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作为一名建筑师,我自认为是属于过去了的那个时代。我们那一代人,都是默默无闻地工作在祖国的基本建设战线上的普通战士。我记得年轻时,我们建筑系的学生都爱唱一首歌曲,歌名是“建筑工人之歌”。其中有那么几句,今天我还记得,那就是:“前面总是无尽的原野,身后总是崭新的厂房。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战斗着奔向前方。”这就是当时我们建筑系的同学们的共同理想。这种理想在今天的青年建筑师中已不多见了,“追星”成了一部分年轻人奋斗的方向。

我就读于清华建筑系时,正值我国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整个国家、全体人民都生活在极度的困难之中。当时吃的、用的都要凭“票证”供应,已经计划好的基本建设项目,也大都下马停建,盖房子当然只能因陋就简。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对我国建筑业现状的认识的,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开始学习建筑学专业的。在我们那一代人看来,中国建筑师最重要的责任之一,就是要珍惜人民好不容易攒下的每一分钱,把它用到国家最为需要的地方上去。那时候人们对于党的建筑方针“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都是完全理解和由衷地拥护的。

但是我们那一代人的这种建筑观念,在21世纪初的中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像CCTV新大楼这样畸形的建筑作为“标志性”,开始在中国的城市中受到某些人的青睐,甚至横行起来,建筑设计追求怪异,奢华成风。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不禁要问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是我们落伍了,还是中国的建筑走向发生了偏差?”

为了把问题搞清楚,只有把建筑放在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和文化的背景中去考察,这是我在学生时期受到的最为重要的建筑教育之一。

在清华读书时,我有幸接受了当时国内建筑教育界顶尖学者的教导,这些对我建筑历史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梁思成先生对“建筑美”的论述和他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及其结构理性主义的思想了。另外陈志华先生讲授的西方建筑史使我坚信,建筑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是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的状况的。建筑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是社会历史的史书。建筑绝对不是来自于建筑师的突发奇想,建筑的演变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进步和倒退,曲折和迂回,从来就是建筑发展的轨迹。

面对当今复杂的建筑现象,为了把思路弄得更清楚些,这两年来,我反思几十年来亲身经历的许多事情,陆陆续续地写下了一些思考的心得。其中有的涉及建筑的理论问题,有的涉及社会问题,有的涉及建筑师的学习的问题。本来这些短文只是我的笔记,丝毫没有准备发表的想法。因为我毕竟只是一位一直工作在设计一线的建筑师,而不是理论工作者,所以文章谈不上深度,只是随笔而已。

没有想到的是,我的这些文章受到了我的老师李道增先生的热情赞许。他对我说:“你的文章,许多人看了,都非常同意。文章说出了许多建筑师心里想说的话。”

既然如此,我也就决定出版这本小集子了,以送给那些朋友。在我看来,我所表达的观点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我的文章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一批人对当今中国建筑的看法,或者是否能引起争论。

在当今中国建筑界最为可怕的现象就是学术界的“死亡”。所有的一切都在商业的运作之中。超脱于各利益集团之外的,认真的建筑研究并不能得到重视,建筑学术界不能成为国家基本建设的智囊。而一些所谓的学术精英们最为关注的还是那“一鸣惊人”的骇世之作。可惜的是,这些作品往往除去肤浅之外,并无新意。

如何评价当今中国建筑,专家之间也存在着不小的分歧。产生分歧的原因,无非是专家各自不同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文化修养和实践经验等等。

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在一线从事具体的技术工作,这对于我建筑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为了理解建筑形式的演变,为了读懂世界名作,包括现代主义运动以及那些名人名作,也是为了理解建筑形式与组成建筑的结构形式及其营造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年轻时,我曾经专门攻读过结构学科,并从事过结构的研究工作。这种研究使我在解读建筑设计时,有了自己独特的视角。它使我相信,如P.L.奈尔维所说的,“建筑学就是营造学”。我也相信他所说的,“正确的建造是成为优秀建筑的基础”。所以当代那些缺乏理性的、技术上拙劣的建筑,在我看来都是建筑的垃圾,不管它是否刺激眼球。我坚信人类的建筑活动应该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对国家公共建筑和国有企业重大基本建设的投资,都应该受到纳税人的监督。因为近年来的实践已充分暴露了当前建筑决策机制存在的弊端。

无须回避的是,对技术的崇拜是我对“建筑美”的理解的一种偏爱,特别是我对建造技术的科学合理性的追求,是我对建筑发展史的理解的结果。大约也是我的这种追求,使我对中国当今建筑偏离功能和技术的倾向,产生了十分厌恶的心态。这个小集子大多谈的是这方面的问题。而且我试图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历史的原因。在有些文章中,我对中西方建筑文化传统的差异做了些简单的比较,有些提法我尚未见到别人提出过,所以提出来,以供讨论。

我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每年还要为学生们上几堂课。这本小集子也收集了我专门为年轻人写的几篇文章。这些文章谈的大多是学习方面的问题。因为年轻人代表着未来,我希望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季元振
2010年7月 wZYg9gxD5ME5IYB7yk2zU113PlRo/MWWJEIUtWOAii6Ef5jDbUoUOCjD77sqOjl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