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是通过领导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从而建立新王朝的。明朝建立后,他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为明朝前期的社会发展与繁荣打下了基础。他在历代皇帝之中称得上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
朱元璋(1328~1398年),幼称重八,初名兴宗,字国瑞,父辈是贫苦农民。祖居为金陵句容(今属南京)朱家巷,他祖上因为无法忍受官府的苛捐杂税,几度流浪,几经迁徙,直到他父亲这辈才在濠州(今安徽凤阳)安定下来。先是住在钟离东乡,后来又搬到西乡,最后终于在孤庄村落下了脚。
他的父亲名世珍,乡人都叫他朱五四,一辈子做佃客,生活十分贫困。然而这日后的帝王——大明天子,居然就出自这个布衣黔首之家。
朱元璋出生时,元朝的社会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濠州大旱。次年春天,淮河流域又发生了蝗灾,田野一片荒芜,庄稼颗粒无归。继而又大闹瘟疫之灾,人畜死亡的现象随处可见,钟离附近的几个村庄,全都变成了鬼蜮之乡。
明太祖朱元璋像
朱元璋家里也未能幸免于难。首先是64岁的老爹朱五四染病不起,离开人世,后来长兄和母亲也相继身亡。昔日家中的和睦欢乐、父疼母爱的景象,在不足半个月的时间里,全都没了踪影。这种家破人亡的惨痛深深打击了朱元璋的心灵,他觉得自己仿佛是跌进了万丈深渊,一时间变得孤苦伶仃,朱元璋无依无靠,真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后来,他想起幼时曾许过愿,长大要舍身于皇觉寺,做一名和尚。于是他跑到皇觉寺剃了头发,当了一个小行童。他在寺里住了下来,给寺里干些粗杂活计以谋生。但寺里的生活也并不好过,因为旱蝗肆虐,地方灾情严重,寺里的和尚也没人施舍,主持高彬法师只好罢粥散僧,逐个打发寺里的和尚出门云游,自谋生路。朱元璋在寺里待了50多天,也只好托钵四处流浪。
他乞讨流浪了三年,直到至正七年(1347年)底,听说家乡太平了,才回到寺里。这三年中,他踏遍了淮西、豫北的名山大川、通都大邑,对这一带的风土人情、地势山川也颇为熟悉。他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社会阅历,也磨炼出了坚强意志,当然他也饱尝了颠沛流离的艰辛和痛苦。正是这种艰难困苦的生活造就了他勇敢坚毅的性格,也铸造了残忍、多疑的个性。这段时期的生活经历,极大地影响了他以后的事业。
然而,就在朱元璋四处云游时,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社会上广泛流行着“明王出世,普救众生”的说法。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农民军首举义旗,八月彭莹玉、徐寿辉在蕲水(今湖北浠水)起义,攻下蕲水。起义很快便在全国兴起,由于他们都用红巾包头,所以被称为“红巾军”。次年二月,定远(今安徽定远)郭子兴、孙德崖等五人也率众在濠州应声起义,袭杀州官,占据濠州城,后来他们全归于刘福通领导之下。
本来居于清静之门的朱元璋在这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的影响下,也心绪难平。一天,在郭子兴部队的汤和写信给朱元璋,说他已是军中的小头目了,邀他去投奔红巾军。汤和是朱元璋儿时的伙伴,幼时他们曾一起放牛,嬉戏,现在当军官吃粮了,朱元璋能不为此动心吗?恰在此时,皇觉寺被乱兵烧毁,朱元璋于是放下钵盂,投奔了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已是25岁。
因为朱元璋打仗有勇有谋,又粗通文墨,入伍后没多久便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郭子兴把他由一名普通士卒提升为亲兵九夫长,并且让养女马氏与他结成夫妻。朱元璋成了元帅郭子兴的女婿,顿时身价百倍,士兵也对他刮目相看,敬呼他为“朱公子”。因为地位的变化,他不再用“重八”的旧名,而取了一个官名叫元璋,字国瑞。
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被郭子兴嫁给了朱元璋。马皇后很仁慈,又爱好书籍,朱元璋的文书都是由她保管的。朱元璋能力出众,郭子兴对他有所怀疑。马皇后想方设法讨好郭子兴的妻子,调解双方的矛盾。朱元璋攻下太平后,马皇后带领将士的女眷们缝衣做鞋,还拿出自己的钱财来犒赏将士。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马氏被册封为皇后。当初朱元璋因为得罪郭子兴而被关押了起来,连饭都不让吃。马皇后偷了烧饼,揣在怀里偷偷拿给朱元璋吃,结果烧饼太烫,把她皮肤都烫伤了。军队缺粮的时候,她总是把好吃的省下来给朱元璋吃,自己却经常饿着肚子睡觉。朱元璋经常把这些事拿出来回忆,称赞马皇后贤德。
马皇后管理内宫很辛苦,但一有空就学习古代管理内宫的经验。宋代出了很多贤明的皇后,她就要求女官把宋代管理内宫的方法记录下来,让嫔妃们每天学习。有人说宋朝治国过于宽厚,马皇后说:“过于宽厚总比过于严酷要好吧。”
明太祖马皇后像
马皇后自幼聪明贤惠,心地仁慈,性格坚强,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马皇后一生保持俭朴之风,待人宽厚,且常谏于太祖。洪武十五年病逝,太祖心痛不已,未再立后。
朱元璋脾气暴躁,经常生一肚子气回宫。马皇后等朱元璋回宫后就婉转劝导,好几次让朱元璋打消了乱杀人的念头。有人控告参军郭景祥的儿子要刺杀父亲,朱元璋大怒,要把他儿子杀掉。马皇后说:“郭景祥只有一个儿子,我怕万一是诬告的话,郭景祥就没有后代了。”后来查出果然是诬告。宋濂是太子的老师,他的孙子宋慎被牵连进胡惟庸一案,所以宋濂也要被连坐处死。马皇后劝说道:“老百姓家请个老师还能以礼相待,更何况皇帝家?再说宋濂早就退休了,他孙子的事他肯定不知道的。”朱元璋正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吃晚饭的时候,马皇后摆出一副悲伤的样子,也不吃酒肉。朱元璋觉得奇怪,问她是怎么回事。马皇后说:“我是在为宋先生祈福。”朱元璋非常感动,第二天就宣布赦免宋濂。吴兴富豪沈秀(也就是沈万三)帮助修筑城墙,还请求让他出钱犒赏军队。朱元璋很生气,说:“一个老百姓竟然要犒赏我的军队,简直是犯上作乱!一定要杀了他!”马皇后说:“法律是用来惩治不法之徒的,不是用来惩治不祥之物的。一个百姓居然富到能和国家并肩的程度,对他来说当然不是好事。老天爷自然会降灾给他,不用陛下操刀了。”朱元璋就没有杀沈秀,只把他发配到云南去了。朱元璋曾经下令让重罪犯修筑城墙,马皇后说:“罚罪犯作劳役本来没有什么不对,但那些囚犯已经很疲惫了,如果还让他们干重活的话,我担心会死很多人。”朱元璋就下令赦免了他们。
有一天,马皇后问道:“现在天下百姓生活安定吗?”朱元璋说:“这不是你应该问的事。”马皇后说:“陛下是天下人的父亲,我当然就算天下人的母亲了,母亲为什么不能问儿女生活是否安定呢?”遇到灾荒之年,马皇后就带领宫里所有人吃素,还准备饭菜救济灾民。马皇后曾经尝过朝廷供应给大臣的伙食,觉得不好吃,她就劝皇帝要改善伙食,对贤德之士一定要优厚。有一天朱元璋视察太学回来,马皇后问有多少学生,回答是几千人。马皇后高兴地说:“人才这么多啊!他们每个月有国家发的补助,可他们的妻子儿女又怎么办呢?”从此明朝就建立了供应太学生家属衣食的制度。
马皇后平时穿得很朴素,衣服很旧了也舍不得换新的。她让人用丝织成被帐送给老弱孤寡,剩余的布料和丝她亲手缝成衣服赏赐给王妃和公主,让她们知道养蚕织布的艰难。大臣的妻子进宫拜见的时候,马皇后对待她们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
马皇后的家人很早就失散了,朱元璋帮她找到家人后,打算封他们做官。马皇后谢绝道:“把官位赐给外戚不是好事。”由于马皇后的坚持,这事就作罢了,但马皇后并非不关心家人,每次说起早逝的父母都会泪流满面。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患了重病。她对朱元璋说:“生死有命,即使是祈祷祭祀也没用的。医生也不能让人起死回生,如果吃了药没有效果的话,我担心陛下会为了我而怪罪医生的。”所以她坚持不吃药,不久她就去世了,享年51岁。朱元璋悲痛得大哭,从此不再立皇后。
当时濠州城中有郭子兴、孙德崖等五位元帅,他们之间钩心斗角,谁也不服谁,攻占濠州近半年,竟想不到去扩大地盘,只是死守濠州孤城。于是,朱元璋回到老家钟离乡招兵买马,不久招募到徐达、周德兴等七百余人。郭子兴喜出望外,又封他做镇抚,让他来领导这些人。至正十三年(1353年),在五个月的守城作战中,濠州起义军死伤较多。朱元璋意识到,几支起义军长期待在濠州,不是内讧迭起,便是被敌军打败。因此,他决计离开濠州,向外扩大地盘,发展势力。
至正十四年(1354年)六月,他征得郭子兴同意,只带领徐达、汤和、吴良、吴祯、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郭兴、郭英等24位贴身兄弟南下定远讨伐。这时定远张家堡驴牌寨,有民兵三千人,由于缺粮,进退维谷,被朱元璋设计收编。另外,他还收编了缪大享在横涧山的义兵二万余人。定远被攻占以后,朱元璋又招降了当地的冯国用、冯国顺兄弟。冯氏二兄弟是读书人,通兵法,朱元璋十分信任他们,向他们请教取天下大计。冯国用说:“金陵的地理形势是龙蟠虎踞,是建立帝王都城的风水宝地,可以先攻打下来当作根据地,然后四出征战。只要倡仁义,收人心,不近财宝女色,要平定天下并不难。”朱元璋言听计从,将冯留在军中做参谋以计议大事。
在朱元璋进军滁州(今安徽滁县)途中,定远人李善长又来军中谒见。地主阶级出身的李善长是个文人,颇有智谋,他劝说朱元璋以汉高祖刘邦为榜样,为人要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出五年便可称王天下。李善长的一席话更使朱元璋立下雄心大志,也使他更加明白读书人的用处。朱元璋十分信任李善长,将他留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从此,朱元璋对有学问的读书人特别器重,礼贤下士。
至正十三年(1353年)七月,朱元璋率部占领了滁州。没有多久,郭子兴率其部万余人从泗州来到滁州,看到朱元璋率领的三万兵马,号令严明,军容整齐,非常高兴。但郭子兴没有远大理想,只想统领滁州,朱元璋对郭子兴说:“滁州乃一山城,舟楫不通,商贾不集,非英雄所居之地。”郭子兴这才打消了原来的念头。不久,朱元璋率军夺下和州(今安徽和县),由于他发现士兵染上了抢掠奸淫的恶习,便决心整顿军纪。他召集诸将,申明纪律,释放了军中被抢来的全部妇女,深得百姓拥护。渡江攻下太平(今安徽当涂)后,一士兵违反军纪,立即被斩首示众。那时候,群雄称霸,以荼毒生灵为代价,只是为了换取奢华、享乐的生活,而朱元璋以夺天下为目的,约束军队,严明军纪,因其仁义之声远近闻名,不少地方举城归降,使朱元璋胜出群雄。至正十五年(1355年)三月,郭子兴病亡,这时刘福通已经派人把韩林儿接到亳州(今安徽亳县),立为皇帝,称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凤。郭子兴死后,郭天叙被任命为都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军中文告均用“龙凤”年号。
至正十五年五月,朱元璋因和州缺粮,准备南渡长江夺太平,恰巧赶上巢湖水师李普胜、赵普胜要与朱元璋合作。不久,李普胜想对朱元璋下毒手,从而窃取他的军队,却反被朱元璋灌醉后淹死在江中了。于是赵普胜逃归徐寿辉,巢湖水师大部分为朱元璋所有。六月,朱元璋取采石、太平,改太平路为太平府,以李习为知府,朱元璋为元帅,李善长为帅府都事,汪广洋为帅府令史,陶安做令史。这时,又有一批儒士开始受到朱元璋的重用。
朱元璋在取下太平后,便打算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前面提到,定远人冯国用早在两年之前就曾向朱元璋建议攻取金陵,占领太平后,陶安也说:“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攻取它后就等于占领了有利地形,从此可以所向无敌。”朱元璋于是决定朝集庆开进。七月,张天攻城失败,九月,郭天叙、张天再次攻城,由于投降元帅陈野先的出卖,郭、张二帅为元集庆守将生擒遇难。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朱元璋亲率水陆大军,三攻集庆,城破,杀福寿等元将,元水寨元帅康茂才投降。朱元璋把集庆路改名为应天府,置天兴建康翼统军大元帅府。随后,朱元璋又先后拿下镇江、金坛。七月,宋政权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签。不久,宋政权又在应天设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宋政权以平章授于朱元璋。
当时,朱元璋虽然占据了应天这个牢固的基地及其附近的城镇地区,但东有张士诚,西有徐寿辉,南有元军,仍然面临较困难的境况。针对这样的形势,朱元璋采取了巩固东、西战线、出击东南的战略,成效显著。
常遇春像
张士诚,小名九四,泰州白驹场人,以操舟运盐为业。平时因为经常受到富户及弓兵丘义的欺侮,心存愤恨,至正十三年(1353年)正月,红巾军起义爆发后,张士诚与其弟士义、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十八人,杀死了丘义和很多地主,又集合了受官役之苦的盐丁,起兵反元。然后乘胜攻下泰州,很快军队发展到一万多人,并连克兴化、高邮。张士诚起兵反元,但并没有决心推翻元朝的黑暗统治,因此渐渐被元朝统治者的安抚所驯化。占领泰州后,元曾多次招降,但他当时还未投降。当元攻打下兴化之后,高邮知府李齐又被劝降。行省授以民职,不久又反。至正十四年(1354年)正月,自称诚王,国号大周,改元天。
至正十六年(1356年)六月,朱元璋开始同张士诚接触。此时张士诚的势力已达到朱元璋控制下的镇江。为了巩固自己的基础,朱元璋派杨宪去平江与张士诚通好,并写下书信与张士诚道:“吾与足下东西境也,睦邻守国,保境息民,古人所贵,吾甚慕焉,自今以后,通使往来,毋惑于交构之言,以生边衅。”但张士诚自恃高邮战役的大胜,且兵多将广,实力雄厚,遂将使官杨宪扣留而向镇江出兵,结果在龙潭大败,退守常州。朱元璋乘胜包围常州,俘获张士诚的两员大将,形势对张士诚十分不利。十月,张士诚请和,甘愿以每年输贡粮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斤作为犒军之资。朱元璋得书后寸步不让,致书张士诚,责怪道:“挑起战端,责任完全在你”,“我非常讨厌你的浮言夸辞”。随后他向常州增兵。至正十七年(1357年)又克长兴(今浙江长兴)、泰兴(今江苏泰兴)、江阴、常熟,张士诚之弟张士德在常州被俘,直到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大举进攻张士诚,双方战争频频,始终处于相持状态。
与徐寿辉部的接触,开始于巢湖水师分裂后。至正十八年(1358年)初,陈友谅、赵普胜进据池州,与朱元璋军在青阳、石埭、潜山有所交锋,赵普胜被杀后,陈友谅便以朱元璋为进攻重点。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陈友谅沿江而下,攻池州,不胜,转攻太平,双方交战中,朱元璋守将花云、朱文逊等战死。陈友谅在采石杀徐寿辉做了皇帝后,又向东去攻打应天,结果在龙湾遭到大败,逃到江州。朱元璋乘胜取太平、安庆,他的手下于光、欧普祥降于袁州,吴宏降于饶州,王溥降于建昌,胡廷瑞降于龙兴,陈友谅愈发孤立无援。朱元璋也向由元朝控制的东南地区发起攻势。至正十七年(1357年),邓愈、胡大海受朱元璋之命攻克徽州、休宁,进攻婺州(今浙江金华),战胜了由杨完者率领的苗军。九月,朱元璋命费子贤取武康(今浙江德清西)。十月,命缪大亨取扬州,“青军”张明鉴投降。至正十八年(1358年)六月,邓愈、胡大海取浦江(今浙江浦江)。十一月,朱元璋亲自征战婺州,一月之间便将其攻克。至正十九年(1359年)二月,朱元璋命邵荣攻湖州(今浙江湖州)。五月,朱元璋又被韩宋朝廷升为江南行省左丞相。八月,命常遇春攻衢州,九月克之。
十月,胡大海克处州。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胡大海攻信州。至此,朱元璋的部队占领了皖南、浙江的许多城市,在南方稳下脚来,便开始对陈友谅发起了一系列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