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起跑线之祸

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长跑冠军,在他和乌龟的比赛中他却输在起跑线上。根据比赛规则,乌龟在阿基里斯前面1000米处先起跑,假定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比赛开始后,若阿基里斯跑了1000米,设所用的时间为 t ,此时乌龟便领先他100米;当阿基里斯跑完下一个100米时,他所用的时间为 t /10,乌龟仍然前于他10米。当阿基里斯跑完下一个10米时,他所用的时间为 t /100,乌龟仍然领先他1米……因为乌龟制造出了无穷个起跑点,使阿基里斯疲于奔命,并且永远也不可能追上它。

“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只是一个悖论,而“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则是一个魔咒。因为比赛的规则被修改了:

比赛的输赢不是看一个长时间段一个长距离下阿基里斯最终是否能追上乌龟,比赛的时间被限定,并且长距离被切割为一段一段的短线。让乌龟在阿基里斯前面1000米处开始,若阿基里斯跑了1000米,设所用的时间为 t ,此时乌龟便领先他100米,乌龟取得第一轮的胜利,而根据规则,胜利者取得赢者的特权,优先起跑……如此每个划分线上阿基里斯都会输给乌龟,战无不胜的英雄耗尽全力,累死在乌龟的后面。

人们最终发现悲剧的根源在于那个比赛规则,那些划分线,那些起跑线。曾几何时,那条使英雄殒命的起跑线堂而皇之地偷渡到了中国教育领域。各种各样的“起跑线”使中国的小阿基里斯们再也走不出它的魔咒。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孩子应该在哪里领先起跑,才不至于遭遇阿基里斯失败的厄运?家长们还来不及思想这些问题,就被快速抛进了竞争的洪流。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魔咒般的口号制造了一系列的教育恐慌症,精疲力竭的不只是快速奔跑的小阿基里斯们,还有家长们。这个魔咒应运而生了中国的早教热,中国家长在孩子幼儿阶段就开始疯狂比拼。据报载,早教课程比MBA还要贵:

一节45分钟的早教课要花200多元,全套近200节课要花掉近3万元。

天价的学区房比拼更令人感到疯狂:

北京海淀区华清嘉园,一间37平方米的学区房叫价350万元,震惊各路网友,纷纷冠名此地为“宇宙中心”。但是据中介介绍,这根本不算什么,另外一所小学的学区房早已超出了每平方米10万元的底价。

学龄前儿童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使人扼腕痛惜:

一所招生不到300人的著名小学有3000人报名。小学名校考试录取率远低于中考和高考。为就读“重点小学”,大量学龄前儿童被迫坐在书桌前,识更多的字,解更多的题……父母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已经被教育界、数学界诟病的奥数屡禁不止,不少地方愈禁愈热,堪比黄毒的奥数成为许多小学生和家长不可承受之重!疯狂的奥数折射中国教育的重重沉疴。

精英大学农村学生数量大幅减少:

北大、清华近年入学学生调查,出自贫寒农村家庭的大学生人数逐年下降,许多地区历届北清学生名额高度集中在当地少数几所超级豪华名校,教育正逐渐失去推进社会底层向高层流动的功能。也许再也出不了如陈章良、俞敏洪这样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来自草根的社会精英……

同时,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抄袭成风,毕业论文大量注水且少有创新:

大学毕业论文抄袭不是秘密。

网上搜索“速成”毕业论文掺杂“注水产品”。

论文抄袭风日盛本科生写毕业论文还有必要吗?

高分低能是应试教育的综合征。旅美教育专家黄全愈说按照现代教育的培养标准,通过应试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不能算是优秀的学生,只能是优秀的考生。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说如果再不改变这种应试的教育制度,中国教育制度不可能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学生只能成为廉价劳动力。

据报载,中国年轻人忧郁症患者、心理疾病、精神疾病逐年上升,人际关系紧张、道德滑坡日趋严重。

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说“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加速崩溃”,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说:“我们的教育正在培养一代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善于利用体制来为自己钻营,头顶没有星空,内心没有道德律的一代正在诞生。”中国社会的道德前景堪忧。

2011年5月18日N市江宁科学园小学一小学生课间突然晕倒猝死。

2011年12月25日N市树人国际初一学生体育课上跑步猝死

……

体育专家警告说我们的学生30年来体质严重下滑:“肌肉软、韧带硬、动作笨,身体晕。”这样的体质维持到中年将会爆发民族性的“体弱、多病”现象。

2011年2月18日N市某外校初三学生在富丽山庄跳楼自杀。

2011年2月27日N市19中高三一男生从家中26楼跳下当场死亡

……

到底一年在一个城市有多少学生自杀,教育部门讳莫如深,仅就见诸网络报道的事例来看,就足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惕,谁能保证下一个不是我们的孩子?

近年来,许多教师、家长、教育界的有志之士惊呼,中国教育出问题了,一定是出问题了,但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愈减愈重的课业负担?还是愈演愈烈的小升初择校?是屡禁难止的疯狂奥数?还是超级不平等的豪华名校?

基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展开了对中国教育现状的调查,我们把这些问题呈现出来,希望全社会来共同思考这一关乎民族前途的命题。

本次调研介绍

2011年9月笔者开始设计了三份针对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和家长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问卷,1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开始了每周周末走访N市各辅导机构、访谈家长和学生的工作。期间我们做了一个周末的假日课堂,免费开设了一些课程,为我们更深入地与家长和孩子接触、交流、观察提供了机会。到2012年年初我们已经和上百位的家长进行了访谈交流,收集了40多万字的访谈资料,通过学校和个人发放了3000多份调查问卷。

这次调查涉及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辅导班的种类、科目、费用、时间、师资、机构等;家庭教育及其投入状况;中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人际交往、体育体质状况等。调研期间我们关注了N市两起中学生自杀案,一名学生跳楼摔成重伤,住院期间调研小组的同学多次去看望他和他的家长;一名学生后来不治身亡,住院期间笔者和学生们也多次探访其家长。

这些调研为我们积累了大量有关今天中国城市学生课外辅导班、课内学习生活、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资料,为我们理解今天中国教育现状提供了一个切入口。

一年多来,笔者和调研小组的同学们每周一次结合我们的访谈和问卷资料对中国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的理论读书学习。在这之前,从2010年春天开始已经有很多同学参加了笔者主持的每周一次的教育读书会,对教育史、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等各类书籍的阅读丰富了我们的视野,也为我们这次对中国教育现状的调查提供了一个参照。

自从教育产业化以来,大学教育职业化、中小学教育资本化日趋严重,各种教育问题和高度应试化带来的教育后果扑面而来。作为大学老师,站在讲台上发现鲜有学生为求知刻苦学习专业,大学成为考研、考公务员、考证的工场;作为父亲,看着自己的孩子随着年级的增长,玩耍、运动、课外智力活动、阅读兴趣、灵气都在缩减退步,日益像富士康的工人一样为产量(分数)而身心交瘁,忍受着日复一日学奴般的生活。2009年春天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亚洲反贫困国际会议上,笔者曾就中国教育中存在的伪智、缺德、弱体现象进行过报告和分析。这些都是笔者和笔者的团队开展这次调研的起点。

2010年年初富士康各地工厂爆发工人“连环跳”。7月笔者带着30多个N市不同高校的学生在N市和K县两地对富士康准军事化管理模式进行调研。有意思的是,与此同时笔者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也正在进行一场取名为《蜂族: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暑期调研,他在调研报告中将现在的中小学生命名为“蜂族”:

小蜜蜂,嗡嗡嗡

飞到西,飞到东

一会儿上语文

一会儿上奥数

一会儿上英语

一会儿上信息

小蜜蜂,嗡嗡嗡

飞到西,飞到东

儿子的研究引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蜂族”很恰当地形容了当今中小学生忙碌的课外辅导班生活,这个时代逆转的教育面貌和学生的生存状况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和教育制度的变迁?这种正在加速形成的教育格局对每个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会导致什么样的社会后果?社会学如何面对和解释这一群体,在大量的社会事实和现象面前如何揭示其深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权力结构的推动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了对中国教育现状的调查。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表达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切。

持续一年多的调研,随着八篇调研报告的完成暂时告一段落。八篇报告、八个研究问题反映了今天中国教育的诸多“面相”。

教育资本化。 这是我们研究的理论起点,也是所有其他报告的前言。近20来,中国教育之所以导致中小学课外辅导班愈演愈烈,强化了原有的应试教育,高等教育办学产业化、学生学习职业化,皆起因于市场化改革越过了经济领域,把原本属于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教育领域变成了市场交换领域,导致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经济脱嵌于社会,并主宰社会关系(如教育)的资本运动。

分数膨胀。 既然教育成了虚拟商品,分数成了硬通货,它必然服从经济规律。货币发行量增大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引起通货膨胀。同样人均辅导班增量,也必然会导致分数贬值,引起各种升学门槛所要求的分数普遍上涨。

家庭生活空心化。 “中国家长是世上最累的家长!”有了孩子就没了自己,失去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教育资本化掏空了家庭,拼爹拼娘拼到最后是耗尽了家庭的人力、时间和生活本身,这是一种独特的中国现象。马克思只是观察到资本破坏了原有的社会关系,为什么教育资本化对于中国家庭却是这一番景象?实际上不难发现,对教育市场而言,我们的家长和孩子只是资本的原材料和物化的生产要素。

差额分数生产;

快教育模式;

赢利型教师;

压力型自杀;

……

当然问题远远不止这么多,很多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xWdmW6wtAzwudttbQqufXoDp5aKa93XQjZ8SjYkx6zpWIPSquEYX4W9mazyCVhF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