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禅”始不能“禅”终】

个人说了算

禹的治水功劳太大,不让他当领导有些说不过去,所以,禹没有任何悬念地在舜死后继承了部落首领的位子。

这个时候,部落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像一个国家了,而且是一个集权制,一个人说了算的国家。禹有一次到地方上去视察工作,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给他汇报近期情况。

其中一个叫作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因为点儿事耽误了时间,最后一个到会场,这让禹很是不爽,他二话不说就让人把这个首领的脑袋砍了下来,作为他迟到的惩罚。而面对禹的残暴,没有一个人敢出声指责,这个时候,禹已经有了专制帝王的唯我独尊的感觉了。

有了禹做这样的榜样,他的儿子也萌生了当首领、尝尝霸权滋味的念头。那个时候,禹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叫作皋陶(音gāo yáo),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十分得力,一个顶三个,一点不让禹操心。

后来,这个皋陶死了,他的儿子伯益就接他爹的班,也给禹当了助手,而且干得也是相当不错。禹觉得这小伙子靠谱,很有自己当年智勇双全的劲头,让他接班当这个首领,应该错不了。

可惜禹这么想,有人却不乐意了,禹的儿子启一心要当首领,憋着劲儿要往首领椅子上坐,如果让伯益坐了,那自己还不是白瞎了。

所以,在禹死后,本来应该是让伯益坐的首领椅子,却坐上了启。本来伯益也想当首领,但是他知道自己斗不过启,为了保住性命,他主动让出了这个位子,让启来坐。启假客气了几句就毫不客气地坐上了首领的位子。

但是为了免除后患,启还是发动了政变,他让人把伯益杀死,然后拥戴自己当了这个首领。禹做梦也想不到,禅让制居然会终结在自己的儿子手中。

启坐上了禹的位子,称王之后,就把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而启也够干脆,他让选举制度废除还不够,他还要让权力变得更加集中,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启觉得当首领很过瘾,每天对成千上万的人指手画脚,这种掌控天下的感觉实在很美妙。越当越上瘾的启开始考虑起后代来,如果还是禅让制度,自己的儿子万一没被大家推举上,那就得忍受别人的指手画脚了。

想到这里,启觉得禅让制度很不好,所以,他干脆利落地废除了禅让制,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让自己的子子孙孙都能够对别人指手画脚。

夏朝的出现开辟了王朝的最新开端,也就是开创了“家天下”的思想,这个制度在中国一直延续了四千多年,直到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才彻底废除,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抢来抢去没个完

夏朝建立后,传说中都城在阳城,也就是今天河南的登封少林寺那个地方。夏启是个有野心的实干家,他当领导并不是简单地为了满足自己的那点虚荣心,而是真的想干点事情以名留史册的。

在夏启的努力下,夏朝的疆域开拓到了晋南豫西、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听起来挺大,但其实还是一个部落,巴掌大的地方,也就今天多半个山西省大。

而且就这么大点地方,也不是很能考证的,夏朝的成立没有文物也没有文字的支持,只是一些传说。但就是留在传说里的夏启,还是兢兢业业地开拓着自己的疆域。

俗话说,树大招风。夏启事业办得红红火火,那边就有人看不顺眼,想要挑事儿来了。有一个部落有扈(音hù)氏不服,起兵反抗。夏启大为光火,居然敢有人和自己作对,反了。立马派人去镇压,于是启和有扈氏的部落发生了一场战争,最后的结果是挑事儿的被灭了,夏启在部落间树立了威信,让大家都不敢惹他了。

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即位。人都说富不过三代,祖辈们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财富,不到第三代就得挥霍完。这话一点没错,太康简直没法和夏启比,一点事业进取心都没有,玩物丧志,不懂得经营部落,还专爱惹是生非。

有一天,太康又溜溜达达地出去玩儿,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越玩儿越高兴的太康玩儿了一天也不想回去,他越走越远,离自己的大本营越来越远了,在他玩得正高兴的时候,危险也正在逼近。

黄河下游的夷族,有个部落首领名叫后羿(音yì)的,他看中夏朝的地盘很久了,一直苦于没机会下手。这次太康外出打猎让他看到了机会,他亲自带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带着一大批猎得的野兽,兴高采烈地打算回家睡大觉的时候,后羿把他给拦住了。太康带的人少,打不过后羿那帮人,眼看着对岸就是家,却回不去,太康只能可怜巴巴地当起了背包客,沿着河岸流浪。

逼走了太康的后羿也是个精明的人,他担心自己贸然称王,会有人不服,便让太康的兄弟仲康当夏王,而自己则是当起了摄政王,把实权都攥在自己手里。表面上,仲康是国王,后羿凡事都听他的,其实后羿才是夏朝的真正主人。后羿说往东,仲康绝不敢往西,后羿说喝粥,仲康绝不敢吃面。

就这样过了几年傀儡生活,仲康就死掉了。仲康死了,自然是仲康的儿子相撵(音niǎn)称王,后羿觉着自己老当幕后工作者很没意思,他也想到台前亮亮相。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把相撵赶下台,自己当起了夏王。

后羿也是个打猎爱好者,他当上首领后,最热衷的事儿还是四处打猎,跟原来的太康一个样。后羿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音zhuó),可他没想到这个亲信是个白眼狼,他瞒着后羿拉拢人心,把权都夺自己手里了。

后来,寒浞把后羿杀死,自己继承了首领之位,他为了斩草除根,就派人追杀已经被废了的相撵,相撵逃到哪儿,寒浞就追到哪儿,最后还是相撵逃不过,被寒浞捉到杀死了。不过寒浞没料到,相撵还留有个没出生的儿子,这个孩子后来被相撵的老婆生在了娘家,取名为少康。

少康长大后,决心报仇雪恨,夺回自己爹没抢回来的王位。他自小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练就了一身好本领,长大后就开始招兵买马,纠集弟兄,然后又偷偷去联络之前衷心于夏王朝的忠臣,反攻寒浞,终于把王位夺了回来。

从爱打猎的太康到后来依然爱打猎的后羿,再到现在的少康,这期间抢来抢去的日子过去了一百多年,夏朝才又恢复了过来,这在历史被称之为“少康中兴”。

夏朝被灭

少康灭了寒浞,可是夷族和夏朝之间的斗争并没有结束。后羿是个射箭高手,他的族人也都个个箭术高明,两个族之间经常打架斗殴,但是因为夷族的人能够利用弓箭进行远程进攻,他们射完就跑,让夏朝的人很是吃亏。

后来少康的儿子帝杼(音zhù)即位,发明了一种可以避箭的护身衣,叫作“甲”,这种玩意儿穿身上,那就跟现在的避弹衣一个效果,刀枪不入。就凭着这个,夏朝才狠狠地教训了夷族,灭了夷族之后,夏朝的势力又向东发展了。

之后的夏朝就这样,爹死了,儿子继位,儿子死了,儿子的儿子继位,一直传到一个叫作桀的人手里,夏朝开始出现危机了。这个桀是个荒唐的、没文化、没追求、没抱负、没理想的四无人员,他对手下人很凶悍,谁不听话就抽死谁,弄得天怒人怨。

夏王朝的老百姓被他折腾得死去活来,而这个时候,黄河的下游有一个部落叫作商,虽然势力小,但祖上契(音xiè)在尧舜时期,跟禹一起治过洪水,也是个建过功立过业的人。

商部落后来的发展主要靠的是畜牧业,把牛羊业搞得有声有色,很快为自己谋得了一条很好的出路。在桀当政时,商部落已经发展得很强大了,那时商的部落首领叫作汤。

汤看不惯夏桀的所作所为,决心消灭夏朝。不过,汤是个稳妥的人,不打没准备的仗,决定看看情况再动。

夏桀只顾得自己玩乐,还不知道自己的地盘早就被人惦记上了,大臣关龙逄(音páng)劝说夏桀,让他改头换面,重新做人,不然夏朝一定会被别人给霸占的,可是夏桀听不进去,反而把关龙逄杀了。

看到夏桀这么残暴,老百姓们都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大家都盼着他早点死。这个时候就轮到汤出场了,他表面上对夏朝忠心耿耿,总是不断地给夏朝送贡品,但是暗地里却在不断地扩大实力。

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汤想试试夏朝,就停止了上缴贡品,夏桀一看商汤居然不给自己上贡了,十分生气,他派九夷发兵攻打商汤,一看夏桀动真格的了,商汤赶紧赔礼道歉,把贡品补上了。又过了一些年,因为夏桀实在太坏了,一直对他忠心的九夷族也不甘忍受了,这个时候,汤觉得时机来了,他便联合这些被压迫的部落,一起发动了对夏桀的攻击。

汤亲自上阵,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杀向夏王朝,夏桀这才慌了。几番对阵下来,夏桀的军队根本不是对手,最后,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打了一仗,夏桀的军队被打败了,夏桀跑到了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汤就派人追到了那里,把桀流放在南巢,一直到桀死了才算完。

就这样,商汤结束了自从夏启以来,相传了四百多年的夏王朝。

搬家太勤了

新王朝商朝取代了夏朝,它以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为统治中心,历史上把商汤伐夏称为商汤革命,但是请注意,这里说的革命和我们现在理解中的革命不是一个意思。因为古人喜欢把改朝换代说成是老天爷要变革,是天命所归,所以才称为革命。

汤自然是革命的开国功臣,汤比起桀来,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但是汤有个癖好却让人受不了,他热衷于搬家。那会儿搬家不跟现在一样,拎上两箱子打个车到新楼盘,就算搬完了。那会儿搬家麻烦着呢,得全体人民一起搬。

不过商汤搬家也有他的道理,一开始,商朝以亳为都城,这个地方也没什么不好的,就是老发洪水,因为在黄河边上,人们总是生活得担惊受怕,怕黄河一拐弯就淹到自己家了。于是商汤就不停地换都城,绕着黄河定都。以至于他的子孙都染上了这个毛病,从汤之后的三百多年里,商朝的都城一共换了五次。

商朝的君主如此频繁地换都城,避开黄河是一个原因,躲避内乱是另外一个原因。因为商朝也实行的是夏朝那一套子承父业的继承方式。这就让许多人不满了,大家都想当领导,凭什么你家孩子就得领导我啊,他还得管我叫叔叔呢!这种心理,让商朝内乱不断,经常发生争夺王位的事情。就这样乱了一代又一代,一直乱到了第二十个王盘庚那一代。盘庚是个有志气有理想的君主,他决心改变这个社会如今动荡不安的局面,他想出一个办法制止,这个办法就是——搬家迁都。

但是进行搬迁工作并不顺利,好多王公大臣们不乐意动弹,他们觉着搬家太麻烦了,就不听盘庚的话。但是盘庚很有种,他就是不听劝。你们爱闹就闹去,反正我就是要搬。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他终于带着自己的老百姓和骨干大臣们,千山万水地也不知道走了多远,跨过黄河,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得本来就快要灭亡的商朝出现了起色,这以后的日子,盘庚就过得舒坦了,他的子民也舒坦了。

以后的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叫殷商,或者殷朝。

日子过好了不愁吃喝,就要想想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了,现在的考古学家在商朝国都的废墟上,发现了许多文物,其中有龟甲(就是龟壳)和兽骨十多万片,在这些龟甲和兽骨上面都刻着很难认的文字。上头的文字跟画的似的,基本让人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这也说明,商朝人开始写字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后来人们把这些龟壳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这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而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是从商朝开始的。

传说中的头号坏蛋

虽然过了几百年的安生日子,但改朝换代是必然要经历的事情,就好像古人说的那样,是天命所归,人力无法为的。

商朝也终于走到了最后,和夏朝一样,商朝的灭亡也是跟一个坏君主有关,商朝的最后一任君主纣王,是出了名的大坏蛋。

纣王干坏事很有天赋,随随便便干几件坏事,就能让大家记住他。现在人们一提起古代最开始的英明领导,就是尧舜禹他们,可是一说起坏人,那就是纣王了,而且有了《封神榜》里的桥段,纣王和那个狐狸精妲己的事儿,更是让纣王的坏达到极致。

虽然狐狸精是假的,但纣王喜爱女色肯定假不了。其实纣王本质上是个聪明好学、勇敢有力气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的,他是个很有军事才能的人,最后平定了东夷,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带。

在这件事情上,纣王干得挺不错,但是他干了点好事就飘飘然,学起享受来了。他频繁地修建宫殿,宫殿修得金碧辉煌,最终搞得劳民伤财。

纣王在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造了一个富丽堂皇的“鹿台”,供他和自己的女人在里头吃喝玩乐,他把酒倒在池子里,把肉挂在树上,搞得像肉林子一样,看来他的品位也不是很高。

不仅如此,纣王还非常喜欢一项发明,那就是酷刑,纣王研制了许多酷刑,举几个例子就知道他心理有多变态了。

把人捉起来放在烧红的铜柱上烤死,这叫作“炮烙(音luò)”;把人丢到满是毒蛇蝎子的坑里,让这人被活活咬死。凡是有敢于背叛他的人,那下场一定是死得很惨了。而且在对别人残忍这件事情上,纣王是很公道的,他一向六亲不认,他的亲叔叔比干劝他少造孽,结果他把比干的心掏了出来。

这样的君主再不被推翻,那真是没天理了。

纣王在鹿台喝着酒,琢磨着如何整死人的时候,在西部的一个部落却正在一天天兴盛起来,这就是周。

周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部落,在夏朝末年,这个部落在现在陕西、甘肃一带活动。后来,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部落首领亶父才带着自己的族人迁移到了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在那片平原上,周红红火火地发展了起来。

到了古公亶父的孙子姬昌(后来称为周文王)继位的时候,周部落已经很强大了,堪比当年的商部落。历史仿佛再重演,一个贤明的部落首领要对抗一个昏庸的君主了。当然,历史总是有差别的,姬昌也不是主动就去找纣王打架的,而是纣王先挑的事儿。他看周部落发展壮大了,就眼红了,想让人家多给上贡品。

双方接洽不成功,纣王就怒了,派人把姬昌给逮起来了,关在一个叫羑里(在今河南汤阴县一带,羑音yǒu)的地方。 iqps0tpefZIO0fEjMqtPZhkXjbwZfTuZ2m4PZ3tBaC2zBu4Mj/a8LbF1+gL1vuu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