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乡村世界——在北京东城区图书馆的演讲

(一)

什么是乡村世界?如果下个定义的话,应该是:拥有土地,有种植和养殖责任,在自然村落里居住,不享有国家财政支付的工资,自己管理自己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城镇边缘以外的地方,都属于乡村世界。它和行政区划无关。乡村是和城市有很多不同特点的另一个世界。它和城市的不同点是:

在政治制度上,它采用的是直接选举制,领导者由直接选举而成——城市里的领导者更多是由上级指定的——领导者的权力受到村民委员会的制约。

在生产上,它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组织的;而城市里的工业生产则是由工厂和公司来组织的。其生产收入受天气影响巨大。收入水平就总体上说,明显低于城市,而且差距很大。

在人际关系的维系上,乡村世界中人与人更多的是靠血缘、亲情关系联系起来,家族、宗族在乡村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城市里的人则是靠单位、靠所从事的事业联系起来,家族、宗族对人际关系的维系几乎不起任何作用。

在人与土地的关系上,乡村世界中人与土地的关系非常密切,土地归属上的任何一点变化都会引起轩然大波;而在城市里,人们对土地的归属权几乎毫不关心,只有在办房产证时才过问一下。

在人的观念上,乡村中因和外界的联系受限,人的平均文化水平偏低,人的观念变化缓慢,传统的、守旧的东西相对多些;而在城市里,资讯发达,时尚潮流涌动,人的观念更新迅速,追新求异成为城市人的生活常态。

总之,乡村和城市差不多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住在城市里的人要想真正了解和理解乡村世界并不容易。

(二)

乡村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坚强后盾,二者是联系紧密、不可分割的两个世界。从人类居住地的变迁史来看,乡村是人类最早的聚居地,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出现的新型聚居区,这就决定了这两个世界的联系十分紧密。这种紧密联系表现在:

城市人口的补充和扩大,依赖于乡村。中国目前的城市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农村里来的,若是向上追溯三代,会发现有更多的城里居民原来都是农村人。

城市人的食物,主要由乡村来供给。生产的分工,决定了两者的生产品必须互相补充。城市一般负责工业品的生产,粮食和蔬菜及其他食物则都由农村负责供给。

城市发展所需要的许多资源,需要由乡村提供。比如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离了乡村去哪里找?尤其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农民勒紧腰带给予了很大支持。没有乡村世界的贡献,人在城市里的生存就会非常困难。所以,我们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面对乡村,永远不要有优越感,永远不要怀有歧视之意,相反,要对乡村世界怀有一份感恩之心。

(三)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建设,尽管有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但整个中国农村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乡村农民的人均收入与城市相差太多。以中原农村为例,一个种有十亩地庄稼的家庭,夏季按每亩七百斤的产量算,总产七千斤,一斤小麦按一块钱算,也才七千块钱;秋季玉米也按七千块的收入,加起来才一万四千元。有十亩地的家庭一般是五口人,平均一个人一年的收入还不到三千元。这还是勤快的农民,还是在风调雨顺的年景,若气候不好,连这点收入也不能保证。

乡村农民的文化素养与城市相差很大。这些年,文化素养好的年轻人都到城市谋生了。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大批的农村青壮年流向城市,很多乡村只剩下了老人、孩子。留守的孩子既享受不到父母的爱,也很难安心读书。乡村现在不但少有大学生,高中生也很少。高中生要么考上学走了,要么外出打工了。乡村有文化素养的人很少了。

乡村的基本生活条件与城市有很大差距。在乡村,基本上没有管道煤气和水冲厕所,看病艰难,商业网点少。

乡村的交通状况与城市相差太大。镇与自然村之间、自然村与自然村之间的路非常难走。在我的家乡,三公里的平路,在不堵车的情况下,开轿车得走一个小时。而城市里道路纵横交错,公交车、地铁、高铁,什么都有。

乡村的文化娱乐设施与城市相差太远。乡村中娱乐设施稀有,人们的娱乐主要是看电视;而城市里,到处都是影院、剧院、体育场,各种演出很多,人们的娱乐项目很多。

乡村的环境污染也已十分严重。如今,因为乡镇小型企业所造成的水和土地的污染在加剧,加上农村烧煤烧秸秆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农民们面对的已不是过去山清水秀田美的环境了。

生活在乡村的大部分年轻人都有逃离乡村的愿望。

(四)

改变乡村世界的现状是一个紧迫任务,因为:

中国不可能没有乡村世界。不管中国社会怎么变化和发展,乡村世界都不可能消失。中国城市化的程度再高,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乡村人都吸纳到城镇里去。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也不可能不要农田,不要田园风光。所以,把乡村建设好,使乡村世界变得更适宜人居住,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

中国乡村的落后状况极可能酿成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在很多乡村,农民很低的生活水平和很差的生活状况会令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感到吃惊。农民在城乡的巨大反差面前,心理会产生严重的不平衡,很可能激发出其破坏的欲望。

没有农村的繁荣和农业的发展,城市的现代化步伐必会被拖慢。单是粮食、食油和蔬菜的短缺,就会在城市里造成巨大的恐慌。

(五)

城市在帮助改变乡村世界现状方面可以有所作为。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完全可以给乡村农民以多种帮助。

不变着法子去侵占农民的土地,尤其是耕地。不能否认,近些年,城市的房地产商人为了赚钱,或是利用权力的力量,或是利用金钱的力量,占了不少农村的土地,有些还是耕地。失地的农民虽然暂时拿到了一些补偿,但不足以长久维持生活。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只要有地,再大的灾荒都可以对付过去。而农民一旦没了土地,就会盲目流动,其破坏性就会显现出来。

不有意压低农产品价格,打击农民种植和养植的积极性。工业品涨价,农民默默忍受,他们很少有话语权;农产品稍一涨价,城里人就大声惊呼起来,国家就赶忙制止。由于历史的原因,农产品的价格和工业品的价格差距本来就大,导致种粮成本升高,又不让农产品涨价,只靠种粮的农民就很难富裕起来,因此乡村土地撂荒的现象经常发生。为改变这种情况,城市可以有所作为。城市里生产农业机械的工厂和其他面向农民的工业品生产者,应尽可能地薄利销售,这会帮助农民降低种粮成本。同时,应允许农产品适当涨价,从而激发他们的种养积极性。

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把农村教育质量搞好。乡村学校因条件差,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不高,师资力量薄弱,导致教育质量偏低。人的素质不高必会进一步制约农村的发展,我们城市的教育部门,应该想办法给乡村教育以支持,应该定期派出教师和教授到乡村的学校里讲课支教。应该让农村的教师工资略高于城市。

有意扩大镇子的规模,把大量农民吸引到镇子里,而不是让他们都拥到大城市里去。中国的城市化应走出自己的路子,应大力扩展和建设镇子。把镇子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好,使大批农民不远离故土就能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

优待已经进城打工的农民,逐渐让他们落户安居,不再受分居之苦,尽快减少留守儿童。让进城打工的农民能把他们的孩子带进城里读书并享受亲情。

从舆论上支持和引导乡村世界正在进行的各种变革。目前,乡村世界正进行广泛的变革,从乡村政治层面到乡村经济发展层面,从乡村文化建设层面到法制执行层面,这种变革的最终目的,是让中国乡村的发展水平赶上城市,从而使乡村世界也变得魅力十足。城市应该利用舆论阵地和自己的远见与智慧,支持、引导这种变革,从而使乡村世界的面貌发生彻底的变化。 hOrv6OYRGKlanEcuQWgunfFxaSAqXQAhllfRzDG2J1HZ2a5Jh87f83Ag6W7dL6M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