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入学又退学

1946年,20岁的黄展岳结束了初中三年的学业。此时正逢泉州中学增设高中部,刚刚毕业的黄展岳因为成绩优异,得到了免试升入高中的待遇。但求学心切的黄展岳却放弃了这一“殊荣”,报考了他心目中声誉更好一些,收费又比较少的福建省省立晋江中学。

虽然被晋江中学顺利录取,但家境困难的生活现实却打碎了这个热爱学习的中学生的继续求学之梦。父亲明确告诉他的五儿子,因为家中困难,不要再去读高中。黄展岳知道父亲养家的不易,经常生病的母亲身体也越来越不好,自己理应服从父亲。正好这时村里的南昌学校校长廖中俊已经调走,因而学校董事会热诚招聘黄展岳,而且大有让他代理校长之意。面对这一切,一心求学的黄展岳只得放弃了读高中的机会,开始了一学期薪酬400斤稻谷的教师工作。

一学期结束后,不甘于此的黄展岳终于决定再一次继续升学。这一次,他把报考目标锁定在公立职业学校。当时来泉州招生的是厦门国立华侨师范学校和福州省立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幸运的是,经过考试,黄展岳被这两所学校同时录取。

但接下来,中学生黄展岳就没那么幸运了,或者也可以说,他这个时期的学习经历,是一条不平坦的坎坷之路。

接到两所学校同时录取的通知后,黄展岳更倾向于去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书,相比于华侨师范学校,他觉得福州高工似乎在毕业后就职面更广泛一些。但是由于在抗战时期遭到破坏的泉州到福州的公路一直没有修复,所以黄展岳最后还是去了厦门的国立华侨师范学校。

坐落在厦门曾厝垵的华侨师范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专门为华侨小学培养教师,因此,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包分配到东南亚的华侨聚集地担任小学教师。

黄展岳和初中同学李悌来、林友通、曾子川一起考入了华侨师范学校。没想到刚刚开学不久,原本相约一起好好学习的四个小同乡竟是两双四人一个不落地退学离开了学校。

事情的起因还是在军训课上。按照学校规定,学生入学后都要先接受两个星期的集中军事训练课。可能是历来师范学校对即将“为人师表”的学生要求更加严格一些,所以学校的军训课不仅由校长亲自主持,而且纪律近于苛刻,对学生动辄训斥,可谓严厉之极。这让初走进华侨师范学校的同学们十分不适应,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

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在军训结束时,李悌来同学竟被学校宣布勒令退学。于是本来就认为已“忍气吞声”多日的另外三个同乡伙伴终于“激情爆发”,他们既出于义愤,也抱着离了华侨师范学校照样有学上的想法,三个人自愿“陪绑”李悌来同时提出了自动退学的申请。

就这样,四个小同乡在刚刚走进校门两个星期后,就一同踏上了返回家乡的路程。结果是到了泉州后,林友通和李悌来转入了新成立的国立海疆学校,黄展岳和曾子川则继续往前走,他们决定奔往曾经同样给他们发过录取通知的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自己背着行李,徒步行走了四天,他们终于到了福州。当他们信心满满地来到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准备报到入学时,却被迎头浇了一盆冷水:学校以他们逾期报到,名额已被候补生替补为由,拒绝了他们的入学要求。

这一下,两个小同乡傻眼了。初到福州,无亲无故又无门路,再加上先前在华侨师范学校的不愉快和一路步行的劳苦,真是怨、愤一齐涌上心头。无助之中,他们决定向当地《民主报》投书,把他们的无助无奈之苦全都书于纸上,以期通过舆论报道,能够得到学校的同情而接受他们入学。

但希望又一次落空,《民主报》虽然很快发表,还加了《莘莘学子,向学无门》的标题,但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却丝毫没有“悔过”之意,两个无门入学的中学生只得踏上了返乡的路程。

福州距泉州有200千米,黄展岳和曾子川沿着福泉公路朝行夕宿,虽然公路遭到战争破坏还未修复,但他们仍坚持每日徒步行走50千米,终于在四天后回到家乡。 gLY8tLA6oTkN1j6rdRz7gj5rUYFbLH9uvzlq1mn8tnvKI4EJPJLXUeuzIOP0X/u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