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曾设想,到20世纪末中国要达到小康水平。他在1984年说过:“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而到了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900多美元,15年时间过去了,中国2014年人均GDP达到7621.58美元,是不是达到了小康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正式文件声明这一点。而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在“三个全面”的基础上,增加了“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第一次一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未来五年的首要任务。随着小康社会日已建成,老百姓在奔向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有哪些消费需求会升级呢?这是政府和企业家必须考虑的问题。近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总结一下,大致有以下几个升级。
从数量向品质的升级。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甚至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追求的是物质产品的数量,物质产品短缺是所有计划经济国家的普遍现象。1978年以来,中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改革开放,使得市场上的产品日益丰富,现在已经丰富到了过剩的地步。数百种工业产品产量已经在全世界排第一位了,而且还有大量的产品产量仍然在向全球第一位逼近。老百姓也是在不断地追求各类产品的数量,从“三转一响”到“四大家电”,从“舌尖上的中国”到“穿着的五颜六色”,从日益丰富的“家庭用品”到拥有“宽敞的房子和心仪的车子”,可以说,对数量的追求已经到了一个相对极点。消费品数量满足之后,那会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当然是追求质量,吃穿住用行的需求,都在不断地向品质化需求升级,各个社会阶层都在按照自己的逻辑,向更有品质的产品升级。很多有钱人已经看不上国内市场上的产品,转为“海淘一族”,即便是普通老百姓,也不会到地摊上去捡便宜货了。追求品质提升是所有消费者的共同心声。
从温饱向健康的升级。温饱二字,就是要有穿的,不挨冻;吃得饱,不挨饿。过去,只要能够吃饱饭,只要能够穿上衣服,至于是否健康,那还考虑不到,是“有没有”的问题,是“饱不饱”的问题,是“冷不冷”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考虑“好不好”的问题,“健康不健康”的问题。正如中国大妈们所说的“小康社会,追求的就是健康”。吃穿住用行要健康,身体才能健康。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够好好享受生活小康。吃的要健康,穿的要健康,用的要健康,行也要健康。社会商品丰富了,选择余地大了,手头上有钱了,有能力选择了。近些年来,凡是涉及健康的商品,总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为了健康,医疗问题、养老问题、公共体育,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关注,然而,这些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吗?供给侧能够保证这一升级需要吗?
从物质向精神的升级。我们在中学的政治课上,就学到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有关阐述,说的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现在看来,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已经能够使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而文化生活需要,好像并没有像物质产品那样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是供给缺口,现在看来,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换句话说,人们物质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紧接着就是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变得越来越突出。文化产品的供给,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民族素质提升的问题。例如,信仰问题、价值观问题、文化产品消费问题、老百姓的精神生活方式问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该也是供给侧的问题。
从发财向生态的升级。为了追求物质财富的丰富,中国这三十多年真可谓是,人人都铆足了劲想办法发财。要发财就要发展生产,到处是园区,到处是工厂,在飞机上俯瞰整个长三角、整个珠三角、整个京津冀,到处都是工厂。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大工地,圈地建园区,招商建工厂,到处是烟囱,处处是排污口,炒买炒卖探矿权,开山开矿,铺桥修路。为了赚钱,几乎不顾是否破坏生态环境。早在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德内拉·梅多斯(Donella Meadows)等所著的《增长的极限》就告诫我们,增长是有极限的。20世纪80年代,欧洲人就提出了要可持续发展。我们似乎没有听见,似乎没有看到,似乎是你们说归说,我们干归干。只要能够赚到钱,能够发财,污染一点环境算什么。有的地方官员说:到底是要饿着肚子喝西北风,还是要腰缠万贯。可以说,都是穷怕了。现在,我们对大自然的破坏已经开始受到惩罚了,方才醒悟。大家还是要生态,要青山绿水。习主席说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优美生态消费需求正在成为老百姓小康生活的新需求。
从生计向生活的升级。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奋的民族,这是世界公认的。只要有个好制度,中国就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基本上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基本上是为了活生在挣扎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为了能够过上好日子,那种奋斗精神,可以说是天下少有的。然而,很快遇到思想路线的偏离,阶级斗争一浪高于一浪,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吃不饱,穿不暖,基本上是常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为了生计,努力的劲头就出来了,不分白天黑夜地努力工作着,整整三十多年,中国都是在为两个字“生计”,基本上不会生活。就是在几年前,还有地方政府有“白加黑,五加二”(白天加黑夜,五天加两天)的工作要求,这都快成为“7·11”便民连锁店了,恨不得一天工作24小时。中国人到国外做生意、开工厂,还是这种勤奋劲,弄得很多发达国家的人,很不理解、公然抗议甚至是直接砸毁或焚烧中国人的工厂或商店。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为了生计,没有办法啦”。向小康社会迈进了,人们开始意识到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还有很多部分,休假、旅游、休闲、享受天伦之乐,都是生活。为了生计,弄口饭吃的时代,正在走向过去。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人生的全部,不仅仅是为了生计,更重要的是生活。生活得丰富多彩,是下一步需求升级的重要形式。那么,为了满足丰富多彩的生活,究竟需要供给什么,这是企业家们认真琢磨的事情,我也只能够说到如此地步,相信企业家比我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