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话不在多,点到就行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人们常说,名人说的话就是名言,但至少这句话能够流传至今,绝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名人说的,更重要的是,它道出了人们生活中的部分真理。既然是真理,自然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才有了和本节主题遥相呼应的巧合:话不在多,点到就行。但凡对说话有点常识性认识的人,应该一眼就看出了这句话的真谛,但问题也会接踵而来:说话的“点”是什么?它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去找?

在回答这几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个人过生日请客吃饭,看时间已经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到,便焦急地说:“怎么回事,该来的还不来?”几个敏感的客人听到后,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了?于是,他们就悄悄地走了。

主人一看走了几位客人,更着急了,便说:“怎么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走的是不该走的,言外之意就是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他们也走了。

最后剩下一个跟主人关系较亲密的朋友,看到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道:“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措辞,否则说错了,就收不回来了。”主人感觉有点委屈,忙解释说:“我并非叫他们走啊!”

朋友听了很生气,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仔细揣摩故事中这位主人的话,便会发现,他的话并非没有“点”,只是说话的对象、时机、口气都不对,反而成拙了。比如第一句话如果让没来的那些朋友听到,第二句话如果让那些第一波走的客人听到,心里面都会比较舒坦,但是他的话到最后都成了“马后炮”。

可见,说话如果不讲技巧,出口不够谨慎,没有顾虑到听者的立场,就很容易在无意中伤害别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如果说这个故事讲的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道理,那下面这个故事可谓“言者有意,听者有心”了。

当年,吕布被曹操所擒,念其武功绝世,欲为己所用,遂向一旁的刘备征求意见。刘备考虑到若吕布归顺曹操,不利于自己日后一统天下,便建议处死吕布。此时,刘备原本可以列举出很多吕布的劣迹恶行,但他只说了一句话就达到了目的。他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这句话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不仅道出了吕布反复无常的秉性,很难成为其心腹,同时也刺激到了曹操多疑的性格,结果就必然坚定了曹操杀吕布的决心。

刘备从来都不是我们印象中那种能言善辩的智者代表,但仅此一例就足以体现他作为人君的强者智慧。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说话人的目的。以刘备为例,便是劝说曹操处死吕布。其次,我们还要明确听者的喜好或者特征,这样一来,说出来的话才可以投其所好或者直指人心。在这个例子当中,刘备准确抓住了曹操多疑的性格特点,但是他并没有说出吕布将来有可能会对曹操不忠的猜测,而是巧妙搭建了一个让曹操自己意识到这一猜测的心理暗示。明示与暗示哪个威力更大,想必大家的心中已然自明。最后,我们还要选好说话的素材,比如刘备用到的就是吕布不忠的两个赤裸裸的事实。君为臣纲,而忠又乃君臣关系的核心纽带,其他环节有瑕疵尚可讨论,但如果做不到忠诚,几乎是无药可救。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刘备说话的点抓的就是吕布的不忠。这个点既在吕布的身上,同时也在曹操多疑的性格中,而刘备所做的就是把这个点放大,并混为一谈让大家都看到,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我们不妨借助想象力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刘备和曹操的位置互换,而且刘备也问曹操同样的问题并得到了相同的回复,那么刘备是否会坚持杀吕布呢?结局当然是靠猜的,但不妨分析一下刘备的性格,看看我们猜刘备不杀吕布的可能性有多大。

通过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可以看出他对人才的态度,这也绝非曹操这样的富家子弟可以比拟的。吕布擅长骑射,膂力过人,被称为“飞将”,而且在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中,向来也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所以在武功方面,吕布绝对是当时一等一的人才。如此良将,刘备岂能一杀了之?再者,刘备向来以汉室正统自居,而且倡导以德服人,所以对于吕布过往的不忠行为,多会采取宽容的态度,或者将其转嫁为丁原、董卓等人的不义。如此推测,即便是同样的故事情节、同样的语言环境,刘备不杀吕布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针对不同的人和事,说话的点子也会因为对方的性格、兴趣以及说话的时机、环境、表达方式、角度等而有所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寻找“话点”就是一件困难的事。只要善于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心体悟,寻找话的点子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心里面不要把说话当作一件很随意的事情,而应把它当成一种技能去训练,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语言的学习和积累,只要“话点”到位了,说话的水平自然水涨船高。 NbozgRtQZ2tX2EuQWsQTR7xHn8ofliea5s/1781Ez5LwIfGnULelJFVA4GtDY//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