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新华社六月四日消息:总后勤部军需研究所战时食品研究组研究员张世和,昨天进食自己研制的两粒高能食品后,其视力于今晨发生奇异变化,竟可以一眼看穿地底,自称能看清地下的任何东西。今天上午,先是由几名医学专家对他的身体进行了检查,发现他除视力异常外身体其他方面均属正常;随后有十几名地质方面的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观察和询问,并多次改变地点进行现场测试,最后肯定张世和的双眼确有看穿地底的功能。专家们对此事纷纷称奇。从今天下午开始,战时食品研究组已集中全力加紧制作高能食品粒。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说,新一批食品粒制出后,暂不在军队使用,拟先让一批地质勘探队员进食。假若他们的视力也发生奇异变化能看穿地底,这将使我国的地质勘探工作发生革命性的改变。目前,张世和正在家中休养以适应他身体的新变化……

世和静静地仰躺在床上。他的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却就是不愿下床,因为一下床双眼免不了要看地板,一看地板就看到了地下的土、沙、水和岩石以及奔涌的岩浆。这让他感到了恐惧,生出一种自己会不会掉进地层深处的担心。没办法,只好眼睛向上躺着,看一阵书,或听一阵收音机,连上卫生间时他都是闭了眼摸索着走。

金娜默默地坐在床边,满眼忧虑地看着丈夫。刚刚由香港飞回来的她面对丈夫这种突然变化,也有些茫然失措。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不是像神话一样?人的视力怎会转眼间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真对不起,你刚去香港就害得你又飞了回来。”世和歉疚地说,“我原本是想研制让人耐饥的高能食品的,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怪事。”

“我们向往的和收获的常常并不一样。”金娜叹口气安慰道,“但愿这种意外不会危及你的健康。”

“我过去听说过人体的各器官都具有继续发展的潜力,关键在于寻找到适合的条件,我不知道我眼睛的这种变化属不属于这种情况。”

“让我们祈祷是这样吧。”金娜的两条秀眉皱到了一起。

“这次你就别走了吧,家里确实需要你。”世和望着金娜恳求道。

“不去怎么能行?人家已把工作交到了我的手上。再说,家里原本就不富裕,你这一躺下,经济上会更显——”

“妈妈——”外间突然传来小艺一声喊,那喊声里还夹着一丝惊恐。金娜闻唤急奔出去,才发现是机器人女佣阿茜双手死掐着小艺的胳膊,疼得小艺面孔煞白。“放开!”金娜气恼地对阿茜吼,但阿茜仍然没有松手。她慌忙上前去按阿茜背后的开关,可照样没有奏效。眼见小艺疼得满脸是汗,金娜只得又跑进卧室里对丈夫喊:“快,你装配的阿茜出了毛病,死掐住小艺不放!”躺在床上的世和惊得忘了一切,跳下床便向外跑去。到了阿茜身后摆弄了一阵,才让阿茜松了手。“对不起,小艺,是程序运行中出了点毛病。”世和边安慰着女儿边对阿茜下令,“赶快道歉!”阿茜这才面带笑容地朝小艺弯腰施礼说道:“对不起,小姐,让你受惊了!”

“谁家的机器人也不像我们家的阿茜,总出毛病!”金娜恨声抱怨,“我在香港的机器人商场看了,很先进的少女型机器人,只要二十一万元,可我们连这点钱也掏不起——”

咚咚!一阵粗重的敲门声打断了金娜的抱怨。金娜把门打开时看见外边站着一个风尘仆仆的乡下男人。“你找——”

“俺找张世和,他在么?”

“你是——”

“俺是山西大西堡的,俺叫古可木,是居民组长。俺是从报纸上知道张世和能看穿地底的消息的,俺一看到消息就连夜搭车来了。俺代表俺们村八百口子人,想请张同志去俺们那儿帮俺们看看水!”

“水?”

“俺们那儿原本就缺水缺得厉害,今年又偏遇大旱,如今人畜都没水可喝,井打了一眼又一眼,可都是些干窟窿。所以俺们想请张世和去俺们那儿看看,看清哪地方有水了,俺们好在哪儿打井,免得白费力气。”

“可他现在——”

“金娜,快请客人进来!”刚由小艺搀到卧室床边的世和这当儿在屋里喊。金娜闻言只好把那叫古可木的让进卧室。古可木进屋后,听说床沿坐着的就是世和,“扑通”一声就朝世和跪下叫道:“请张神人去俺们那儿走一遭,帮俺们解除缺水之苦!”

世和见状急忙示意金娜把古可木扶起说:“我哪里是什么神人?我只是在科学实验中阴差阳错地弄得能看见地底下的东西。你刚才说的那些话我都听见了。这样吧,过些日子,待我适应了身体的这种变化,就去你们那里走一遭,行吗?地下的水我的确能够看清楚,我可以帮你们这个忙!”

“俺想今儿个就请你去,俺们那儿因为今年大旱断水断了几个月了,村里人每天都是到几十里外的地方背水吃。村里几班子打井的我让他们都停了,想等你去了以后再干。这样吧,俺给你买最好的车票,俺一路都扶住你,俺们也给你很高的工钱!俺们有钱,临来时碰见俺们县长,县长说只要你去,他保证给你高报酬!俺现在就可以先给你一万元,这是俺身上带来的!”古可木说着就要去掏钱。金娜见状眼睛一亮,急忙把丈夫拉进旁边的房间说:“这倒也是个挣钱的办法,帮农民察看地下水同时收点报酬,对双方都有利!我们还可以成立个找水公司,专为外省人服务,如今缺水的地方可是很多。”世和听罢就把双眼一瞪,压低了声音叫:“那怎么行?我是军人!再说,老百姓挣个钱可不容易!”

“你挣钱就容易了?别给我硬充高尚!”

世和没再理会金娜,扶了墙出来对古可木说:“既然你们急等着找水打井,那我就跟你去一趟。好在我在家休息,也不用请假,咱们快去快回。但你要给钱我就不去,我有工资,平日的收入比乡亲们多,怎能再去要你们辛苦挣来的那点钱?”

世和是当晚和古可木一起登上西行列车的。当列车在黑暗中呼啸着向黄土高原驶去时,为了防止视线触地引起头晕用布带蒙着双眼的世和无声地一笑:“没想到我一个研究食品的,竟要做一个找水的人了!但愿我能在大西堡为他们找到水,实实在在地为百姓们做点事……”

大西堡地区的旱情是那样令人吃惊。世和站在那条名叫落凤的岭上往远远近近的沟壑坡坎上一望,在这个本该满眼碧绿的初夏时节竟然见不到一点儿绿的影子。满地里的庄稼都枯黄了。由于道路狭窄崎岖,政府派的送水汽车进不来,村里人要到几十里外停靠在公路上的送水车那儿去背水。水在这里真正地变成了比油还珍贵的东西,每家人往锅里舀水做饭时都是用碗小心地比量着,唯恐浪费了一点点水。村里人听说来了一位能看穿地底的北京人,一齐拥到了村边迎接。世和立刻感受到了乡亲们那凝视他的目光里所含希望的重量。他进村只坐了片刻,便急忙起身沿村边往地底下仔细地看去——要解救被旱情折磨的村民的急迫心情,不知不觉间消除了他对视力变化的不适应。

这里的土层的确比北京厚出许多,但岩层下边却和北京一样,并不缺水。世和在村南的岭坡上一站,立刻吃惊地盯住脚下:就在他站立的地底下,竟有一条波涛汹涌的地下河。他估量了一下那地下河的宽度,约有二百多米宽;水的流向也和地面水的流向相同,由西北向东流去。嗬,倘是这地下河的水能利用起来,这儿也将变成鱼米之乡了。他估量了一下地面至地下河的深度,又不由得叹息一声,这个深度不仅村民们的钻井技术达不到,连油田的钻井工人们也很难钻透。他遗憾地顿了一下脚离开了那个地方。也许再过若干年,后人会有利用这条地下大河河水的技术。

世和在村子四周边走边往地下看,整整走了一天。这儿的地下水有的是,关键是要找一处最浅最容易打井的地方。好在地下的东西和地面上的东西一样在他眼前一目了然,他可以反复进行比较和估算。傍晚的时候,他用脚在村东的一个沟坡上点了两个地方,让古可木派人在这两处地方下手打井。

村民们听说张世和定了井位,当夜就动手开始干。世世代代积攒的打井经验使下挖的速度异常迅速。人们分成四班,一刻也不停地干。到第三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两口井都见水了。村民们显然没有料到两口井里的水会如此的旺,水像泉一样地直涌到井口,此后任大伙怎样用桶用罐担水,水位也不见降低。多少天来无水洗脸的姑娘、媳妇们,这时也都敢把脸浸在水桶里,嘻嘻哈哈、痛快淋漓地搓洗了。世和望着欢乐的人群,听着满村飞荡的笑语,脸上浮出了由衷的笑意。他知道这两口水井下边接通了一处地下活水,这个村里的村民将从此不再害怕干旱的威胁。

当天中午,为感谢世和替大西堡人找到了水而举行了独特的村宴——全村人二百多户人家每户各炒一碗最好最奇的菜端到井台旁的空地上,由古可木把这二百多碗菜摆成一个水字形,让世和拿一双筷子每碗各吃一筷。这些菜各个不同,单是用鸡蛋,就做出了蒸蛋羹、炒鸡蛋、炸蛋卷、水煮蛋、凉拌蛋丝、炖蛋黄等好多种,世和因为吃了高能食品粒根本没有食欲,哪能吃了这么多菜?但为了不拂乡亲们的盛情,他用筷子每碗蘸了一下,算是表示已经品尝过了。

世和为大西堡村找到水的消息飞快地在四乡里传开了。他原准备吃过村宴就要启程回京,可此时哪里走得开?周围十几个村的村民有的牵了毛驴,有的骑了摩托,有的开着拖拉机,一齐抢着要把世和接到自己村里去。世和被人们脸上那股殷殷的渴盼揪得挪不动脚了,他只好推迟行期,为十几个村子排了顺序,而后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走,直到接到北京研究所发来的电报:见电速归。他才上了榆林科委专门派来接他的轿车…… h8vTqjJkSSacDE9Xn14qIg1whucUjTtM+eBMXO7TRjs2FVQ8qdg838yH/80D2jn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