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习近平同志早在2005年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指出:“人类社会在生产力落后、物质生活贫困的时期,由于对生态系统没有大的破坏,人类社会延续了几千年。而从工业文明开始到现在仅三百多年,人类社会巨大的生产力创造了少数发达国家的西方式现代化,但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生物的延续。”绿色发展的理念,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既要求发展又要求绿色,两者完美结合的主要驱动力是创新驱动。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马克思从经济上将外界自然条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土壤的肥力、渔产丰富的水,等等;另一类是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这两类自然富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起着不同的决定性作用。“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马克思当时就发现了自然资源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不可持续供给问题:自然资源的“丰饶度往往随着社会条件所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减低……例如,我们只要想一想决定大部分原料产量的季节的影响,森林、煤矿、铁矿的枯竭等等,就明白了”。恩格斯也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一开始是人类屈服于自然,后来提出人类征服自然,特别是从马克思所处的那个工业化时代到今天,人类利用工业文明成果对大自然加以索取和掠夺,产生了一系列不顾资源和环境有限性约束的掠夺与破坏自然的行为,对整个社会和自然都形成了巨大的威胁,造成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系统的不可持续性。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就发出了“增长的极限”的警告: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以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将在今后的100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将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两方面有相当突然和不可控制的衰退。罗马俱乐部提出经济发展对生态的破坏的警告,使人类开始反思经济增长的代价,从而寻求新的发展方式。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发展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壤和生物。显然,可持续发展体现代际公平,是一种现代文明。而现在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的不可持续问题已经不是无力给后代人提供发展的条件问题,而是现代人缺乏发展的条件。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意味着人类需要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阶段。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体现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根据这种发展理念,人们不仅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而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生态环境。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最适宜的文明方式影响和介入自然,可以换取自然对人类活动的最佳反馈。

生态文明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在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时,人民期待解决温饱问题,因而也会容忍破坏环境和生态的发展方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居住、医疗、娱乐的条件,平板电脑、3D打印等最新的技术和产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人们在开始享受经济增长成果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环境破坏的后果,如全球变暖、酸雨、物种减少、臭氧层空洞、沙尘暴、雾霾等,这是人们在为自己的经济发展方式付出代价。现在,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并逐步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就突出表现为受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影响健康水平的不仅仅是医疗水平,还有直接影响健康水平的环境质量,人民不会容忍危及健康和生存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尤其是近些年来,雾霾天气频繁袭击各地,人们的自我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意识空前提高。对老百姓来说,所谓现代化,不仅仅是金山银山,还需要绿水青山。实际上生态和环境也是财富,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环境是宝贵财富。老百姓不仅需要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还需要获取更多的生态财富。

生态危机并不是现代化所固有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破坏之类的“发展病”是由发展的模式和手段造成的。生态文明的提出,不是不要经济发展,不是要退回到原始的生态和谐,而是要解决生态问题、化解生态危机、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理性发展。生态文明作为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实际上是推进环境现代化。首先,生态文明是环境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环境现代化要求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促进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其次,环境现代化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一种发展方式的理论和途径。生态文明理念注入现代化内涵,可以消除现代化的消极后果,使现代化实现生态转型,创新具有生态内涵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其中,工业化体现绿色工业化,城市化体现绿色城市化,经济结构体现结构生态化。

二、绿色化的创新驱动

人类在生活富裕的同时,处于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生态环境中,享有清洁的水、洁净的空气、绿色的食物,可以说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在现实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发达国家当年的工业化是在全球资源、环境供给宽松的条件下推进的,其中相当多的资源是靠掠夺落后国家获得的。现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也进入了工业化阶段,但面对的是全球资源严重供给不足,生态和环境压力更为严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需要继续推进工业化,还要承担保护生态和环境的义务。对于我国这样的追赶发达国家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需要利用自然资源的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自然资源出口或者以自然资源为主要原材料的工业品出口占很大比重。长期以来过度依赖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的快速增长基本上是建立在增加资源投入和环境投入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发展状况持续到现在,令土壤、水资源、大气、能源供给等方面的生态压力非常严重。与此同时,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城市化所导致的城市中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等现象令城市生态也遭到破坏。这意味着由环境和生态所造成的增长的极限已经到来。

习近平同志2015年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应该阻碍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合理需求。同时明确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国政府承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绿色发展的理念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绿色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在强调发展速度的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不仅要求新的项目不能破坏生态,还要求治理因过去发展对生态所造成的破坏。其基本路径是以产业、技术、消费三个层面的创新来实现绿色发展。

第一,产业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物质资源不可持续供给,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很大程度上可以从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得到说明。特别是我国现行的制造业基本上是物质资源密集型的,而且所用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因此碳排放情况也较为严重。在此背景下,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一是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二是创新和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产业,其中包括新能源、环保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等;三是发展服务业,从而降低制造业的比重。

第二,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不意味着不要制造业,而是要求制造业采用绿色技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依赖的化石能源已面临枯竭,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危及人类自身安全。人类必须发展为生产生活提供廉价电力的新能源,提供代替石油的新一代燃料和高密度储能的材料、器件和技术。除了创新绿色产业外,科技创新有三大方向:一是攻克大气污染控制、水体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提高生态承载能力。二是创新高效低耗、高品低密、高标低排、无毒无害、清洁健康等绿色技术,改造整个制造业,使整个工业生产过程绿色化。包括以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替代或节省日渐枯竭的不可再生资源。三是创新环保和低碳技术,减少碳排放,以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尤其是改变目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四是推行循环经济技术。就如马克思当年所指出的:“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从而随着资本的增长扩大投资领域。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

第三,绿色低碳消费方式驱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全社会共享,也需要全社会努力。现实中不只是生产方式破坏环境和生态,消费方式也会破坏环境和生态。这种消费方式既有低收入阶段不讲卫生、不注意环保的陋习,也有向中等收入阶段转型时期的享受型消费方式,还有沾染奢靡之风的浪费型消费。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消费是绿色、低碳、节约资源的文明消费,这也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包括购买绿色低碳消费品,使用环保、可循环使用的产品,反对浪费,鼓励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

(执笔:洪银兴) VF53kFsxHziX6BkTaqxQA84JDyPcNHhcRncIRcyZZG82UkxMbgnbfORT4buYCOl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