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世博会:建筑创新的试验场

自上海世博会开幕之后,世博建筑成了热门的话题。有这样一篇文章专门报道了这个现象,文章的题目是“未来的房子会这样花俏吗?”其副标题是“世博会成为建筑‘外衣’争奇斗艳的秀场”。文章介绍了这次博览会某些展馆建筑表皮(外墙、门窗、屋顶)的奇特做法,并报道了几位建筑师对这个问题各自不同的观点。有人拿着登载文章的报纸找到我,希望我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这是一个讨论“未来建筑”的话题,我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对于未来的建筑,我只有希望,只有理想,而没有蓝图,没有清晰的轮廓。历史上许多人都曾对未来的城市、未来的建筑做过预言,或者做过规划,但是这些都实现了吗?

所以今天我想谈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世博建筑?”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不从世博建筑产生的源头说起。大家都知道,世界博览会是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商品市场竞争的结果。它自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各国展示其最新产品和技术的盛会。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诞生在英国伦敦,因为英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工业化国家。

图1 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英国伦敦“水晶宫”图片来源:童寯

办展览就需要提供展馆。当时建筑材料主要是砖、瓦、沙、石和木材。如果采用这些材料来建一个永久性的展馆,不仅投资很大,更重要的是工期太长,不能满足办展的需要。万般无奈之下,主办方从英国花房的建造中得到了启发,用钢铁和玻璃来搭建这个展览馆。他们按照园艺师帕克斯顿提出的应急方案,请来了有经验的建花房的工匠,与工程师们一起,在短短九个月里就建成了7.2万平方米的大型展馆,总算完成了办展的任务。整个建筑因为外墙和屋盖都是玻璃的,所以被称作“水晶宫”。 这就是第一幢世博建筑。展览结束后,该建筑被拆除,易地重建。

“水晶宫”建成之后,一般的百姓对这样的建筑感到新奇,因为没有见过,但是主流社会大概没有多少人把它当回事。当时英国作家、建筑理论家拉斯金的意见很具代表性,他对此建筑很不以为然,讽刺它只不过是一个“大花房”而已,认为“水晶宫”在建筑上并无创新。而事实上,他说的也并不错,“水晶宫”也就是个“大花房”。如果要作为永久性建筑,许多功能都不能满足需求,例如保温和隔热就是个大问题,因为花房本来就不是供人居住的地方。而且在审美上,人们还很不习惯这样的形式。不仅如此,工程界的许多人也都在批评“水晶宫”,认为它的结构过于单薄,缺少支撑,很不安全等等。所以应该说,“水晶宫”在当时的建筑界并未能产生什么重大的影响。根本就没有人预感到“水晶宫”将会是一栋影响人类一个多世纪的重要建筑,也没有人会意识到“水晶宫”正在开创建筑发展的新时代。

那时的伦敦正处在城市建设的大发展中,下面这些大家熟知的建筑,都是在那个时代建设的:议会大厦(1834年始建),英国国家美术馆(1838年竣工),大英博物馆(1840年竣工),阿尔伯特皇家音乐厅(1871年竣工),国家历史博物馆(1881年竣工),威斯敏斯特教堂(拜占庭风格,1894年竣工),塔桥(1894年竣工),泰特艺术陈列馆(1897年竣工),英国法院(1906年竣工),还有维多利亚火车站、潘克诺斯火车站等等。这些建筑今天仍是伦敦的“地标”建筑,在当时它们是 “时代建筑”。这些建筑虽然风格不一,但是都穿着华丽的砖瓦或者石材的外衣,式样都很传统,大家也都很喜欢,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热热闹闹的时代即将过去。

当时的英国人看水晶宫,也许就像今天的人们看超市的大棚一样,只把它看做是具有临时功能的临时建筑,太简陋了,哪里有艺术可言?所以随着世博会的离去,人们也逐渐把它淡忘。

图2 1929年巴塞罗那博览会的德国馆

可以与水晶宫媲美的是1887年为巴黎世博会建造的埃菲尔铁塔。它也同样被当时欧洲的上层人士所批评。他们认为埃菲尔铁塔是破坏巴黎城市和谐的怪物。

这两个建筑都是19世纪对后世最有影响的建筑,它们都诞生在世博会上。

所以我们可以说,世博建筑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创新”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往往主流文化是并不接受这种“创新”的。这个现象很有意思,大概也是一种规律,新生事物在刚刚出现之时都不会被社会普遍接受。

如果读了这段历史,你就会相信,预言“未来建筑”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如果我们把“水晶宫”和埃菲尔铁塔这两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世博建筑放在一起作比较,就会发现两者竟然完全不同。“水晶宫”是世博会最早的展馆,它的功能就是陈列展品。建造时由于工期太紧,大概只想利用它为参观者和展品遮风蔽雨。它是世博会必需的基础设施,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而埃菲尔铁塔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埃菲尔铁塔根本就不是建筑,只是一个工程构筑物而已,因为它并没有使用的功能,它建造的目的是纪念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一百周年,象征的是一种工业革命精神,展示的是19世纪最高水平的钢结构建造技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更是一件展品,一件艺术品。

与上述两个世博建筑不同,让我们再来看一下1929年密斯设计的巴塞罗那德国馆。这个馆很小,只有八根钢柱顶着一块平板,另外还有几片相互独立的布展的墙面,整个建筑连门窗都没有,谈不上什么新材料和新技术,但是五十七年后它又被重建,可见它对后世的影响有多么大。其原因只是因为它提出了建筑空间的新概念。

上面谈到的这三幢建筑很具有代表性。它们代表了世博建筑的三个要素——“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概念”。世博建筑发展至今已经快一百六十年了,虽然也经历过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它的上述特点却从来没有发生过变化。

在世博建筑发展的初期,建筑业还处在手工业发展的阶段,如果不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世博展馆的建设就不能满足“快速建造”和“快速拆除”的要求,所以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就成了世博建筑的使命。为了盖得快,建筑业只有发展预制装配技术,走“工厂预制、现场装配” 的道路。为了提高效率,人们就必须提高构件标准化和施工机械化的水平。要想抛弃传统的天然材料,人们就必须去发明人工合成的新材料,而且这些材料最好轻质而又高强。展览馆建筑希望跨度要大,层高要高,当时也还没有这样的成熟技术,需要人们去创造。

上述当初世博展馆建设中遇见的问题其实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反映的是社会进步的需求和落后的建筑业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正在酝酿着一场伟大的建筑革命的到来,而世博建筑就在这个革命的风口浪尖上。所以建筑的新时代和世博会同时诞生,绝不是一个偶然的历史现象。

世博建筑是一个崭新的建筑类型,在当时来说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吸引了全世界最优秀的建筑师、工程师、材料商、技术集成商、建造商。这里有需求,有资金,有人才。所以世博会不断推出新材料、新技术和设计的新概念,常常是好戏连台。因为当时社会对世博建筑的要求正好符合现代主义建筑师的主张,所以直到20世纪70年代,现代主义的建筑师都活跃在世博建筑上。密斯、柯布西埃、阿尔瓦·阿尔托、奥托、富勒、雅马萨奇等等都曾在世博会上一展身手。而众多的新材料和新技术也首先在这里问世。这里成了双曲抛物面索网结构、索膜结构、充气薄膜结构、悬索结构、金属网壳结构、巨型网架结构、充气建筑等等技术的展示场所。这里也成了各种材料、各种维护结构,例如各种幕墙技术、金属屋面、玻璃屋面以及各种内外墙体技术的展示场所。因为这些技术既能满足世博会的功能,也能满足快速建设的需要。

图3 1967年蒙特利尔博览会美国馆,美国建筑师富勒

应该说到了20世纪70年代,世博建筑对自它诞生之时向社会提出的种种技术要求,都已经获得了完美的解答,而由世博会所触发的一场建筑革命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改变了全世界的建筑业,现代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已经走向成熟。从此以后,对于世博建筑来说,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再也不是建造技术的问题了。换句话说,工业化建造方法的表演已经不再是世博建筑最热门的话题。此后的世博会上,我们再也看不见像“水晶宫”、机械馆、埃菲尔铁塔那样震撼人心的伟大建筑了。我们同样也看不见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出现过的世博建筑的辉煌景象,再也看不见奥托和富勒在设计中所包含的那种科学理性精神,因为建筑历史已经走向了新的转折。

从20世纪末起,随着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关注,人类陷入了对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匮乏、环境恶化的焦虑和危机感中。人们又一次开始反省人类的历史,重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世博会的主题也开始发生变化,世博会已经逐渐成为展示节能、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的盛会以及对人类未来生活方式探讨的前沿。世博建筑也围绕上述主题去寻找建筑技术发展的新方向,以适应这个新的历史性需求。人们又重新开始使用那些天然材料,例如木材、竹子、柳条、藤条、陶土等,以表达人类愿意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1992年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的塞维利亚世博会日本馆就是这样,既采用了木结构,还采用了条形木板的墙体,而屋顶则用了半透明的张拉膜,所表达的理念是传统日本建筑的木结构文化。2000年瑞士馆采用了传统的建造方式,把37000块从瑞士运来的松木条,拼成纵横墙板(不用螺栓和任何黏结材料),建成了3000平方米的展馆。展会结束后,材料运回瑞士被重新使用。还有更令人叫绝的,那就是2002年汉诺威世博会日本馆,建筑师坂茂利用再生纸的纸筒编织成拱形屋面的曲线型龙骨,再用织物和纸膜加以覆盖,居然建成了跨度36米的落地拱(钢制的)的展馆。展会结束后,这些纸又被再生,运回日本用做小学生的作业本,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2005年爱知县世博会日本馆的建筑表面由三万株竹条编织而成。所有这些探索,都在表达人类对地球资源匮乏的危机感。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们正在努力,希望利用世博会这个平台,表达希望未来建筑成为循环经济中的一个环节的理想。他们充分利用世博建筑是临时建筑的特点,做了这样的表演。因为建筑是临时的,所以在这里建筑师们可以畅想,哪怕这个创意并不成熟;材料商们可以去研制新产品,哪怕这些材料性能并不好,而且只有暂短的寿命;工程师们可以去发明新技术,哪怕这些技术还很不成熟。所有这些在永久性建筑中绝不允许的现象,在这里统统允许。人们可以在这里探索未来,探索新建筑、探索新生活。就像科学研究必须有试验室一样,世博会已经成为建筑技术创新的“试验场”。

你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就绝不会再把“世博建筑”与“实用建筑”相提并论,因为两者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这就像我们不会把T型台上的奇装异服和百姓的服装设计混为一谈,也不会把概念车和量产车混为一谈一样。

大家都知道,从概念车到量产车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同样,把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概念变成现实,更需要通过艰苦的实践和经受漫长时间的磨炼。这里可能有成功,但更多的可能是教训和失败。因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概念的成功都必须通过实用性建筑的检验,所以我们既要看见世博建筑的历史作用,同时也要看见这种作用局限性的一面。

就拿“水晶宫”来说吧。从提出用玻璃作为屋顶和墙面的概念,到人们真正接受它并把它变成现实,整整花费了一百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人们传统建筑观念对它产生的抵抗,还存在着由于它自身技术不成熟而造成的障碍。我想如果没有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雄厚资金和工业化水平,如果没有美国人的实用主义文化,如果没有空调技术的发明,没有幕墙技术的出现,没有玻璃制造技术的进步,要产生现代“水晶宫”,恐怕还不可能。事实上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不断发展玻璃幕墙和玻璃屋顶的技术,完善它的热工性能、安全性能和建造工艺,如果这些技术不能与时俱进, “水晶宫”同样要走向死亡。埃菲尔铁塔也是这样,它虽然给了人类向高空求发展的启示,但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栋摩天楼的结构完全采用了埃菲尔的方法。所以我们只能说,世博会是建筑创新的试验场。

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对于工业发达的国家来说,现在已经不再是建筑工业化的时代了,是计算机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时代,也是人类反省自身并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是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以及绿色环保技术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已经清楚地看见了计算机技术对建筑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这个影响首先表现在结构的静力计算几乎达到了无所不能的程度,数控机床使得钢结构制造的加工精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GPS定位系统已经进入了施工环节,所有这些都是在向建筑工业化初期提出的,曾经建立过功勋的“建筑构件标准化”原则进行的挑战。制造业的这种技术进步,也已经直接影响了世博建筑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为建筑个性化和追求标新立异,准备好了更坚实的物质和技术的基础。

追求标新立异从来是世博建筑的一个传统。自从世博会的展览方式由主办国统一建馆发展成参加国和参加企业自行建馆之后,这个现象就更加明显。其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这毕竟是商人们的聚会,追求标新立异是商业文化的天性。既然是商家,它当然希望自己展馆的形象能在“万国博览”中脱颖而出,因为这背后是巨大的商业利益。为了标新立异,建筑师们先是在建筑造型方面下工夫。现在已经发展到不择手段地把一切凡是能刺激感官的办法全都调动了起来,包括声、光、电的技术。这次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就是依靠了光电技术、LED技术以及所谓的传播友谊“种子”的文化概念,创造了“蒲公英”的形象而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现在世博会已经变成了一场争奇斗艳的建筑“T台秀”。

世博建筑再也不只是水晶宫那样的实用型建筑了。世博会再也不只是提供技术和产品的博览会了,它本身已经变成一个T台,而世博建筑已经成为这个T台上的展品。通过世博建筑,人们要展示对未来建筑技术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思考,要展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推出的最新技术和各自不同的文化,同时还要展示各大公司、各大企业的形象。世博建筑成为这些商家的形象代言人。

虽然世博会诞生已经一个半世纪多了,但是对于它,我们还很陌生。前些日子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已经有业主要他按照上海世博会场馆的式样来设计建筑了,这实在让人哭笑不得,因为把建筑当作“式样”的这种思想,正是早已被世博建筑打倒了的旧思想和旧文化,而这种思想文化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市场,但人们并不清楚。正是这种思想阻碍了建筑的创新。

现在很多人把参观世博建筑当作旅游、赶庙会和看热闹,这是完全不够的。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研究建筑形式背后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概念,激励我们民族奋发图强,赶超先进的雄心壮志,焕发科学理性和创新的革命精神!

大概是因为现在许多人对世博建筑有着种种误解,前几天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演绎顾问,郑时龄教授曾对媒体坦言:“世博犹如建筑‘T台秀’,不可能平民化。”我读以后,甚是赞同。为了把这个问题说得更系统些,我写了这篇文章,只希望对读者更好地理解世博建筑能有所帮助。如果确能如此,我就心满意足了。

2010年6月14日

【参考文献】

童寯.新建筑与流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冯萍.从世博会展馆建筑的发展看当今建筑趋势.建筑技术,2007,38(11):845-848郑时龄.城市中的世博会规划和建筑.城市规划学报,2005,(4):4-9

郑时龄.世博会,世界建筑的博览会.中国艺术报,2010-04-30(9) 5I4gF1zXiDjcSz8nrOpqu09phaNUoW0Sbyyo5Jvi1AsQM761872VA7WWa3FOVlf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