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经济学,“博弈论革命”被称为经济学史上除了“边际分析革命”“凯恩斯革命”之外的第三次伟大革命,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解决经济问题的新方法。由于贡献突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分别于1994年、1996年和2005年颁发给博弈论学者。这也都说明了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下,博弈论是如何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的。
有市场就少不了竞争,而竞争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双方都陷入“囚徒困境”,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价格大战。当一方选择降价的时候,另一方只能选择降价,不降价将失去市场,而降价则会降低收益。这种困境便是“囚徒困境”。这个问题反映在社会中各个方面,不过最多的还是体现在商家之间的竞争中,导致的结果多为两败俱伤。
经过博弈论分析,这个问题的解决途径便是双方进行合作。这也是双方走出恶性竞争最有效的方式。当然,合作即意味着双方都选择让步。因此,合作既能带来收益,又面临着被对方背叛的危险。合作的达成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个人道德是一方面,法律保障的合约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有共同利益。此外,合作还需要组织者,世界经济贸易组织(WTO)、石油合作组织(OPEC)等都是这类组织。
凡是事物都有两方面,既然陷入“囚徒困境”是痛苦的,那我们可以将这种痛苦施加到对手身上。假设你的工厂有两个主要供货商,你可以对一方承诺如果他降价,则将订单全部给他;这个时候另外一个供货商便会选择降价,以保住自己的订单。这样,两个对手便陷入了一场价格战中,受益一方则是你。
上面仅是博弈论中“囚徒困境”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一些体现和应用。除了竞争与合作以外,获得第一手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商场如战场,商场上决定博弈胜负的是作出的决策,而制定决策的依据是信息。因此,收集和分析对方信息便显得格外重要。掌握信息越多越全面的人,往往能制定出制胜的决策。这就好比打牌一样,如果你知道了对方手中的牌,即使你手中的牌不如对方的牌好,你照样可以战胜他。商战中也是如此,注意收集对手的信息,注意掌握自己的信息,注意关注市场的信息,做到知彼知己,方可百战不殆。很多商家不惜派出商业间谍去收集情报,以期望能占领信息高地。收集的信息需要分析,并以此制定出策略。信息好比是火药,而策略便是子弹,火药越多,其杀伤力便越大。
信息还可以分为私有信息和公共信息,当你掌握的信息属于私有信息的时候你该作出什么样的决策?当你掌握的信息属于公共信息的时候,又该作出什么样的决策?这都是商战中经常会面临的问题。如果你有一个策略,无论对手选择什么样的策略,这个策略都会给你带来最大收益,那你就应该选择这一策略,不用去考虑对手的选择。这是一种优势策略。如果你的策略需要参照对方的策略来制定的话,你需要推测对方的选择,然后据此制定自己的策略。
上面列举的是博弈论在经济方面的一些体现和应用,这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可以说,经济领域涉及的任何问题都能在博弈论中找到相对应的模式和解答。博弈论的核心是参与者通过制定策略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战争在今天已不是主题,现在世界上也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在进行。所以纵观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当前博弈论应用最广泛的便是经济领域。经济领域中每个人都是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策略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小到个人的薪水,大到国际间的货币、能源战争,其中的核心思想同博弈论是相通的。因此,掌握好博弈论对于解决经济问题非常有帮助。
博弈论在经济中的应用
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一定是博弈论的高手,因为博弈论会教你如何利用别人的优势来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中国古代的说法叫“借势”。
小企业只需要跟在大企业后面走就行。等市场打开了,小企业需要做的只是将同类型产品在商场中和大公司的品牌放到一起。这个时候大企业有品牌优势,小企业有价格优势。因为小企业没有付出广告费,价格里面没有广告成本,所以价格会相对便宜。这便是博弈论中典型的“搭便车”。
博弈论中还会涉及到公平分配、讨价还价等问题,都与经济和市场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学些博弈论是尤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