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绿色物流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绿色物流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国内外学者对其称谓尚未统一,国外有人称其为Environmental Logistics,Ecological Logistics,或者Green Logistics,我国学者则大多沿用Green Logistics的叫法,并将它直译为“绿色物流” 。目前,学术界对绿色物流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对其研究也没有形成系统。总结国内外针对绿色物流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2.1 绿色物流

(1)绿色物流的起源

20世纪80年代中期,Richard F.Poist指出物流学科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前物流时代”(prelogistics),在此阶段,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模态成本(modal cost)和模态率(modal rate)两个方面的研究,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设计出高效率的运输系统。第二个阶段是“物流时代”(logistics),该时代的研究重点是总成本(total cost)、总利润(total profit)和总通道(total channel),研究的首要目标是设计出高效的物流系统而不再是简单的运输系统。第三个阶段是“新物流时代”(neologistics),该时代的物流研究所考虑的是整个企业的全部通道,在该通道下,企业开始将其物流系统与公司的使命和目标全面结合起来,其标志就是企业开始将物流与生产、营销等其他商务工作协调起来。

此后,Richard F.Poist又提出了“新物流时代”的第二阶段,并导入了“全权责任”(total responsibility)的概念 。由于全权责任思想关注于物流对企业的经济和福利贡献,所以在决策中要同时考虑物流的企业和社会效应。

Richard F.Poist认为,物流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各种潜在的社会问题和困难,其中包括消费模式、员工教育和培训、职业健康和安全、饥饿和无家可归者以及环境和生态问题。物流业通过包装、污染控制以及能源和资源的节约等途径,能够很好地控制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安全。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物流领域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这一问题,E.J.Muller指出,环境问题不仅将扩大物流的范围,而且还将改变物流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方式 。他同时指出,环境问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轰动或流行,而很可能会长期地引起公众关注,因为同其他社会问题相比,它的威胁更加明显和频繁。

之后,有关物流领域环境问题的文章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主流的商业刊物上,如Distribution,Traffic Management,Transportation & Distribution等 。但此时一般学术性刊物却很少发表此类文章,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物流学术刊物总共仅三篇文章是研究物流领域环境问题的 。因此,McKinnon(1995)将当时物流领域的环境问题研究描述为“研究规模很小,但正在不断扩大”

进一步的文献研究表明,在1990年以前学术界几乎根本不存在与物流有关的环境研究。而1995年以后,该主题开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Internation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 发行了一册专刊(第25卷第2辑)取名为“物流领域的环境问题” 。此后,有关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就不断出现在各类物流杂志上。

(2)绿色物流的发展动因

环保思想进入物流学者的研究视野后,他们逐步意识到,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环境问题很可能成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根据Fuminori Toyasaki(2005)的观点 ,公司的环境责任不仅来自其自身的绩效,也与其供应商、分包商、合资伙伴、配送通道,乃至最终对其产品负责任的处置方式有关。供应链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出现不良的环境或社会绩效都会损害到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信誉。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面临着如何建立环保型供应链的挑战。因此,环保被定性为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力量 。Kesten C.和Armstrong J.等人(2007)还将20世纪的90年代确定为“地球十年”,以强调自然环境对企业、公众和其他相关团体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之后,环境保护论——以对社会负责的方式应对环境或“绿色”的问题的思想,逐步演变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和商业问题。其重要性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规章、消费者需求的改变以及国际通行认证标准的出现 。因此,Menon等人认为,公司的环保规划可能会为企业提供新的竞争优势。

根据Eyefortransport(2008)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 :改善客户关系是企业倡导绿色物流或绿色运输的首要原因;第二大原因是改善公共关系;第三则是减少燃油消耗。该调查同时还获得了另外一些很有价值的发现,在其调查对象中:60%的企业统计其运输或物流排放情况;64%的人认为绿色问题对其公司的整体战略是重要或十分重要的;34%的人认为绿色问题是相当重要或比较重要的;2%的人认为绿色问题不重要;21%的企业正在使用第三方物流以强化其绿色供应链;26%的企业希望通过第三方物流来改善企业的绿色化程度;53%的企业没有此计划。这些结果有助于了解企业对绿色物流的态度,也可以说明物流绿色化的动力到底有多少。

Paul R. Murphy和Richard F. Poist等人为了研究物流领域的环境策略,对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上百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 。他们发现,虽然政府直接参与或通过法规条例促进物流绿色化发展的实例并不多见,但人们普遍对这种做法持肯定态度,认为政府对物流绿色化的影响是利大于弊。

总之,绿色物流的目标不同于一般的物流活动。一般物流活动追求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它往往通过满足顾客的物流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最终通过物流企业的盈利来实现。而绿色物流的目标除上述经济利益目标之外,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有经济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目标。

(3)绿色物流的定义

Haw-Jan Wu和Steven C. Dunn认为,绿色物流是“对环境负责的物流系统”(an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logistics system),它既包括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生产、包装、运输、仓储,直至送达最终用户手中的正向物流过程的绿色化,也包括废弃物回收与处置的逆向物流的绿色化管理

Jean-Paul Rodrigue,Brian Slack和Claude Comtois认为,绿色物流是“与环境相协调的物流系统”(compatibility with the environment) ,Button和D.A.Hensher认为,绿色物流是“一种环境友好而有效的物流系统”

美国逆向物流执行委员会(RLEC)在其研究报告中,将绿色物流定义为一种对物流过程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认识并使之最小化的过程。

丹麦学者N. P. Bjorn和P. Palle在其共同编著的 Green Logistics 一书中,将绿色物流定义为“绿色物流就是对正向物流(Forward Logistics)和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的生态化管理(Eco-Management)”

我国学者冯耕中认为“绿色物流是保障可持续发展,连接绿色供给和绿色需求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绿色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活动过程”

王长琼给绿色物流的定义是: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污染排放物、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 。它既包括正向物流的绿色化管理,又包括逆向物流的绿色化管理,两者共同构成企业绿色物流系统一体化管理。

夏春玉、李健生(2005)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是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过程

我国2001年版的《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将绿色物流界定为: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并且将其翻译成Environmental Logistics。然而,在2006年颁布的新版《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中未见绿色物流的定义。

(4)绿色物流的研究范围

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从绿色物流活动的范围来看,它既包括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作业(如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

Paul R.Murphy和Richard F.Poist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企业的绿色物流战略问题,发现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对待绿色物流的态度和采取的战略措施都十分相似,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仍然是西方企业最普遍的绿色物流战略

1998年,Stuart和Sommerville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清单作为“生命周期设计”(LCD)的规范指南,以便研究和开发一种标准来度量和评估LCD。他们提出“LCD致力于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以使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最小”。他们将LCD方面的研究内容概括为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六个阶段 :①原料选择对环境的影响;②制造和组装作业对环境的影响(如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污染物排放等);③配送系统和包装设计对环境的影响;④消费者的使用效果对环境的影响;⑤为了修理、更新和升级活动而进行的拆卸对环境的影响;⑥为了回收利用而进行的拆卸对环境的影响。

2006年,由英国官方的“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理事会”资助赫瑞瓦特大学、利兹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加的夫大学、南安普顿大学和兰开斯特大学等六所大学进行为期四年的绿色物流研究,并确定研究计划的重点方向为:供应链重构、逆向物流、城市货运与配送模式、多式联运等

Abdelkader Sbihi和Richard W.Eglese认为,绿色物流更广泛的目标和问题导致了一些新的工作方法和新的数学模型的出现,其中的一些目标和问题更是激起了人们对各种运筹模型的新应用 。他们针对绿色物流领域的某些典型问题建立综合优化模型,不仅研究了绿色物流中的选址问题、批量问题和成本问题,同时还对废弃物管理和行车线路问题进行了优化。

国外有人将物流绿色化途径详细地归纳为18个方面,即生产设计与包装、回收规划、智能道路运输计划、回收品管理、气垫导轨的应用、可持续和LEED认证的设施、混合动力或电动车的发展与使用、可持续运输政策与“绿色思想”、废弃物减少及资源的再利用、绿色物流技术的进步、纸张和能源消耗的减少、绿色原材料的使用、设备负荷的充分利用和燃料使用的监测、客户需求的满足、RFID和GPS、太阳能、氢强化燃烧、毒素和有害化学物质的削减等

2008年2月在苏黎世举行的“绿色运输与物流高端论坛”指出:过去十年来,在其他所有行业都在努力削减排放的时候,运输行业的排放量却在增加 。公路物流行业排放问题的严重程度被长期忽视,无法确定合理的排放量。事实上,机动车产业链也一直被尾气排放问题所困扰,当运输行业开始关注环境问题的时候,机动车制造厂商也不得不考虑其产品的环保性能。

第三方物流提供商Ryder在2008年11月宣布将参与“碳排放项目”(CDP6),自觉面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公司风险和机会。Ryder的捷运绿色专线采用环保型拖挂车运输所有类型的货物,不仅满足了更高的环保标准,而且还能提高燃油效率、降低营运成本

UPS也将一个小型的液压混合动力车队投入试运行,新型卡车能节油50%~70%,减少40%的温室气体排放,且三年之内就可回收全部的额外投入。在过去的几年里,UPS一直致力于发展其“绿色车队”,现在已拥有至少1 600辆低排放车辆,包括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压缩天然气车、液化天然气车和丙烷车等。

人为因素对制造企业的物流行为有巨大影响,在很多情况下,操作者就代表着工厂的瓶颈。Gregor von Cieminski和Peter Nyhuis解释了人为因素是如何影响制造企业物流行为的,指出通过人机配合可以有效实现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主流的观点认为,绿色物流体系至少应包括 绿色交通运输、绿色仓储与保管、绿色装卸搬运、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绿色信息收集和管理、物流业绿色指标体系、企业绿色物流管理、绿色物流的政策等多个方面。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人们对绿色物流的研究还相当粗浅,能够检索到的文献相当有限,且现有文献大都属于理论研究的范畴,直接针对绿色物流的应用研究几近空白。近年来,绿色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并主要集中于逆向物流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等具体作业层面。为了更进一步了解绿色物流的研究现状,下面从逆向物流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两方面展开,对绿色物流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1.2.2 逆向物流

国外对逆向物流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国内逆向物流研究刚刚开始起步,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

(1)国外研究现状

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一词最早由J.R.Stock在1992年写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的一份报告中,他认为: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了产品返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物处置、再加工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 。该文还分析了逆向物流对经济和社会的重要价值。

Cairncross F.(1992)论述了欧洲环境法规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并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突破口,为企业提供了一些缓解压力的对策建议 ;1993年,R. J. Kopicky等人特别针对物料的再利用和再循环问题,说明了逆向物流的机会和潜力所在 。Giuntini R.和Andel T.描述了逆向物流的形式、功能,指出了逆向物流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Martijn Thierry(1995)等人研究了产品回收管理(PRM)的相关战略问题,认为决策中必须认真了解产品的组成成分、回收渠道的大小及其不确定性、再加工产品元件和材料的市场信息,以及实际产品回收和废弃物管理运作的信息,决策目标仍然是企业的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 。Rogers D.S.和Tibben-Lembke R.S.(1998)在J.R. Stock的基础上,将逆向物流定义为:为价值恢复或处置合理而对原材料、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消费地到起始点的有效率的物料流动,所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过程 。之后,J.R. Stock于1998年又发表了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verse logistics programs ,并从企业物流角度和工程物流角度分别对逆向物流做了定义。前一个定义是:物流在产品回收、资源减量化、再循环、物料替代与再利用、废料处理以及整修、修理和再制造等方面的作用;后一个定义是:为了在整个闭环供应链中更有利润,而在整个企业中应用最好的物流工程和管理方法的一个系统的业务模式 。1998年Marine Edward J.以面临巨大环保压力的油漆工业为例,提出了“资源减量化”(source-reduction)策略,提出要将逆向物流作为企业潜在的战略武器 。日本著名物流学者菊池康也(1999)在谈到物流研究的范围时明确指出,物流不仅包括销售物流,也包括采购物流、废弃物回收物流,而且正在向生产物流扩展。他特别主张将废弃物物流列入物流的范畴,因为它也属于一种经济行为 。Barry Curt(2003)在其论文中论述了企业在选择逆向物流管理模式时应首先考虑的八个因素

国外在量化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有:Spengler T.等人(1997)为了充分利用工业副产品而建立了一个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使该模型在德国钢铁行业中得到了应用 。Krikke H.R.(1999)提出了一个耐用消费品的多层次逆向物流网络MILP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一家名为OCE的荷兰复印机制造商的实际 。Chad W. Autry,Patricia J. Daugherty,R. Glenn Richey等人以电子零售业为例,着重研究了逆向物流绩效或客户满意度是如何受到行业特征、企业规模、销售数量以及处置责任分摊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著名的宝马汽车公司建立了完整的逆向物流循环利用体系框架,包括生产过程中废料的回收利用、废旧零部件的回收利用、废旧整车的回收等 ,目前该框架正在逐步推进实施之中。P. Georgiadis和D. Vlachos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建立了一个双向(正向和逆向物流)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该系统包括生产、再加工、消费以及报废产品的处置等环节。他们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当环境立法、再加工设施等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时的系统行为变化,以便对各种替代战略进行评估并从中选出最接近目标的战略 。Rahman Shams(2004)总结了澳大利亚的逆向物流管理状况,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证明了WCL模型中“定位”(positioning)和“评估”(measurement)两个项目与逆向物流管理的强相关性 。Nathalie Bostel,Pierre Dejax和Zhiqiang Lu等人通过案例分析、模型研究和实际运用研究了逆向物流系统的设计、规划和优化问题,并将整个规划划分为战略、战术和运作三个层次,建立了设施选址、库存管理、运输和生产规划等一系列数学模型 。Fuminori Toyasaki针对环境决策问题建立了一个统一复杂网络框架,该网络框架能够处理网络不同层级中的众多决策者,能够预测网络不同层级之间的各种物资流、价格以及排放物和随之而生的成本与利润 。Hamid Pour Mohammadi建立了一个多节点的逆向物流模型,该逆向物流网络包括企业、回收中心、增值加工中心(如分解、再循环或再加工)、处置中心和原始材料市场,模型既考虑环境成本又考虑运作成本 。Neslihan Özgün Demirel和Hadi Gökcen针对制造企业建立了一个兼顾正向和逆向物流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进行了实际运用,该模型对企业制造与再制造过程中的生产、运输数量进行优化,同时可以对组装厂、集货点、配送点等设施的选址进行优化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逆向物流研究起步于21世纪初。向盛斌(2001)着重从环境伦理的角度论述了逆向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强调了政府管制的必要性 。柳健(2002)认为:逆向物流是指物资从产品消费点(包括最终用户和供应链上的用户)到产品的来源点的物理性流动,主要包括退货逆向物流和回收逆向物流两种类型,并利用交易成本理论和网络结构理论分析了逆向物流的组织模式 。赵黎明、王迈等(2002)则把逆向物流定义为已用产品或材料的再度使用过程,认为它应该包括已用产品或材料的收集、分类、再处理和分配过程 。朱道立等(2003)对逆向物流系统及其系统技术作了研究,根据系统结构把逆向物流系统分为简单的逆向物流系统和带有回收中心的复杂的逆向物流系统两类 。张敏和朱道立(2003)提出了退货管理系统,并以图书出版业为例,设计了退货网络系统结构 。胡继灵、方青(2004)认为:逆向物流是指为了重新获取产品的使用价值或正确处置废弃产品的目的,而将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及相关信息由供应链下游的消费一端返回上游的生产一端的过程 。甘永辉、甘卫华和宋庆泽(2004)认为组织逆向物流,应立足于政府制度安排,对现有物流体制进行改革,构建逆向物流恢复链 。朱远(2004)将研究重点放在逆向物流的效应分析和推进策略两个方面,意在构筑一个基本理论框架,为企业开展逆向物流活动提供理论解释和策略指导 。魏洁、李军(2005)在总结概括逆向物流概念的同时详细阐述了逆向物流的理论基础,并重点研究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下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提出在ERP约束下的三种逆向物流回收模式,即生产商负责回收、生产商联合体负责回收和第三方负责回收 。陈洪容、司瑞红、陈琪(2006)根据逆向物流的内涵、分类和构成,论述逆向物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分析了逆向物流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逆向物流管理的基本策略 。洪志生、张春霞、苏时鹏(2006)认为逆向物流系统是循环经济体系的关键,它主要由政府、企业、回收站和公众消费者四个主体以及废弃物、绿色技术两个客体组成,价格机制失灵是造成整个逆向物流系统缺乏组织能力的最主要原因

在网络规划方面,2003年,张敏和朱道立设计了一个退货网络系统结构 。王云儿(2004)从企业角度分析了构建逆向物流的经济意义,并提出了两个模型。第一个模型研究在现有正向物流基础上构建逆向物流的问题;第二个模型则是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综合起来平等考虑。这两个模型均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方法,目标都是费用最小化 。2004年,马祖军提出了在传统生产分销物流网络基础对网络进行优化设计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2005年,黄芳、李宗平研究了集装箱运输中,空箱检修外包时的逆向物流网络规划问题 。2005年,周根贵和曹振宇,从不确定的角度,对一种逆向物流网络的求解方法进行了改进,即引入领域搜索技术以提高遗传算法的效率 。何波等(2006)针对固体废弃物的回收问题,构建了一个两层的逆向物流网络系统,研究了如何确定回收站和处理站的地址和数量,废弃物产生点的分配以及废弃物的存储和运输问题,建立了一个多目标的整数规划模型 。代颖等(2006)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提出一种再制造闭环型物流网络优化设计模型 ;代颖等(2006)基于二阶段随机规划方法提出了一种制造/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优化设计模型 。岳辉等(2007)建立了在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参与情况下的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随机规划模型,给出了用期望值方法和机会约束规划方法求解模型的步骤

在库存控制和生产计划方,黄祖庆等(2003)提出了一个需求和退货服从独立泊松分布的允许退货的库存控制策略模型 。姚卫新(2004)考虑了由第三方、零售商、生产商分别负责回收的模式下,假定产品需求是产品价格的线性函数,在满足负责回收方利润最大时产品零售价、批发价和回收率的最优表达式 。谢家平、陈荣秋(2004)借助于拆卸树,运用基于作业的成本分析法,建立了产品回收策略优选的0-1型目标规划模型

汪传旭(2003)运用博弈理论和有关的数学工具,建立了逆向物流的动态博弈分析模型,为逆向物流双方采取合理策略、取得最优逆向物流效益提供了解决办法 。贾小玫、冉净斐(2005)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别分析了“无制度安排下的再生物流与废弃物物流博弈模型”和“有制度安排下的再生物流与废弃物物流博弈模型”,并总结出制度安排下的一般逆向物流博弈模型 。李英(2005)利用博弈工具分析了在构建逆向物流系统时企业与政府的博弈,得出的结论是:必须通过法律和规章的约束才能使企业具有建立逆向物流系统的积极性,同时使政府具有监督管理的积极性 。覃艳华、曹细玉(2006)认为企业是否实施逆向物流实际上是企业、政府、消费者三方博弈的结果,并针对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进行了博弈分析

1.2.3 绿色供应链管理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起源于制造业。1994年,Webb L.研究了一些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建议通过环境准则来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同时注重再生利用,并提出了绿色采购的概念,认为企业应该实施绿色采购战略以保证企业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友好 。Abbott M. R.和Araman A. F.认为实施绿色战略有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培养与提高 。Paul I. A.和Hooper D.指出生态设计是降低制造业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有效策略 。Daniel S. E.,Diakoulak C.和Pappis C. P.指出制造商应该在制造过程中保持与环境的相容 。此后,对绿色供应链的研究逐步发展为以集成的思维来全面系统地对供应链进行生态设计,包括各个要素的绿色化、企业间的战略合作、逆向物流的发展、评价指标的建立与设计等。

(1)有关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认识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由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于1996年首次提出 ,其目标就是要综合考虑制造业供应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资源的优化利用,认为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应该将供应商加入到企业的环境战略之中。

在2003年,The United Stateds-Asia Environment Partnership(US-AEP)在研究了很多跨国公司设定的内部环境标准之后发现,这些企业的上下游环境标准未必相同。认为当企业通过采购过程对其供应商提出环境绩效要求时,其所在的供应链也就演变成了“绿色供应链”,对应的供应链管理就叫做“绿色供应链管理”

Zsidisin G. A.和Siferd S. P.在其文章中将绿色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一个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管理方针采取的行动以及形成的各种关系的设定。这些关系主要存在于与公司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分拨、使用、再使用以及处置等方面的环境问题之中” 。该定义强调绿色供应管理是一种针对环境问题的供应链关系管理。

Narasihntna R.和Carter J.R.把绿色供应链管理定义为“采购部门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以及材料替代等活动中的努力” 。该定义为理解供应链中的环保问题奠定了基础,但它只是单纯地从采购的角度关注环保问题,并没有考虑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一体化对环保的影响和作用。

我国的蒋洪伟、韩文秀指出,绿色供应链管理(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也称环境意识供应链管理(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它考虑供应链所有环节的环境问题,注重环境保护,倡导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他们强调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环境意识,着力从管理趋势上研究企业经营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

国内对绿色供应链管理最为完整的定义是重庆大学的但斌和刘飞于2000年提出的,他们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内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2)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模型

①生命周期模型

Remko I.Van Hoek于1999年初步研究了实施绿色供应链的步骤,也就是企业如何从逆向物流向绿色供应链转化的方法 。他指出,要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首先要求企业的绿色化方法应从遵守环境法规的“消极被动型”,向以获取竞争优势的“积极主动型”甚至是“价值追求型”转变;其次,企业要将“视绿色环保为负担”的观念转变为“其视为一种潜在的资源”;最后,企业实施绿色化管理必须循序渐进,其范围应从初始的小规模逐步扩展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供应链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发挥作用。

2001年,Hanna-Leena Pesonen以工业网络理论为指导,提出了生命周期管理的合作框架,认为工业网络强化了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主要契约者都应对产品的环境绩效负最终责任 。该合作框架为供应链中的环境管理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解决办法。

我国西安交通大学的王能民等人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一书中提出,环境管理要从末端治理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要从资源开发、产品生产、分销、使用、回收以及废弃物管理入手,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

②利益相关者模型

Sinding K.研究了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动因,认为企业不仅要满足环境法规这一刚性要求,而且还要面对来自利益相关者和全社会的多重压力 。例如,政府当局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环境绩效;消费者对产品的绿色化要求提高;员工及附近居民关注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非政府组织也致力于监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③网络分析模型

Joseph Sarkis应用反馈系统和网络分析法(ANP)将环保化设计(DFE)、全面质量环境管理(TQEM)、生命周期分析(LCA)、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和ISO14000系列标准等要素融入“环境友好的企业实务”(ECBP)的战略评估和决策之中 ,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④供应链动力学模型

Jeremy Hall分析了环境型供应链动力学模型(Environmental Supply Chain Dynamics,ESCD)形成的外部条件,指出采购商和供应商的关系会对供应商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当供应链本身处于环保压力之下时,采购商的强制力(Channel Power)可以有效促使绿色供应链的形成。作者以英国和日本的食品零售业以及英国的航空航天业为例,验证了以上研究结论。

⑤博弈模型

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研究主要有:王能民等针对绿色供应链管理中政府行为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性,从政府与生产系统成员的博弈和最优契约安排两个方面展开,分别探讨了相应的均衡博弈关系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张伟丽、叶民强建立了一个关于环保部门检查与不检查、企业治污与不治污、环保部门滥用职权与不滥用职权、企业行贿与不行贿的两方动态博弈模型,并将信誉机制引入模型,求出模型的均衡解。然后根据对均衡解的分析得出环保部门与企业之间容易产生寻租行为,由此提出政府对环保部门进行监督的重要性,并建立了政府与环保部门的动态博弈模型。最后通过对两个动态博弈模型均衡解的分析,提出了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对策 。彭海珍、任荣明认为,在管制背景中,管制者和企业之间总是存在不对称信息,激励相容机制可以诱导企业报告真实情况且对所有人都是最优的选择。他们以对企业的环境管制为背景,研究在同时出现不对称信息和管制者监督执行两方面问题的情形下,最优激励相容环境管制的设计,并且和最优一致环境管制的设计进行了比较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博弈模型研究主要有:王能民等人重点研究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成员间合作协调问题,并归纳了绿色供应链协调问题所具有的一些特殊性 。汤世强等人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和运行的原因和条件,将其与纵向一体化进行了对比,指出并论证了企业减少供应商数目、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协作关系的必要性 。马士华等人分析了伙伴关系与供应链战略的关系,从过程质量管理、基于知识链的知识管理、合作对策与委托代理机制等方面探讨了供应链的伙伴关系问题,还对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形成过程中核心企业的作用、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机制进行了研究

(3)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也促进了其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研究。由于绩效评价不仅能为绩效管理提供衡量标准,还能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①以ISO14000系列标准为代表的条例性环境管理评价体系

环保意识的增强促成了一系列环保法规或标准的相继出台,如ISO14000系列标准、《贸易与环境协定》以及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其中ISO14000系列标准的影响范围最广也最具有代表性,它针对环境管理和组织审核体系(EMS)等问题制定了系统的要求标准,其内容涵盖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环境行为评估、生命周期评估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由于它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考核行为只能以组织的承诺为依据,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②基于生命周期分析法(LCA)的评价体系

基于LCA的评价体系是学术界最广泛采用的一种绿色供应链评价体系。曹杰、陈森发等人以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为基础,将绿色供应链划分为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运输、销售、回收等各个阶段,并分别对各阶段的要素进行分析和考察,通过评估各阶段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来对整个供应链的绿色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③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对第二种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发展。随着绿色供应链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仅以环境指标为依据来评价供应链是远远不够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仅是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也应有经济利益的驱动,应该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对绿色供应链的评价应该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以及竞争力等因素出发,使供应链管理的环境因素成为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部分,进而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自觉的约束和监督,而不是完全被动地适应法律法规

1.2.4 现有成果的不足

综合1.2.1~1.2.3节的介绍可以看出,绿色物流及其相关的研究历史还不长,短时间内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直接针对绿色物流的研究成果很少,且现有成果大多以定性研究为主

从前面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直接以绿色物流作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还不多见,而与之相关的逆向物流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多。虽然逆向物流和绿色供应链管理都可以看作是绿色物流概念的应用和深化,但它们的区别也是显然的。一般认为,逆向物流只是物流绿色化的实现方式之一,从外延上看,绿色物流的范围要广得多。如果忽视绿色物流的研究,很容易导致绿色物流与逆向物流的概念混淆不清,以至于现在就有人认为逆向物流就是绿色物流。如果这种曲解长期存在,显然不利于物流绿色化途径的拓展,对物流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另外,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绿色物流而不是逆向物流,绿色物流的缺失也会使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失去最基础的物质载体,降低其成果的可操作性。

在有限的绿色物流研究成果中,大多数仍然是以绿色物流的起源、发展动因和有关概念等定性的内容为主;应用研究虽然也涉及了部分定量的内容,但一般都是基于问卷调查或统计数据的简单量分析,缺乏系统方法的运用,研究深度不足。

(2)与绿色物流有关的各种研究普遍存在理论根基不足的问题

绿色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它的研究不仅需要采用系统化的方法,而且应该借助必要的理论工具。在现有成果中,不论是直接针对绿色物流的定性分析,还是在逆向物流或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定量分析,基本都是就事论事。如当前的逆向物流研究主要侧重于企业的实际应用,缺乏理论层面的研究与剖析,导致人们对逆向物流的周边要素、逆向物流本身的研究内容、逆向物流的支撑体系及其实施障碍认识不足,逆向物流研究从整体上显得内容不系统、方向不明确,难以产生突破。

研究成果的理论根基不足,使其结论往往只对特定的研究对象有效,且有效期也不长,因此,研究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3)现有成果大多沿用一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鲜有新的研究视角出现

逆向物流研究普遍采用了一般物流研究的基本思路,要么在原有正向物流的基础上附带考虑逆向物流问题;要么将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综合起来平等对待加以考虑,并建立相应的优化模型。这种研究思路是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将模型描述的网络进行扩充,或将模型追求的目标实施多元化改进。绿色供应链研究也大多是以供应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作为研究重点,以特定的模型对其进行描述,再根据这些模型固有的性质,对绿色供应链展开分析和研究;同样,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评价也与一般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方法并无二致。

这样的研究实质上是认同了绿色物流与普通物流的相似性,但却忽视了绿色物流的个性和特色,显然是不全面的。最近几年,在逆向物流和绿色供应链研究中都出现了有关主体之间关系的博弈研究,但现有的博弈分析要么是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阐述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要么是采用简单的定量模型进行双方博弈研究,由于模型的假设条件过于理想,且研究的系统性不强,所以结论的可操作性往往也十分有限。 Wswvr8PsnY1Yacc9WW35cgr4D+rs+BXVWGaIFSy0hx1wdW9X983No+1fCCqcGKO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