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9节 瘦了身的菜篮子
——通货膨胀

就在不久以前,有一段微博非常受人追捧:“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不蛋定、药你死、苹什么、糖高宗、油他去。 铜心协力,铝创新高,金金有味,锌锌向荣,锂直气壮,锡已为常,钨所不能,钼空一切,钛厉害了,碳为观止,钾戏真做,煤完没了,市场他爸叫锂钢!”

可谓句句惊心啊!从绿豆创造十几块一斤的纪录开始,到大蒜猛窜到十元、十二元,再到各种蔬菜同比上涨了62.4%,我们攥着手里那薄薄的一叠钞票,咬紧牙关,还是发现菜篮子越来越轻,不由地心下惴惴,如今我们究竟还能买回多少东西?

而且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已经不是单类商品的涨价,而是一种普遍性的物价上涨。于是,另一个令人忧心忡忡的词自然而然地跳入大家的脑海:通货膨胀。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是不是通货膨胀真的来了?国家也正在致力于通胀预期的管理工作,稳定物价水平。因此,现在判断是否已经通胀还为时尚早。但是,作为生逢其时的你和我,预先做好功课,了解一下通货膨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总是必要的。

通俗地讲,通货膨胀就是整体物价水平的持续性上升。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的购买能力下降、物价上涨等现象出现,就可以称之为通货膨胀。再进一步看,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量大于社会总供给量 (供远小于求),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品产出的供给量,导致货币贬值——“钱不值钱”了,进而引起一段时间内物价总水平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

怎样理解这段有些绕口的话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钱为什么会不值钱。

在前一章中我们探讨过货币和纸币的定义,我们都知道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角色,它所代表的是能够交换到的商品的价值。在理想状态下,货币的增长量应该与商品的供给量持平,这样物价就是稳定的,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但是现在已经不再通行金属货币,而是使用纸币。纸币作为一种货币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在理想状态下,它的发行量应该与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相当,但是一旦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那么在所需金属货币量已定的情况下,纸币发行的越多,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越少,纸币的贬值程度就越大,钱就越不值钱。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假如纸币的发行量是100元,市场上有100个馒头,那么每个馒头的价格就是1元。到了第二年,馒头的供给量为200个,而纸币的发行量增加到了300元,此时每个馒头的价格涨到1.5元。物价上升了,纸币的购买能力却没有随之上升,反而下降了,原先花三块钱可以买三个馒头,今年只能买到两个,需求的数量超过了供给的数量,钱贬值了——通货膨胀出现了。

知道了通货膨胀的含义,我们应该怎样判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了呢?比较通用的测量方法是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在我国被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是世界各国都普遍接受的一个指数,通常用于分析市场价格的基本动态,是政府部门制定物价政策和工资政策的重要依据。

之所以可以利用CPI作为考察通货膨胀的工具,是因为CPI反映的是物价变动指标,这些数值都是通过与百姓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通货膨胀的显著特征就是物价的整体上涨,因此,CPI非常适合作为观察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它将追踪一定时期内居民的生活成本,用以计算通货膨胀。这项数据往往由一个国家统计部门——比如我国的国家统计局——负责计算。具体做法是选择若干居民,一般以家庭为单位选取数百人作为统计基数,选择他们有代表性的消费品(比如大米的消费,或者用诺基亚手机代表所有品牌的手机),跟踪记录这些商品的价格变动,并且追踪这些家庭的购买行为后计算出来的。

举例来说,假如2009年,这些家庭购买代表性消费品的平均开支是5000元人民币,那么这5000元可以被定义为一个没有单位的指标100,这个100就可以被称为CPI。

到了2010年,同样是这些家庭,他们购买同样类型、同样数量的商品,平均花费变成了5500元人民币,同样把这5500元换算成指数,基于之前5000元的指数100,计算公式为:5500÷5000×100=110

2010年的CPI就是110。

有了这两个指数,通胀率就可以计算了:

(110-100)÷100=0.1,最后乘以100%,得出的结果是10%。

那么我们就可以说,2010年的通胀率按照CPI的计算就是10%。如果CPI升幅过大,表明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市场和百姓都会紧张起来。

再举个例子,如果在过去的12个月里,CPI上升了2.3%,那就说明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了2.3%。假如去年过年的时候你从外婆那里得到一百块钱的压岁钱,今天出去买东西,那么可以买到的商品或者服务价值需要如此计算:

100÷(1+2.3%)=97.75

一百元贬值两块两毛五。因此之前有人调侃道:“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是一定要跑得过CPI。”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15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1年3月份CPI同比上涨了5.4%,再创新高。这说明我国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呈较强的态势,其中食品价格继续领涨CPI。测算结果表明,3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7%,可见食品价格上涨对当月CPI上涨的“贡献”率超过了60%。我们的菜篮子真的越来越瘦了。

了解了通胀的测量方法之后,我们还会好奇一点,经济活动如此复杂,通货膨胀的情形难道都是一样的吗?其实不然,按照不同标准它可以划分成很多种类。

按照产生原因,可以分为财政赤字型、经济结构型、国际收支型和银行自身信用膨胀型。

按照表现状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开放型,也称为公开的通货膨胀,即在物价可以自由浮动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过多,是一种完全可以通过物价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

(2)抑制型,或称隐蔽的通货膨胀,即虽然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物价在长期的迂回曲折中缓慢上升。或者暂时没有发生通胀,一旦管制制度消除,就可能发生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爬行式,或称温和式通货膨胀,它的发展速度较慢,可以预测,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

(2)跑马式,又叫奔腾式通货膨胀,价格迅速上涨,货币购买力迅速下降,会引起商品抢购或其他保值活动,年价格涨幅在10%~100%之间。

(3)恶性通货膨胀,也叫极度通货膨胀,年价格涨幅在100%以上。人们会完全失去对货币的信任,整个经济体系趋于崩溃。例如一战后德国马克的价值只有贬值前的万亿分之一;二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法币、金圆券贬值程度几近天文数字,不得不废除旧币制,实行新币制。

按通货膨胀预期,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就是商品价格上升的速度超乎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

(2)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指人们可以预期并能够采取措施应对。

如果按照西方经济学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需求拉上型。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持续显著上涨。

(2)成本推动型。是指总需求不超额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持续显著上涨。

(3)供求混合型。是将上述两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和成本“又拉又推”所引起的。

(4)结构型。这种观点认为即使整个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但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劳动力市场、国际国内市场的价格发生了变化,同样会影响物价而发生通货膨胀。

说到此,我们对于通货膨胀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了。现在回到我们的菜篮子上来,为了应对眼下的物价上涨,为了能够让自己的餐桌丰富,手头从容,我们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可是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我们的国家进行调控和管理,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菜篮子一直保持沉甸甸、丰富多彩。 SfVSl1+vydkYNeHXBAMWX3uPrsKDe4R/z7wXIEVxTjbDVQIj/DCw9qXOXTucc59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