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How to Build
Habit-Forming Products

习惯的力量:
如何让你的产品从维生素变成止痛药

跑步的时候,我常常会走神儿。我的心思会游离到别处,不再去想当下正在干什么。这种体验让我觉得神清气爽,活力焕发,每周我会晨跑三次。前不久,因为要等一位国外客户的电话,我临时取消了一次晨跑。“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心想,“晚上再跑。”然而,就是这个简单的时间调整让我在那天晚上干出了好几件荒唐事。

我在黄昏时分开始跑步,在经过一位外出倒垃圾的女士时,我看到她冲我笑着打招呼,于是礼貌地回应了一句“早上好”,随即我意识到了这个口误,马上纠正道,“抱歉,我想说‘晚上好’来着”。这位女士皱了皱眉头,脸上挤出一丝不自然的笑意。

尴尬之余,我发现自己已全然忘记了当时的时间。我暗自提醒自个儿别再犯糊涂,但是没过几分钟,在经过另一位跑步者时,我就像是中了邪一般,又冒出一句“早上好”。这究竟是怎么了?

跑完步,回到家中冲澡,我如往常一样又开始神游。大脑中的自动控制开关已然开启,我开始在无意识中按部就班地完成每日的固定事项。

直到剃须刀的刀锋划过脸颊,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抹好剃须膏准备刮胡子了。虽然这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课,但无论如何也不该在大晚上刮胡子。可是,当时我的确这样做了,而且全然未觉。

将晨跑改为黄昏跑,可我的身体却依然跟随晨跑时的行为模式去做出反应,一切都发生在不经意间,这就是所谓的根深蒂固的习惯,是人在几乎无意识的状态中做出的举动。据统计,人类将近一半的日常活动都受制于习惯。

习惯是大脑借以掌握复杂举动的途径之一。神经系统科学家指出,人脑中存在一个负责无意识行为的基底神经节,那些无意中产生的条件反射会以习惯的形式存储在基底神经节中,从而使人们腾出精力来关注其他的事物。

当大脑试图走捷径而不再主动思考接下来该做些什么时,习惯就养成了。 为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大脑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从行为存储库里提取出相宜的对策。

以咬指甲这个习惯为例。一般说来,这是人们的下意识举动。一开始,可能是出于某种原因才咬指甲,比方说是为了咬掉不美观的肉刺。然而,如果无缘无故也会这样做,那就说明习惯已经形成。对于那些爱咬指甲的人而言,压力产生的不良情绪往往会触发这种无意识行为。咬指甲时体验到的片刻宽慰会使他们认为这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他们越是肯定这种相关性,就越是难以戒掉这种条件反射。

同样地,我们在生活中做很多选择时,都会倾向于那些曾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我们的大脑会自动推导出一个结论,如果这个办法在过去有效,那今天就依然是保险的选择,固定的行为模式就这样形成了。

跑步时,我的大脑预设的行为模式是见人打招呼要说“早上好”,所以我才会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合时宜地冒出这几个字。

企业如何从习惯中受益

既然设定好的行为模式会对我们的一举一动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那企业也必然能借助习惯的力量发掘出有价值的商机。事实上,精于此道的企业一直将培养用户习惯作为其开发产品的一个基本原则。

习惯养成类产品能够改变用户的行为,使他们无须外部诱因就开始从事某种活动。其目的就是让用户一而再,再而三地自觉亲近这个产品,而不需要广告和促销这种外显的行动召唤。对产品的依赖性一旦形成,用户就会在诸如排队这一类惯常事务中使用这个产品打发时间。

当然,本书所构建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企业。经营者们应该首先评估各自具体的生产模式和经营目标,看看是否与用户习惯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虽然说有些产品是完全凭借对用户习惯的影响力来拓展市场,但毕竟还存在一些例外。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需要用户频繁购买和使用,或者说,不是用户必需的日常服务,那就另当别论。以人寿保险业为例,它依靠销售人员、广告宣传以及口碑和熟人介绍等方式来向顾客推销其保险业务。一旦顾客选择了某一险种,那他就无须再为后续工作劳神费力。

本书中所提到的产品,主要出自那些要求用户能主动参与其中,并因此需要借助用户习惯来推广产品的行业。涉及强制消费的行业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内。

在对习惯的成因条分缕析之前,我们先得明确习惯的重要性,以及习惯能给企业带来哪些竞争优势。一般说来,用户对产品的依赖会给企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提升“用户终身价值”

工商管理学中有这样一个概念:公司价值等于它日后获得的利益总额。其参照标准取决于投资人如何计算该公司股票的合理价格。

在考核公司CEO和管理团队的业绩时,主要依据的是他们拉升公司股价的能力,因此CEO和管理者们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己公司产生的净现金流的大小。在股东们看来,管理层的任务就是实施战略计划,通过提高利润或降低成本来增加公司的未来收益。

让用户对产品形成依赖是提升公司价值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这可以提升“用户终身价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所谓用户终身价值,是指一个用户在其有生之年忠实使用某个产品的过程中为其付出的投资总额。当用户对某个产品产生依赖时,使用时间会延长,使用频率也会增加,最终的用户终身价值因而也会更高。

有些产品的用户终身价值相当高。比如说信用卡持卡人一般会成为长期的忠实用户,为信用卡发放机构带来丰厚的回报。因此,这些机构会去花大价钱争取新的用户。这就是为什么你会收到名目繁多的促销优惠信息,包括免费赠品或者航空里程奖励,来诱使你再办新卡或是给旧卡升级。你身上所隐含的用户终身价值正是信用卡机构进行市场营销的原动力。

提高价格的灵活性

知名投资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沃伦·巴菲特曾经说过,“要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强大,就要看看它在提价问题上经历过多少痛苦”。 巴菲特和他的搭档查理·芒格发现,用户对某个产品形成使用习惯后,他们对该产品的依赖性就会增强,对价格的敏感度则会降低。他们二人坦言,正是由于掌握了这一消费者心理,他们才会投资后来闻名于世的See's Candies和可口可乐等公司。 巴菲特和芒格很清楚,习惯让企业在提价问题上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性。

比如说,免费视频游戏行业的行规是,游戏开发商延迟向玩家收取费用,直到玩家玩上瘾。一旦玩家开始对玩游戏迫不及待,并且渴望在游戏中达到更高的级别,那么掏腰包就会变得顺理成章。真正的收益其实来自虚拟道具、生命值、超能力等虚拟游戏用品的销售。

自2013年12月以来,已有5亿多人下载了“糖果粉碎游戏”(Candy Crush Saga)。这款主要出现在移动设备上的“免费”游戏已经让部分用户变成了付费玩家,平均每天给游戏开发商带来的净利润高达100万美元。

这种情况同样也出现在其他服务领域。例如,Evernote是一款用于记录和存档的软件。用户可以免费使用这款软件,但是诸如离线浏览和协作工具等升级功能却要收取费用,即便如此,很多忠实用户还是心甘情愿为此埋单。

Evernote的CEO菲尔·利宾就此问题与大家分享了一些经验。 2011年,利宾在网络上发布了一张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微笑曲线图”,纵轴代表注册用户的比例,横轴代表用户使用这项服务的时间。曲线图显示,尽管在初期用户使用量呈下滑趋势,可一旦对产品形成了依赖性,使用量就会出现大幅度的攀升。这种变化所形成的曲线波动恰好呈现出一个标志性的笑脸形状。

此外,与日俱增的使用量也会促使用户更乐意为产品埋单。利宾指出,在免费使用产品的头一个月过去后,仅有0.5%的用户转变为付费用户。然而,这个比例会渐渐上升。到了第33个月,已经有11%的用户开始付费。在第42个月,这个比例显著增长到了26%。

加快增长速度

从产品中不断发现惊喜的那些用户往往乐于和朋友分享这份感受。他们越是频繁地使用产品,就越有可能邀请朋友们与之共享。产品的忠实粉丝最终会成为品牌的推广者,他们会为你的公司做免费的宣传,让你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就收拢新客户。

能让用户积极参与的产品还具备另外一个优势,那就是在竞争中以更快的发展速度超越对手。例如Facebook,尽管没有在社交网络领域占领先机,但它还是后来居上,盖过了竞争对手MySpace(聚友网)和Friendster。在马克·扎克伯格放弃学业,将刚出炉的Facebook推向市场时,MySpace和Friendster均发展态势良好,都拥有数千万用户,但尽管如此,社交网络领域的主导地位最终还是被Facebook所抢占。

Facebook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我称为“良性循环”的法则:使用频率越高,病毒式增长速度就越快。正如从科技企业经营者转型为风险资本家的戴维·斯科克所指出的,“提高增长速度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病毒循环周期’”。 这个周期指的是老用户邀请新用户花费的时长,其影响力不可小觑。“举例来说,20天内,若以两天为一循环周期,用户量可能会达到20470,”斯科克写道,“但是如果将这个周期减半,变成一天一循环,那用户数量将超过2000万!从逻辑上来讲,周期越短,结果就越理想,只是理想的程度还未受到足够关注。”

吸引大批用户每天到访,这将极大地缩短产品的“病毒循环周期”,原因有二:第一,老用户会越来越频繁地使用该产品(比如在Facebook上添加好友关注);第二,老用户越多,吸引新用户做出反馈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个循环不仅能提高用户的参与量,使这个往复过程永不中断,还能加快产品的推广进程。

提高竞争力

用户对产品的依赖是一种竞争优势。一旦某个产品能够让用户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那其他产品就几乎不具任何威胁。

很多企业经营者都错误地认为,新产品只要比原有产品略胜一筹,就足以让用户一见倾心。但是,一旦涉及撼动用户的老习惯这个问题,天真的企业家们就会发现,好产品并不一定总能占据上风,尤其是当众多用户已经选择了其他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时。

约翰·古维尔是哈佛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他在一篇经典的论文中明确指出:“许多创新都以失败告终,因为用户总是过分地倚重原有产品,而商家却总是高估新产品。”

古维尔认为,新产品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略胜一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绝对优势。缘何如此?因为原有产品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要想撼动用户的使用习惯,新的产品或服务就一定要有摧枯拉朽的能量。古维尔指出,即便某个新产品优势显著,但如果与用户业已形成的习惯冲突太过激烈,那就注定无法成功。

就拿我在写作本书时所使用的QWERTY键盘来说,它在很多方面都比不上其他新产品。这款键盘于19世纪70年代问世,最初被用在如今已成为古董的老式打字机上。常用字符在这款键盘上被分隔得很开,这样可以防止打字机上的连动杆在人们打字时卡住。 当然,这种操作上的阻碍在数码时代早已不存在,但是无论其他新型键盘的字符布局是多么精巧,QWERTY都依然是通用的标准键盘。

例如奥古斯特·德沃夏克教授设计的键盘,元音字母被放在中间一排,用于提高打字速度和准确率。虽然这款“德沃夏克简约型键盘”在1932年就申请到了专利,但如今市场上早已看不到它的踪影。

QWERTY键盘之所以经久不衰,完全是因为改变用户习惯所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最初使用这款键盘时,无不是像小鸡啄米一般地挨个敲打按键,往往只用一根或两根手指。经过几个月的练习,我们学会了同时调动十根手指,让它们跟随主人的思路,文字会在不知不觉间由思绪流淌至屏幕。转而使用一款完全陌生的键盘,哪怕它能提高工作效率,也意味着我们将不得不重新学习打字。做出这种改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在第五章中我们还将看到,用户也会因为“存储价值”而对产品产生更强的依赖性,从而进一步降低“另觅新欢”的可能性。比如说,使用Gmail发送和接收邮件,邮件可以永久保留,用户既往的所有邮件内容都能被长期存储。Twitter用户的影响力会随着粉丝数量的上升而增强,使他们在圈子里传播信息时发挥更大的能量。用户在Instagram上所记录下的生活片段还可以添加在他们的数字剪贴板上。人们的生活与这些产品和服务息息相关,更换邮件服务、社交网络或是图片分享应用软件会给他们造成太多麻烦。这些服务所蕴含的内在价值是不可转换的,所以用户不会轻易放弃它们。

总而言之,用户的忠实依赖会促使企业给产品做进一步投资。更高的用户终身价值,更大的价格灵活性,更快速的增长,以及更显著的竞争优势,凡此种种,将共同为企业创造更可观的经济收益。

垄断思维

能够让用户对产品形成依赖性,对企业而言是求之不得的事情。然而,对于试图打破现状的新公司来说,这种依赖性只会降低它们成功创新的可能性。事实上,能够改变用户由来已久的习惯的案例少之又少。

要想改变用户的习惯,仅凭说服对方尝试新事物,比如让他们生平头一遭打开网页,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得引导他们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最好是他们的余生——重复这个行为。

一些公司之所以能成功地打造习惯养成类产品,是因为它们进行了颠覆性的大胆创新。但是,和其他实践活动一样,这种创新设计也要遵照一定的规律和原则,来界定、解释为什么一些产品在改变后存活了下来,而另一些产品没有。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的大脑往往会沿用既有的思维模式,因此新的行为方式总是难以持久。实验表明,实验室里的动物在习惯某种新的行为方式之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行为回转,重拾过去的老一套。 就像会计学里的一个术语“后进先出”所描述的,最新收获的东西往往最先失去。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很难彻底戒掉某种习惯。在接受过戒酒治疗的嗜酒者中,约有2/3的人会在一年之内重拾旧习。 另有研究显示,通过节食减肥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在两年之内再度发胖。

培养新习惯的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就是旧习惯,研究表明,这些旧习惯根深蒂固。即便我们调整了自己的行为,大脑中的神经通路还是停留在以前的状态,随时都可能被再次激活。 对于那些想要推出新产品的设计者或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超难对付的拦路虎。

要想让新习惯在用户的生活中生根发芽,就必须增加它的出现频率。在伦敦大学学院开展的一项近期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被试者培养牙线使用习惯的整个过程。 结果显示,新习惯出现的频率越高,稳定性就越强。与使用牙线一样,如果用户频繁地接触某个产品,尤其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那么他形成新的行为习惯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Google搜索引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它表明,一旦用户开始频繁地使用某项服务,那就一定会将这项服务纳入自己固定的行为习惯中。如果你对Google影响用户习惯的能力心存怀疑,那就不妨试用一下Bing(必应搜索)。在对这两个都提供匿名搜索服务的平台进行效能比较时,我们会发现它们没什么两样。 尽管在天才设计者的努力下,Google的演算系统运行速度要稍快一些,但是因此节约下来的时间也许除了机器人和玻巴克先生(《星际迷航》中的人物)之外没有人能察觉得到。这并不是说毫秒无关紧要,只是这样微小的时间差异不可能成为钩住用户的诱饵。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没有更多的Google用户转而投向Bing的怀抱呢?这就是习惯的力量,是习惯让Google拥有了如此众多的忠实用户。在他们已经熟悉Google操作界面的情况下,转而使用Bing只会增加他们的认知负担。虽然Bing在很多方面都与Google类似,但即使是一个微小的像素设置差异都有可能迫使用户适应新的访问方式。适应Bing的操作界面实际上降低了这些Google用户的搜索效率,会让他们觉得Bing稍逊一筹,这种感觉与技术无关。

人们往往会频繁地在网络上搜索信息,因此Google完全有能力巩固自己的地位,成为老用户心目中的不二之选。用户不会再纠结于该不该选择Google,他们仅仅是按直觉行事。此外,利用追踪技术,Google还可以记录下用户的搜索轨迹,根据他们以往的偏好来提高搜索结果的准确度,使用户享受到个性化的服务,从而进一步加强他们与这个搜索工具之间的密切联系。使用频率越高,搜索速度就越快,因而也就越受用户的喜爱。正是这种习惯驱动下形成的良性循环,成就了Google的业界霸主地位。

基于习惯的发展战略

有些时候,不同于使用牙线或是搜索信息,某种行为发生频率并不高,但依然会成为用户的习惯。要想让这些不经常发生的行为演变为习惯,那就必须让用户深切感受到它的用处,要么能为你带来快乐,要么能帮你解除痛苦。

以亚马逊网站为例。这家网络零售商的战略定位是成为覆盖全球的一站式购物中心。它对自己打造用户习惯的能力深信不疑,所以在网站上发布了很多极具竞争实力的产品的广告。 用户会经常在此看到他们打算购买的商品以优惠价出售,只需轻点鼠标就能链接到另一个网站继而完成购买。有些人觉得为他人作嫁衣裳无异于自寻死路,但对亚马逊而言,这恰恰是它的生财之道。

通过给各大竞争对手做宣传,亚马逊网站不仅赚足了广告费,还借助别人的营销投入为自己在用户心目中赢得了一席之地。用户渴望找到他们需要的产品,而亚马逊网站刚好对症下药,解了人们的燃眉之急。

虽然该网站没有直接参与这些产品的销售,但是因为它消除了用户对价格的顾虑,所以赢得了大批忠实的拥趸,成为用户心目中值得信赖的网站。2003年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策略的高明之处。该研究表明,当用户能够从在线零售网站上了解到各类商品的优惠信息时,他们会更容易成为网站的忠实用户。 这一经营策略同样也受到了Progressive的青睐,这家专做汽车保险业务的公司通过同样的方式,成功地将年度营业额从之前的34亿美元拉升到了150亿美元。

通过让用户在网站内部对不同店铺的商品做比较,亚马逊网站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了它不容小觑的作用。虽然人们登录购物网站的频率不一定很高,但是他们已经把亚马逊网站当成了自己购买商品时的首选,在人们心目中,它的地位已经坚不可摧了。事实上,由于用户在亚马逊网站上能轻松惬意地对比商品进行购物,他们会频繁地在移动设备上打开该网站的应用程序,一边逛实体店一边比较价格,往往能以最低价买到心仪的商品。

习惯的区间

要想打造习惯养成类产品,企业务必认真考虑两个因素。第一,频率,即某种行为多久发生一次;第二,可感知用途,即在用户心中,该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多出了哪些用途和好处。

我们每天使用Google搜索的次数多不胜数,但是就具体的搜索能力而言,它并不比竞争对手Bing强出多少。相反,我们登录亚马逊网站的频率也许没那么高,但是却能感受到它无与伦比的优势,因为在这个无所不包的一站式购物网站,我们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任何东西。

如图1所示,若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足够高,被感知到的用途足够多,就会进入我们的“习惯区间”,进而演变为一种默认的行为方式。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如果有任何一方面欠缺,某种行为发展为习惯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图1

请注意,图中的曲线向下延伸,但是永远都不会和代表“可感知用途”的横轴重合。这表示有些行为始终不会发展为习惯,因为它们发生的频率不够高。无论这种行为能为你带来多么丰富的用途,发生频率的不足都只会让它作为你有意识的举动而存在,却永远都不会成为你下意识的反应,而后者才是我们所谓的习惯。然而,代表“频率”的纵轴显示,就算某种行为带给你的益处并不明显,但是因为它发生的频率足够高,也会演变为你的习惯。

这一发现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图中的刻度是研究者刻意留白的。遗憾的是,截至目前,尚未有任何研究能提供一个通用的时间表,来告诉我们将某一行为发展为习惯究竟需要多长时间。2010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有些习惯的形成只需要几个星期,而另一些习惯的形成则需要5个月以上的时间。 研究人员还发现,行为的复杂程度和对于该用户而言的重要性会极大地影响习惯形成的速度。

关于“频率多高才算高”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不同的产品和行为对此要求也各不相同。但是,我们从前面所举的牙线的例子中可以看出,频率越高,演变为习惯的可能性就越大。

想想看,哪些服务或产品是习惯养成类的?其实它们当中的大部分即便没有时时刻刻伴随我们,也至少渗透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下面,就让我们探寻一下这种频繁发生的行为背后的根源。

维生素vs止痛药

发布新产品或是推出新服务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情,然而事实情况是,大部分的创新尝试最后都无疾而终。失败的原因五花八门,比如公司出现了资金短缺,产品投入市场的时机不合时宜,市场对产品没有需求,或者是创始人半途而废。同样,成功的原因也不一而足。但是,凡是成功的创新都有一个共性:能够解决问题。这看似明确,实则复杂,因为人们总是对新产品应该解决何种问题各执一词。

“你生产的是维生素还是止痛药?”当企业创始人渴望得到第一笔风险投资时,投资人总是喜欢向他们提出这个老套的问题。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正确答案应该是“止痛药”。同样地,大大小小公司里的那些创新派也经常被要求对他们的创新理念加以验证,以说服投资人相信他们所付出的时间和金钱物有所值。投资人和总经理就像是企业的守门员,都希望把资金投入在那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上,或者说,能满足当前需要的项目上,所以他们才会选择“止痛药”。

止痛药可以满足人们的显性需求,缓解身体某部位的疼痛感,而且市场覆盖面通常较大。比如说以扑热息痛为主要成分的医药品牌“泰诺”,它承诺给患者带来安全可靠的止痛体验。这种及时见效的产品自然能让用户毫不犹豫地购买。

与之相比,维生素不一定能缓解表面的痛苦。它可以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但满足不了他们对功能的要求。我们每天早晨吞下复合维生素片时,并不知道它是不是真的能让我们更健康。有研究表明,复合维生素对我们身体的影响其实是弊大于利。

然而,我们并不在意它是否真的有用。服用维生素并不是因为它疗效显著,而是因为这就像是完成任务,虽然缓解不了身体上的痛苦,但却能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即便不知道它究竟有什么作用,我们也都会因为善待了自己的身体而备感轻松。

不吃止痛药可能会让我们苦不堪言,而维生素则不一样,偶尔有几天漏掉,比如外出度假时,也没什么大不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投资人和经理们做出的是最佳选择呢?是不是生产止痛药而不是维生素,永远是正确的策略呢?

答案是:不一定。

我们来看看如今最热门的几家消费者科技公司,例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和Pinterest。它们在兜售什么?维生素还是止痛药?大部分人可能回答是“维生素”,因为用户在这些网站上的行为不外乎是提升他们在社交网络中的地位,并不是为了完成重要任务。还记得这些服务尚未进入人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吗?没人会在半夜爬起来大呼小叫地更新自己的状态。

但是,和对待其他创新事物一样,只有当这些东西已经融入生活时,我们才会发现自己是多么需要它们。在你确定这些全世界数一数二的科技公司兜售的究竟是维生素还是止痛药之前,请先明确一点:如果你因为无法实施某种行为而感到痛苦,那说明习惯业已形成。

在此务必澄清一下“痛苦”这个概念,因为它频繁地出现在商学院的讲堂和营销学的书籍上,多少有些言过其实。实际上,我们所要描述的体验更接近于“痒”,它是潜伏于我们内心的一种渴求,当这种渴求得不到满足时,不适感就会出现。那些让我们养成某种习惯的产品正好可以缓解这种不适感。比起听之任之的做法,利用技术或产品来“挠痒痒”能够更快地满足我们的渴求。一旦我们对某种技术或产品产生依赖,那它就是唯一的灵丹妙药了。

至于科技公司究竟是兜售维生素还是止痛药,我的看法是二者皆有。科技公司提供的服务在初期更像是锦上添花的维生素,可一旦它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就会像止痛药一样抚平人们内心的“痒”。

趋乐避苦是所有物种的共性。感到不舒服时,我们会想方设法逃避这种不适的感受。在下一章,我们将探索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是如何促使用户采取行动的。但目前,大家需要掌握的要点是:习惯养成类产品会在用户的大脑中建立一种联结,使他们一感觉到痛痒就会想要使用这个产品。

关于操控用户行为是否道德这个话题,我们将在第八章进行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一些人会将“习惯”和“成瘾”这两个词混为一谈,但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成瘾”指的是长期且被动地依赖某种行为或是某个东西。依照定义,“成瘾”最终会使人走向自我毁灭。因此,生产让用户成瘾的产品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这等同于蓄意伤害。

相反,习惯可以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习惯有好有坏,而你每一天都有可能重复一些有益身心的习惯。今天你刷牙了吗?洗澡了吗?感谢别人的时候有没有说“谢谢”?或者,就像我一样,在黄昏慢跑时说出“早上好”?这些几乎在无意识中发生的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这就是习惯。

迎接上瘾模型

准备好了解更多有关培养积极的用户习惯的内容了吗?请接着往下看,你将对上瘾模型获得一份全面深入的认知,它简单易行却效果非凡,能够促使用户把他们的需求和你的产品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各章中逐一介绍上瘾模型的各个阶段。我会在其中提供真实案例,供大家在设计产品或服务时参照。通过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若干关键特征,你以更快速度设计出优秀产品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

上瘾模型的四个阶段——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将是你推动用户对产品形成依赖的有效途径。

牢记并分享

○ 用户对其产品形成的使用习惯是某些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但并非所有企业都受制于此。

○ 一旦成功地使用户对其产品形成了使用习惯,企业就能获益匪浅,具体表现在:更高的用户终身价值,更大的价格灵活性,更快速的增长,以及更强的竞争优势。

○ 只有当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足够高、可感知用途足够多时,它才可能发展为习惯。

○ 习惯养成类产品起初都是非必需品(比如维生素),可一旦发展为习惯,它们就会变成必需品(比如止痛药)。

○ 习惯养成类产品通过“挠痒痒”减轻用户的痛苦。

○ 设计习惯养成类产品其实是在操控对方的行为。生产企业在做设计之前,最好先审慎思考,以确保自己的设计会引导用户形成健康的习惯,而不会发展为病态的成瘾(详见第八章)。

* * *

现在开始做

假如你要开发一款习惯养成类产品,请先回答以下问题:

◆你的企业模式要求用户形成什么样的习惯?

◆用户能利用你的产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用户目前是以什么方式在解决他们的问题?为什么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

◆你希望用户和你的产品之间发生何种程度的关联?

◆你希望将哪种用户行为发展为习惯? bw7Jec0+cwJn4IVkQqyaaELEtyTVh0vSOG1MBh6UzrIqRq+Hntv0m/Mx8JNdu42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