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始皇帝登基

嬴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觉得自己这个功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不能再用“王”来称呼了,这远远不能概括他的伟大功绩,他得琢磨个更响亮的称呼,想来想去,就决定采用“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自称曰“朕”,诏旨称制,或者称诏。

给自己安排妥当了,还不能把子孙给落下,他规定子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传到千世万世。称呼的问题搞定了,和自己争天下的敌人也被打没了,公元前221年,始皇帝嬴政就以咸阳为都城,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如何将自己建立的这个庞大的帝国万世无疆地保存下去,让自己的子子孙孙都享受到当国家老大的待遇,他下了狠工夫了。

首先,在建立了皇帝制度之后,他开始和众位大臣商量如何治理国家。其中丞相王绾(音wǎn)认为应该将离咸阳很远的地方上封几个王,将几个皇子派过去替秦始皇看着很保险,反正都是一家人。

但是李斯反对,他说周王朝的时候也是封了不少诸侯,但大家最后还不是打来打去的,分封不好,不如在全国设立郡县。

这个建议很对秦始皇的胃口,于是他决定废除分封的办法,改用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下面再分县。

这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可以概括为三公诸卿郡县制度。皇帝是老大,什么事他都管,什么事都得请教他,要不谁也做不了主。然后接下来就是三公。太尉主管军事,但是军队是国家的力量,皇帝哪能这么轻易交给一个大臣,所以这个位子不过是个领钱不干事的虚职。然后就是丞相,丞相是百官的头,国家大事一般都是百官报给丞相,丞相跟皇帝商量,然后解决掉。随后是御史大夫,这个职位是负责监督的,就是百官们平时是不是认真工作了,是不是贪污受贿了,是不是迟到早退了,等等,都是御史大夫在一旁偷瞄着记录,然后报告给皇帝,也就是说,御史大夫和今天的监察机关人员差不多。

这就是三公。

三公以下是诸卿,三公是一级的官员,诸卿就是一些常见的官员,他们管着各种各样的事物,例如管吃的,管喝的,管用的……这些都是高级的官员了,天天跟皇帝一把手打交道的,住在咸阳里。

接下来是郡里的官员,跟现在的市长差不多,然后是乡里的,村里的,一级一级往下,反正就是从皇帝往下,官员一级管着一级,但他们都得听皇帝的。秦始皇刚当皇帝那会儿,心劲很大,什么事都要批奏,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奏折,一天看好几百斤,这种体力活太累人了,但很有心理满足感啊:天下虽大,老子一个人说了算。

一场烧书灾难

焚书坑儒一开始的起因是源于一次宫廷对话,公元前213年,宫廷上举办了一场宴会,大家都有点喝高了,这时候,博士淳于越话就多了,他跟秦始皇讲:“你不分封,反而搞郡县制度,这样多不保险啊。将来要是你的江山有什么要紧事帮忙,你那些官能帮你干什么,而你的子弟们没有兵,怎么救你啊?”

那会儿,李斯已经是丞相了,这个郡县制度本来就是他主张的,现在有人公然反对,他就不高兴了,跟淳于越争辩了起来,其实这也没什么,官员们在一起讨论一下事情,很正常,但是这个喝大了的淳于越多嘴说了一句:“事不师古而能久者,未尝闻也。”

这意思就是说:你现在办事情不学古代的礼法你能把事儿办好吗?没听说过。

淳于越是典型的儒家,李斯被这话给激怒了,李斯是法家,跟儒家本来就不是一个套路,现在淳于越的话更是让他心里冒火,他说,好啊,你小子到底想干什么?现在郡县制度实行得这么好,你居然说不学古代,这事就办不好,皇帝办的事你居然说办不好,你这不是跟皇帝唱反调吗?反了你了。

于是李斯就跟秦始皇建议,现在天下都已经安定了,法令统一,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这样的人太可恶了,如果不加以制止,肯定会影响朝廷的威信的。

秦始皇就怕自己的威信被影响,于是他就问李斯有什么好办法。

李斯出了个馊主意,除了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凡是《诗》、《书》、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还有如果谁不甘心,要是敢再私底下讨论这类书,就统统杀死,谁要是敢拿古代的制度来批评现在,满门抄斩。

这个命令一下,李斯得意了,让你攻击郡县制度,让你不跟中央保持一致,都把你们那些古代书给烧了,看你们怎么办。

当下,秦国上下,除了历史书和自然科学类的书留着,其余的书都被当柴火烧了个光,有些人为了保存一些书籍,就想尽办法东藏西藏,好像孔子那会的后代,将经书藏到了孔府的夹壁墙里才保存了下来,要不然就也烧光了。但这些行为不过是杯水车薪,一场烧书运动,让文化停滞不前,甚至后退,这事儿办得真不怎么样。

当时有些读书人很看不惯这种行为,他们就背后说秦始皇的坏话。当时有两个方士,叫作卢生、侯生,本来两人是靠求神拜佛混饭吃的,但是两人也非常有时政感,就对这事发表了几句意见。然后有人就把这个现象报告给了秦始皇,秦始皇一听,就派人去抓他们,可是这两人早跑了。

秦始皇大为恼火,他再一查,发现还有好多读书人议论这事,他就挖了个坑把他们都活埋了。谁说坏话就埋谁,据说当时埋了四百多个读书人。

这就是焚书坑儒,是文化专制的典型表现,你能控制别人干什么事,还能控制别人想什么,说什么?这也为日后秦国的农民起义埋下了伏笔。

刺杀没成功

把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杀的杀,埋的埋,剩下的一些犯禁的就流放到边境去。秦始皇这件事办得太严厉了,也很不合情理,但是因为他正在气头上,大臣们都不敢去劝他,万一他一生气,把自己也给流放了,那可完蛋了。

但是他的大儿子扶苏认为必须要有人站出来说这件事情,就劝谏他不要这样做。这一来,触怒了秦始皇,他命令扶苏离开咸阳,到北方去和蒙恬一起守边疆去。扶苏只得无奈地前往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和蒙恬相依为命去了。

扶苏是秦始皇宠爱的公子,都落得这个待遇,大臣们更不敢言语了。总而言之,焚书坑儒这件事就这样拉倒了,大家谁也不敢提了。

后来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秦始皇又让人设置了秦朝律法,秦律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轻罪重刑。比如你在街上扔了块废纸,不但罚钱还得吊起来打。你要是扔两块纸巾,那就指不定得打成什么样了。

高压统治老百姓还不算,秦始皇还防着六国的旧贵族,他知道自己灭了六国,那些人肯定不会放过自己的,为了防止那些人造反,秦始皇就让天底下的十二万户豪富人家一律搬到咸阳来住,这样好管住他们。

除了把有钱有势的人管住之外,他还下令把全天下的兵器都收集起来,除了留下给政府军队使用的之外,剩下的都熔化了,铸成十二个二十四万斤重的巨大铜人和一批大钟(一种乐器)。

没有了兵器,看你们拿什么造反,以为安枕无忧的秦始皇常常要去各地巡视,说是去视察各地工作,祭祀名山大川,看看祖国的大好山河,其实是要让大臣们把颂扬他的话刻在山石上,好让后代人知道他的伟大成绩。

就在秦始皇四处炫耀功绩、想着能吓唬住那些想来造反的人时,自己却差点没了命。

公元前218年的春天,秦始皇又带了大队的人马出去巡视,当他的大队伍走到博浪沙(在今河南原阳县)时,忽然天降大铁锤,将秦始皇坐车后面的副车打得粉碎。这真是天降横祸,被吓得够戗的秦始皇真是气得不行了,居然有人敢用这么个招数来暗杀自己,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他下令兵士们四处搜寻,但是那名刺客非常狡猾,早逃得无影无踪了,于是秦始皇下令要在全国大搜查,将刺客找出来。全国总动员,足足搜查了十天,但是一无所获,便也拉倒了。当时谁也没看见刺客的样子,就凭一个大铁锤就想查出刺客的踪迹,真是笑话。

这个刺客虽然没有刺杀成功,但是他还是让日后的秦国在覆亡道路上,加速前进了。

此路不通换路走

这个行刺的人名叫张良。张良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相国,后来韩国被秦国无情地灭掉,张良就成了亡国奴,他那会儿挺年轻,年轻气盛,受不了这侮辱,于是他就变卖了家产离开了老家,到外面去结交英雄好汉,一心想为韩国报仇,但是想要靠自己的力量推翻秦朝是不大可能的,那就把秦始皇杀掉。

有了这个计划后,张良就一直琢磨,怎么能让自己的复仇计划成功。后来,他交了一个朋友,是个力大无穷的大力士,那个大力士使用的大铁锤,足足有一百二十斤重(相当于现在的六十斤)。

也不知道张良是怎么忽悠的大力士,反正大力士最后答应替张良报这个亡国之仇,两人约定好日子,探听好秦始皇的行踪,就偷偷到了一个最适合作案的地点刺杀秦始皇,这也就是上文提到过的博浪沙。

预先在那里的树林子里隐蔽好,就等着秦始皇的车队走过来,然后大力士将自己的大铁锤一下挥出去,把秦始皇砸死。

两人计划得挺好,但是秦始皇也是个谨慎的人,他的车队浩浩荡荡,一下子还真让人搞不太清楚他坐在哪辆车里。但是张良毕竟有学识,见过高档生活,他凭自己的经验推断出秦始皇的车辆后,大力士就开始动手了。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这么好的条件占据了,就差那动手一挥了,可是大力士偏偏劲儿大了点,把大铁锤打偏了,打到了一辆副车上,这下两人傻眼了,没办法,只好跑路了。

张良隐姓埋名,一直逃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总算躲过了秦朝官吏的搜查。后来他就在下邳住了下来,一面充实自己,一面等待再次报仇的机会。有一天,他闲得无聊,就出去到一条小河边散步。

走到一座大桥上的时候,看到一个穿着很朴素的老头坐在桥头上,老头看到张良过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他的鞋子忽然掉到桥底下去了。

老头就招呼张良,让张良替他捡鞋子,语气很不客气。张良挺不高兴,但是他还是很绅士地替老头把鞋子捡上来了。可是老头居然得寸进尺地让张良替他穿上,张良又给老头穿上鞋子。

老头笑呵呵地也不道谢就走了,走了不多远,老头又返回来跟张良说,自己愿意教他,让他过五天,天一亮,再到这桥上来见自己。

张良想自己这是遇到高人了,赶紧答应了。到了时间,张良赶紧去了,结果老头早就到了,老头认为张良不守时,就说再过五天再来。就这么反复了好几回,老头终于把张良磨得没脾气了。

这次,老头才从口袋里掏出一本书递给张良,让他好好钻研,以后一定有大作为,然后老头就离开了。张良一看,原来是那部传说中的周朝初年太公望编的《太公兵法》。这个不知名的老头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张良就刻苦研究这部兵法,最后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 PEdQzdWKCG1lSK32ziXEQsjZSb18jlVnreCGPMCXvYRH/e++5An/4LOBHHjEmmn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