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西方绘画的特点

在美术史领域所说的“西方绘画”,指的是与中国传统绘画体系相区别的西方的绘画体系,简称“西画”。传统的西画写实性极强,讲透视,讲明暗,要求表现出事物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乃至其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它跟中国传统的绘画体系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西方绘画的科学精神

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思维模式的区别,导致了各自的绘画体现着不同的审美观念。中国文化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说整个世界天、地、人三方面是和谐统一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顺应自然,强调个人的“小我”应该融入自然乃至宇宙的“大我”之中。在这种文化精神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绘画观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精神与物质之间,是互包互孕的;最好的艺术不应该满足于对事物特点与规律的客观反映,而应该尽可能融入到客体之内,去理解它,体会它,让主、客体融为一体,以求得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中国画历来不重视对自然的再现和给人视觉上的愉悦感,而十分重视“立意”,作品往往承载着画家的修养、人格和情绪。因此,中国画历来表现物象的美学法则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采用的方法是“目识心记,以形写神”。

清 石涛 溪南八景图

列扎诺夫 杜塞尔多夫附近的橡树林

与此不同,西方文化则表现出一种天人相分的观念为基础的思维模式和哲学传统。在西方,人与自然之间,要么是神临自然、宗教的权力至高无上,要么是人要驾驭自然、征服自然。这两种看起来不一样的关系,实际上表现出来的都是天人对立、天人相分的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西方人文理想以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求获得人生幸福为最终目标;自伽利略以来,近400年的西方自然科学,一直走的是分析的道路,总是不断地将客观物质世界一分为二。这种精神表现在绘画艺术中,就是对客观地表现现实对象的重视。西方绘画很有科学精神,把握自然的方式极为客观,要求画家所画不能与他所看见的有差别。

西方绘画的色彩和光影明暗关系

基于这种哲学与审判观念上的不同,东西方两种绘画在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上也存在着很多不同。

唐 永泰公主墓壁画 宫女图

萨金特 开丝米围巾(部分)

西方绘画要对现实世界进行客观的再现,所以在塑造对象时特别强调色彩和光影明暗的使用,这是东西方绘画在形式上显著的不同之处。

中国画将线条作为基本的造型手段,而色彩被置于从属地位,而且不是以科学的方法表现光影明暗。中国画不论画的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都必须运用线条。中国画的色彩层次常常并不丰富,却能让观赏者领略出世界的五彩斑斓,想象出物体的凹凸远近。这种感受不是从视觉上直接得来的,而是从联想和想象中来的。

圭多·雷尼 苏珊娜与长老

西方绘画则不是这样的,其画作中的物象界限,是用色彩的深浅、光线的明暗,而非线条来表现的,好似我们眼见的实物的再现。西方绘画有着十分丰富的色彩。通过精心运用色彩,物体的明暗差异,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以及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都可以表现出来。换句话说,西方绘画对色彩的丰富性与结构上的差别是非常注意的。它追求通过对色彩的冷与暖、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等多组关系的把握,给人一种直观的视觉效果。总的来看,这种美学追求与光学、几何学,乃至画家的理性思考都密切相关。

西方绘画在进行画面处理时,对客观世界的三维空间能进行科学准确的再现,这也是和中国画不一样的。中国画不苛求真实地表现对象,所以在描绘对象的过程中常常会进行人为的夸张与取舍。画家在作品中创造出一种介于二、三维之间的空间,画面的空间透视用的不是焦点透视法,而是散点透视法,而且人体各部分的比例也不严谨,表现的是想象的真实,而非视觉的真实。“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点”,是指画家并不是固定在一处进行观察,其观察也没有时空的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移动观察,不管是在哪个立足点所看到的东西,都可以放到画面中去。中国山水画能将千里之间的辽阔境界浓缩于咫尺之间,正是靠的这种透视方法。

西方绘画就不是这样,它实际上就是对景写生,画中的对象、光源、环境、视点都是固定的。这样,画家在创作时,一旦选好了客观景物的位置和自己的视点,就不能任意移动了。画家构图要慎重考虑物理和光学的透视原理,把各类表现对象在画面中进行精心组织。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准确地再现三维空间中的客观世界。出于同样的考虑,医学中的人体解剖原理也被用到了西方人物画中,这是为了准确表现人体骨骼肌肉的关系和运动状态。所以,在经典西画中,画家画出来的人体,比例都十分恰当,简直跟真人一样。总之,在西方绘画里,在运用透视、解剖和光学原理来描绘表现对象方面做得怎么样,体现了一幅画作的艺术质量。

西方绘画的描述能力

西方绘画是很讲究描述的,画面大都浓缩了现实中的某一场景或某一事件,再现了某些复杂的故事。

中国画在描绘对象在某个时刻的客观状态时,常常承载了画家的主观精神,画家的个性与情感都已经融进绘画中去了。所以,中国画往往只在画面上呈现主体,省去了背景和细节,画面上经常出现的是空白。

西方绘画则一般都以一个事件为表现对象,画面上对这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描绘。不仅如此,西方绘画还有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就是创作主题往往来自《圣经》或经典神话传说,将作者的心意寄寓在对其中某个具体情节的描绘中。不过,要靠单幅的画作来描述复杂的故事情节,实非易事,所以必须求助于对事件环境和背景的精致刻画。所以,西画的画面总是画满的,在有限的画幅中,精确入微地描述了人物及其所处的环境。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素养的人,可以看出这丰富的画面中的许多引人入胜的信息,包括人物的关系,事件的因果,画家的立场,内含的暗示等。

拉斐尔·桑西圣乔治与龙

总之,我们可以这样说:因为在哲学观和人生理想上的不同,西方绘画与中国画这两种视觉艺术在形态上是各不相同的。中国画重表现,西方绘画重再现;中国画写意,以神似为尚,西方绘画写实,以形似为尚;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是线条,西方绘画表现物象主要靠的是光和色;中国画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受限制。西方绘画在空间和时间上有着严格的界限;中国画较少叙事意味,常省去背景和细节,西方绘画则注重情节描述,对环境的刻画非常细致。

北宋 武宗元 朝元仙仗图(部分) FtY00d3okeO+5RnkpvUCvOQ99/giF6+uhNCMCvMaRDuaKfDopP3Mf/upc1lwFBf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