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2011年4月,《寻踪随笔》作为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和清华百年校庆的建筑学院系列图书出版。这是我们通过实地寻访八十年前梁、林两位老师的足迹,在再读十卷梁集的基础上,按时序整理近年到各地拍摄的照片与资料,所编写的一本学习心得习作图集。

通过实地重学中国建筑史的过程,我们深受教育,感慨颇多。抚今忆昔,回想梁、林二位先生自参加中国营造学社,开创实测调研古建筑的八十年前,从当时国家民族危亡关头到今日实现和平崛起振兴,真是沧桑剧变。两位大师为抢救中华建筑文化所调研过的许多国宝,均已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今全国已有2351处),得到国家和人民的珍爱、保护和弘扬。但是可惜的是,也有不少的珍贵建筑文化遗产在天灾、战火和人为的破坏中不复存在了,有的虽然重修而已面目全非了。特别是梁、林两位先生的不幸过早逝世,是我们国家的重大损失,是建筑事业发展的不幸,是清华的不幸。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隙)。”人生在历史上只是一瞬间而已,但两位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必会永铭于世。

我们通过目的明确的实地访研和再学习,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他们热爱祖国的无比真诚,是他们热爱中华文化和建筑事业的高昂激情,是他们忠于理想和专业而坚持不懈的忘我奋斗精神,是他们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一丝不苟的学风,是他们正直、诚信、和蔼、平易的为人和永远乐观向上的风范。这些都是我们最最敬佩、最最应当学习的。我们两人有幸在1950年进入清华学习,有幸在建筑系工作,作为梁、林两位先生的学生,多年感受先生们的身教言传,确实终生受益。在梁先生110年诞辰和清华建校百年校庆之际,我们整理了《寻踪随笔》一书,谨此以表对两位先生的敬佩、感恩、怀念之意。

《寻踪随笔》出版后,得到许多老师、学友的肯定和鼓励。清华大学出版社孙元元编辑建议:可以作为建筑专业学生以及各界读者学习了解中国建筑史的参考资料,以普及建筑史知识,本书册修订再版。因此,我们作了修改、补充,改名为《寻踪中国古建筑——沿着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的足迹》。希望能为记录、保护、弘扬中国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作一些微小贡献。

这本书的图片,除了注明出处的,绝大部分是我们近年寻踪调研或各地旅游时拍摄和从《梁思成文集》、《中国古代建筑史》扫描的。由于我们本身摄影技术水平和所用较轻便的相机,加上调色修版仓促,所以一些图片质量不很理想,务请各位谅解。

最后,我们非常感谢建筑学院领导和资料室给予的大力支持协助,感谢各位师长和学友的鼓励!

如果本书对建筑专业的学生等其他建筑爱好者带来点滴帮助,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和欣慰!

赵炳时 林爱梅
2012年12月

吴良镛先生为本书作者题字 uIG8+EQRMfXBx7mNOifPBeR+Q81nPnFFhm593Ioo4ic1omDfKP4T1uiXUPu/NpA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