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墨经》中的“逻辑学”

《墨经》指《墨子》一书中,由后期墨家所撰写的《经上》《经说上》《经下》《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的合称。它包含了后期墨家的认识论、逻辑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几何学、光学、力学等思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其中的逻辑学内容是后期墨家对墨子以来论辩方法和思维原则所做的总结,丰富并深化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使之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辩学。

对于什么是“辩”,《墨经》前无古人地下了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辩,争彼也。”对于什么是“争彼”,《墨经》认为是:“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是争彼也。是不俱当,不俱当,必或不当。不当若犬。”这个定义所牵涉的是“辩”的内容、范围和“辩”的逻辑性质。

关于“辩”的根据,《墨经》认为是:“三物必具,然后辞足以生……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者也。立辞而不明其所生,妄也。今人非道无所行,虽有强股肱而不明于道,其困也,可立而待也。夫辞以类行者也,立辞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

关于“辩”的语言形式,《墨经》总结为:“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关于“辩”的规则,《墨经》也有有关同一律思想、矛盾律思想、排中律思想和充足理由律思想的“经条”。如“正名者彼此,彼此可: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彼此不可:彼且此也,此亦可彼。彼此止于彼此,若是而彼此也,则彼亦且此此也”。“彼,不可两不可也”。“故,所得而后成也”。

《墨经》还提出了谈说论辩的六个目的和两大原则:“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道,纲,规律),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决断)利害,决嫌疑(模糊思想)。焉(乃)摹略(观察反映,如实概括)万物之然(现象、规律,事物的本来面目),论求群言之比(审核异同)。”

《墨经》还提出了论辩方法的两种基本思路:“以类取,以类予”。并提出了谈说论辩的几种具体方法:或、止、假、效、辟、侔、援、推。

《墨子》书影

《墨经》还通过与各种诸子观点的论辩,证实了自己的逻辑学思想。可以说,《墨经》既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又是一部辩学大全,同时还是一部论辩总汇。

清代学者孙诒让曾在给梁启超的一封信中,称赞《墨经》所揭示的辩学原理,“有如欧氏亚里士多德之演绎法、培根之归纳法及佛氏之因明论者”。梁启超也认为,《墨经》早已发明了穆勒五法(指传统逻辑学中的求因果关系五法),认为“吾东方之培根,已生于二千年以前”。今人谭戒甫也说:“(《墨经》)门类很多,如辩学、哲学,如光学、力学,如数理学、几何学,如经济学、政法学,如教育学、伦理学等,包括无遗。和现代科学精神相悬契的,在我国,此书当首屈一指;在世界古代,像这样的作品也并不多见。这真是我们祖国的瑰宝,我们民族的光辉。”可以说,《墨经》在对前人论辩思想的总结基础上,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总结中,以那辞约而理宏的居目要言,率先完成了独具中国古代特色的辩学体系,谱写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上最辉煌的一章,使之也成为人类思维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张晓芒) RP90pXIG3oCKmVlO4gBeGTWvWESj494Lx0ErzVNCvBaYXhEo4x+uJCcpAPVaGhB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