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讲述无子缘由

【原文】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爱为生生 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 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 ,宜无子者六。其余过恶尚多,不能悉数 。”

【注释】

①生生:指事物的不断产生、变化。

②矜惜:怜惜,珍惜。

③葆元毓神:保养元气,安定心神。葆,保持。毓,养育。

④悉数:全部数出,完全列举。

【译文】

地上的污秽能衍生出很多生命,水太清澈却常常不会有鱼。我非常喜欢洁净,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一种缘故。和气才能孕育万物,我非常容易生气,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二种缘故。仁爱,是生命的根本,残忍是不能生养的根本;我只知道爱惜自己的名节,不肯牺牲自己,去成全别人,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三种缘故。言论太多容易伤气,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四种缘故。我喜欢喝酒,过度消耗精神,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五种缘故。我喜欢整夜不眠长坐,没有保养元气,安定心神,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六种缘故。其他的过失和罪恶还有很多,无法全都说完。

【解读】

云谷禅师让了凡先生反思的第二个问题是了凡先生这辈子到底应不应该有儿子。前面就已经说过了,古人对后代这个问题看得是十分重要的,在古代,有儿子是每个人最大的愿望之一,因为这样是对自己的祖先有个交代,同样的也是对自己有了一个交代,没有谁会觉得自己不应该有孩子。

但是了凡先生在被云谷禅师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回答说他这辈子不应该有孩子。对于这个回答,了凡先生给出了自己的原因。

第一点:“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意思是说大地虽然脏乱,却能够生长万物;而水很清澈的地方却没有鱼的存在。了凡先生过分地喜欢清洁,这是他不应该有儿子的第一点原因。

其实这一点很好理解,大地的确是脏乱博杂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能生长出植物,生长出五谷杂粮,因为所有的东西都能够给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如果大地是干干净净的,那么万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等东西又从哪里来呢?难道万物的生长什么都不需要吗?清澈的水域一般也没有鱼的存在,这就更简单了,因为清澈的水中缺乏鱼生存所需要的养料。《汉书·东方朔传》有句名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

然而了凡先生确实一个过分喜欢清洁的人,而且他喜欢清洁超过了那个度,这时候就像鱼儿不能存在清水中一样,没有人能够忍受他这个问题,因此才说这是他命中注定不该有儿子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点:“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意思是说天地之间也需要一个和气的自然环境才能孕育万物。而了凡先生不但不和气,并且还非常容易生气,这是他没有儿子的第二种原因。

自古以来,和气是一个家庭上下兴旺的根本。所谓“家和万事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家庭的和睦需要这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去共同努力。但是了凡先生却不是一个和气的人,相反他是一个暴躁易怒的人,有一点点的不顺心就要发怒。想一想,天地之间都是需要一个和气的自然环境才能容得下万物的生长,了凡先生这样的脾气根本都容不下别人,所以他不宜有子。

第三点:“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意思是说仁爱是生命的根本,残忍是不能生养的根本;然而了凡先生只知道爱惜自己的名节,不肯牺牲自己去成全别人,这是他没有儿子的第三种缘故。

仁爱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就比如说上天为万物生长提供了阳光雨露一样;残忍刻薄会导致万物不能生根,就比如说如果上天不为万物提供阳光雨露的话,万物是不可能生长的。这是一个很明确的道理,对于这个道理了凡先生自己也很理解。但实际上,了凡先生爱惜名节,不懂得去成全别人。

第四点:“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意思是说说话太多就容易伤气,而伤气就会导致身体不好,这是了凡先生没有儿子的第四种缘故。

“多言耗气”是一种养生理论,是在唐代的时候由药圣孙思邈提出来的。我国民间也有谚语:“宁做蚂蚁腿,勿学麻雀嘴。”宋人陈直在一部关于养生的书中,将“少言语,内养气”排在首位,可见其重要性。《论语》中也说:“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少言语,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养生原则,更是一种修养。了凡先生爱说话,喜欢评论是非,这对于内气的养护是非常不适宜的,内气的养护不足,外在的身体就不好,这是他没有儿子的第四个因素。

第五点:“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意思是说了凡先生还喜欢喝酒,这是他不应该有儿子的第五点原因。

我国从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酒文化。古往今来,很多仁人志士都是酒中豪杰。例如唐代的大诗人、诗仙李白就曾留下过“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和“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的句子。但是饮酒虽好,喝多了却很容易伤害身体。对于饮酒,孔子认为应该根据自己的酒量适可而止。《论语》中就有“惟酒无量,不及乱”的说法;佛教更是有酒戒,而且还是大戒之一。由此可见饮酒对身体的伤害。然而了凡先生不仅喜欢喝酒,还喜欢过量地喝酒,这样一来,酒精就伤害了他身体的元气,而人的生命是离不开精气神的,元气的损伤必然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这是了凡先生没有儿子的第五个原因。

第六点:“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意思就是说了凡先生经常彻夜不眠,不懂得保护自己的精气神,这是他不应该有儿子的第六个原因。

良好的睡眠可以使人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消除身体的疲劳,恢复体力。对于这一点来说,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能体会得到。但是,了凡先生喜欢彻夜长坐,身体和大脑得不到正常的调整和休息,日积月累,必然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他没有用心保养自己的身体,这就是导致他不应该有儿子的第六个原因。

从以上种种原因看来,了凡先生很诚实,对自身的认识也是十分全面,很具备佛家所说的慧根。佛门讲“忏除业障”,只有真心忏悔,才可以把自身的业障除去。能够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种种缺点,这叫“开悟”。觉悟以后又能把所有的缺点改正过来,这叫“修行”。倘若连自己有什么不足都不知道,那该从哪里修起呢?“修”是修正,“行”是错误的行为,把错误的思想、行为修改过来,这就叫“修行”。所以修正行为最关键的,就是要知道自己的错误行为。

经过云谷禅师的提点,了凡先生很清楚地总结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他诚心地忏悔,把自己所有的毛病都坦诚地说出来,毫无隐瞒。这是了凡先生掌握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命运的一小步,也是后来他能够改造自己命运的根本原因。 Ecd2iic0bRpYFh6JWXXOBlfPWmZypiM/C4f1jalANWtlJYXFsB0TqwUlSuhxsC/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