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甩手掌柜”才是好领导

许多管理者,有的可能是出于身先士卒的心理,有的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就是比别人强,总是喜欢替下属想办法、拿主意。没错,不是“出”主意,而是“拿”主意。别小看这一字之差,它们的含义可是大有不同。“出”主意是帮员工想办法,目的是启发员工的思路,用的是商量的口气,比如:“这事这样做是不是更好一些?你不妨往这儿想一下,也许也是一个思路呢?”而“拿”主意,则是替员工想办法、做决定。已经没有员工什么事了,基本上全是领导一个人的戏了。

有一个领导认为自己是一个脑子转得快的人,属于那种“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的主儿。因此,每当他向下属交代工作或员工遇到困难找到他的时候,他总是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主意和盘托出,而且还会针对他能够想到的所有细节一一做出详细指示。所以,跟着这样一位好为人师的领导做事,员工工作起来分外轻松,这位领导也因此在员工中颇有一些人气。

但时间一长,他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下属找他问计的次数实在是过于频繁,有事就来问,几乎完全丧失了主动思考的能力,这让他疲于应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反思,他终于弄明白了一个道理——与其直接把办法告诉下属,不如启发他们自己寻找办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从此,他横下一条心——哪怕下属把某些事情搞砸,也要强迫他们自己想办法,自己主动地做事。而他则做好了当“甩手掌柜”的心理准备。

自那以后,每当再有下属找到他问计时,这位决定“洗心革面”的领导总是对他们说:“对不起,我脑子里一片空白,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我相信你一定比我聪明,我给你一个晚上的时间,相信到明天上午你肯定能够想出十个办法来。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从这十个办法里挑一个出来交给你去执行。”

如此“不负责任”了一段时间后,下属逐渐摆脱了对领导的依赖,遇到问题可以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了。下属们自己也很兴奋,很有成就感。随着自我感觉越来越良好,他们也逐渐变得意气风发,状态十足。

对此,这位领导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虽然下属们在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为了维护他们的信心,他总是尽量小心翼翼地帮助他们矫正,在他们身边做做打下手的工作。

虽说他的角色从主角变成了配角,但他一点儿都不觉得失落——因为突然间从“忙人”变成了“闲人”,他十分乐意利用这难得的闲暇去做更多的观察、更多的思考、更多的细节管理。

实际上,逼下属自己想办法也是一种育人之术。而育人是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一个不想育人、不会育人的管理者绝对是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

其实,许多管理者之所以不想让下属抢了自己的风头,是因为没有享受过育人的快乐——看着自己花心思培养出来的人在舞台上大放异彩,那种兴奋劲儿和欣慰感,可比自己在舞台上出彩要大多了。 FwbykzqcdD7FGipYPpnyyoTrrlMzUgaqftz24dOWatL1Q41Qg2ZIv8mTXax92n8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