到可以激发他们欲望的那些东西,这样人民的心就不会被扰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会净化人民的心志,而满足他们的温饱需求,会削弱他们的欲望,强壮他们的筋骨,始终令人民没有奸诈的想法,没有非分的欲求,使那些聪明的人也不敢胡作非为。按照“无为”的原则来做事,那么天下也就没有什么不可治理的了。

解析

智慧和珍宝真的好吗?

在这一章,老子集中阐述了这样一种思想,即消解人们的欲望,从而令天下无所纷争。

老子首先说:“不尚贤,使民不争。”“尚贤”,是后来墨家的一项基本主张,所谓“尚贤”,也就是崇尚贤才。在当前的人们看来,崇尚贤才是天经地义的事,现在不都是讲选聘制吗,选聘什么样的人呢?就是贤才啊,有才能的人,当然是要被人们所看重的,能够受到重用的啊。然而,在先秦时期,社会背景却是另一番景象。当时,社会基本上可以分作两大阶层,即贵族与平民,这两个阶层之间的界线是截然分明的,贵族享有种种的特权,而平民则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处于卑下的地位。在政治上,做官的权力为贵族所垄断,身为平民,即使你的品德再优异,你的才能再出众,也是没有做官的资格的。虽然贵族是世袭的,但由于官员的职位是有限的,所以一个贵族只能将他的官职爵位传给自己的嫡长子,而其他的后代则要将身份降下一个等级,这样降来降去的,也就会有一部分贵族沦为平民,但是这部分人身上还有着贵族的血统,与贵族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因此,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界线就开始变得不那么分明了。这些沦为平民的没落贵族不甘于卑下的地位,于是就开始为自身争得名位而积极活动,游走四方,建言立功,而这就需要打破贵族阶层对于权位的垄断,任用官吏不再唯身份是取,而是要崇尚贤能。应当说,尚贤之说代表着当时社会的先进思想潮流。

但是老子却对尚贤明确地表示反对,非常直接地指出“不尚贤”。为什么要“不尚贤”呢?因为尚贤会引起人们对于名位的纷争。联系前一章的内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那么对于贤呢,也是一样的,人们都知道了什么是贤能,那么也就同时知道了什么是不贤能的。有了这种区分,人们也就会争相效仿贤能,以免使自己沦为不贤,而在一个崇尚贤能的社会,贤人会得到重用,这意味着名与利的获得。在这种鼓励和推崇之下,人们就会为追求名利而争逐不已,这种争逐,会带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会造成人心的败坏,会导致社会的不安。所以,老子才说:“不尚贤,使民不争。”

墨子主张尚贤,其目的是通过贤人来治理社会而令社会状态变得更好;老子主张不尚贤,其意图是通过消除人们对于名位的纷争而令社会安定。此两者,可谓殊途而同归。对于如何将社会治理得更好,墨子是从积极的一面提出了尚贤的观念,而老子则是从消极的一面出发对尚贤的观念进行了批驳。我们显然可以见到,墨子的主张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而老子的观念则显得既保守,又不现实,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中体味出老子的良苦用心。

老子又说:“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其道理与“不尚贤,使民不争”是一样的。如果以稀有而难得的东西为贵,人们就会对这种物品生出贪婪之心,急欲得到它,倘若一时得不到,就可能会采取盗窃的手段;如果使人们见到了一些可以激发起他们欲望的东西,他们的心就会因此而被扰乱,因为迫切地想得到它,就会为达到目的而无所不为。

老子的这几句话,道理很明了,但是却极其地不现实,因为物品必然是有贵有贱的,想要让人们对好的、差的东西都一视同仁,那怎么可能呢?这不仅仅是人们是否重视和崇尚的问题,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问题。既然物品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人们对不同的物品产生不同的感受也就是必然的,而这种不同的感受也就意味着一种好恶的取向。所以,如果不能够消泯物品本身存在的差别,就想要消除人心之中的贵贱之念,那是不现实的。

试想,如果人们真的就都“不贵难得之货”了,那结果又会怎样呢?所谓“难得之货”,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界的稀有之品,另一种就是人工制造出来的罕见之物。对于自然物品来说,即使它不是人工制造的,也一定是要经过人的劳动才能获得。对于人工制造的物品来讲,就更是如此了,你花费了更高的成本和更多的精力所制造出来的物品与别人马马虎虎做出来的东西都卖一个价钱,那么还有谁会去制造更好的货品出来呢?这样下来,其结果只能是大家都以最少的付出去制作最差的各类用品,那么,人们的生活条件又怎么能得到保证和改善呢?技术工艺还怎样向前发展与进步呢?

对于“不贵难得之货”是这样,而对于“不见可欲”也同样是如此,这样的主张过于消极。但是,这两句话也并非全无意义,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仍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其实,“不贵难得之货”与“不见可欲”,与其说是一种治国之道,莫若说是一种明哲保身之道。前面已经分析了,这种做法对于治理天下来说,是很不现实的,而且也是很乖谬的,然而,将这种做法移用到个人的身上,却是一种不乏睿智的表现。为何这样说呢?从下面一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很鲜明地体验到这一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盗墓活动十分猖獗的国家,究其原因,主要的一点就是古人的厚葬习俗,这一习俗对当代还存有显著的影响。中国的厚葬风俗,渊源有自,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就开始对丧葬非常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人们头脑中所具有的鬼魂不死的观念,大家认为随葬的物品死人依然可以在另一个世界进行享用,所以在葬殓的时候就尽其所能地加进了许多珍贵的物品。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上的剩余财富变得多起来,贵族们的丧葬更是极尽奢华。

在先秦时期,随同贵族一同下葬的不仅有丰富多样的各种名贵器物,还要奴仆进行陪葬,这就是异常残酷的人殉。后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奴隶地位的上升,统治者们意识到人力的重要性,也就不大舍得把仍可供自己使用的奴仆用去陪葬了,而是改用一些人形的陶俑或木俑来代替。对此,孔子曾经非常愤恨地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强烈诅咒那些“始作俑者”。同样,与儒家同为显学的墨家也是极力提倡节用和薄葬的。

然而,即使有当政者的节制,有思想家的反对,中国古代厚葬的习俗却从来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贵族们总是将大量的贵重器物用于陪葬。因为墓葬之中有那么多贵重之物的存在,盗墓的人才会屡禁而不绝。所以,历代帝王不仅为了给自己建造一座豪华的墓穴而费心,还要为了使得自己的陵寝免于被盗而用尽心思。他们常常会在墓穴之中设立重重机关,甚至会采用疑冢的办法来防御。但是所有这些,在盗墓分子的猖獗攻击之下往往都无济于事。因此,古代王侯的墓葬能够完好地保存到当代的可谓凤毛麟角。

为什么那么多帝王的墓寝都会惨遭不测呢?其实,历代统治者都对盗墓行为下达过相当严厉的禁令,但是,这决不是阻止盗墓行为的根本办法,根本杜绝盗墓现象的办法并非没有,只是帝王们没有意识到,或者不肯去做而已。这个根本的办法是什么呢?那就是老子所说的:“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如果他不把那么多贵重的东西放进自己的墓穴,谁还去盗他的墓呢?正是那些“难得之货”勾起了盗墓分子获利的欲望,才给他的墓穴遭来了横祸。

回归淳朴天真

《老子》的行文,常常是先进行例举,然后再进行归纳和总结,这一章也是如此,老子在例举了如何使民不争、不为盗、心不乱这三点后,用“是以”二字一转,又对本章要义进行了归结:“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在这一章讲的是如何治理天下的问题,治理天下的终极目的是要达到“无不治”,也就是说一切都处于井井有条、秩序分明的状态,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则是“为无为”。这里,老子又一次提到了“无为”,而“无为”也正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在前一章已经讲过,老子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为之当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去做不应当做的事情,至于需要做的事,还是要去做的。这一章,“无为”的意涵得到了更为明显的表达,“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以及“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这一系列的做法,就是“无为”的体现。老子说,要净化人民的心志,而满足他们的温饱需求,要削弱他们的欲望,而强壮他们的筋骨,始终令人民没有奸诈的想法,没有非分的欲求,使那些聪明的人也不敢胡作非为,这样一来,天下就会大治。

老子的这一段阐述历来为人所诟病,因为这被看作是一种愚民思想。其实,这是对老子的一种误解。这段话就字面上来看,的确存在着令人们误解其为主张愚民的嫌疑。但是,若往深层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实质上并非那么一回事。老子所说的“使民无知无欲”,不是说让百姓一个个都变得跟白痴一样,这里的“知”和“欲”,不是指普通的知识和欲望,而是有着其特指含义的,实际上指的是奸诈的心术和非分的欲望。这就如同宋代理学家所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有的人一看到这几个字,就抨击这种理学扼杀人欲,其实这里所谓的“人欲”并非指人的一切欲望,比如说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这都是人的欲望,但是这些却并不属于“人欲”的范畴之内。“人欲”者,指的是在满足基本的生存之外的非分的欲求,在吃饱了之外还想要吃珍奇的美味,在有了可资生存的钱财之后还想要拥有更多的财富以供挥霍,这一类的欲望才叫做“人欲”。尽管这种主张过于保守,但是应当肯定其中还是有着合理性成分存在的,而不应当一笔抹杀。类似的,后面的“智者”一词其实也是具有反面修辞色彩的,它说的不是智商高的人,而是那些擅长耍弄各种伎俩以为自身获取利益的人。老子的真实主张并非是要人民变得愚蠢,而是想要涤除人民心中过多的杂念,令他们的心灵变得纯净,性格变得淳朴,人人都没有奸诈机巧之心,各自心中都没有你争我夺之念,如此,天下就会大治。

在老子看来,人们保持淳朴与天真,社会才是美好的。庄子就说过,上古时候,平民百姓自有固有不变的本能和天性,织布穿衣,耕种吃饭,如此而已。他们的想法和行为浑然一体,不相背离,一切都自然而然。所以,那时候才是人类天性保留最完善的时代。那时候,虽然人人都没有什么智慧,但本能和天性却没有丧失;人们都愚昧但没有私欲,保持着极其朴素的状态。所以,那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同时,保持纯朴,也是人生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说:“田父野叟,语以黄鸡白酒则欣然喜,问以鼎食则不知;语以缊袍短褐则油然乐,问以衮服则不识。其天全,故其欲淡,此是人生第一个境界。”说的是与乡下老农谈论饮食,当谈到小鸡米酒时,他们会津津乐道,如果问他们一些山珍海味,则茫然不知。与他们谈论穿着,说到长袍短褂,他们就高兴起来,如果问起紫蟒玉带,则一点也不懂。这些农夫保全了天然纯朴的本性,欲望较少,性情淡泊,这才是人生的第一等境界。由此可见,在老子的语境里,保持乃至回归淳朴天真,有着非同寻常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 k/Xw4Vgu6GUvYvwW79W89L/J9PvRRBWpG3tDTGXmNn6Dg4yT6wlW/h4RcpyngDO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