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梦想不是原地转圈圈

连续几天江寒都在忙着构思自己的大论文,零零星星有几个同学过来找他,都是探讨些具体的题目。

江寒的大论文现在写到关于梦想的一章。在北京的时候,一个老教授曾经痛心疾首地说现在的中学生很多是“贫血、缺钙加脑膜炎”。“贫血”是说现在的孩子亲情观念淡薄,“缺钙”是说现在的孩子缺乏意志力,而所谓“脑膜炎”就是指现在的孩子缺乏理想。江寒这么多年来和中学生接触,他有自己的看法。所谓理想,人总是有的,而且人的理想总是在不断地适应环境,随着个人对自我认知的加深,以及对社会认知的加深而发生变化,这些都是合理的。

也许小时候,人人都想当科学家,羡慕科学家能够做出很大的贡献,受人尊敬。随着慢慢长大,发现成为科学家不是那么容易,于是把理想降了半格,成不了科学家,我可以成为一个教授。再长大一些,发现成为教授也不是那么容易,于是又降了半格,干脆当个博士。最终,发现博士这个目标还不算难,终于当上了。这个时候,离教授很近了,于是会想:我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教授呢?干脆,努力拼搏,在40岁的时候,真成了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教授。而这个时候,科学家成了下一个新的目标,经过10年的努力,在50岁的时候,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很多人的理想轨迹总是这样的:从高处慢慢往下落,落到自己有能力实现了,再慢慢往上升,终于达到自己最初想要达到的高度。其实在慢慢往下落的过程中,我们就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随着我们日渐成熟,终于明白,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人生价值才是对的,好高骛远不能解决问题。

想了一上午不知道如何下笔,江寒看了看表,到吃午饭的时间了,便从橱子里拿出饭盒,去食堂打饭。刚踏出办公室门,下课铃声便响了,正在思考问题的江寒愣怔了一下,抬头突然见凡人校长带着一个男孩和一个中年妇女朝他办公室走过来。

凡人校长见到他连忙挥了挥手:“江寒!”

凡人校长稍微加快了步伐朝他走过来,妇女和男孩紧跟在后面。

凡人校长走到江寒面前:“正好找你,中午一起吃饭。”

“志强,这就是江寒,人家是清华的高材生,当年的省高考状元,今天中午和江老师好好聊聊。”凡人校长跟男孩说完,指着男孩向江寒介绍,“我侄子,好好点拨点拨啊。”

旁边的中年妇女插进话来:“是啊是啊,江老师您多跟他聊聊。我这孩子很聪明,就是不爱学习,我和他爸都特别着急。这不听他大伯说您在这里,机会难得,就过来找您,有些问题想跟您咨询一下。正好顺便一起出去吃个饭吧?”

江寒瞅了一眼凡人校长,觉得不好推辞,便说:“辅导没问题,不用出去吃了,在学校食堂解决吧。”

“别客套了,赶紧走吧。”凡人校长拽着江寒就走,“去好朋友饭店,哎呀,我们这小地方,你也别嫌弃,就这么一家拿得出手的吃饭的地儿。”

到了饭店,刚下车,在饭店门口站着的一个中年男子,就快速跑过来,伸出手:“是江老师吧,您好!”

男子长得和凡人校长神似,江寒猜出这应该是凡人校长的弟弟,赶紧伸出手:“您好。太客气了,我说在食堂吃就行,王校长不同意。”

“哪能呢?虽说这饭馆不大,但地方菜还是多一些。也不知道您喜欢什么口味,我定了个包间,咱们上去点菜。”凡人校长的弟弟边说边拉着江寒的手把他带到饭馆二楼的包间里。

不用说,中午又是一顿酒,江寒喝得稍微有点头晕。不过意识还是清醒的,吃饭的时候他也大概了解了志强的情况。

简而言之,凡人校长的这个侄子学习还是不错的,目前读高三,马上就要高考。按照现在的成绩,上一本肯定是没问题,而且肯定能考个不错的学校。问题是凡人校长的弟弟和弟媳都感觉这个孩子学习动力不足,都高三了,总偷着玩电脑,还需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学习,凡人校长的弟弟夫妇束手无策,所以来找江寒了。

动力不足的原因有可能是方方面面的,但是凡人校长的这个侄子,动力不足的原因江寒也琢磨出来了: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吃饭间,志强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考个名牌大学应该没问题,你们不用为我操心。

凡人校长的弟弟让服务员把碗筷收拾完毕,几个人坐在沙发上喝茶歇息,江寒迅速梳理了一下思路,想好如何跟凡人校长的侄子沟通。沉默了一小会儿,感觉大家都在等着自己发言支招,江寒便开始说话了。

“志强,听说过斯坦福大学吗?”江寒看了看坐在沙发上喝水的志强问道。

“嗯,听说过啊,很有名气的大学。”志强看着江寒,他其实挺佩服江寒,从小到大,能够让他佩服的人并不多。

“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们非常有意思,当他们想说明一个道理的时候,一定要亲自去做实验,先让实验结果说服自己,然后再去说服别人,极其务实。”江寒接着说。

“毛主席不是说过么,实践出真知啊……嘿嘿。”志强接过话来。

“嗯,没错。”江寒品了一口茶,“我今天给你讲讲他们其中的一个实验。”

“斯坦福大学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调查,他们调查一批年龄、背景、学历都非常相似的年轻人有没有目标。结果,他们发现这些年轻人中有27%的人没有任何目标,有60%的人有模糊的目标,有10%的人有明确的目标,但是仅仅有3%的人不但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能把目标写在纸上,不断地监督自己有没有完成目标。”

说到这里,江寒停住了,问志强:“如果你接受了这次调查,你觉得你会是哪一部分人呢?”

志强沉默了良久,眼睛注视着右下方。江寒知道他是在思考,有个心理学老师曾经告诉江寒,人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如果眼睛向右看,是在思考;向左看,是在回忆;如果眼睛不停地左右转,那么应该是谎话连篇了。

志强沉默一会儿后开口说话了:“我应该属于那60%吧。”

“嗯,”江寒表示认同,接着说,“过了20年之后,这些年轻人步入中年,斯坦福大学又对他们做了第二次调查,这次调查的是他们当前的生活状态。你有兴趣知道结果吗?”

“有兴趣!”志强焦急地看着他,很明显他已经被江寒的这个话题吸引了。

“调查的结果是:20年前那27%没有任何目标的年轻人,20年后全部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大部分人靠领取美国政府的救济金生活;20年前那60%有模糊目标的年轻人,20年后全部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没有什么事业心,日子过得稀里糊涂;20年前那10%有明确目标的人,20年后都生活在上层社会,过着体面的让人羡慕的生活;而20年前那3%有明确目标且写下来的人,没有一个例外,全是他们当时所从事领域的佼佼者。”江寒一口气说完,语气越来越重,给人一种泰山压顶的感觉。

“志强,你想成为哪一种人呢?”江寒又问志强。

见志强沉默无语,江寒知道其实他的内心已经被触动,便不再等他给出答案,而是接着说:“你目前的情况,就属于目标模糊的状态。如果这样下去,高考结束的时候,你仍然是稀里糊涂的。虽然你有可能会拿到一张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是不确定性太大!”

“中国的名牌大学很多,而这些名牌大学间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不说别的,仅仅是高考录取分数线就差不少,你到底要考哪一所?目标跨度太大,导致你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

“所以,目标一定要明确、清晰、具体,这样才会产生明确的奋斗计划,并去执行。”江寒总结道。

“江老师,其实我也有喜欢的学校,我喜欢复旦大学,这算不算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呢?”志强抬起头来问道。

江寒摆了摆手:“还不能算。”

“为什么?”志强有些不解。

“听说过路易司·沃可这个人吗?”江寒问道。

志强挠了挠头:“没听说过。”

“美国一位知名的财务专家。”

“有记者问他什么因素能够阻止人的成功,沃可的回答是模糊不清的目标。”

志强有些摸不着头脑:“什么算是模糊不清的目标呢?”

“沃可举了个例子。比如说,你希望有一天能拥有一间山上的小屋,这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目标。”江寒说道。

志强更加不解了:“这怎么能算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目标呢?”

江寒笑了笑:“如果你真希望在山上买一间小屋,你就必须先找出那座山,然后告诉自己要在几年内实现愿望。如果你打算5年内买到这间小屋,那么你首先要了解小屋的现值,考虑通货膨胀率,算出5年后这栋房子值多少钱;你还要算出,为了实现目标每个月要存多少钱。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你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拥有一间山上的小屋,但如果你只是说说,那么你可能永远不会拥有这样一间小屋。”

“有道理。”志强有些明白了。

江寒紧接着说道:“梦想是愉快的,但是没有配合实际行动的模糊梦想,就只是妄想而已。现实中,只有具体的、明确的目标才会激励你自己不断进步。”

“所以,考上复旦还不能算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志强自言自语道。

“按照路易斯·沃可的说法,如果你真把考上复旦大学作为一个目标,那么你首先要搞清楚复旦大学每年在我们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你平时考试又能考多少分?你现在的成绩离复旦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有多少差距?你在剩下的时间里如何弥补这个差距?这些问题你都想明白了,才勉强算是一个明确的目标。”江寒看着志强说,志强正在低着头思考,他已经被江寒的话打动了。

见火候已到,江寒准备做个总结性发言。

“志强,你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但是我希望你能把自己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你要考复旦大学,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愿望。让这个愿望明确些,回去分析一下自己还有什么差距,制定出详细的计划,让这个愿望真正成为一个目标,你有信心吗?”

“我有信心,江老师,我一定要考上复旦大学。”志强抬起头来,眼睛注视着江寒。江寒知道志强已经下决心了,便有意让他变得更加坚决些:“你真想考复旦吗?”

“那还有假?”志强不明白江寒为什么要这么问他。

江寒说:“好!我相信你。今天回家你做一件事情,把‘我要考复旦’这5个字打印三张纸,分别贴在你们家客厅的墙壁上,你教室里的书桌上,还有你宿舍的床头上!”这是一个猛招,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只适合像志强这样潜力没被充分挖掘出来的学生。对学生来说,江寒是个很好的医生,他能准确地把握用药剂量。

“啊!”志强惊讶地看着江寒,“这样不好吧,万一我考不上怎么办呢?”

江寒早有准备:“你之所以害怕考不上,还是因为你没有强烈的实现目标的愿望。不要担心,如果你真要考复旦,就按照我说的办!”

“好!我拼了。”志强握紧拳头。

“把梦想变成理想。”江寒鼓励志强道。

见江寒和志强讨论得如此热烈,志强父母和凡人校长半天都没有插话。看到这个结果,大家都分外高兴。志强妈妈立马抓紧机会道:“志强,妈妈一直觉得你没长大,现在发现你又成熟了。我和爸爸做你坚强的后盾,助你考上复旦,咱们就和江老师来个复旦之约!”

志强妈妈说完瞅着江寒道:“江老师,您看,耽误了您这么长时间,真是不好意思,您今天说的一席话,不止是孩子,我听了也很有启发,真的很感谢您!”

“嫂子,您客气了,关键是志强也确实有这个实力,我们一起努力!”江寒笑着回道。

“好!我们今天就先到这里,江寒确实是高材生啊,我以后也知道怎么和学生谈话了。”凡人校长插上话朗声笑道。

一行五人,离开了饭店,坐上车直奔学校。

回到宿舍,手机响了,是短信,江寒打开一看,是小雅发来的:“查收邮件,要事咨询!”

江寒苦笑了下,心想这丫头短信真简练。打开电脑,信箱里有新邮件,题目是“请教江老师”。原来小雅最近准备托福又遇到问题了,单词经常记了忘,忘了记,但是记了还是忘。面对密密麻麻一堆单词,实在是焦头烂额,让江寒帮忙出主意。

江寒自己没有考过托福,不过此时他突然想起一个朋友,那就是“馒头神”张立勇大哥。江寒也是在外出讲课的时候认识张立勇的,他原本是清华食堂里一名普通的厨师,后来自学英语,托福考了630分,一下轰动了清华校园,并引起了媒体关注。

“立勇大哥肯定有办法。”江寒立马给张立勇发了封邮件。

……

张立勇很够哥们儿,第二天就给江寒回了邮件。在邮件里,他提及了一种非常好的记单词的方法:频率统计法。在信中,立勇提到:“托福单词总体量虽然大,但是在历年托福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却各有差异,有些单词频繁出现,几乎每年都有,但是有些单词已经很多年没有在托福考试中出现了。因此,在记忆单词的时候绝对不能一视同仁,而要有所区别。关于托福单词的出现频率已经有人做过统计,可以作为参考。先记忆出现频率高的,再记出现频率低的。另外,一些非常容易忘记的单词建议单独整理一个小本子,进行重点记忆。”

看了立勇的回信,江寒感触很多,这个原本只有中学文凭的老大哥,经过几年的磨炼,真是让人刮目相看。这种“频率记忆法”难道不是统计学的精华体现吗?江寒想起了“82法则”:80%的事情只有20%的价值,换句话说,20%的事情占据了80%的价值。这“82法则”在很多情况下都适用,甚至是很多工作的依据原则。所谓“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中的重点应该也是那20%,要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重点工作上。具体到托福单词记忆,也许也应该把80%的时间用于20%的重点单词。

江寒连忙给小雅回邮件,在邮件里,江寒给小雅提了两个建议,一是根据频率统计表记忆单词,先记重点单词;二是做好难记词笔记本,把多次记忆后仍然记不住的单词整理到难记词笔记本中,重点记忆。写好后,江寒给小雅发了过去,题目是“两个重点记忆法”。

看到邮件发送成功,江寒给小雅发了条短信:“丫头,抽时间查收邮件,我有指示!”

一会儿的工夫,手机亮了,小雅来了短信:“遵命!”

……

转眼到了周末,李辰、秦怡、范杰、刘兆和孙亮几个如约而至,张华却还没过来。

“我们稍微等一下。”江寒给他们几个搬凳子坐下,顺便幽默了一下,“我们要照顾下唯一的女同胞哈。”

这几个人随意聊着天,等了张华十几分钟,她才气喘吁吁地跑来了。

张华进了门,连忙说:“抱歉,江老师,不是我不守时啊,我同桌一定要拉着我陪她去理发,让我帮她把把关,紧赶慢赶还是迟到了。实在不好意思!”

“你不会是想去看看给自己留个什么样的漂亮发型吧?”江寒揶揄了她一下。

“说实话,有时候我也烦啊,但是又不好意思拒绝她。这个家伙可黏人了,经常让我陪她干这干那的。作为好朋友,我又没法拒绝她,真是没辙啊。”看得出,张华确实有些无奈。

“其实,朋友之间,要学会拒绝,适当的拒绝也不会影响你们的友情。”江寒突然想起了张立勇,觉得有必要多说几句。

“你们大家知道清华有个英语神厨吗?”江寒扫了大家一眼。

“知道,据说很厉害,自学英语,通过了国家的四、六级考试,并且托福还考了630的高分。”李辰回应道。

“我和他很熟,他还是国家十大杰出学习青年,在清华被称为‘馒头神’。”江寒接着李辰的话说,“给你们讲讲他的故事吧。”

“据说,某天有两个学生在清华十五食堂馒头窗口讨论一个英文单词的词义,bean能否指代豌豆?正当两人争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馒头神师傅摇了摇头,说:‘非也非也,bean是豆类的总称,pea才是豌豆。’后来大家都感叹:‘少林寺有扫地神僧,清华有馒头神。’”

张华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我说怎么起这么个名字。”

江寒说:“这就是馒头神名字的由来。不过还有更夸张的事情。有一天,一个南方同学平卷舌不分,想买10个馒头。馒头神师傅问他是4个还是10个,同学怎么也说不清楚。师傅一急,问four?同学说ten。馒头神师傅说:‘早说啊,这不得了嘛!’于是给拿了10个馒头。”

刘兆笑着说:“这个馒头神大哥还挺有意思。”

“何止有意思,这个馒头神大哥相当有毅力,而且非常擅于拒绝别人。”江寒接住刘兆的话头说。

刘兆收起笑容:“真的吗?”

江寒知道这是劝张华的好时机,也是向大家说教的最佳时刻,便严肃起来:“这个馒头神有一张永不动摇的时间表,为了严格执行这张时间表,他除了要克服自己身体和物质条件的困难,还要面对众多的人际交往与应酬,让他很郁闷。”

“确实很郁闷哦。”张华心有戚戚焉。

江寒接着说道:“平时下班后,馒头神的同事经常一块儿出去吃饭喝酒,不免要叫上他。馒头神没办法,就总是说要给家里写信,后来大家都知道他在学英语,也就不打扰他了。偶尔有人有什么事请他出去,他也总是以学习为借口拒绝。”

“我好佩服这个馒头神啊!”张华叹服道。

“馒头神的学习经历曾给我很大的震撼,可以想象的到,他在拒绝别人的时候内心肯定也不好受,但是如果没有他的拒绝,哪里来的清华神厨呢?有拒绝才会有所得。”

孙亮接着江寒的话说道:“这个世界确实太花哨,我们每天面临的诱惑太多了。”

江寒点了点头:“同学一个招呼,一起去打游戏,你去不去?同学一个招呼,参加同学聚会,你去不去?同学一个招呼,参加生日party,你去不去?同学一个招呼,一起去看场电影,你去不去?拒绝可能让你觉得很尴尬,但是不拒绝又会怎么样?这样的招呼太多了,每天的应酬会让你失去最宝贵的学习时间。”

“我很有感触,很多时候除了不能拒绝别人外,常常也纵容自己,甚至拒绝自己更为艰难。”李辰插上话说。

“是啊,有时候老师一节课讲的很多内容我都没听懂,刚想向别人请教的时候,同学就找我一起去打篮球。其实我拒绝他们也没什么关系,但是我说服不了自己,手总痒痒得慌,最终还是决定去打篮球。这样不会的东西越来越多,成绩也越来越差。”刘兆接着李辰的话说,他自我约束能力很差,深受其害。

听了李辰和刘兆的话,其他人不停地点头,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见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江寒便接着说道:“除了要学会拒绝别人,我们更要学会拒绝自己。一个武侠电视连续剧,昨天刚看到一个关键环节,那个邪恶无比的江湖大盗把一把明晃晃的大刀架在了漂亮侠女的脖子上,侠女到底有没有受伤?今天晚上是不是还要接着看?今天晚上没有拒绝自己,结果一把小飞镖眼看飞到了大侠的喉咙上,这一集又结束了,明天是不是还要接着看?悬念迭起,你能不能拒绝自己呢?”

范杰挠了挠耳朵:“前几天,有一场王力宏的演唱会,那可是我多年的偶像,最后还是没管住自己,作业都没写完,就去听歌了。”

江寒点了点头:“所有这些,都是摆在你面前的诱惑。你稍微放松警惕,这些诱惑就会张开血盆大口,大块地吞噬你的时间,唯有学会拒绝,才能把这些诱惑挡在门外。抵挡不住诱惑的时候,在脑子里快速地盘算一下,如果你接受了,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坏处?如果你拒绝了,又会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当你发现,拒绝带来的好处虽然不是眼前的,但却是长远的,而且明显更多的时候,就应当毫不犹豫地拒绝。”

江寒的话把大家带入了沉思之中,沉默了一会,江寒觉得差不多了,便把大家从茫茫思绪中拉了回来:“我们赶紧进入今天的主题吧。”

“上周布置给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江寒问道。

李辰他们几个纷纷点头,表示已经完成任务。

江寒喝了口水,慢悠悠地说道:“那你们逐一汇报下吧。”

“我喜欢北大的金融专业,”李辰抢先说道,“其中光华管理学院就是我的目标。”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是中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最近几年,每年都有十多名各省市高考状元进入光华管理学院。”江寒点点头,肯定了李辰的目标。

“我比较喜欢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专业。”秦怡接着李辰的话说。

秦怡话不多,与李辰比起来,更沉稳低调些,李辰更加青春,充满活力。他选择清华也在情理之中,清华的校风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的电子工程专业是王牌专业,与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不相上下,每年录取的状元和奥赛金牌获奖者更是不少。”江寒回应秦怡。

李辰和秦怡说完,江寒便盯着张华,等她说。

“我不能和李辰、秦怡他们比,我也喜欢清华和北大,但以我的成绩,要想考上这两所大学恐怕不太现实。我的目标是中国海洋大学,我从小就生活在海边,喜欢海,所以喜欢中国海洋大学。我想考青岛海洋大学的食品制造专业,我觉得如果自己努力一把,应该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张华说道,“当然,还需要江老师的点拨啊。”这家伙最后还不忘揶揄下江寒。

“选择目标,不在多高,而在于合情、合理、合人。”江寒接着张华的话茬说道。

“我听过一个笑话,说有一只大公鸡陪一只母鸡散步,本来他们两个很愉快。突然在路上看见一个鸵鸟蛋,个头当然很大。这个时候大公鸡就有点不高兴,对母鸡说:‘亲爱的,你不要嫌我啰嗦,不过我还得说几句,你看人家外国人的工作效率,再看看你的蛋!’”

“这只大公鸡真有意思!”孙亮笑着说。

“对,大公鸡对他亲爱的要求真的是超过了她的能力。”刘兆接着孙亮的话说道。

“有一次,我到一个中学演讲,一个女同学找我签个字送句话,我正要动手的时候,她说:哥哥,你写一个‘希望明年的此时能在清华园见到你’。”江寒说完看了看大家。

张华惊叹道:“好厉害,好有自信!”

江寒笑了笑:“我很佩服她,也在内心送给她美好的祝愿。但是,这句话并不适合送给所有学生,不现实,也不切合实际。这样的目标就不合情、不合理,对一些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同学来讲也不是很合人。目标不能盲目攀比,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所以,我觉得张华的选择非常理性非常合理。”江寒最后朝张华赞许地点点头。

“你呢,范杰?”江寒把目光转向了范杰。

“我喜欢军人,我父亲是部队专业干部,我想考军校。我的目标是考海军工程大学的兵器学院。”范杰斩钉截铁地说。

“不错,好男儿要当兵!”江寒鼓励范杰。

最后剩下的就是刘兆和孙亮了,他俩成绩不算出色,在这个重点班级里排名靠后。

“我成绩不太好,但是我不会放弃,上个礼拜我仔细地了解了一下省内的二本学校,我喜欢滨海农学院,我父母都是农民,我觉得农村这块土地大有潜力,我想去农学院学习果树栽培专业,回农村大干一场。”刘兆若有所思地说道。

“我喜欢体育,我想考我们省的体院,我的长跑成绩有加分,文化课我再努努力,应该没问题。”孙亮最后垫场。

大家的发言让江寒感觉非常满意,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他的目的达到了。接下来他要更加深入地谈谈这个问题。

“大家的作业完成得非常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十分有趣的试验:组织三批人,让他们分别向10千米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他们只要跟着向导走就可以。第二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庄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千米处就有一块里程碑。”

“你们想知道这三组人最后的试验结果么?”江寒看着大家,并没有等大家回答,就接着说道:

“第一组人,刚走出两三千米,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前进;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落。”

“第二组人,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判断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3/4的时候,人们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此时有人说快到了,大家才又重新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步伐。”

“而第三组人,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千米大家便有一小阵的欢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终点。”

“你们现在的状态属于第几组人呢?”江寒笑着问大家。

“第二组!”李辰说,大家默认。

“没错,你们现在属于第二组,比第一组好点,因为你们已经知道要考入什么大学学习什么专业,而且你们也查到了这些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并清楚了自己的差距。可是你们比第三组还要差一点,因为你们缺少里程碑。”江寒说道。

“现在你们都有了自己的目标,这是第一步,接下来你们要思考如何让这个目标更具体些。”

“好的目标应该能够量化,比如,在多长时间内提升多少分数,在多长时间内事情要做到什么程度。量化后的愿望是目标,没有量化的愿望只能算是空想,没有什么积极作用,反而会让人麻痹。目标要有短期性。长期规划能够塑造人,但是不能指引人如何前进,指引人前进需要短期目标。短期目标的制定最好以任务为导向,每完成一个任务就实现一个目标,这样可以让你在学习中不断地产生成就感。”

江寒这一通理论,说得李辰他们几个直点头。

江寒见大家听得都很专注,便总结道:“ 实现梦想,可以归纳为两个形容词和两个动词:适宜,具体;计划,行动 。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兴趣选择喜欢的学校及专业,准确定位,这就是一个适宜且具体的梦想。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计划和行动,要把自己的梦想再分解一下,了解自己的现状和目标间的差距,分析自己如果要实现梦想,各科目分别要考多少分,数学要多少分,语文要多少分,数学、语文要考那么多分需要如何去努力。这些都想清楚了,就开始行动,把计划落到实处。没有详细的计划和行动,梦想永远是个梦,有了详细的计划和行动,梦想才可能变成现实。” HmAVGY8gCmY3sAFl6JHyRi2BAgi06kSy2yclGnDUWEvI6jP9Mo+YFHNkUUYLsIO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