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是我国古籍里记载的最早的王,所处的时代大概是新石器时代,注意,还是最早期的。
他有很多的外号和称呼,诸如:宓羲、包牺、伏戏、牺皇、皇羲、太昊、包犠,史记中称伏牺。
可见他的神秘程度有多高,后人都搞不清楚他的真名真姓到底是哪两个字,不但搞不清楚伏羲的名字,就连对他长相的记载,也是五花八门。有人说他是神,有人说他是人,还有人说他是半人半神,长着人首蛇身。
宋代罗泌的《路史》中写到伏羲的身世更是奇特:“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而名,乃今阆中渝水也。”意思就是说伏羲的母亲华胥还是个黄花大闺女的时候,有一次出外头玩儿,无意中踩到了一个神仙的脚印,回去以后就怀孕了,很快生下了伏羲,伏羲就被当时的人们看作是神人。当然,这是神话传说中的描述,可信度不高。
伏羲是个全能型的人才,他除了继承了人类最开始的本能外,很多后天才能都是自学而成的。
伏羲那个时代生活条件很艰苦,人基本上是和动物住在一起,双方谁逮着谁就吃谁,情形比较混乱。
人的力气当然是比不上那些凶猛的野兽了,伏羲作为头儿,自然不能看着自己的兄弟们受欺负。俗话说,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在恶劣环境的胁迫下,伏羲开动脑筋,教自己的族人做出了简单的工具。
这些工具大多是就地取材,以石头、木材等为原料,做一些简单的、尖锐的武器,用这些武器和野兽作斗争,吃它们的肉,喝它们的血,穿它们的毛皮,基本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不断的劳作中,伏羲不断有智慧的火花闪现,带领着人们开始用绳子结网,用网打猎。他还发明了弓箭,这样可吃的就多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都能捉到来吃。
作为人类有史可考的最早的王,伏羲还是挺称职的,领着人类大口吃肉,大踏步地迈向新时代。
一直都是打鱼、打猎的人类有一个问题深深地使他们苦恼着,那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太没有保障了。猎物不是时时有,尤其是冬天的时候,本来就天寒地冻,人都懒得出门,更何况动物呢?所以会时不时地闹饥荒,这让人类开始思索,怎么才能不饿肚子呢?怎么才能几天不打猎也照样有吃的呢?
开始琢磨这事儿的人类在过了很多很多年后,忽然有一天,他们发现偶尔把一把种子撒到土地上,过一阵儿就能长出小幼苗来。到了第二年,居然能够长出谷子,把谷子收割了,就有食物可以储存了,这种食物不像动物的肉,放几天就会臭,不能吃了,谷子可以长期地存放起来。
这个发现让人类振奋起来,他们开始大面积地种植庄稼,那时地广人稀,放眼望去全是荒地。打猎时间长了发明了弓箭,那种地时间久了自然也有新发明,那就是耒耜(音lěi sì,一种带把的木锹)。
这是一种用木头制造的耕地农具,应该和我们现在的锄头差不多,这个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据说发明这个东西的人叫作神农。
神农,可以说是一个农业专家,精通各种种庄稼的技巧,凡是被他耕种过的地,到第二年没有不丰收的,他至今还是被人们称为神农,可见他从未失过手。
开垦土地,播种五谷,带动了原始社会后期的快速发展,从渔猎畜牧逐渐向农业经济开始转变和发展了。
神农一点不居功自傲、安于现状,除了农业,神农还有一大爱好,那就是中医。天地广阔,神农看中了这广袤土地上的丰厚资源,除了利用土地耕种之外,他还四处品尝草药。
因为那时候无论是居住条件还是卫生条件都很差,人类的寿命都很短,一旦有个头疼脑热就能要了命。伟大的农业家神农,就兼职了一项副业做了中医。
当然,他也不是有意去当医生的,那会儿食物少,人们基本上是逮什么吃什么。
神农四处尝野果子、野草等东西当食物填肚子,他在无意中发现许多野草和野果居然有治病的功效。这个发现让神农大为振奋,他本着认真实践的态度,开始了尝百草的自学成医的道路。
草药有能治病的,也有带毒的,神农运气不是太好,他不幸尝到了“火焰子”这种毒草,听这名字就知道肯定是剧毒无比,神农就被毒死了。
神农虽然死了,但是他开创的医药事业却代代相传了下来,而他也被后世追为以“大德”闻名于世的三皇之一“炎帝”。
随着人类的增加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氏族与部落,分散在了大地的各处,但是人类聚集最密集的地方是黄河、长江流域一带,而在这些部落里最强悍的一个部落就是黄帝带领的部落。
黄帝为首领的部落,最早住在我国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后来搬到涿鹿(今河北涿鹿、怀来一带)。落户在涿鹿后,黄帝就领着族人开垦田地,努力生活,定居了下来。
而跟黄帝部落势均力敌的另一个部落是炎帝带领的部落,这个部落最早住在我国西北方的姜水附近,相传炎帝跟黄帝还有点关系,两人是远亲,所以这两个部落一直也都算是和平共处。
后来炎帝部落渐渐衰落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真理。衰落了的炎帝部落有一天受到了欺负,欺负他的人叫作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此人彪悍异常,非比寻常,一个人打十个八个的不在话下。
自己强悍也就算了,就连手底下的人也是个个身怀绝技,相传他有一个“兄弟连”,里面个个都是好汉,长着猛兽的身体,铜头铁额,吃的是沙石,凶猛无比。蚩尤没事就带着这支“兄弟连”打家劫舍,搞得周围的部落不得安生。
不断扩张地盘的蚩尤今天打这个,明天打那个,打来打去,天长日久的,有一天他忽然发现周围没人可打了,全成自己的地盘了。于是他将眼光放长远了一些,瞄上了炎帝的部落。
炎帝自然不能白白挨打,他愤然抵抗,可惜他的部落早就衰落了,当然不是蚩尤的对手,很快就被蚩尤打败,落荒而逃。没了主意的炎帝不甘心将自己的部落拱手相让,便想到了自己的远方亲戚黄帝,于是带着残兵败将就投奔黄帝去了。在黄帝面前说了蚩尤一番,让黄帝为他主持公道。
黄帝是个讲义气的人,一拍胸脯就把这事给接下来了,集结了一帮弟兄,拿着最好的武器,还联合上了被蚩尤欺负的部落,一起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决一生死。蚩尤打遍天下无敌手,自然没把黄帝他们放在眼里。而黄帝一心除害,誓死要铲除掉蚩尤,双方展开了一场昏天黑地的大战。
关于这场大战的内容,有着许多不同版本的传说,据说黄帝把自己平时驯养的猛兽全部带到了战场上,有熊啊,豹子啊,老虎啊,狮子啊,等等,反正什么猛就放什么,让这些动物给自己助阵,蚩尤的“兄弟连”再猛,但也只是人身肉体,跟野兽比起来,自然不是对手,黄帝把蚩尤杀得败下了阵来。
常胜将军蚩尤居然输了,这让黄帝的部队士气大振,他们乘胜追击,一路追着蚩尤的残余部队进行歼灭。
半道上,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助战,让天地间昏天黑地,那黄帝就请来了天女驱散了乌云。蚩尤又请来了巫师制造了大雾,而黄帝就用指南车指引兵士走出了迷阵。总之这场恶战真相如何已经是不得而知了,但最终的结果是蚩尤被黄帝抓住,砍掉了脑袋。
打败了蚩尤,黄帝就成了当时中原上最大的部落首领,他也被认为是华夏的始祖。
黄帝之后的著名人物那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尧舜禹三位了。这三位作为古代的圣贤王,以禅让闻名了几千年。
所谓的“禅让”制度,类似于现在的投票选举,呼声最高的候选人将接任大权,成为下一任的领导者,这与血统和身份无关,是一种和平转让权力的方法。大家一起商量觉得谁合适就推谁上台。
继黄帝之后,尧是最先被推举出来当首领的,他老了,觉得自己快要死的时候,就学着前人那样,也拉了一票人凑在一起商量,看让谁接自己的班合适。
大家商量来商量去,就觉得还是舜最合适。舜机灵劲足,而且为人处世很有智慧。舜的爹是个妻管严,舜的娘死得早,后母是个坏女人,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象很好,但是对舜十分苛刻。
舜一点也不计较,还是照样对家里人好。尧听说舜是这么个大好人,便很高兴地把自己的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让他成了自己的准继承人。后妈和弟弟眼红舜的好运气,就一直憋着坏心眼想弄死舜。
两人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把舜的房子一把火烧了,想把舜烧死在房子里,可是舜居然像没事人一样从房子里走出来了;两人让舜跳到井里去挖井,当舜跳下去之后,他们就开始往井里填土,想把舜活埋,但是他们填土的速度没有舜爬出井的速度快,他们又失败了;他们让舜上屋顶修房顶,然后他们把梯子拿走,想把舜饿死在屋顶上,可是最后舜还是想办法自己下来了。
想了这么多坏招,却没有一个成功。这母子俩折腾得够戗,可是舜却是越活越精神。
通过多方的考察,尧觉得舜是个靠谱的接班人,为人老实,但又不窝囊,遇到事儿能扛事儿,而且还孝顺大度。他后妈对他做那么多缺德事儿,他都能一笑泯恩仇,既往不咎,够爷们儿。
尧就是看中了舜在这些事情上果断干脆的处理手段,觉得他不论是情商还是智商都很突出。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人不错,品行一流,这是那时候选领导的一个重要考核项目。舜每一项都很合格,自然是众望所归。
在尧死后,舜想把领导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他觉得这怎么都是人家一家子的事,自己只是一个外姓女婿,自己当了领导好像占了便宜似的,怪不好意思的。但是大家一致反对,坚决要让舜当这个领导,没办法,舜就勉为其难地当了这个部落首领。尧和舜是禅让制的第一实践者,实践得很成功。
老首领退位,新首领顺利上岗接替,没有私情,大家纯粹公事公办,合情合理。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那时候人们不懂得防洪救灾,洪水来了能跑就跑,跑不了就只能认命。尧是个软心肠的人,他看着自己的子民年年都受到洪水的威胁,心里怪不落忍的,就召开了内部会议,找几个资深长老商量:“这洪水老这么发,也不是个事儿,想个办法治治吧。”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作声,这差事派谁去呢?最后大家商量着派一个叫作鲧(音gǔn)的人去治洪水。尧对这个人有些了解,觉得他并不合适,但是一时也没别人,尧就干脆死马当作活马医,让鲧去了。
事实证明,尧是个很有见地的人,鲧果然不会治洪水,这人太死板,遇到洪水就只懂得修造堤坝,加高堤坝。那时候的技术又不高,修筑的堤坝很不牢固,洪水稍微迅猛一些,堤坝就冲垮了。
就这样修一年,倒一年,修修补补又一年,一直修了九年,这个洪水还是没有被搞定。最后舜成为了部落首领之后,他实在等不了了,便当机立断地把鲧革职,杀掉了。
鲧虽然治水不行,但是他有个好儿子,那就是大禹。大禹治水很有一套,总的来说还是人家爱动脑筋,凡事都喜欢思考。大禹没有像他爹那样傻干活,而是思考了一番,带领众人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结果鲧九年都没干完的活儿,自己的儿子给完成了。在大禹持续不断地努力了十三年之后,洪水终于流向了大海,人们又可以继续种庄稼,安居乐业了。
大禹功不可没,他成了部落里的功臣,大家都在传他治水时的丰功伟绩。治水开始的时候,禹刚结婚没多久,但是为了给大家谋福利,他丢下老婆一个人在家,自己和一群大老爷们在外头天天风里来雨里去的。禹为了修理治水,有几次路过家门口,都没回去看一眼。
禹的老婆给他生了儿子启,他也没顾上回去瞧一眼,就顾得治水了,如此大公无私的精神让大家佩服不已。犹如当年的舜一样,禹成了下一任首领接班人呼声最高的人。而舜也正在考虑着把禹当作自己的接班人了。
这个时候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生产关系都发展进步了,人们对私有化的意识加强了。人们开始为自己的私利着想,奴隶社会逐渐形成,氏族公社开始瓦解。
后来人对尧舜禹的这种禅让制,本着精益求精、严谨认真的态度,提出了怀疑论调。在《庄子·杂篇》中说:“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相禅”就是替代的意思,权力的和平转移,其中以尧舜禹最为人称道,千古以来,人们提及这三位君主都是称颂不已,但是继续考证下去,却不是这么回事了。
在史书上有所记载:《尚书》的《尧典》、《舜典》、《大禹谟》等篇这样写道:“尧在位七十年后,其子丹朱不成器,不得百姓爱戴,作为驸马的舜那时已然摄政,但仍保荐丹朱治理南河八年。直到朝臣和百姓认为丹朱不是治国之才,纷纷靠拢‘贤明’的舜,让尧也了解到他的儿子朽木不可雕,舜才以一句‘天也’结束了丹朱的政治生涯,坐上了帝位。”这样看来,似乎并不是尧让位,而是舜自己取代了丹朱。所以,法家先人韩非子有这样的批语:“舜逼尧,禹逼舜。”尧不得不传位给舜,实乃舜已经完全得到百姓的爱戴,近百岁的尧又能如何呢?
《尚书》中还有言:“尧使舜嗣位,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服。”
舜即位后,立刻除去了共工、终、鲧、欢兜等一干尧在位时的名臣,终使天下臣服。很显然,共工等人大有可能威胁到舜的顺利即位,所以才惨淡收场。此招“杀鸡儆猴”再明显不过。政治上的权谋和利益关系,哪里是一言就道得清楚、说得明白的。不过舜的位置到最后也坐得并不踏实,因为即将取代他在人民心中地位的人,正是鲧之子大禹。
舜是禹的杀父仇人,此乃毋庸置疑的事情,所以禹治水成功后,能甘心为舜所用吗?此时再看韩非子的“禹逼舜”这句话,顿觉其中的精到之处。虽然《史记》上讲,舜南巡不幸病死途中,但魏国史书《竹书纪年》记载的却是,舜年迈体衰,禹于是迫舜去南方巡查,实则“放逐”,舜因此死于途中,两个妃子娥皇、女英都不在身边。舜死得如此孤独,于是便有了晋代张华《博物志》中记载的凄惨结局:“尧之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一剧“湘妃斑竹”的戏目,在娥皇、女英哭死之后凄婉落幕。
不管是《史记》的记载更符合真实历史,还是被称为“野史”的《竹书纪年》更贴近现实境况,总之舜的死确实是有蹊跷的。今日无论如何推测,都不可能再现当时的情景,又如何知道舜传禹帝位是否有内幕的存在?
其实,原始社会除了尧、舜、禹三人是以“禅让”名目传帝位之外,在之前“禅让”根本就不曾存在。从轩辕黄帝开始一直遵循着子承父位的规矩,黄帝王朝子孙相传共传了七君,这是不争的事实。
孔子翻遍了历史,才找到尧、舜、禹三人并非子承父业的例子,于是以“天下德者”居之教育子弟,到各国游说各色君主,把礼乐、道统束之高阁。而事实上,孔子及其弟子用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实践的一直都是希冀将君主化为圣人的治国政统,而非将圣人化为君主的治国道统。儒家的道德理想,从始至终都为君主所利用。
禅让在儒家的道统中是上古圣贤明智的象征,是最正确的政治的举措。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这些无疑是道统凌驾于政统的标志。天下唯有德者居之,此乃孔子一生笃信的圣人治国策略、追寻的道德理想,就连吕不韦也曾以此言暗示秦始皇的暴政即将倒台。
于是有人认为,政道合一、儒家道德规范成为政治手段,才是永久的统治之道,但可惜古老的禅让和德治还是破灭了。真正的事实是,人们一直认为存在的“禅让”,不过是为政治杜撰出的谎言而已。
是谁剥开了“禅让”的谎言,我们或可从魏文帝曹丕的身上得知一二。曹丕心安理得地接受傀儡汉献帝禅让帝位之后,脱口而言:“舜禹受禅,我今方知。”一句话揭露了古代“禅让”背后的实质,在曹丕看来:原来天下唯“德者”居之,实则应该改为天下唯“权者”居之,谁的实力足够强,谁的地位足够稳,谁就可登上帝位。曹丕度古人之腹,虽有偏颇,但未必是空穴来风。
看天下千百年斗争,越是乱世,“禅让”的戏目上演得便越精彩。以上内容是讲政权的轮替更迭,让古老的“和平性异姓夺嫡”事件走出了“禅让”的神话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