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赞美中的暗礁

赞美是一种可以走进对方心灵的语言艺术,用得到位了,无疑可以增强感情,拉近关系。但若口无遮拦,任由赞美的语言信马由缰,势必会将好事变为坏事。所以,我们要把握好方向,绕开赞美中的暗礁。

1.冒犯隐私,玩笑忌讳

在一次宴会上,陆总喝得有点儿多,为了表达对张总的敬意,他举起酒杯说:“我提议大家共同为张总的成功干杯!总结张总的工作历程,我得出一个结论:凡成大事者,必须具备三证!”

陆总提高嗓门说:“第一,大学毕业证;第二,职业资格证;第三,离婚证。干杯!”

话音刚落,众人一片哗然。张总硬撑着喝下了那杯苦涩的酒。

离婚证无疑是张总的忌讳,他不想让人知道,也不想让人们议论。陆总和他的关系很亲密,却在公开场合这样说,自然会令张总不悦。因此,在称赞与自己关系很好的人时,特别是当着其他人的面,千万不能冒犯对方的忌讳。

2.无的放矢,盲目比较

张乐和小倩同在北京上班,也是室友。虽然她们从事的行业不同,但平时的关系还算不错。一个周末,小倩把一个加了一晚上班做好的PPT拿给张乐看,原本期望她会给自己提点意见,可没想到的是,正在电脑前和朋友聊天的张乐草草看了不到一分钟,就煞有介事地说道:“哇!你做得真棒,你一定是你们公司PPT做得最好的!”看着已经把目光转到电脑屏幕上的室友,小倩的心别提有多失落了。

首先,张乐这样大而空的夸奖并不能给小倩真实的感觉,反而会让小倩觉得她虚伪。其次,如果小倩真的相信了张乐的赞美,便会盲目地认为自己好,而不清楚好在哪里,进而难以形成对事物恰当的判断和分辨能力。所以,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在赞美完后,要有针对性地问几个问题,比如,“这个版面为什么这样配色”“那段文字为何要那样组合”,赞美的效果就会很不一样。

3.沉溺历史,苛刻要求

小亮在一次全校的作文竞赛中得了“特等奖”,他的妈妈满心欢喜,不论时间、不分场合地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扬小亮,还把他的“光亮前途”挂在嘴上,常对他人说:“我们家小亮在全校的比赛上能得第一,以后一定还会在全市的比赛上得奖。”

小亮的妈妈这样做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二是为孩子确立一个“高标准”,要求孩子每次都必须达到,否则就算骄傲、退步。此时的表扬、赞美实际上已经成了孩子身上的“包袱”,也是孩子的“紧箍咒”,会给他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面对孩子取得的成绩,父母如果功利心小一点,问孩子:“你能获得这个奖项真不错,还能不能再来一个?”“你已经得到了班里的第20名,能不能继续努力,进一步克服不足,超越自己,得到第15名?”夸奖之后,顺着孩子的意志帮他制定一个“高半步”的新目标,这样他就不会停顿下来,也不会失去信心。

4.以偏概全,“浮夸”无度

劳动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帮父母做一件家务事。于是,小强回家后悄悄地整理起爸爸杂乱的书桌。妈妈看到后高兴地说:“强强会做家务了,真是个好孩子。”考试得了第一名,小强挥着试卷给爸爸看,爸爸说:“强强真是太聪明了,将来一定能考上北大。”

从表面上看,这样的赞美对孩子有一定的鼓励作用,可是这种随意的话说多了,会让孩子顺着大人的思路进行推理:我做了一件好事,因此是好孩子;我考了一个高分,因此是聪明孩子。但是,孩子也会按照家长的思路做出“相反”的推理:我如果做错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一个坏孩子;我在一次考试中得了低分,就是一个笨孩子。这种“以偏概全”式的赞美,会使孩子错误地把一件事情成败的评价当成对自己整体的评价。过度的赞美,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完美无缺”,以致经不起外界的批评,也经不起失败与挫折。

5.好话坏说,明褒暗贬

张阳把照顾金鱼和给盆栽小西红柿浇水的任务交给了在他家做客的表弟,可他的表弟不是一天喂2次金鱼就是3天忘了喂食,有时更想不起要给小西红柿浇水。但最近3天,他的表弟却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张阳心里虽然满意,嘴里却说:“你终于记住了自己该做的事,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明天可别再忘了!”

这样的赞美很勉强,而且隐含着批评,无形中打击了表弟的积极性,会让他觉得好事做了也白做。做事有进步本来是好事,但如果给表扬或者赞美加上阴影,那就是赞美者的不对了。 zqwaNLb/sRtYWvx2dndOXJQTlEbQFLjccKqpLGohKaOlf7zcqSYBkRHLFAbvimx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