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学习成绩优秀的永福从南昌学校毕业了,虽然很想升入中学继续读书,但是父亲却让他在自己的“永安堂”诊所见习,帮助工作。
没有让自己的五儿子去考中学读书,也实在是黄贞挟的无奈之举。自从十年前与人合伙开办“永安堂”诊所后,二儿子印海就一直在诊所附设的中药店做抓药、收钱记账等见习工作。四年前印海也和大儿子一样下了南洋,四儿子嵩山又接替了印海做见习。现在嵩山已经16岁,在诊所也工作了三年,又考上了泉州中学,所以黄贞挟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应该让四儿子去中学接着读书。
这样,诊所的中药店就只能让刚刚小学毕业的永福来接手了。14岁的永福体谅父亲的用心,虽对父亲行医的行当一窍不通,但他仍服从父命,在“永安堂”成为一名乡村诊所的见习生。
此时正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中国的土地惨遭践踏,人民饱受苦难。永福的家乡泉州一带更是物资匮乏,甚至对外交通也全都中断。大哥、二哥远在印尼,一家人的生活只能依靠耕种几亩田地和父亲在“永安堂”行医的微薄收入勉强度日。这更让年少的永福觉得自己应该帮助父亲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任。
乡村诊所的见习工作虽然并不复杂,但实际做的工作也不少。永福每天的工作和几年前的二哥、四哥一样,主要是按照父亲给村民治病的处方抓药、计价、收钱或是记账,还要去泉州药行收购诊所短缺的药材,或者帮助父亲炒制草药,研制药丸、药散等。当然赶上地里农活忙,或是家里的事务多时,永福也会帮助干农活、干家务。
作为乡村诊所的一名医生,其实黄贞挟是非常辛苦和劳累的。给村民看病,他既主治内科,又通晓全科杂症。他还要一面行医,一面种地。更难得的是他为乡亲们一直称道的“医术和医德俱佳”的美名。
这些,也让14岁的永福在走进“永安堂”后,有了深切的感受。印象最深的,是诊所窗台上用漆书写的一幅楹联:药有君臣千变化,医无贫富一般心。以前年龄小,又一直上学读书,永福从未对父亲的诊所认真观察,直到成为“永安堂”的见习生,他才注意到这幅由父亲亲手书写的楹联。似乎这时才悟到,正是这“药有君臣千变化,医无贫富一般心”,才让父亲得到了村民们的赞誉。
“永安堂”诊所见习生的经历,也让永福亲眼目睹了父亲为邻里乡亲治病的感人情景。最受触动的,是看到父亲手提布鞋,赤脚出门为村民出诊。记得一天上午,诊所里忽然跑来一个不认识的邻村村民,进来就慌慌张张地说他住在邻村,老婆突然得了急病,要父亲立即去给他老婆看病。
父亲二话不说,提起自己的一双布鞋,光着脚就跟着这位村民出了诊所。提着布鞋是平时舍不得穿,即便是出诊也是赤脚徒步。到了病家,出于礼貌再穿鞋进屋,这是生活节俭的黄贞挟一贯的行医作风。
看完病后,村民拿着父亲开的处方回到诊所抓药。而父亲并没有回来,原来,父亲走到途中,把一双布鞋放到田边,又下到地里去干活了。
这样的情景,看多了,永福也习惯了。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只要有病家前来要求出诊,不管路多远,天气多不好,父亲总是立即手提布鞋、赤脚徒步去给人治病。父亲对永福说:
“你年纪还小,没有像我这样受过那么多的贫穷苦难,不知道咱们农村的穷苦人家,大多是得了病能不看就不看,能拖就拖,实在病严重了,拖得扛不住了,才来看病。甚至于扛到卧床出不了门了,才会跑来这里要我去出诊。所以只要是出诊的,就一定都是病情严重的,我怎么能够再给他们耽误时间呢?”
听了父亲的话,永福什么都没说,只是转向窗前父亲书写的那幅楹联,久久地凝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