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章 功遂身退

【原文】

持而盈之 [1] ,不如其已 [2] 。揣而锐之 [3] ,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4]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5] 。功成身退 [6] ,天之道。

【注释】

[1]持:把持,执有。盈:丰盈,满溢。

[2]已:罢休,结束。

[3]揣:锤炼。锐:尖锐,锋利。

[4]莫:不能。

[5]遗:招致。咎:灾祸。

[6]成:又作“遂”,成功的意思。

【今译】

持有的东西达到了满盈的状态时,不如就此罢手。锤炼得很尖锐,是不能够长久保持的。金玉堆满家中,没有人能够守住。富贵加上骄傲,就会自招祸患。成功了就退下来,这才合乎天道。

解析

物极必反

老子在这一章集中阐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关于这一道理,在先秦时期的许多古籍中都有所表述,例如,《吕氏春秋·博志》篇说:“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鹖祐冠子·环流》篇说:“物极则反,命曰环流。”《易经·丰卦》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乎人乎!”

为什么说物极必反呢?难道就没有例外吗?答案是干脆的,物极,则必然会反,不会有任何例外,如果说某种事物已经相当好了,而还再继续变得更好,那只能说明它还没有达到“极”的状态,一旦达到了“极”的状态,一定是会走下坡路的。为何给出如此答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这就是事物存在的有限性。老子说过,不论是抽象的道理,还是具体的事物,只要它们能够被指认出来,也就不会是永恒的存在。而在现实世界中,凡是为我们的观感可知的事物,也就都是有限的存在,它们都有出生的那一天,而同样也会有死亡的那一天,不会一直没有终点地存在下去。既然如此,再来谈论物极必反也就很好理解了。所有的事物都会有一个发展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会有巅峰,会有低谷。走过了巅峰,必然就是低谷。那么,物极必反的道理对为人处世的意义又在何处呢?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也就是说,持有的东西达到了满盈的状态时,不如就此罢手。按照物极必反的道理,自己的持有达到了丰盈之时,也就会走下坡路了,这个时候,最好自己罢手。既然丰盈必然走向削弱,又为什么还强调自己及时罢手呢?

我们前文讲过,平灭太平天国之后,如日中天的曾国藩却交出了兵权。他的行为虽不为世人理解,但却能持盈保泰。老子说:“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揣,在这里是锤炼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如果锤炼得很锐利,那么就是不能够长久保持的。我们知道,一把刀最容易磨损的地方就是锋利的刀刃,一根针最容易受损伤的地方就是很锋锐的针尖,诸如此类,都说明了“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的道理。

伯夷和叔齐被孟子称为“圣之清者”,就是说他们属于那种以清白为持身的最高标准的圣人,然而就因为保持这种清白,他们只能饿死在首阳山上,不仅于国家、人民无益,自己也是深受其害啊。西汉的辞赋家扬雄在《法官·渊骞》中写道:“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意即不学习伯夷、叔齐和柳下惠,而采取不偏不倚的折中的方法来行事。这与老子所说的“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的道理有着相通之处。

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金和玉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它们代指一切价值很高的财物以及为人所珍视和看重的地位、名声等等。旧时,人们在表达一种祝福或心愿的时候常常用到“金玉满堂”这句话,当然,在现实中,很少有人能够达到那样富有的程度,“金玉满堂”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种很飘渺的奢望。但是,老子在此提出了这样一种论断:即使你拥有了相当多的财富,你能够守得住吗?获得这样的财富是很艰难的,可是守住这样的财富,其难度又何曾亚于对它的获得呢?自古就有一句俗语,叫做“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这个“三代”是一个大约的数字,概言时间短暂,而不是说没有一个富贵之家会传承三代以上的,也可能是传承了四代、五代,乃至更久,但是一定不会很长久,更不会永远地传承下去。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很有名的诗,题目叫做《乌衣巷》,其中有两句是这样说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意思是,从前王、谢两大豪门贵族之家的燕子,现在都飞进普通的百姓家里了。这里的“王”,指的是王导;“谢”,指的是谢安,他们都曾在东晋时担任宰相,是当时最为隆盛的望族。那么,这两句诗的潜在含义又是什么呢?很多人都知道,燕子保持一种习性,就是不忘旧巢,每年从别的地方飞回来的时候,还会找到自己先前住的地方。燕子由贵族之家飞入寻常的百姓家里,不是燕子换了筑巢的地方,而是那里的人家改换了门庭。这两句诗表达的就是诗人对人世盛衰的感慨,想当年王、谢两家是多么的繁盛,可如今这里已经是寻常百姓家,王、谢两家昔日的辉煌哪里还有个影子在啊!

家族的显赫难以长久传承,那么,本人就一定能够守住已经得来的财富、地位、声名吗?这也是未必的。举一个例子,在人们的习惯印象中,纣王是一个极其昏庸而又极其残暴的君主,然而这只是他后期的表现,事实上,纣王在位的初期,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君主。史书上记载,纣王自由聪颖过人,而且相貌英俊,体格魁伟,所以非常受父亲的喜爱,而纣王在他统治的早年的确取得了了不起的文治武功。他对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强大了军力;对外则通过一系列的征讨,统一了东南,把东夷与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使得商王朝的版图大大地扩展了。纣王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可是人们更多地记住的却是他的过错,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因为他晚年的作为不仅未能守住自己早年励精图治创下的辉煌业绩,而且将祖先所建立的已传承了数百年的大好江山也都给丢失了。若以纣王的早年作为来看,堪称一个英明有为的君主,可是到了后来,他因为自己的功劳很大,逐渐变得骄傲自满,越来越贪图于享乐,最后甚至到了无所不至其极的荒淫程度,从而令自己沦落为一个世世代代给人们作为反面教材的亡国之君。由此观之,就是一个人本身,也未必能守得住他所亲手获得的这“满堂的金玉”。

功成身退是明智之举

在这一章的最后,老子讲道:“功成身退,天之道。”在第二章,老子讲“功成而弗居”,而本章可以看作是对这一观点的再一次强调,并且明确指出,功成身退才是符合天道的。同在第二章,老子说道:“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而在接下来的一章,老子又阐述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由此可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功成身退”之道是老子一贯秉持的基本观点,而这,又是基于老子“无为”的思想而提出的。“无为”要求人们功成身退,而功成身退恰恰是“无为”的表现。

老子之所以说“功成身退”是天之道,乃是从大自然得来的。我们看,百草树木,花开之时何等灿烂,但一旦有了果实,花便谢了;硕果累累,香飘数里,一旦成熟,就会落下,它不会再占据枝头。由此,老子指出,人的行为要合乎天之道,功业成了,就应该引身后退。所以,人应该建功而不居功,打天下而不占有天下,独霸天下。每个人都应该明白,在实现个人价值,建功立业之后,自己的使命也就完成了。这个时候,就应该赶快隐退,空出舞台让后来人演出。如果打下天下就占有天下,那与强盗的抢劫有什么区别呢?庄子说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正是对这种居功不退者的尖锐指责。

一个真正理解大道的人,都会循道而行,都知道功成身退的道理。春秋时期,齐鲁会战,鲁国右翼军溃退。将军孟之反断后,成功掩护了后撤部队。但是,在他退入城门时却说:“真倒霉,我的马太差了,只能在后面拼命抵挡。”国家战败了,你的功劳再大又如何呢,表功居功,只能引起君臣们的反感,弄不好会遭来灾祸。孟之反以此掩盖自己的功劳,真是得大道的做法。

老子之所以说“功成身退,天之道”,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大道循环不息,事物时刻在变化。在事物发展的某一阶段能有所作为,之后便不一定能适合事物发展的要求。比如,开国将军,在战争年代叱咤风云,功勋卓著。但是,战争结束了,国家建立了,将军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因为,国家接下来的任务是建设。实践证明,多数成功的将军并不是好的建设者。如果在建国后你继续居大功、占高位,多半会阻碍社会发展,于人于己于国都是不利的,故而应该功成身退。

其次,功成身退对建功者本人也是一种保全之道。对上位者来说,功高难免震主,领导自然会对有功者戒备提防,因为有功者的存在就是对他的地位和权势的无形威胁。上位者自然会千方百计想法削弱他,有功者的处境实际上已经很危险了。对于多数成功者来说,往往会因为做过大事,立过大功而目空一切,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这种姿态难免会遭到周围人的嫉妒和愤恨,他们会想方设法,寻找有功者的过失,散布诋毁,欲除之而后快。再者,你身居高位,本身就挡住了后来人的升迁之路,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想法扳倒那些高高在上的成功者。几股力量结合,往往会对居功不退者形成致命的打击。所以,对于功成之人来说,退下来反而会得以保全。

然而,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并不轻松。老子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一再申诉这一主张,猜度起来,一个基本的原因也就是人们普遍都不能够做到这一点。他告诫人们,功成之时,即当身退,该罢手时就罢手,切莫因为种种的贪恋而引祸及身。

韩信的悲剧就是功成不退造成的。谁都知道,韩信是汉朝的第一大功臣,汉朝的天下,三分之二是韩信打下来的;刘邦最大的敌人项羽,也是靠韩信消灭的。功高震主,韩信不退本来就犯了大忌,加上他居功自傲,对大臣曹参、灌婴、张苍、樊哙、傅宽等都不放在眼里,遭来这些人的嫉恨,终于一步步走上了绝路。后人评价说:如果韩信不居功自傲,而是自隐其功,谦让退避,刘邦大概也不会对他下手。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但韩信的遭遇的确是一个教训,尤其能让有才有功者在这个问题上深思猛醒!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为防止权臣篡权,大杀功臣,通过胡惟庸、蓝玉两案件,李善长、蓝玉等开国功臣基本上被杀殆尽,但是有一人却躲过了此祸。此人便是汤和。汤和和朱元璋是同乡,而且还是一条街上长大的,所以汤和非常了解这位儿时伙伴的秉性。他知道,此时已贵为天子的朱元璋最大心病乃是功臣手中所握的权,而且朱元璋猜忌心很重。于是,他做出重大决定,主动辞官,回乡养老。回乡之后汤和表现得非常低调,从不以功臣自居,更不结交地方官和乡绅,整日里就是饮酒作乐,游山玩水,含饴弄孙,给人一副只贪图享受,别的事一概不管不问的印象。就这样,他令人难以置信地活到了洪武二十八年,以七十岁的高龄而逝,是明初少有的几个能善终的老臣,死后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可说是备极哀荣。汤和能躲过朱元璋的屠杀很大程度是因为他聪明地选择了“功成身退”。

帮助越王勾践兴越国,灭吴国的范蠡也是深谙“功成身退”之理。吴国灭亡之后,范蠡认为在有功于越王之下,难以久居。他深知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过着惬意而舒适的生活。而同为越王勾践的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的文种却在灭吴后,自觉功高,不听从范蠡劝告继续留下为臣,最终被勾践不容,受赐剑自刎而死。

那么,怎么算是“功成身退”,是不是一定要像汤和、范蠡一样归隐乡下?不是的,不能对功成身退做这么狭隘的理解。“功成身退”就是要求有功者不要居功自傲,不要总是摆老资格,动不动说我当初怎么样,我怎么有功劳。如果能做到放低姿态,谦和为人,及时让贤,奖掖后进,即便是身在朝廷,也同样是“功成身退”。 RzdARfpIbJor/yi/SLIFQKzmZTXWNcdEI7CJsriMIdVWh8q8SMBcSMOLVgJ9lB3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