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性教育概论(一)

常道直

选自《教育杂志》第十五卷第八号,1923年8月20日。

一、为什么要研究性欲?

开首一句话,我要请大家注意:现时一般学者之研究这个问题,并不是他们好事或好奇,而去张罗这问题来作他们研究的对象;实在是性欲问题自己呈现于大家面前,而逼迫他们不得不去研究。这是确然的;不仅性欲问题是这样,许多社会问题都是这般的。

记得有两位著名科学家合著了一册研究性欲的书,在卷首声明说:“我们将未必想到执笔写这一本书——同时正有别种更适意的事等着我们——若不是由于我们确信有许多人们因为缺乏性的知识以致丧身失志。”又说:“许多人正因为缺乏关于这一方面的知识,以致他们一生本可以致于快乐的而终于弄成愁惨,更有许多人则身体与精神方面完全毁坏。”这种论调,在凡稍留心现代社会内幕情形的,想没有以为是夸大其词的。

研究性欲的目的,简单说,就是我们要想操制一种势力——自然的或社会的——必先对于这种势力的本身下一番分析综合的研究,得到他的真相,方才有效。我们人类的生活,就全体说,原始时代的生活完全是黑暗的;以后逐代渐有新事物的发见、新工具的获得,才能日进于光明。就个人的生活说,一个人的生命路程,自始至终,无时不有浓厚的雾弥漫着,随地都有埋伏着的危机,即随时随地都需待教育——意识的、非意识的——引导。性欲尤其是内中一个最大的关键。从前一般人对于性的事实都存了一种偏见,坚持无言主义,不但无人作科学的研究,即公开谈论,亦所不许。因此,笼罩着性的问题之浓雾,直到最近还未能经科学的光明透射过。

直到最近,一般人因惊于性的罪恶日增,医生之迫切的劝告,于是才不得不承认性的事实之科学的研究之重要。“科学是制驭生活的,也是开明生活的。”这一句话在生活的其他部分,早经一般人承认;而关于性一方面,则独被除外;但到现在,也不能不归入他的范围了。所以我们说:性之研究是被事实需要逼迫出来的。

二、为什么要反对研究性欲?

从前全体的人类,到现在还占大部分,为什么反对性之研究呢?这样关系人类根本生活之重大问题,何以竟被人熟视无睹呢?我们只要回想到中古欧洲教权全盛时代,连宇宙的组织、生物的起源、人体的解剖等等之科学的研究,都在违禁之列,便不难推见其理由了。在我国虽然没有教权的压制,但是一方面因为一切科学都没有根基,令人无从下手研究;另一方面则受一种虚伪的“道学面目”的钳制,更不容人去研究。

某著名生物学家告诉我们说:“令人发生淫念,并传达猥亵心情的,是愚昧,不是科学。”这一句话是凡对于性之研究怀疑者所当再三考虑的。一般人对于性之研究所以表示憎恶或恐惧的,不外以下数种理由:

(一)以为拿性的事实作为科学的研究之对象是多事的,不必要的。

推这种人的用意,则一切科学都可以不要,人类只随着他的本能生活好了。他们是缺乏求知的精神,并且是不因暗昧而怅然的。他们对于任何左右其生活之内心的潮流之一切议论,都是不关心的。对于这种人实在无理可喻,我们只得置而不论。

(二)以为性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东西,人类对他,只应当临以诗的(Poetic)或艺术的(Artistic)见解,不宜条分缕析,作冷淡无情的科学的研究。

假使勉强研究,抉发爱情之机体的泉源,这不过把人类高尚纯洁的性爱降低而跻于动物之列,实为得不偿失。这种说法是赞成的科学研究可加于别种事物,独不许应用于性的事实;以为科学(尤其是生物学)在此区域内是一个越界者。这种主张,何异于反对天文学之研究者,说他的结果不过把人类的地位降到无以复下的地位?

(三)以为性的研究会引起不洁的观念。

他们最有力的主张是:把性的事实公然宣布,是猥亵的;把应当留在下意识的东西提出于意识之焦点上,是精神的强奸。这种主张我们承认是有所指而发的,和第一、第二两项之笼统的攻击不同。他们大约是有见于社会上所流行的论到性欲之卑下的说部一类的书而发为此等议论的。要知道这一类书中所论到的性的事实只有过分张皇于不忠实,实在不配当作研究性的书籍。这类无价值的书本之罪恶,断不能为判定性的研究之罪状之根据。

性的研究之必要,乃是出于性教育的必要;盖必先了解性的真象才能有健全的性教育。这一层随后再讲,现在暂作结束。总结起来说:我们可以拿生命过程比作驶舟;当一切都在安流顺境中,没有正确的知识,自亦无妨;但是这个生命之舟一旦遭遇暴风、险滩,才感触到航海之科学的知识之需要,那就太晚了!

三、为什么要有性教育?

性与教育——一般的教育——的关系,直到近今,才有人开始讨论。以前有一种普遍的误解,以为“通常物质的和智能的生活,与教育是一事;而性的生活与教育,则完全是另一事。”(The Ordinary Physical and Intellectual Life and Education is one Thing, and Sex-life and Education quite Another)这一句话的悖谬,我们很容易看出:人类的生活既是整个而不可分,当然没有把性的生活剔出于一般的生活以外之理;再说,教育的目的既然是以人的完全的生活为对象,当然更没有把关系于性的事实一方面排除于教育区域以外之理。

生活是完整的,他的各方面是彼此交相维系的。所以物质的和智能的生活之型式与教育,可依我们的处理,而使性的生活入于正规或离开正规;反之,性的生活也能使全体一般的教育进于高尚或沦于堕落。

于此,有些人主张:性欲在人类生活中虽占重要地位,但是关于这一方面的事,成熟人之性的本能很足以引导个人知所适从,所以无待于意识的教育,因而认定性与教育中间没有关系。这种主张,也可以列入前节反对性之研究者一类,显然是没有注意到社会上种种直接或间接起于性欲之种种罪恶与愁惨。

在我们看来,主张这一说的,恐怕是把高等动物哺乳类的性欲本能非科学的应用到人类上面了。须知,在一切动物中,它们的性交是操诸本能的;它们通常两性性欲的饥饿或激发,是受雌者在适于受精期之生理的情况上所起之刺激所操制的。例如一对狗,虽然终日相处,但是须到一定时期,方才表现性欲的朕兆。所以,在动物界,它们的本能已足以指导它们性的生活了。

但在人类,却就不然了。人类的本能远不及各种动物——这或者是高等智能发达的代价。人类一生差不多一切事情都有待学习(有正式学得的,有非正式学得的)。关于性一方面也是这样,因为本能不足恃,假使没有经意的教育,往往入于自损健康与败坏道德之途而不自觉。这一层,讲到性教育的必要时,再为解释。

四、为什么要反对性的教育?

前面说过非难性的研究者之主张,现在接着说非难性教育者的主张。这种人坚决反对把性的事实传授于儿童或青年人。反对者说:“让睡梦中的狗卧着吧,何苦惊觉他呢?”他们以为关于这种事实,要遮掩防洩还来不及,哪能以之公然传授的呢?为说明清显起见,以下把反对者之说分举如下。

(一)时常有人以为所谓性教育不过是好事者所弄出来的把戏。

他们说前代的男女们并没有性教育一类东西,然而他们的生活也过得很好,并没见得遇到什么特别的危险,可见性教育全是庸人自扰。

主张这种话的,实在忘了现代社会生活与前此生活之不同。在昔宗教的制驭和家庭的制驭,对于这方面的生活,有很伟大的力量。到了现今,宗教的制驭在多数人中,已经失势力了;而家庭的制驭力,也因为工业发达的缘故,多数少年人很早的就开始离开家庭自营生活,以致大为减弱。同时,社会上种种不自然的情况,供给了许多引人堕落之窟的诱引物——教育——恐怕非到每况愈下的地位不止了。

(二)有许多人知道性欲的事实有许多待澄滤改进的,但是他们以为这种属于个人隐私的事情,不应加以外力的干预;勉强以之教授儿童,反足以引起淫猥的观念。

曾记得有一位性教育专家以施行性教育的计划询问学生的父母,有一位率然回答道:“我不相信对于我的男女孩子当教以性的事实;我宁愿使他们保持天真,直到他们长成的时候。”这一段话很可以代表多数父母的心理。

说这话的人,实在的,如果不是自己身心上具有特别情形,便是自欺者。凡是肯下反省工夫的,或不是对于一切事实熟视无睹的,断不敢径直说:一个孩子只要无人公然教以此类事实,便可以保持天真。这一类的例子,以后再举。某学者说:“若是不言不论的方法能够好好的保持有效,那么,我们当中多数人当然要倾向于听其自然之一方面了,一位我们当中谁也不喜欢谈论性的事实。”又说:“但是不谈的方法,效果实在不佳,所以关于性教育方面的试验还是不得不进行。”

(三)另外有些人承认关系性的事实有给以指导或训练的必要,但是反对拿性欲当作一门功课来教授。

他们以为关于这一方面的事实,当临机应变,随时指引,渐渐把健全的性的知识输注于儿童;至于班级教授,则尤所反对。

以上的主张是反对正式的或形式的性教育,而不反对实质的性教育。我们认他很有见解,现在研究性教育者亦多主张此说。例如韦白氏(H.Webb)即有“反对一切对儿童关于人类之性的事实之班级教授”之宣言。他又说,关于性的事实,“一个人的需要和别个的不同;有时个人的谈话可以收最大的功效,而一般的讲演每无益而有害”。

五、什么是性教育的正常范围?

上面已经将反对性教育者的主张考虑过,现在要接着说明性教育的必要。但于此还有一先决问题就是性教育的范围。凡是一种学问在最初发展阶段中,都不免有彼此互异,各立一说的倾向。性教育也是这样。现今关于性教育的著书,作者所见,不过数种;本文所取的材料,多数是来自论别种问题或论一般教育的书籍的。但是就此等少数人的见解看来,他们的意见,彼此间也就很不同了。

解释性教育的范围之最简单的方法,是从名词解释下手。现时一般所用之名词,除性教育(Sex-education)之外,还有繁殖(Re-production)、性的卫生(Sex-hygiene)、社会的卫生(Social Hygiene)、性的训导(Sexinstruction)等类。以下把它们略为解析,然后性教育的内容自见,最终再由它的内容而定它的范围。

(一)繁殖

谈及性的事实时,有些人每联想到繁殖作用。因此,有些人恐怕要误会以为性教育之所涉及的不过是关于生命起源之性的历程之应具的知识。这样解释,实在把性教育看得太狭隘了。在一切动物中,性与生殖果然差不多是意义相合的;但是在人类,却就不然了。在人类中,性的生活固然一方面是关于繁殖,但是性的活动与影响却不一定关于繁殖的。事实上,性教育之所以成为必要,多是离开繁殖作用之性的问题。

(二)性卫生

就我所读过的书,许多著作者把性卫生当作性教育一词使用;也有人主张,关于性的卫生之教导,是性教育之惟一的领域。这是确然无疑的,缺乏关于性的指导,首先且最为人所易见的效果,就是个人的身体健康方面。实际上,施行性教育的处所,也多以这方面自限。但是,我们若进一步追究,便觉得这种教导之不完备与不彻底。现在请举两个显明的理由,表示我们为什么不赞同用性卫生,来代替“性教育”。第一,性卫生一名词太狭隘;性的影响不仅及于健康方面,而且及于伦理的、社会的各方面。换言之,有许多性的罪恶并不见得危险及个人的健康,而于伦理上、社会上却有极大恶果。第二,若是性教育就是性卫生,那么,今日殊无别一帜的必要,只要附列于卫生科之下好了。

(三)社会的卫生

社会的卫生之目的,可以说是在于矫正一般社会生活中之不健全的或病态的情况。但是,美国近时一般人每有把社会的卫生一词专指一般不幸的或不良的生活中之性的方面的。照前的解释,则性的问题不过占社会健康问题中之一小部分;照后的解释,则竟是以社会的卫生即等于性的卫生,不过他的观点是从社会方面而定罢了。(有人主张以“社会的”来代替“性的”),以避免由“性”字所联带而起之不洁观念。)我们对于这个名词也有两种不满意的地方。第一,就性的本质说,其中所带之个人的成分实比较的多;就是施教时,也多从各个人下手;“社会的”一语表面上也不妥当。第二,这个名词太含糊,易使人误解。

(四)性教导

这个名词本可与性教育通用。但是有些深思的教育学者把“教导”与“教育”分开讲,以为:在“教导”的场合,一方面是教授者,一方面是学习者;而在教育的场合,则一方面是教育者,一方面是被教育者。在前者间,只有知识或技能的传授,而在后者间则包举被教育者全部的生活而对之负完全的责任。照这样解释,我以为“性教导”一名词也不妥当。因为即使性教育的目的只在传授一些关于性的知识,那么,必致成为很简单的事了。但是我们如果再进一步看看,就知道单是传授一点知识,这种性教育的结果,不是无效力,便是发生更坏的影响。性教育也和其他各方面的教育一样,教育者的人格感化、教育场所的环境设置等等都有极重大的关系,不能单靠知识的传达。

(五)性教育

由上面所解释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性教育并非只限于传授关于繁殖的知识,也不是限于个人的性卫生之教导,或社会的卫生(狭义的,指关于性的方面者)之改进,并且不是只限于性的知识——包括卫生的、社会的、道德的等等方面——之教导,而乃是一种渗透于一个人的全生活中之教育。比格罗氏的解释最为包罗完备,他说:“就最广义说,性教育包括一切能直接的或间接的帮助少年人自己去解决那些必然的将以每种形式阑入于各个人生活中之性的问题之科学的、伦理的、社会的与宗教的训导和感化。”在这里,我要附加一句解释,就是如果我们希望一种知识真正能够影响个人的生活,那决不是单靠传授片段的或系统的知识所能奏效;所以尤其要紧的,乃是这些关于性的方面之科学的、伦理的、社会的训导须要深入个人的生活中而成为其生活理想之一部分。因此,我以为性教育一名词比较“性教导”要更为稳妥一点。

六、使性教育成为必要的理由是什么?

由以前各节看来,性教育的必要至可概见,以下再就以前所未说的几点申述它的大略。想知性教育的必要,当先从无教育的弊害说起。

(一)如果不教的方法能够保持天真,那么性教育殊非必要。但是我们要知道,这种臆想实在是不可能的。

通常儿童们对于成人所愈不使知的事,他们愈想追问。适当的教导人不肯告诉他们,他们每会从不适当的来源得到这类知识,而且因此而存着污秽的观念,结果必致更坏。最近有人调查六百七十七个青年之第一次性的知识之来源,答案得自不良的来源的竟占百分之九十一点五 之多(参看《心理》第二卷第二号周调阳《性欲问题之研究》)。这大足以证明不教的危险了。

(二)对于性的事实,用虚言搪塞,或秘而不宣,最足以激发不健康的好奇心。

儿童的心中每因此觉得其中定有一些难言的不洁的东西。人类的本能本不足以智慧的指导生活,已如前说,所以有人说儿童于道德上是盲昧的(Morally blind),其实于健康上也多是盲昧的。著名神经病专家苛蒂尼(Dr.J. W. Courtney)说:青春发动期,少年男女的心力与体力的发展,每失其均衡;于时,青年人新具一种新的觉悟,而最大的危险也即伏机于此。这时期,假使他们关于生命中必然经过的变迁之心灵的与体质的意义昧然无知,女子每限于神经衰弱,而男子之限于不能自拔的恶习也多在于此。他是医学家,所说必有所根据。在适当时机内不予以教育,等到他们已陷入恶习,然后责备他;他们将说:“我假使能早觉得,必不至此。”或者说:“但是你从来没有教导过这类事情啊。”这一类语气虽似乎是遁词,但由此愈可看见负有教导责任者不为教导之过。我们须知人类因为延长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的遗传,本能的需要渐被屏除;因此,人类对于性的现象,什么是常态的,什么是应当避免的,都非本能所能指导而达于安全的境地。

以上是从反面证明性教育的必要,以下再就正面说。

(一)预防不正当的知识之侵入。

前面说过,秘密政策不能保持儿童的天真,所以目前的问题不是儿童应当授以此类知识与否,而是当使儿童由什么方法获得此知识的问题。性教育和种痘一样。为防避天花,所以要种痘;为免儿童从不正常的泉源得到不健全的、有害的性的知识,所以必需施以正当的训练。霍尔氏(Stanlay Hall)的主张最有见地,他以为当着重首先得着正当的表象,使一种严正的、健全的见解先占着心灵的领域(Getting the right presentation first,occupying the mind with a dignifie,wholesome view.)这样,儿童既然先有了正常的见解,那么,不正常的来源自然无隙可入了。

(二)供给应付性的问题之知识。

孔德(Comte)的名言说:“知识即先见,先见即权力。”(Knowledgeis foresight,and foresight is power)知识是使我们能主持生活的;由知识欠缺所发生的罪恶与惨剧,实在指不胜屈。关于健康与疾病、食物与毒物、运动与休息之卫生,早已教导儿童,其结果人人都认为满意;于是由此自然产出一问题,我们为什么不以同一的方法应用于性的卫生呢?生物学、生理学在学校中成为正功课已有多年了,然而讲到生殖系,尤其是关于人类的,都省略不讲。(作者在中学校时,生理学讲义目录上列出生殖系一章,但教员并不去讲,只说一句“留待你们自己去研究”的话。)这在外国从前也多是如此。但是,其结果使人不能以正当方法应付性的问题所生出之危险,无待多说。

(三)完成个人的教育。

教育是以人的全体生活为其对象的。性的生活既在人类生活中占紧要的地位,且影响及于生活之其他各面,如果不施以相当的教育,则所谓全体生活的教育实不能算作完全,因为他遗下了一个最重要的部分。汤姆生(J. A.Thomson)和及德士(P. Geddes)两氏所合著的Sex中,说“在性的冲动之操制中,有一个训练身体和心性的机会,并可因以增富全体人格”云云,真可谓能见其大了。

(四)企图社会全体的幸福。

缺乏性的教育,首先蒙影响的,是个人的健康;但一切性的影响只限于个人方面的极少;于是又产生道德问题,而个人的问题遂一变而为社会的问题。此中最重要的问题有结婚问题、优生问题等类。前者是要调整男女间之正当的关系,是为巩固目前社会的方策;后者是要改良将来的人种,以植将来进步的社会之基础。以上两者可以说是性教育之最高理想。

七、性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总而言之:性教育之所以必要,乃是我们要使一种严正的、质直的见解占领了青年人的心灵界,免得他们获得了一种谬误的识见,并且怀了一种污秽的见解——这种机会是非常之多的,正如某性欲专家所说:“他们吸收此类性的知识,正如呼吸空气一般,是无从防止的。”多数儿童,在青春期以前,每能从某种来源探知性的事实,在今日已为人所一致承认。所以目前性教育的应否施行,已不成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去实施这种关切人生最深的教育。

在讨论实施问题之先,还有一事亟待解决的,就是性教育的目的。必要目的确定,然后才能按步进行。性教育的目的,概括起来说,是供给青年人以解决性的问题一切必需的知识与态度。这种规定还嫌太简略,不易使人看出他的内容;去年美国性欲教育委员会为中学所拟定的大纲,列举性教育的目的,颇为明晰,作者曾经译出,现在转录于此。

(1)使青年人对于关乎性欲的事件持一种健全的与尊重的态度。

(2)供给讨论性欲时所必需之适当的用语。

(3)答复儿童与少年人之自然的问题,务使对于性欲的事件得免除病态的而养成康健的态度。

(4)使女子对于月经的经验,男孩子对于出精的经验有所准备。

(5)增强男女青年的品性,以抵御青年人的通常诱惑。

(6)减少通常由过分的与不适当的刻意压抑连带而起之紧张与烦闷。

(7)兼用训话与实例,使儿童能自己分辨孰为健全的,孰为纵欲的;并发展其对于健全者的好尚。

(8)根据现代科学的精神,给予少年男女以若干关于为人父母之责任观念,及在何等条件之下可得快乐的结婚生活之观念。

(9)训练此辈男女儿童,俾将来于性欲事件,对其子女能给以适当的训练。

以上规定,颇为显明适用,我国教育界如有实行性教育的,可以此为绝好的参考标准。

不过,现时一般性教育专家多说性教育当从最早时期下手,否则,儿童已经自不正当的泉源得到这类知识,便不易矫正先入的观念;且教导者也有难以措词的窘况,因为贸然于青年期提出这问题,总嫌太突兀。所以韦尔氏(Ira. S. Wile)主张性教育当从小学(或幼稚期)开始。幼儿才能发问时,如询及小弟弟、小妹妹之何自而来,就当以最简单而正确的话答他。所以我在这里再把小学性教育或幼儿期的性教育的目的列出几项来。

(一)使儿童略知生命的起源,免得激起他的不健康的好奇心,而想向不良的伴侣去发见这类知识。

(二)自幼年起就使儿童渐渐了然性的事情是严正的,不是卑污的,则将来施行比较正式的性教育时,自不致反促他们的不洁观念。

八、谁最相宜负担性教育的责任?

现在要接着讨论施行性教育当由谁负责任之一问题了。关于这问题,有许多争论。主张性的事实绝对不能作为教科之一部分的,我们在前节已批评过,不必再论;现在专就主张当有性教育者的意见大概说明。有主张性教育当完全听于父母,学校不应过问。有主张医生在这方面的知识——尤以关于性的卫生方面的——最为丰富,最能随机应变,所以应当委之校医。又有人以为教师的任务既然是对于儿童全部生活负责,那么,性的教育也当由教师负责。就是同主张由教师教授的,其中又分为数种意见:有以为当由专职教师担任,有以为当归卫生科教师,又有认定理科教师不能辞责,亦有说体育教师最适宜的。

现在介绍性教育诸领袖的主张,然后再分别叙述各人所应分别负担的责任。

(一)韦尔氏的主张

“许多时候以来,公立学校即被人视为输入性教导之最适当的处所。就初级学校论,我相信这是一个误点,因为这件事由各位父母对于各个儿童施行,较善处置。”又说:“性的卫生之教导,天然的属于家庭训练之一部分,虽然这是向来的父母的努力所未及的区域。”他以为教师可以帮助父母,教导他们怎样去对他们的儿童行教授之事;或者在特殊事件中,应父母的请求,也可担承这问题。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性教育当以父母为主而以教师为辅的。

(二)伯格莱(W. C. Bagley)的主张

他说:“教师与父母,在儿童性的成熟期,同遭值一个特殊的问题。一方面有极力主张在学校中从事性的教导的,而他方面又有势均力敌之反对此等教授者,故教师于此常有处于上下两磨石之间之难。此等教授之必要,因为多数父母所承认,但是多数父母每不愿意学校中有此等教授,虽然彼等自己是太疏忽或不了解当如何施行此种教导。”

“这是不成问题的,即性卫生之教授原来系父母的责任。但是因为他们每遗忽了这种任务,许多中间级(Intermediate)与中学级(Grammar)的教员觉得有时实有给予某生以其父母所应供给之同情的劝导之必要。老练的女教师,在此时期,对于她校中的女生,可以为其毕生的柱石;而男教员之于男生,也可以为同等的尽力。两方都有时不得不求助于父母,或者吸引一些可以安然托付之异性的成年人,使对儿童为此类谈话。”

“时常的,尤其以在村落或农村居境中,应该召集母亲会议,请医生或其他适任的富于同情的老练人讲演;这等人须能以不致伤及任何人的感情或挑起任何人的反对之方法,而说明一切。”

以上的主张,是承认父母为天然的教授人;但是因为他们多数不能胜任,所以教师不得不引为己任。但伯格莱同时还主张当极力令父母参与,有时并请医生供给基本的知识。

(三)汉德生(C. R. Henderson)的主张

他以为我们此时不能适度地谈道关于性之解剖学的、生理学的、病理学的与卫生的问题。疗治病患的任务我们必须听诸医生。我们现时所论的,乃是教育的原子(Educational factor)。“所谓教育,意思要比教导所含要更广博些。无知是病患与孱弱的一因,但不必是惟一的原因。遗传的倾向、恶行的示范、拥挤的居宅、不健全的习惯、酒精中毒以及其他别的要素,都应算入;而这些原质的影响之在病态的嗜欲与情欲中的(Morbid appetites and passions),也不能单由给与训导就能铲除尽净。同时教育界的同志,在校服务的与思想界的领袖,都应当共力襄助 之,以改进影响于品性的情况。”

学校当局纯然采取消极的态度,是不可能的;因为堕落的人、猥亵的印刷物每侵入我们的学校中来,那是“真正的道德的毒剂”,我们对他,应该力与争锋。否则,“在督视者是雌伏时,仇敌就要活动而且要肆行无忌了”。

照汉德生所主张的性教育的任务,决不是少数人所能担任。以上所说的,是他的理想的主张;在实际方面,他的主张如下:“当社会的问题须待教育的扶助时,教育界必须居于引领的地位,而且至少须承担帮助父母以知识与方法。在目前,为父母的很少知道应当怎样去履行他们的任务。现今这种由父母开其端的政策,已经在试行中。”各处学校董事部(指美国的)与社会卫生社已经实行召集儿童的父母,共同讨论,并且使医生得充足的机会准备去担承这种细致的工作。汉德生氏以为这种办法是最适当的,因为性的教导显然是属于教育的,而医生又是社会所共认的专家。我们由上所说,可以看出汉德生是主张由父母、教师、医生三方面共同担负责任的。

(四)汤姆生(J. A. Thomson)的主张

汤姆生说:凡事留心过这方面的事实的父母或教师,很少满意于听任性的冲动之发达而无教育的认识之消极的常法。稍微一点智慧的和友谊的规劝,常能救济一个健全的生活,使得免去可以避免的不快乐和身体的孱弱。不过一般人虽多已有了这种觉悟,但对于“教师之企图侵入于所谓属于父母的本分以内的事,是否正常,则许多人尚表示疑虑。然一般父母实际上并不见得能履行这种特殊的责任。父母中很少数能利用间接的、非属人的(Impersonal)、生物学的进行法。当父母为儿女谈到性的事实时,这事件之属于人的方面的,在儿童心中,显得太突兀、太不自然了。”并且通常最需要训导的儿童(先天的习性上有易入歧途之倾向的),每难望其能由父母手中得到这类教导。若是学校再取放任政策,那么,关于生命之中心的机能的识见,只好听他们随意从不正当的来源去掇拾了。

由此可见汤姆生氏也承认性教育是父母之责,但是一般父母多难恃,若教育者不自进而负此任务,不啻是忍心看一般青年人堕入于陷坑。

(五)比格罗的主张

比格罗说:有多数人深信这类知识有教导的必要,但是因为现在少合格的教者,便又取消了他们的赞助。我们承认在我国施行这种教育所最感困难的,也就是这一点。他的最后主张如下:“立性教育的基础之第一步教授,须由父母或其他与儿童有最亲切关系的在早期儿童时代教他。”通常这是指母亲;但是在许多事件中,教师、祖母或父亲等人,若其影响于儿童的力量大于母亲的,也可由他们去教。

比格罗说许多相信性教育的母亲主张:在青春期以前,母亲对于男女儿童,可以给以一切必需的卫生的引导,并教以生命之基本的事实;但是到了青春期,女子固然可仍旧由母亲教导,男孩则须由父亲教导。比格罗以为在青春前期(十二岁至十四岁)的男孩,最为需要母亲之亲切的教导;若骤然改变态度,适足致儿童走歧途,使前功尽弃,实为不智。

至于由教师教导时,对于人的问题,他主张慎选。性的教育中所最重要的要素是性的卫生与性的道德。性的卫生方面,生物学教师当然可以胜任。“性的训导之大部分,不过是生物的科学、卫生与道德学的扩充;而在中学校与大学中,则当由正式教授部中之选任的教师担任;若遇见可能时,课作为正式学科的一部分。”但是他并不主张性欲的专家来任此事,因为要想真能够帮助各个学生,那一位教师须有关于性的问题的一般的知识方才可以,单恃性的知识是不够的。

比格罗的主张,概括起来,大要是:初步的教导,在通常情形之下,当由母亲担任;有不得已情形时,母亲以外,与儿童接近的或教师也可担任。至于后来进一步的教授,则当由选定的教师司其事。

九、父母、教师、医生三方面怎样分担责任?

综观上面所引的见解,都是大同小异的;现在我们不必再旁征远引,可以归结为一暂订的原则:性教育的实施当以父母与教育者为主,而以医生为辅。以下再把怎样令这三方面共负性教育的责任分述如后。

(一)父母方面

现时一般主持性教育的,几无一不承认父母当重大的责任。现在综举各种理由如下。

(1)父母对于子女,天然的有最密切的关系,负长久的责任。

(2)幼儿与母亲接触的机会最多,最初关于性的问题(如婴儿从何处来的),多数是对母亲提出的,当然由母亲随时教导为最自然、最有效。

(3)属于人类之性的知识进行时,须参合儿童的个性,为相当的应付。“知子莫若父”,这一句成语在现在也可以适用;洞见儿童的个性,以父母最为深彻。

(4)性欲成熟期,普通以为在青春期,但是这不过就大概说,实际上断不是划一的;这一层只有关心最切的父母能够随时查察出来。

(5)性的经验并不随年龄而一致,也和别种经验一样。有些未到青春期的儿童所知的也许比已到此期的更丰富。这时的需要,是将必需的指示他,而纠正来自不正当渊源之谬误的观念,这个也非一般的教授所能致效。

(6)性的教育,也和别方面的教育一样,除正式的教导外,尤当注意良好健康的环境方面的设备。因此,要想使儿童得到最完善的性教育——性的卫生及性的道德各方面——对于儿童日常所接近的人物、所阅读的书报、所听闻的谈论,都当留意使不悖于我们所立之最高的理想。这一层也唯有父母能加以继续无间断的辅导。

(7)一个人之一切社会的接触,都含有教育作用,学校教育不过大教育的区域内之一部分,对于别部分为补充的作用,这意思就是说:学校教育所设施的,当以儿童在别的处所所不能获得的经验。性的方面的教育,天然属于家庭任务的一部,其中有许多部分固需待学校的帮助,但其中关于生命起源诸问题等,实以由父母传授为最方便。

以上自然是偏于理想方面,实际上多数父母还不能如我们所期望的而负这重任。于此,我们学校中应当注意的,是我们应当教育现时一般儿童,使他们将来能够教授他们自己的子女。这是美国《中等学校性教育大纲》上所列举之最后的目的。

(二)学校方面

学校当局对于性教育须有相当的设施,也是现在多数人所主张的;兹略举其理由如下。

(1)家庭中的教授不可恃,因为许多父母还不能当此重任。

(2)性的生活和别方面的生活有交互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性的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也有不可分的关系。学校如不兼顾到这方面,则一般的教育难期完全。

(3)学校中有许多科目,尤以卫生、生物学、体育、伦理各科中有许多材料天然可供性教育之用;施行时,如果善于支配,确是轻而易举。

(4)学校是儿童之第二家庭;离开父母而寄宿学校的儿童,与学习的关系尤其密切;此时(最良的寄宿舍当准照理想的家庭之组织)教育者对各分子当负担父母在家庭中所有一切的责任。

(5)伯格莱说:性的恶习之一种每牢固于学校居境之上,于是发生严重的训育问题。“这种恶劣的势力必须抉发出来,并且应当不惜任何代价铲除之。救济这些不幸的情况之第一步,必须用很有力的很彻底的防腐剂(Antiseptic),随后又须立刻傅以止腐剂(Aseptic)。换言之,第一须做的事是寻出并立即铲除这种恶习;第二须做的事是注意使其复现的机会减至最小度。必须创造一种情况,使足以将心灵吸引到健全的活动上去。”这里所说的是学校训育问题;若是教育者不能注意到这方面,则家庭的性教育无论如何完备,学校的性教育如何周到,恐怕除异常的儿童外,一定要减弱不少的效果。

(6)性教育的初步固然不难由父母承担;但是他的后部,论到结婚问题、优生问题等等,即非有左右逢源的科学的知识,即难期透切动人。

总言之,学校中的性教育可以说是赓续家庭中的性教育(或补充家庭中的性教育)。于此生出一问题,即现时的一般教师昔时多受旧观念中“秘密主义”之陶冶的,很少有过正常的经验;就是饱装性的知识的教师,也多难望其善于措词:这是将来的教师训练问题,为现时亟待解决的。美国学校中去年已订出中等学校性教育纲领,闻法国教育当局也已设立此科,以应教师的需要。

(三)医生方面

现时教育家很少主张当由医生去担任完全性的教育事情;这是因为一般医学家多为科学专家,而不解教育方法。他们虽然是充满了关于性的事件之科学知识,但是未必能够以教育者的见地为被教育者陈述此类事实。在别种学科中,直白的陈述事实,有时对于儿童已感不适用,在性教育,是洞入青年人的生活之隐处的事,尤其要慎重的。

统看现时一般学者的主张,性教育虽不以性的卫生为其范围,但是他的起源确是由性的方面之病症,而引起大家注意的。汉德生说:“在性的事件放弃无言政策必要,大概是先由一般负担修缮受花柳病蹂躏之任务之医生的警告而后才促起教育事业者的注意。同时在欧洲与美国,有些医学家尝求助于教师与慈善家共起而帮助他们来抗敌那加痛苦于无辜者而危及来世子孙之病患。”以上是医学界在过去中对于性教育运动上之功绩;即是在今后他们的助力还是必需的。

教育者(指从事教授者)的主要任务,为利用人类文明的成绩,以教育一般儿童;但是对于组成现代文明之各部分科学知识,却须待各区域内的科学专家来供给他。这句话并非小觑了教育者,实则因为分工的结果不容不如此。关于性的知识,据研究专家说,到现在还未能十分了解;担负这种教育者当然要依赖科学家——尤其是医学家之专精此方面的——源源供给材料。由此,可分述医生在性教育上的任务。

(1)校医施行身体检查时,可以乘机发见儿童有无沾染关于性的恶习,以便救济。

(2)供给教育者以必要的性的正确知识,并为之解释一切性欲的现象之意义。

(3)青年人之心灵上或身体上已蒙性欲方面之重大影响的,医生的临床劝告,最易收效。

除医生外,间接供给性教育之正确资料的,自然要推生物学家;此节待论性教育与自然科的关系时再说。

十、性教育应当怎样进行?

这一节接着研究性教育进行之步骤。前面讨论性教育之范围与当由何人负主持之责时,已大略说过一点,此节再就前所未说到的大概一说。

(一)性教育当以什么时候开始?

在一般人的见解,每以为在儿童没有到成熟期以前,用不着去张致他。这实在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1)韦白(Webb)氏说:“幼儿期之日常微末的习惯,对于成熟期的道德毅力,大有关系。许多十分年幼的孩子由于负管教之责者之愚昧,而陷于恶劣的习惯。”

(2)韦白氏又说:“现代的儿童比前代的儿童每会更早的就问到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因此,在这时候,若不与以绝对真实的答语,他们必定要想从不正当的渊源去得着这类知识。

(3)韦尔氏说:“时常听见人说性卫生以在成熟期教授为宜,这实在是开始得太晚了。城市中的普通孩子,于成熟期以前,早已经得到了他的大部分性的识见,实在多是谬误的识见。要等待到这时候,实在是使得这种教导更为困难;因为成熟期以前从未为他的子女谈道生命起源问题的父母,到这时候,很罕见能鼓起充足的勇气来开始提出这问题;并且在儿童方面,这时间已经存了羞愧心,为他的障碍物了。”

从以上各理由看来,可知性教育的开始决不容等到成熟期。韦尔氏说得很明了,他说:“父母的教导当以什么时候开始呢?”他的答语是:“当儿童第一次由他的问题而表现欲知的时候。”在三岁或四岁、五岁时,若是一旦问到:“这小孩是哪里来的呢?”这问题本是极自然的,但是父母亲的答语却多是极不自然的。这时与当他们向父母索取面包而报以石头一样。正当的答语是要简明而真确,打消他们的不健全的好奇心——这指向不正当的处所寻求这类知识——而植以后的基础。

(二)性教育的初步应当用什么教材?

性教育的出发点,当从自然学——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下手,是现今一般性教育专家之所共识的。现在略举数例:

(1)直截的陈述人类之性的事实——尤其是关于生殖方面——无论教者如何教授有方,总觉得有些太不自然;但是若就下等动物中之类似的事实说明,那就很自然了。这种教法,并不需曲解科学上的事实,可以表明性欲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由这种启发,可以中止儿童之无谓的猜测,与不洁的联想。除动物的研究可资利用外,高等植物的研究,也有相当的价值。

(2)由生物学下手,尚有一特别优点,就是许多生殖现象都是他们所可目睹的——直接的经验。汤姆生和及德士两氏即主张对于二十岁 以下的儿童之性的教导当发轫于家养小动物的研究,其中以兔子、鸽子为上选;但此外家禽、猫、犬之属亦可。并且有机会,可让他们到田庄中去观看家畜的情形。这种观察的主要作用,就是拨除笼罩于性的事实之疑云。

(3)由生物学进行的方法,现时已著有成效,为我们所可安然采取。据A. Faria de Vasconcellos 在比利时的Bierger-lez-lez-Wawre所办学校中施行性教育的经验,他的进行方法是用动物的生殖、园艺、栽花,为引他们到这类性质的问题与现象之自然的门径。这个前例,不必说,自可见其有价值了。

(三)进一步的教导方策怎样?

儿童的生活范围,随年龄而继续增广;到后来,专恃生物学上的事实,就有所不足了。并且生物学所供给的知识多关于生命起源方面;至于人类性的方面,上之繁复问题就非生物学所能为力了。现在列举进一步的教导方策数条于下。

(1)在《比利时之新学校》中,有一节说:“当学生年龄够长了,我们的医生就结 他们以关于一切属于这方面之个人的与社会的卫生的问题。”这是由医生直接与以劝告的方法。

(2)汤姆生与及德士说:“除藉着健全的植物与动物学的媒介以扫清性的问题以外,现时许多人不肯再进一步。但另有一般人,大概是更熟知时常伴随青春期所发生的难题与错误事实的,则深信(尤其是对于男孩)必须再进一步的。”他认 学校中医术检查,以免除多数青年的苦恼,已有功效,但他还赞成“有些校长们和他们的学生为直接的谈话,警告他们预防青年期的危险,或则给他‘良好教导的书本或论文’使他阅读。但他最认为妥当的,是由校医之有力劝诫,因为他对于这问题最能谈说自如。”

(3)凡是教育上一种目的,例如“公民效率”,断不是斤斤于一种学科的教授所能收完满效果,必需除主要学科以外,其他学科也共同趋向同一目的——至少不许含着互相反对的倾向。性教育更其是这样。除生物学外,辅助性教育目的之完成的,有数种最切要的学科。

A.体育

心理学家说青年期每有过剩的精力,若不为他谋正常的发泄,往往偏向歧路。这时期最好是使他多劳其筋骨,并发展忍耐力、自制力。此外还须利用各种有益的组织,如童子军之属,使他们的身心有所归宿,而减少性欲刺激的机会。

B.道德

空谈道德,固然为现代教育所不赞同;但道德的原理,却随处可以包孕、随处可以指示人以行为的准则。性道德的始基为两性互相尊重,且自知爱重。汤姆生说:不必由惹人厌烦的方法引证道德规条,也可使青年人明白贞洁与自制能令结婚快乐、民族强壮,而性的放纵即不啻为地狱。

这是关于提高个人理想方面的事,形式的道德规条虽难奏效,但道德的真义都不可不设法浸渍于儿童的生活中。

C.优生学

这里不是主张在学校中可以把优生学作为一种正式学科,不过是要使他们略知一些生活上不可少的改良人种的知识而已。儿童们从很早时期已习见植物、动物、人类之幼者都肖他的亲体的事情。汉德生以为在简单的自然科中,曼兑尔尔 的遗传定律很容易使少年人明了。柔弱与某种形式的病之遗传,也可因此使他明显,而其中的意义也可以解释出来。鸟、猫、狗等的谱系大可作为优生学的基础。“经验已经证明可以令男孩晓然于他们自己之自制和贞洁的生活将来能影响于他们的儿童。”由此可见,这些生物学上的真理,假使能以适宜的方法提示,很可深印在儿童的心性中。

由以上所举的各家的学说看来,可见性的教育愈到后来,便愈形复杂。在最初单由父母(如果他们确有相当的知识)去教,已经很够了;但是到了青春期,则凡是对于儿童生活负一部分责任的——父母、校医、各科教师,尤其是体育、生物学、德育各师长——都当共同分担责任。

就中,我要加一句,就是医生之直接的劝告应当限于特别需要的时期。在常态情形下,自以父母和教师为得当。至于用书本使儿童自己阅读的,确是一件最经济的办法;不过这类书籍须要慎重选择。有许多署名性的卫生的书籍,内容每反足以激发不健康的态度。比格罗氏说:美国现时这类书本很少当意的,我国更是无从说起。有兴趣于性教育的似乎也应当着手编译。

十一、施行性教育应当注意的是些什么?

性教育在最近才受人注意,在欧美实际上虽然已有试行的,但关于这方面的经验终嫌未足。又因性教育本质上跟他部分教育比较起来,实有如汤姆生所说:“现时关于性教育的结果之确切的事实之基础,是依然这样狭隘,所以凡是独断的见解都所不许的。”这句话是研究或施行性教育者所当考虑的。现在将一般学者所认定施行性教育时所应当注意的各点分列如下。

(一)要顾到公共的感情。

这是汤姆生氏所主张的。教育是社会的事业,处处须待社会公众的扶持与合作,当然不能一意孤行,置公众于不问。他所以主张不可过于超越当时的公共感情(Public sentiment)就是为此。去年美国性欲教育委员会所拟定的《中等学校性欲教育大纲》中也曾声明说:“吾人虽相信此科极关重要,然而在某地域内之教育当局若显然表示反对时,则在该地域内施正式的性欲训导,也为不智。”其用意亦同。

(二)要顾到个性。

在一切教育中,总不能抹杀个性;教育心理学对于个性之极力看重,亦即为此。个性在性教育上更为重要。一方面是因为同年龄的儿童关于性的方面只发展程度是各异的,一方面是因为性的特质是特别需因个人需要而异的——指进一步的训导。

(三)不宜单立一科。

美国性欲教育委员会声称将性的事实,作为课程中之一分立的隔绝的学科不相宜,其故不外:

(1)学校中多数科目只须能善为教授,都可利用以为健全的性教育的工具,尤其是体育、动植物学、各种社会的科学。

(2)汉德生说:“最聪明的方法,是永久不许有一本小册子、一部书或一套讲演专论这特别题目。因为以此事为一独立学科去教训成人或儿童,显得太显露且隔绝其天然的联属。”他的主张虽是稍微过分,却也含有深意。

(四)初步的教导,虽然可以男女合班;但进一步的教授,则必需分别男女,慎选同性的教员分教。

初步的教导是一些生物学上的事实,不从人类方面去说,当然没有分教的必要;但是渐渐说到人类身上,因为人类的本性和男女的问题有许多不同之处,自以分教为妥当。

(五)要极端慎重。

关于性的事实常守卑怯的缄默,固然有许多弊病,如前所屡言;但是太放言高论,也有不是处。总之,有时当说话,亦有时当缄口;都须因各个事件而为相当的处置。汤姆生氏警告我们说,我们如希望不致溺职 ,则关于性的事实,与其陷于说得太多之误,不如少说为比较安全。这句话一定不是无所指而发的。(完)

记得一位学问家说:“在每一新运动创发之始,每为多士各逞其说的机会。”且因标准未立,不免常有错误之虞。性教育比较上还是一种新运动,当然不能外此。我作这一篇文字,所参考的著作不过七八种,当然不能算一种完全的主张;况且作文的时候,又多是在早晚应当休息的时间,所以更觉费力。其中错误的地方(如果读者遇见),我不希望人家原谅,只希望读者肯代为指正。我所要说的,还不止此,这里只是一个纲要;以后研究有得,当再写出请读者指教。

作者附识 wePU9C1RU+gZssbIS0FVYk05j+YYHG3qhamjmZHxc+IdYt3PoETy1Bk6Trk9cwq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