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经济学家的角色:失语还是积淀

近年来,不难观察到一个现象:面对渐呈群体式爆发的新科技、新产业、新市场,经济学家对此的解读却并没有太多“新意”。其中,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依然是学术界应对科技变革和新工业革命的“本钱”,而事实上这一理论毕竟已提出了百年。对于这一轮科技创新及其成果,毋庸置疑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体系仍然显现出很强的学术生命力,具备公认的基础性解释力,但令人失望的是,即使这样一个华贵的“旧瓶”,经济学家们也没能装进多少滋味醇厚的“新酒”。我们不无尴尬地看到,对于传统创新理论的延展和工具量化,经济学家们并未拿出多少有分量的成果。而对于管理学的一些代表性成果,如克里斯坦森创立的“破坏性创新”的概念和理论,经济学家们虽然屡屡将其用作诠释创新活动的关键词,但是如何将这一概念纳入经济学分析的逻辑框架,相关研究的进展尚有提升空间。再就是针对政府在新工业革命下角色和作用的问题,基于产业政策层面的讨论,虽然表面上争议不绝于耳,热闹非凡,但争议的依据更多的却是老调重弹,政策工具创新乏善可陈。

尽管哈耶克早就指出:“在谈论市场和社会结构时,有许多事实是无法计算的……” 但经济学的量化工具还是越玩越精致。不少学者都注意到,在学科方法论建设日臻完善,被“包装”得更像是一门科学的同时,经济学似乎已逐渐偏离了思想性和问题导向的“初心”,正在快速沦为自说自话、几近闭合的圈子,这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其“无用化”的印象。也许这一判断有失客观全面,但笔者认为,面对持续高涨的科技大潮和日新月异的产业变革,特别是科技与产业的“纠缠态”,主流经济学开创性理论研究的步伐即便不是明显滞后,也难免表现出一定的“无力感”。长此以往,恐有话语权弱化之忧。

当然,新科技中涉及的很多知识及对其的评判,都超越了技术、产业甚至纯粹意义上经济行为的层面,现有经济学理论已经很难独立做出解读。主流经济学“失语”,在某种程度上给经济学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机遇,尽管这种多样化的探索能否固化为真正意义上的体系性知识,学术界仍存疑。目前,开展多样化尝试并取得成功最为典型的例证便是“横空出世”的《21世纪资本论》。这部在业内外皆吸足眼球和赚够人气的“鸿篇巨著”,试图还原经济活动中资本、技术与劳动的本来面目以及经济学方法论的初始逻辑,进而论证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经济学需要解决却被主流经济学长期忽略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从皮凯蒂这本颇为扎实的著作引发各界的热烈反响来看,经济学研究的发散性有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这种令经济学家们感到汗颜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其“下游产业”。其实,自互联网对传统商业模式产生“破坏性”影响以来,由于对一些前沿科技及其产业化模式的走向错失引领性的分析,以“四大”为代表的咨询业,其头顶上的光环在近年呈现出略显“暗淡”的迹象,主要表现为顶级咨询公司的薪资水平高位徘徊,对精英人才的吸引力亦不如之前。互联网对传统咨询行业的冲击还表现为:改变了其客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成本,使以往的专业化知识积累及相关服务提供的门槛随之降低,进而导致专业咨询服务的价值弱化。当然,这种现状也与咨询业大公司随着业务规模扩张,特别是将业务触角不断伸向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而不得不吸收更加多样化的人才有关。

本质上讲,以演绎为基本逻辑特征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及其成果在先导性上似乎先天不足,但这并不妨碍经济学成为“显学”。自凯恩斯以来,主流经济学家创立的理论体系和分析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预测和政策制定。尽管预测结果背离经济运行实际几乎已成为“常态”,且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在很多情况下都备受诟病,却仍无法撼动主流经济学家的地位和权威。究其原因,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进程虽有起伏,但经济活动的复杂多变却始终有力地支撑着这一学科的活跃度,而且大多数学者和政府官员仍然深信根据经济学理论,通过对经济周期实施调控,能够解决就业、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然而,面对迟迟走不出危机阴影的全球宏观经济以及主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首尾难顾的局面,即使是主流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现状也深感失望和忧虑,认为宏观经济学遭遇了“Trouble”。(麻烦)。

关于经济学实用性的最近一次正向检验结果发生在华尔街,也“终结”在华尔街。20世纪60~90年代,30余年金融理论的持续创新及其在资产估值、期权定价、投资组合等方面做出的突破性贡献,不仅成就了夏普、马科维茨、米勒、斯科尔斯、默顿、阿克尔洛夫等一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而且引爆了所谓的“第一次华尔街革命”,为美国金融业乃至整个虚拟经济缔造了近20年的繁荣。如今,浮华渐散,被金融危机重重捅了一刀的华尔街失血过多,而“女王之问” 也使经济学家无言以对,但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经济学理论的应用价值。即使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以理论创新为引领的金融业依旧是美国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部门,其理念、技术、规模、人才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在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只能望其项背。

由此,似乎不应过于悲观,而是有理由相信暂时性的“失语”可能只是经济学的蛰伏或积淀,“补妆”只为更精彩地“返场”。当新科技助力消费行为由传统的“拥有+消耗”转变为“使用+体验”,当物联网重塑生产要素和市场的关联方式,当区块链的理念和技术架构描绘出最接近完全市场化的图景,当“机器取代人类”演绎又一场资本盛宴、冲击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当大数据改变着企业的资产结构以及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构成,经济学的不少分支学科都将迎来丰富的创新素材和重大的理论命题。一方面,有关新科技、新产业、新市场的竞争范式、组织结构、市场势力形成与分配等问题,仍可以期待经典产业组织理论做出拓展性的解析;另一方面,对于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物联网、区块链等领域的标准制定、市场规范以及政策目标方向等更为现实的问题,则需要经济学家能尽快跳脱看客的角色,适当修正过度工具化的“清高”,踏踏实实地深入研究、发现规律,创立新的理论分析框架,用以指导工业4.0时代风云际会的经济实践。 iJh7ts4e6I3ekB2sjUxtFnsmFyH3/gbK5JyrbbUYFWQwHqa2yL4559jH/NjD06e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