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所有定数皆变数

【原文】

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 ,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 ?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 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注释】

①心:这里指妄想心。

②数:命运,天命。

③固:固然,自然。

【译文】

我问他原因,云谷禅师说道:“人不可能没有妄想心,既然有妄心在,终究还是会被阴阳气数束缚,怎么能说没有命运呢?但是只有凡夫俗子才有一定的命运。最善良的人,命运自然束缚不住他;最邪恶的人,命运也依然拘束不住他。你二十年来的命运,都被孔老先生算定,自己不去改变一丝一毫,反而让命运把你给拘束住,难道不是凡夫俗子吗?”

【解读】

了凡先生就问云谷禅师这样说的原因。云谷禅师回答:“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这句话说白了就是肯定了命运的存在,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都存在着一颗妄想的心,既然这颗妄想心存在的话,那么人就要受到天地的束缚;既然人受到了天地的束缚,那么也就是说命运是存在的。佛教经典《楞伽经》中有这样的话:“妄想自缠,如蚕作茧。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陷入自身的妄想之心而无法自拔的话,就相当于作茧自缚,逐渐生出无穷无尽的烦恼,反而使得原本清净的心性陷入命运的流转,被命运所束缚。

既然每个人都有妄想心,那为什么前面云谷禅师还说凡夫俗子和圣人的区别就在于一颗妄想心呢?难道是说圣人已经超脱了人类的范畴了吗?当然不是这样的。联系前后文,我们可以看出来,云谷禅师要表达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一颗妄想心,也就是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命运的。但是这个世界上却还是有圣人,也有凡夫俗子,造成这样的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凡夫俗子受到了自身的妄想心的束缚,而圣人是超脱了或者说是看透了妄想心。

正如佛教中的六道轮回:六道即天、人、阿修罗、牲畜、饿鬼、地狱,并且分成善恶等级之别。六道又名六趣、六凡或六道轮回,是众生轮回的通道。六道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为天、人、阿修罗;三恶道为畜生、饿鬼、地狱。但阿修罗虽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于人,故有时被列入三恶道中,合称为四恶道。佛教相信,任何人若遵守五戒,可得六根整然人身。若在五戒上,再加行十善,即可生到天界。众生由于其未尽之业,故于六道中受无穷流转生死轮回之苦,佛教中称之为六道轮回。世间众生无不在六道轮回之中,只有大罗金仙以及佛菩萨、罗汉因为超脱于世间才能够跳出三界,不入轮回。

云谷禅师继续说:“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云谷禅师的这句话其实是在给了凡先生讲述一个道理,那就是命运是存在的,虽然有定数,但是也有变数。云谷禅师认为,只有凡夫俗子的命运才是一定的,才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才是那所谓的定数;也只有凡夫俗子才会才相信命运,遵循命运的安排。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有妄想心的,人都无法避免自己起心动念,即以虚妄颠倒之心去分辨各种各样的事情。凡夫俗子会因为自己内心的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本身,从而产生错误的判断。

当然了,云谷禅师认为人的命运有定数,但也存在变数。对于人的命运之中存在的变数,云谷禅师是通过例子来说明的:极其善良的人,他们是不会受到命运的束缚的。为什么?因为一个极其善良的人,自身的福德和功德会随着自己所做的善行的增多而逐渐地增加,而当自身的功德增长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受到上天赐给的福报,这样的话就已经算是改变了天生的命运;极其凶恶的人,他们同样难以受到命运的拘束。为什么?因为极其凶恶的人,随着自身的恶行的逐渐增加,自身的功德就会慢慢地减少,或者说是自身的罪业在逐渐地增加,所谓恶有恶报,当一个人自身的罪业增加到一定程度的话,那么就会遭到上天降下的祸患的惩罚,同样,这也是超脱了命运的范畴。因此才说极善的人和极恶的人的命运都是存在着变数的。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凡夫俗子的命运为什么是定数了,因为凡夫俗子只会纠缠于自身的妄想心,或者深陷于自身的所谓的命运之中,不去做别的事情,也不去想着改变,因此才会被命运所束缚,因此才说凡夫俗子的命运是注定的,是定数。

接着云谷禅师还有一句话:“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这句话,就明确解释了为什么云谷禅师会说了凡先生并不是一个豪杰丈夫而仍然只是一个凡夫俗子的原因。云谷禅师这么说是有道理的,了凡先生并不是没有妄念,并不是没有妄想心,自从他的命运被算定二十年来,他始终执着于不想,心里面始终都认为自己的命运已经被限定被决定了,这也属于妄念范畴,而非真正的大彻大悟。正因为了凡先生执着于这样的妄念中,因而他的命运就被拘束于定数之中,不能有丝毫的动弹。了凡先生自己也没有想要去突破这样的既定命运,甘愿顺着命运安排的一切走完一生。所以说,了凡先生仍然只是一个凡夫俗子而已。

这里要注意一点,了凡先生的命运被孔老先生算定后,“不曾转动一毫”,提到这里这个“转”字,也许《六祖坛经》中有一段记载,可以给我们的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提供一些启迪。唐代有位七岁出家的僧人,名号是法达,他常常念诵《法华经》。当他念到三千部《法华经》的时候,便去参访六祖慧能。由于法达当时的态度十分轻狂傲慢,慧能大师一语点破他,说他其实是“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意思就是说法达诵经陷入了执着的心念中,行为也只停留在事物的表相。法达顿时恍然大悟,只有口诵经文并且心能行其义,才能够转得动经文;倘若只是口诵经文,而心不能行其义,则就只能被经文所转。

《孟子·尽心上》有这样的记载:“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了仁义的事,却不明白为什么要做,天天习以为常却不知道所以然,一天都按着道去做,却不想想什么是道,这种人有很多。了凡先生没有遇到云谷大师之前,就是这样的人。他虽然从孔老先生那里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大致走向,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索性什么都不去争取努力了,顺其自然地按照命运里该发生的事情,一直走下去。当然了,云谷禅师的出现,让了凡的命运又走到了转折点上。 PSmG5SSuV47+HSZKORfq9LzOXBhmGA2T7zveQUg1XsPRz3RJbszLr8qfj3VDf95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