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药食同源的相关知识

第一节 我国药食同源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饮食疗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医食同源”的说法,早在5000年前甲骨文中已有“养生”的记载,《黄帝内经》提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并提出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的膳食模式。我国的饮食疗法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它和药物疗法、针灸、推拿、气功、导引等学科一样都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饮食疗法在健康教育、健康管理、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饮食治疗经过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漫长岁月,由萌芽而渐趋形成雏形。至公元前5世纪的周代,当时统治阶级为了保护他们的健康和调制适宜的饮食,开始设置食医和食官以专司其事。“食医”这种职务,与“疾医”“疡医”“兽医”一起构成周代医政制度的四大分科,并排在诸医之首。当时食医专管调和食味,注意营养,防治疾病确定四时的饮食,是专为王家服务的。如《周礼·天官》记载:“食医中士二人,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六羞、百酱、八珍之齐。”可见,当时已将食治提到很高的地位,且逐渐成为专业。西周设置了食医和食官以专司其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了秦汉时期,饮食保健也从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发展成为一门纳入正规医疗保健行政制度的学科,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我国的食疗学体系已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包括食疗食物在内的本草学的发展,辨证论膳医疗原则的确立等。

秦汉之际,方士蜂起,顺应统治阶级帝王们的愿望,寻求长生登仙之道。如秦时的安期生、汉时的李少君、晋代的葛洪,他们对饮食营养、卫生等都有相当的阐发其中虽有不合理的成分,但对食治食养都有或多或少的贡献。晋唐时期,饮食营养学在前代初步形成的理论指导下,食养食疗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更为广泛和丰富,特别是对一些营养缺乏性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取得较大成就。若干由营养素缺乏所致的疾病如甲状腺肿、脚气病、夜盲症等都有一定的认识,并用有关食物来进行治疗。总之,当时食疗已被医家们充分重视。

我国最早的本草文献《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种药物中,有半数以上品种可药食兼用,有延年益寿功效者85种。东汉末年,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采用不少食物,用以治病,如书中提出的“猪肤汤”和“当归生姜羊肉汤”都是典型的食疗处方。

东晋时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所载“海藻酒方”乃是用海藻、昆布等治疗瘿病(即甲状腺肿),以及用猪胰治消渴病(糖尿病)。南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指出用牛、羊肝治疗雀目眼,并总结前人成果,写成《本草经集注》,首创把药物分成八类,其中就有三类(即果、菜、米食)属于食疗药物。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有食疗专篇,收载食物150多种,分“果实、菜蔬、谷米、鸟兽虫鱼”四门来叙述,并总结出五脏所宜食法。在《千金翼方》中就强调:“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生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夫为医者,当需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他还引扁鹊的话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若能用食平疴释而遣疾者,可谓良工。”与此同时,在理论总结上,食疗开始逐渐从各门学科中分化出来,出现了专门论述食疗的专卷,标志食疗专门研究的开始。孟诜的《食疗本草》是一部最早的专讲食物疗法的药物学专著,共收药物、食物241种,其中不少品种为唐初本草书中所未收录。另有动物脏器的食疗方法和藻菌类食品的医疗应用以及不同地域所产食品和南、北方不同的饮食习惯,妊娠产妇、小儿饮食宜忌等记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另外,王焘著《外台秘要》有多种食治疾病的方法和食禁,并记述饮食不当可导致疾病。昝殷的《食医心鉴》也提出了各种疾病的食物疗法共13条,药方209首。

宋、金、元时期食疗学有较全面的发展。如宋朝王怀隐等编《太平圣惠方》记载28种疾病都有食治方法。宋朝赵佶编《圣济总录》中专设“食治”共有30条,详述各病的食治方法。林洪著《山家清供》载各种食品102种,有荤有素,有茶点饮料、糕饼羹菜、粥饭果品等。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元代宫廷的饮膳太医忽思慧写的《饮膳正要》一书,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营养学专著。该书从健康人的饮食方面立论,继承了食、养、医结合的传统,对每一种食品都同时注意它的养生和医疗效果,并且详述其制作方法、烹调细则,书中大部分篇幅是叙述“食补”的,正如“自序”中所说:“……谷肉果菜,取其性味者,集成一书,名曰饮膳正要。”此外,吴瑞著的《日用百草》,也是我国营养学的名著。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代表著作还有《寿亲养老新书》等。

明、清时期食疗本草有了进一步发展,其中有的还从营养学观点出发讨论食物的营养价值,有的则从治疗学观点论述各种食物的治疗作用,并且把食物按治疗作用进行分类。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共载药1892种,增加保健食品347种,其中不少是食物。同时代的还有汪颖的《食物本草》、宁原的《食鉴本草》,都是通俗易懂并且行之有效的食疗著作。王士雄所著的《随息居饮食谱》是清代著名食疗名著,书的前序中谓:“人以食为养,而饮食失宜或以害身命。”王氏主张“食无求饱,味勿厚滋,而以清淡洁净,适合时令为佳”。黄鹄辑的《粥谱·附广粥谱》成为现存的第一本药粥专著。另外,还有《饮食须知》等从不同角度对食物的性能、功用、主治、膳食结构等作了有实用价值的阐述。《救荒本草》等救荒和野菜类著作,扩大了食物的来源,这是营养学上的一大贡献。

总之,食疗在上古时代与医药同时萌芽和发生,至商周已具雏形,经周、秦、汉晋逐渐充实,至唐而集大成,达繁荣昌盛之境。宋、金、元、明、清各代皆有发展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食疗食养理论学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保健经验。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发展,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饮食生活方面对食养食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饮食疗法又有了新的发展,在著作方面出现许多专业工具书,如食养食疗、保健医疗食品类书和辞书等。同时,大量科普书籍也相继问世。更引人瞩目的是,近年来中医食疗和食补开始进入各个专业方面,并取得不少科学成果。现在,不少中医单位开展了食疗的临床工作,制造了药膳和疗效食品。个别中医院设立食疗科或食疗门诊,中医的传统保健食品也被广泛推广应用。

第二节 平衡膳食与健康

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07年9月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会扩大会议通过。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种营养物质。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谷类包括米、面、杂粮,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坚持谷类为主是为了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避免高能量、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的弊端。

人们应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入,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250~400g为宜。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稻米、小麦不要研磨得太精,以免所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流失。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新鲜蔬菜水果是人类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膳食重要特点之一。蔬菜水果能量低,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富含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推荐我国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500g,水果200~400g,并注意增加薯类的摄入。

有些水果的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如新鲜蔬菜,但水果含有的葡萄糖果酸、柠檬酸、苹果酸、果胶等物质又比蔬菜丰富。红黄色水果如鲜枣、柑橘、柿子和杏等是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丰富来源。

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我国居民10年来吃薯类较少,应当鼓励多吃些薯类。

含丰富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儿童发生干眼病的危险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奶类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容易消化吸收。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膳食钙质的极好来源。各年龄人群适当多饮奶有利于骨健康,建议每人每天平均饮奶300mL。饮奶量多或有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低脂、脱脂奶。

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应适当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50g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四)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鱼、禽、蛋和瘦肉均属于动物性食物,是人类优质蛋白、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瘦畜肉铁含量高且利用率好;鱼类脂肪含量一般较低,且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禽类脂肪含量也较低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蛋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各种营养成分比较齐全,是很经济的优质蛋白质来源。

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居民食用动物性食物较多,尤其是食入的猪肉过多。应适当多吃鱼、禽肉,减少猪肉的摄入。相当一部分城市和多数农村居民平均吃动物性食物的量还不够,还应适当增加。动物性食物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五)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并可提供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但是脂肪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膳食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共同存在的营养问题。

为此,建议我国居民应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的习惯,即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摄食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g为宜。膳食钠的来源除食盐外还包括酱油、咸菜、味精等高钠食品,以及含钠的加工食品等。应从幼年就养成吃少盐膳食的习惯。

(六)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进食量和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运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运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加体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可由于能量不足而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

正常生理状态下,食欲可以有效控制进食量,不过有些人食欲调节不敏感,满足食欲的进食量常常超过实际需要。食不过量对他们意味着少吃几口,不要每顿饭都吃到十成饱。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身体活动减少,目前我国大多数成年人体力活动不足或缺乏体育锻炼,应改变久坐少动的不良生活方式,养成天天运动的习惯,坚持每天多做一些消耗能量的活动。

(七)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时间及食量,进餐定时定量。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应占30%~40%,晚餐应占30%~40%,可根据职业、劳动强度和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进行为宜。要天天吃早餐并保证其营养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适量。不暴饮暴食,不经常在外就餐,尽可能与家人共同进餐,并营造轻松愉快的就餐氛围。零食作为一日三餐之外的营养补充,可以合理选用但来自零食的能量应计入全天能量摄入之中。

(八)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水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体内水的来源有饮水、食物中含的水和体内代谢产生的水。水的排出主要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其次是经肺呼出、经皮肤和随粪便排出。进入体内的水和排出来的水基本相等,处于动态平衡。饮水不足或过多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饮水应少量多次,要主动,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水。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

饮料多种多样,需要合理选择,如乳饮料和纯果汁饮料含有一定量的营养素和有益膳食成分,适量饮用可以作为膳食的补充。有些饮料添加了一定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适合热天户外活动和运动后饮用。有些饮料只含糖和香精香料,营养价值不高。有些人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喝大量含糖的饮料代替喝水,是一种不健康的习惯,应当改正。

(九)如饮酒应限量

在节假日、喜庆和交际的场合,人们饮酒是一种习俗。高度酒含能量高,白酒基本上是纯能量食物,不含其他营养素。无节制的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以致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危险,并可导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应该严禁酗酒。另外,饮酒还会增加患某些癌症的危险。

若饮酒尽可能饮用低度酒,并控制在适当的限量以下,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孕妇、儿童和青少年应忌酒。

(十)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食物放置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变质,可能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另外,食物中还可能含有或混入各种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和有毒化学物等。吃新鲜卫生的食物是防止食源性疾病、实现食品安全的根本措施。正确采购食物是保证食物新鲜卫生的第一关。烟熏食品及有些加色食品可能含有苯并芘或亚硝酸盐等有害成分不宜多吃。

食物合理储藏可以保持新鲜,避免受到污染。高温加热能杀灭食物中大部分微生物,延长保存时间;冷藏温度常为4℃~8℃,只适于短期贮藏;而冻藏温度低达-23℃~-12℃,可保持食物新鲜,适于长期贮藏。

烹调加工过程是保证食物卫生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以及食物加工环境和用具的洁净,避免食物烹调时的交叉污染。食物腌制要注意加足食盐,避免高温环境。有一些动物或植物性食物含有天然毒素,为了避免误食中毒一方面需要学会鉴别这些食物,另一方面应了解对不同食物祛除毒素的具体方法。

二、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一)孕前期妇女的膳食指南

1.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或补充叶酸。

2.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3.适当增加海产品的摄入。

4.戒烟、禁酒。

(二)孕早期妇女膳食指南

1.膳食清淡、适口。

2.少食多餐。

3.保证摄入足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4.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并补充叶酸。

5.戒烟、禁酒。

(三)孕中、末期妇女膳食指南

1.适当增加鱼、禽、蛋、瘦肉及海产品摄入。

2.适当增加奶类的摄入。

3.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4.适量身体活动,维持体重的适宜增长。

5.禁烟戒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四)哺乳期膳食指南

1.增加鱼、禽、蛋、瘦肉及海产品摄入。

2.适当增饮奶类,多喝汤水。

3.产褥期食物多样,不过量。

4.忌烟酒,避免喝浓茶和咖啡。

5.科学活动和锻炼,保持健康体重。

(五) 0 6 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1.纯母乳喂养。

2.产后尽早开奶,初乳营养最好。

3.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

4.给新生儿和1~6月龄婴儿及时补充适量维生素K

5.不能用纯母乳喂养时,宜首选婴儿配方食品喂养。

6.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六) 6 12 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1.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

2.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3.尝试多种多样食物,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4.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

5.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6.注意饮食卫生。

(七) 1 3 岁幼儿喂养指南

1.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或其他乳制品,逐步过渡到食物多样。

2.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3.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膳食。

4.在良好环境下规律进餐,重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5.鼓励幼儿多做户外游戏与活动,合理安排零食,避免过瘦与肥胖

6.每天足量饮水,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7.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8.确保饮食卫生,严格餐具消毒。

(八)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4.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5.膳食清淡少盐,正确选择零食,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6.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证正常体重增长。

7.不挑食、不偏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8.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

(九)青少年膳食指南

1.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吃好早餐,避免盲目节食。

2.吃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

3.每天进行充足的户外运动。

4.不抽烟、不饮酒。

(十)老年人膳食指南

1.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

2.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质量。

3.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

4.多做户外活动,维持健康体重。

三、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该吃250~400g;蔬菜和水果占据第二层(从下往上数,下同),每天应吃300~500g和200~400g;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该吃125~225g,即鱼虾类50~100g,畜、禽肉50~75g,蛋类25~50g;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占第四层,每天应摄入奶类及奶制品300g和豆类及豆制品30~50g;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30g。

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的摄入量一般是指食物的生重。

四、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4月制定:

1.平均摄入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s,EAR)

EAR是制定RNI的基础。EAR表示可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和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营养素需要量的摄入水平。但该水平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的营养素需要量。

2.推荐营养素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

RNI可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和生理状况群体中97.5%个体营养素需要量的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使组织维持适当的储备。

RNI是健康个体的膳食营养素摄量目标,个体摄入量低于RNI时并不一定表明该个体未达到适宜营养状态。如果某个体的平均摄入量达到或超过了RNI,可以认为该个体没有摄入不足的危险。

3.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AI)

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研究获得的健康人群的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显著高于RNI。

AI主要用作个体的营养素摄入目标,同时用作限制过多摄入的标准。当健康个体摄入量达到AI时,出现营养缺乏的危险性很小;如长期摄入超过AI,则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s,UL)

UL表示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

若摄入量等于UL时,对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似不至于导致不健康的结果。

若摄入量大于UL时,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会增加。在大多数情况下,UL包括膳食、强化食物和添加剂等各种来源的营养素之和。

第三节 膳食管理与健康

一、营养配餐概念

根据食物的形状、结构、化学成分、营养价值、理化性质进行合理选料,使食物从色、香、味、形,到营养、质量等达到科学平衡,使每一套食谱和各个菜肴间营养成分的搭配,在保护被咨询者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尽量满足食用者的生理需要并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这种配餐方法称为科学营养配餐。

平衡膳食是健康的基石,是强健身体、抵御疾病、增强人体抵抗力的强大物质基础与保障。只有平衡膳食,才能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预防疾病,维持生命与健康,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1.主食和副食的平衡

我们所说的主食即五谷杂粮,五谷是各种粮食的总称,即稻(各种大米)、黍(大、小黄米)、稷(小米,又称粟)、麦(大麦、小麦、燕麦)、豆(各种豆);副食即畜肉类、禽肉类、鱼贝类、蛋类和各种蔬菜菌藻类。在日常生活中,主食和副食二者缺一不可。

2.成酸性食物与成碱性食物的平衡

什么是成酸性食物和成碱性食物?

肉类(猪、牛、羊)、蛋、禽类(鸡、鸭、鹅)、鱼虾类、米面制品含较多的硫、磷、氯等成酸性元素,在体内经氧化、代谢以后,最终产生的灰分呈酸性,这类食物称为成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牛奶、茶叶、菌类等富含钙、钾、钠、镁等碱性元素,经氧化、代谢以后,最终产生的灰分呈碱性,这类食物称为成碱性食物。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酸碱值保持在pH7.3~7.4之间,呈弱碱性,这样才有利于生理活动。由于人体具有自动缓冲系统,能自身处理好酸碱的关系,从而使血液酸碱值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达到生理上的平衡。但是,这种机体自身的缓冲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经常超过其耐受程度,如长期过多地食用鸡、鸭、鱼、肉、蛋等成酸性食物,则可使血液发生酸性偏移,形成酸性体质,这种酸性体质的人易出现一些特殊的、呈渐进性的症状,发展成一系列生理上的各种改变及疾病。

据研究,在全世界死亡率占前十位的疾病皆与食酸性食物有关。比如:心脑血管病、胆石症、糖尿病、消化道疾病等。其中尤以中年患老年病者居多,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癌症等“现代文明病”发病率直线上升。

因此,在现代生活中要注意酸碱平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牛奶、菌藻类、茶叶、豆类及豆制品等碱性食物,以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或者饭后喝一杯茶水,减少酸性食物在体内的堆积,防止酸中毒而引起的其他疾病。只有成酸性食物(畜肉禽肉、蛋、鱼虾类、米、面)与成碱性食物(蔬菜、水果、牛奶、茶叶、菌藻类、杏仁)按1∶4的比例搭配好,方可达到酸碱平衡,才能避免“现代文明病”的发生。

3.荤与素的平衡

荤是指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的动物性食物,素是指各种蔬菜、瓜果。二者要科学搭配,才可以让人既饱口福,又不至于因吃动物性食物过多而增加血液和心脏的负担。

在荤的方面,对人们来说:“四条腿的(猪牛羊)不如两条腿的(鸡鸭鹅),两条腿的不如没有腿的(鱼)。”尤其是海鱼,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防止衰老极有好处。

在素的方面,要保证每天都有新鲜的、绿色的叶菜,同时搭配些根类(土豆、藕、胡萝卜)、茎类(芹菜)、花类(菜花、西兰花)、茄果类(西红柿、茄子、柿子椒)蔬菜。每天吃1~2种水果(苹果、西瓜、橘子、香蕉)。

一般普遍认为过多食用动物性脂肪,会引起人体内胆固醇的增加,引起肥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病。所以吃素食成为一种时尚,有的人认为蔬菜有很好的抗癌作用,于是不加选择地大吃特吃。当然,素食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调节代谢功能,加强皮肤的营养,并且能降低摄入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含量,防止胆固醇进入血液,减少肥胖症、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

但长期吃素食会造成维生素B2、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还会造成锌的缺乏,锌是保证机体免疫功能健全的十分重要的微量元素。

素食的脂肪含量极少,但人体每昼夜对脂肪的需要量最低限应保持在65g,并且植物蛋白代替不了动物蛋白。只有把植物食品和动物食品按一定比例结合起来,才能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动物性食物含有大量人体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尤其动物蛋白中,含有的氨基酸比例与人体很接近,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这是任何素食所不能相比的。人脑的形成、生长和发育所需要的大部分营养成分,也是从动物性食物中摄取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长期吃素食也是不可取的。

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都要靠膳食来供应,只有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全面、平衡膳食,才有利于健康长寿。

4.杂与精的平衡

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组合,全面需要。所以,应尽量吃得杂些、糙些,每天最好能吃到25~30种食物,使食物互补,营养更其全。因为每一种食物的营养价值都不同,没有一种食物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也没有一种营养素具备所有食物的功能,如牛奶缺铁、鸡蛋缺乏维生素C等。食物要多样化,即食物的品种越多越好,食物的种类和属性离得越远越好。如鸡、鱼、猪肉搭配就比鸡、鸭、鱼或鸡、牛、猪要好。因为鸡、鸭、鹅同属禽类,猪、牛、羊同属畜类。同类食物所含的营养素是很近似的。

在把食物加工成精米、精面以及精糖的过程中,有10%的营养成分都不见了,这失掉的10%是既多样又重要的营养成分。这是因为稻谷、麦子中所含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大部分都存在于种子的皮层及胚芽内,富含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外层谷皮、麦皮都被打磨掉了,加工程度愈高,损失的营养素愈多,其营养价值也就愈低。而在粗粮和杂粮的颗粒中,就保存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铁、锌、钙和许多的膳食纤维素。

精白大米、精白面粉虽然口感好,但是由于深加工,精白面粉与全麦粉相比,损失了98%的铬、89%的钴、86%的锰、85%的镁、78%的锌、76%的铁、68%的铜、60%的钙等营养素。通常100kg稻谷中辗出60~68kg精白米,比辗出的普通米少得多,损失了16%的蛋白质、65%的脂肪、77%的维生素B1、80%的维生素B2、81%的维生素B3、71%的维生素B6、86%的维生素E、50%的泛酸、67%的叶酸,钙、铁、维生素等几乎全部损失。所以在吃精米、精面的时候,提倡吃“杂”、吃“糙”,还要多吃五谷杂粮。比如每100g小米含铁量比大米多4倍,含钙多3倍,黄豆中含钙比大米多4.5倍,其他如燕麦、高粱就更多了。

5.饥与饱的平衡

古书记载:“饥不可太饥,饱不可太饱,太饥则伤肠,太饱则伤胃。”

喜欢吃的,听说有营养的就使劲吃。不喜欢吃的就不吃,结果是饥饱不均,影响胃肠功能。

儿童三餐不能吃饱,造成吃零食的习惯,影响生长发育。

中年人每天的工作比较繁忙,三餐要尽量定时定量。

老年人则要保持不饥不饱的状态。一位长寿老人的秘诀:一日多餐,餐餐不饱,饿了就吃,吃得很少。老年人吃得太饱,一则会影响胃肠消化,二则消耗不了的能量,会使体重增加、血压升高,引起老年病。

6.寒与热的平衡

人的饮食与气候、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人体有阴阳虚实之分,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食物也有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四性之别。中医讲“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就是要取得平衡。夏天喝绿豆汤,冬天喝红小豆汤;吃寒性的螃蟹一定要吃些姜末祛寒;冬天吃涮羊肉,搭些凉性的白菜、粉丝。

7.干与稀的平衡

每餐应该有干有稀(汤泡饭除外),干稀搭配,既吃得舒服,又易消化。每餐最好有汤或粥,要有一道菜汤多一点的菜,这样容易下饭。

8.摄入与排出的平衡

指吃进去的能量要与活动消耗的能量等量。

人生命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新陈代谢,如果不注意平衡,多余的能量及各种代谢产物必然会在体内积蓄。

机器中污垢多了要损害机器,锅炉中水垢多了会堵塞管道。人体中脂类物质多了,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变硬变窄。

9.动与静的平衡

动与静是指食前忌动、食后忌静。

吃饱就睡,不利于消化吸收。

10.情绪与食欲的平衡

高兴就足吃海喝,犯愁就不吃不喝,这是不正确的,要学会自我调节。

二、饮食营养的原则

《汉书·郦食其传》说“民以食为天”,说明饮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饮食养生,简称食养,是按照中医的理论和饮食规律,合理摄取食物,注意饮食宜忌,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方法。

饮食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食养不仅为人之三宝“精、气、神”提供营养基础,也是提高人体抵抗力以防治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饮食调理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饮食调理理论。

(一)饮食卫生

不合理的饮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饮食卫生问题。饮食卫生与身体健康关系非常密切,饮食有两面性,它既能养身治病,也能伤身致病。如果菜肴的色香味形俱佳,营养素也很丰富,但是如果受到微生物、细菌以及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吃了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同时,吃了受污染和腐败变质的食物,可引起胃肠道疾病,或发生食物中毒。

(二)营养充足

不合理的饮食就是营养不足或营养失当。不合理的饮食会导致营养不足和营养不当,如身体过瘦或肥胖,这些都会加快衰老的速度。虽然影响人体衰老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压力、疾病、营养、锻炼、精神情绪、环境、气候等,但是如果膳食不合理,营养不平衡,从而影响到机体的内环境,破坏体内生物代谢的过程,就会加速机体的衰老,正所谓“病从口入”。

(三)营养均衡

饮食要合理,营养要平衡,要有预防为先的意识,养生保健才是对生命有效的呵护。据统计:绝大多数的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多是由于青年时期的饮食不合理引起的。这些病往往在壮年时期就已开始,到了中年以后,机体逐渐衰老、退化,新陈代谢功能降低,各个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特别是胃肠道消化功能的减弱,使得体内的新陈代谢受到饮食的质和量的影响,使营养失去平衡。如果营养过剩,不仅会引起肥胖,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的产生。

(四)饮食有度

饮酒过度不仅容易导致肝硬化,也能引起肝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疾病如果酗酒又加上吸烟,还能增加口腔癌、喉癌、食道癌及肺癌的发病率。所以,如能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平衡营养,对防癌抗癌将有积极的意义。

(五)配伍全面

人体如何通过饮食营养维护生命的平衡?总的来说,是从补益和清理两个方面来维护这个平衡。补:补充营养。人从生下来,五脏就在不停地消耗,因此需要不停地补充营养,这就是“益”,益就是补充人体的阴阳气血,使其维持生命的平衡。清:清理生命垃圾。人的一生在不停地产生垃圾,“损”的目的,就是清除生命垃圾,从而维持气血阴阳的平衡。

总之,人们每天的饮食既要补益,也要清理,才能维持生命的阴阳平衡。

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只有将食物进行合理的搭配,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之所需。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1.平衡阴阳

阴阳正常时为“阴平阳秘”,出现了不平衡要用药物或食物来调整,做到“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2.调理脏腑

人体具有五脏六腑,彼此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形成一种调和的状态,否则,则出现疾病状态。调理脏腑的药膳往往是“以脏补脏”,如杜仲炒腰花、猪心蒸朱砂。

3.扶正祛邪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原则为“邪气盛则祛邪,正气虚宜先扶正”。

(六)勿犯禁忌

1.配伍禁忌

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惧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一遇石脂便相欺。

2.用膳禁忌(忌口)

荆芥忌鱼、蟹。

吴茱萸忌猪心。

天门冬、砂仁忌鲤鱼。

白术忌桃、李子、大蒜。

蜂蜜忌土茯苓、威灵仙。

服黄精后饮食应少盐。

半夏、石菖蒲忌羊肉。

服用人参忌萝卜。

服用滋补剂以后,忌服莱菔子、大寒大凉饮食等。

3.病证禁忌

凡患虚证的病人,忌食不易消化的和生冷的食物。凡发热的病人,忌辛辣、油腻食品。四时感冒,忌吃油腻、黏滞、酸腥食物。痢疾患者,忌吃瓜果、油腻荤腥、生冷、干硬的食物。中风,忌吃刺激性食物,并戒烟酒等。咳嗽、哮喘患者,忌吃肥肉、油糕及过于甜、咸、冷、辣的食物。消渴(糖尿病),忌食糖。

三、科学营养配餐的原则

1.每日膳食中应包含食物结构中的各类食物,各种食物及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要充足,比例要适当,做到营养平衡。三大营养素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0%~15%,20%~25%,60%~70%。

2.一日三餐能量比例大体与工作强度相匹配,避免早餐过少、晚餐过多的弊病。每餐的能量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全日总能量的30%~40%、晚餐占全日总能量的30%~40%较适宜。

3.确保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的供给量。所需的蛋白质中,除由粮食提供部分外,其总量的1/3~1/2必须是优质蛋白质,需由肉类、蛋类、大豆等优质蛋白质食物供给。

4.确定蔬菜、水果的供给量,一般正常人一天应供给500g左右的蔬菜和200~400g水果,其中最好要有深绿色蔬菜或有色的叶类蔬菜,品种应多样化。若新鲜蔬菜中抗坏血酸含量不足或烹调中损失过大,则应适当补充富含抗坏血酸的新鲜水果。

5.食物搭配注意酸碱平衡、色彩平衡。主食应做到杂与精的平衡、干与稀的平衡;副食做到生与熟的平衡、荤与素的平衡。由于烹调原料的品种、部位的不同,所含的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只有通过科学搭配,才能使每一个菜肴所含的营养素更全面、更合理。荤菜方面,既要有四条腿的猪牛羊,又要有两条腿的鸡鸭鹅,还要有没有腿的鱼贝类;蔬菜上要照顾到根、茎、叶、花、果类,还要有豆类和菌藻类,达到日平衡即可。

6.菜要多变化烹饪手法,如烹、滑熘、烧、炝、卤、蒸、汆、塌、爆、炖、焖等。

7.要充分利用调味品,如番茄酱、咖喱粉、黄酱、糖醋、鱼香、椒盐等。

第二章 药食同源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药食同源借鉴的中医学基本特点

药食同源借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古代,受到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思想的深刻影响。对于事物的观察分析方法,多以“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每个脏腑、组织或器官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人体内部的统一性。也就是说,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人体的这种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五脏是代表着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个系统之中。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则又要靠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每个脏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在认识和分析疾病的病理状况时,中医学也是首先从整体出发,将重点放在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病理变化上,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一般来说,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由于脏腑、组织和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因而就决定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来了解和判断其内在的病变,以作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适当的治疗。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治疗局部病变时,也必须从整体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热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它如“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灵枢·终始》)等,都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

(二)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故曰“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被中国古代学者称为“天人合一”。

季节气候对人体有影响。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表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与之相适应,如“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弛、腠理开、汗多;而秋冬季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的变化。人体的脉象也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不同。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也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如春季常见温病,夏季多发中暑,秋季常见燥证,冬季多有伤寒。

在昼夜晨昏的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白昼为阳,夜晚为阴,人体也是早晨阳气初生,中午阳气隆盛,到了夜晚则阳气内敛,便于人体休息,恢复精力。许多疾病的发病时间及引起死亡的时间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如研究表明,五脏衰竭所致死亡的高峰时间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春夏季时期急性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子时至巳时,而秋冬季,该病的发作多在午时至亥时。此外,人的脉搏、体温、耗氧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激素的分泌等,都具有24小时的节律变化。

根据中医运气学说,气候有着十二年和六十年的周期性变化,因而人体的发病也会受其影响。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这种十二年或六十年的变化规律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11年或12年)有关。太阳黑子的活动会使太阳光辐射产生周期性变化,并强烈干扰地磁,改变气候,从而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

地域的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也有很大不同。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因此每个地区也各有其特有的地方病,甚至不同地区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有很大的差别。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医家就对此有所认识,在《素问》中就这个问题作了较详尽的论述。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

正是由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对待疾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因此,在对病人作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时,必须注意分析和考虑外在环境与人体情况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的有机联系,这就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辨证与那种对于头痛给予止痛药、对于发热给予退烧药、仅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

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解肺热;而至麻疹后期,多有余热未尽,伤及肺阴胃阴,此时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比如,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现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实质的体现。

第二节 药食同源借鉴的中医学基本理论

一、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资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含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二)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含义。

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医学里,二者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都是从宏观自然现象包括人体的变化规律,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研究、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及人体内外的各种关系,并指导临床辨证与治疗。

二、藏象学说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密切联系,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且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三、气、血、津液学说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也是这些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属于阳;血和津液,都是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属于阴。

气、血、津液的生成及其在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都依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而这些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又必须依靠气的推动、温煦,以及血和津液的滋润濡养。因此,无论是在生理还是病理状况下,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始终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

此外,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还有“精”。“精”在中医学理论上的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从饮食中来的营养物质;狭义之“精”,即通常所说的肾中所藏之精,这种精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都有直接关系。

气、血、津液均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都离不开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因而气和血、气和津液、血和津液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四、经络学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它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黄帝内经》中系统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证候;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等的内容;对奇经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并且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五、病因与发病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病因,就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古代中医病因学将致病因素分为三种:即外因(如六淫、疠气等)、内因(如七情)和不内外因(包括饮食不节、劳逸损伤、外伤、寄生虫等)。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发生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故又属致病因素。其实,中医的所谓“不内外因”,有的即是外因,如外伤等;有的则是内因为主,但常结合外因而致病的,如饮食不节、劳逸损伤等。没有一种致病因素既不属于内因,又不属于外因的,充其量是某一致病因素,可能由内因与外因的协同作用形成,因而严格说来,中医所认识的病因是内因与外因两大类。

疾病与健康是相对的。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正常,气血阴阳协调平衡,即阴平阳秘”。当人体在某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生理活动异常,气血阴阳平衡协调关系被破坏,导致“阴阳失调”,出现各种症状,便发生了疾病。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总其大要,不外关系到人体本身的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

六、病机学说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查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病机十九条”,是以“五运六气”的“六气”与五脏相应的理论,将临床常见的诸多症状,分别归属于心、肺、脾、肝、肾之疾患,风、寒、湿、热、火之疾患,病变部位是在“上”或“下”等。但必须指出:《黄帝内经》论述病机,内容非常广泛,并不局限于“病机十九条”,它对邪正和阴阳之盛衰,气血和脏腑之虚实,以及某些病证(如疼痛、痿、痹、厥、痈疽等)的病机,均有详尽的论述。

历代医家对于病机学说均非常重视。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素问》及《灵枢》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了热病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的进退变化;在《黄帝内经》脏腑、经络虚实的基础上,对不少病证的病机进行了阐述。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1729种病候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证候作了阐述,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病因病机学专著。金元时期的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论述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和“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病机;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论述了“邪气”致病的病机;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阐释了“阳有余而阴不足”和“湿热相火”等病机。

病机学说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

2.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3.探讨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传变病机、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和三焦传变病机等。

4.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喘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

5.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的病机,如疼痛的机理、恶寒发热的机理、失眠的机理等。

6.研究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如内生“五邪”。

七、防治原则

(一)预防

中医学在治疗上历来以防重于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治未病”,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方面的内容。

1.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又称无病防病、无病先防,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增强体质,颐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同时适应客观环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避免致病因素的侵害,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古书《丹溪心法》曾称:“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未病先防,是研究传统的养生方法,如针刺、气功、药物法等;二是研究综合的预防措施,如环境卫生管理、除灭疾病等;三是研究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如食疗、贴敷、中药等;四是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整理中医预防措施,即通过开展中医药临床和实验研究,观察中医药预防措施的实际效果。

防病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正气,调养精神,健身锻炼,调节生活,营养调配,忌食或少食不利于治疗与康复的饮食,还可以采取药物预防的方法,并从各个方面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入。

2.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又可以说是有病早治,防止病变。古称“瘥后防复”,是指疾病刚痊愈,正处于恢复期,但正气尚未复元,因调养不当,旧病复发或滋生其他病者,事先采取的防治措施。或指疾病症状虽已消失,因治疗不彻底,病根未除,潜伏于体内,受某种因素诱发,防止旧病复发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总之,是指人体在患病之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截断疾病的发展、传变或复发,同时注意疾病痊愈后预防复发,巩固疗效。尤其是对传染性疾病,更应防止恶性或不良性变化,以防止传播条件的产生。

疾病防变在临床上可应用于多种急、慢性病中,中医药防变对于咳喘、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胃炎、胆石症、高血压症、脑血管意外、癌症等,均有积极作用,可有效阻止或减缓疾病向不良方面转化。

(二)治则

治则,是中医学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指导下,对疾病的现状进行周密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的一套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治疗原则理论,包括治病求本、扶正与祛邪、调整阴阳、调整脏腑功能、调整气血关系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六个方面,其中包含着许多辩证法思想,用以指导具体的立法、处方、用药。治则是指导疾病治疗的总则;治法是治则的具体化,是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如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补法、消法等。治法中的益气法、养血法、温阳法、滋阴法都属于在扶正总则下的具体治法;治法中的汗法、吐法、下法、逐水法等,都属于祛邪总则下的具体治法。

第三节 药食同源借鉴的中医四诊八纲理论

一、四诊

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古称“诊法”。《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诊法何如……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可见,诊法就是对人体进行全面诊察的方法,借以判断人的健康与疾病状态。

《黄帝内经》奠定了四诊方法的基础,《难经》则明确指出了四诊的基本概念。如《六十一难》将四诊概括为:“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四诊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举凡人体所表现的一切现象,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等,统统在诊察之列。

四诊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特点,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地获取信息,医生即刻进行分析综合,及时作出判断。四诊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恒动观念的基础上的,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的具体运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普遍联系,就是四诊原理的理论基础。

四诊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而搜集临床资料则要求客观、准确、系统、全面、突出重点,这就必须“四诊并用”,“四诊并重”,“四诊合参”。《难经》所提出的神、圣、工、巧之论,并非将四诊的意义分成等级,而是强调其各自的重要性以及掌握这些技巧的难易程度。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提出了切勿强调切诊的观点,《素问·征四失论》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世,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猝持寸口,何病能中?”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批语那种不能全面运用诊法的医生是“所谓窥管而已”。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唯以切脉为能事的医生,不能得是通医道的人。只有将四诊有机结合起来,彼此参伍,才能全面、系统、真实地了解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八纲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八纲辨证,是将四诊得来的资料,根据人体正气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疾病所在的部位深浅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黄帝内经》已经奠定了八纲辨证的基础。张仲景则具体地运用于伤寒与杂病的诊疗。《景岳全书》中有“阴阳”“六变辨”等篇,对八纲有进一步的阐发。

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从八纲辨证来看,任何一种病症都可用阴阳确定类别,用寒热阐发性质,用表里反映其病位深浅,用虚实说明邪正盛衰的强弱。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具体来说,各科辨证是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深化。

在八纲辨证中,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类证候之间的关系,并非彼此平行的,一般而言,表证、热证、实证隶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统属于阴证范畴。所以,八纲辨证中,阴阳两证又是概括其他六证的总纲。此外,八类证候也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彼此错杂,互为交叉,体现出复杂的临床表现。

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的表里病位和虚实寒热性质往往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由实转虚、因虚致实等。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以出现一些与病变性质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所以,进行八纲辨证时不仅要熟悉八纲证候的各自特点,同时还应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辨证

辨证,就是辨别症状,根据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以判断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为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证”与“症”应该严格区分,“症”是一个一个的症状,而“证”是证候,是辨证所得到的结果。

“证”与“病”的概念是不同的。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病之总者为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也就是说,病可以概括证。辨病名,必先辨证。诊断先从辨证再进一步辨病,辨病之后又再进一步辨证。因此,辨证论治并不是说中医不讲究辨病,辨证已包括辨病于其中了。

辨证的方法很多,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如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等。其中病因辨证着重从病因角度去辨别证候,可以看成是外感病辨证的基础;六经辨证是外感病中“伤寒”的辨证法;卫气营血辨证是外感病中“温病”的辨证法;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及脏腑辨证适应于杂病各科辨证,但脏腑辨证是杂病辨证的重点辨证法,经络辨证与气血津液辨证可以看作是脏腑辨证互为补充的辨证方法。

四、疾病的鉴别诊断

症状,是病人自觉有各种异常的痛苦感觉或通过医生诊察而得知的病态改变,如头痛、眩晕等。它是机体发生疾病后的表现,是医生诊察疾病、判断疾病的客观标志。

症状与证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证候,简称为“证”,是病因病机、病位、症状、舌诊和脉诊的综合与概括,如表实证、阴虚证等。它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是临床诊断疾病的结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机理,它既是联系证候与症状的纽带,也是证候的核心组成部分。病机决定了疾病的性质。由同一病机联系着的许多症状就构成了证候。

在临床上,疾病是千变万化的,症状表现也是错综复杂的。只有认真研究各种常见症状、证候和病机,才能对不同病证而出现的相同症状加以鉴别。症状鉴别是从相类似的症状中,研究疾病不同的病因病机,以探求疾病的本质,这是正确进行辨证论治的关键步骤。因此,症状的鉴别,是疾病与证候诊断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第四节 药食同源的基本理论及观点

一、中医营养学的概念与基本内容

“营养”一词并非外来语,“营养学”也并非西方医学所独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养生说》中说:“营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营养”古代又作“荣养”。如《晋书·赵至传》曰:“至年十三,请师受业……至日,吾小未能荣养,使老父不免勤苦。”

“荣”有荣盛、繁荣之义;“营”有经营、营造之义;“养”有养护、补养之义。“营养”系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的整个过程。近百年来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其中类似性质的学科被译为“营养学”。然而,实际上我国固有的中医营养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成体系,渗透在中医各科之中。

中医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或其他天然营养物质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它和药物、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一样,都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营养学在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和老年医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医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两大部分。从历代有关文献来看,该学科着重于生活与临床应用,常包括四大方面内容,即“食节”(食用)、“食养”(食补)、“食疗”(食治)与“食忌”(食禁)。

“食节”(食用)内容,包括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正确选用饮食。另外,提倡全面膳食和节制饮食。《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的“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就是“食节”的基本观点。其具体化即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食物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某种意义上讲它还具有补养作用。所谓“无病强身”,这一点是与现代营养学观点不同的。《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的:“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是“食养”概念最早的记载。按历代有关文献统计,常用的近百种食物和其他天然营养品,计有聪耳、明目、乌发、生发、增力、增智、安神、美容、轻身、固齿、强筋、壮肾、强腰、壮阳、种子(助孕)、抗衰、防老等二十余项补益作用。

“食疗”(食治)作用主要体现在“祛邪”“扶正”两方面。正如孙思邈所说:“食能祛邪而安脏腑,悦神志以资气血。”孙氏还指出药疗与食疗的不同之处:“药性刚烈,犹若御兵……若能用食平疴,适性遣疾者,可谓良工。”他还引用扁鹊语:“为医者当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中医“食忌”内容十分丰富,有别于现代营养学内容。中医营养学主张,每个人的饮食内容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这里有因人、因地、因时而有所不同的问题。饮食的宜与忌,其实质是强调饮食的针对性,要求在生活和临床中能做到辨证用膳”。

孙思邈说:“安生之本,必资于饮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因此,在生活和临床中品评饮食的营养价值,不管是用于食补,还是食疗,都不应从珍、奇、名、贵出发,而应着眼于其使用是否得当。

二、食物与药物的同一性

中医营养学科的发生与发展,因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它的理论紧密地与朴素的哲学理论结合在一起。其理论和应用,系建立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之上,作为保健与医疗的重要措施,成为中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医学历史表明,食物与药物同出一源,二者皆属于天然产品。食物与药物的性能相通,具有同一的形、色、气、味、质等特性。因此,中医单纯使用食物或药物,或食物与药物相结合应用于养生保健,或治疗康复的情况是极其普遍的。《黄帝内经》载的十三个方剂中,就有一半以上是食物成分,这也是最早的“药膳”方。《五十二病方》中有1/4为食物成分方剂。《伤寒论》112方中,含食物成分方剂占1/2以上。在以上这些古方中应用桂、姜、枣、葱、椒、茴、扁豆、薏苡仁、甘草、酒、醋,乃至动物胶膏等食物是极为普遍的。食与药同用,除基于二者系同一来源外,主要基于食物和药物的应用属于同一理论指导。中医认为,机体衰弱失健或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意味着阴阳两方面的互相消长,如阴阳偏盛、偏亢、偏衰等。如何调整这种阴阳失调?张景岳说:“欲救其偏,则唯气味之偏者能之。”食物与药物一样,皆属“所味之偏者”。食物之所以具有防治疾病的作用,也不外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补虚扶弱,调整和重建脏腑气机功能,以消除阴阳偏盛、偏衰、偏亢的病理状态。古人曾把饥饿现象也看成机体阴阳失调,称进食为“疗饥”。如《诗经·陈风·衡门》说:“泌之洋洋,可以疗饥。”

食物的性能,古代简称“食性”“食气”“食味”等,是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理等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的。食物“气”或“性”与药性“四气”或四性”说法相一致。古人按寒、凉、平、温、热将食物分类。以常见的300多种食物统计数字来看,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更次之。从生活与临床中使用食物的经验看,寒凉性质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温热性质食物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寒散等作用。食物的“味”,既是指食物的具体口感味觉,又是指性质的抽象概念,仍概括为“五味”,即酸(涩)、苦、甘(淡)、辛、咸。五味的作用与药物“味”的作用相一致,为酸收、苦降、甘补、辛散、咸软等。以常见食物统计数字来看,甘味食物最多,咸味与酸味次之,辛味更次之,苦味较少。从生活与临床经验来看,食物不同于药物“味”的作用方面,辛味(辣椒、胡椒)、苦味食物(苦瓜、苣、菜)尚有健胃作用,咸味食物(鱼、虾、蟹)尚有补肾、养血分等作用。此外,五味之外尚有“芳香”概念,系指食物的特殊嗅味。芳香性食物以水果、蔬菜居多(如橘、柑、佛手、香橼、芫荽、香椿、茴香等)。芳香性食物一般具有醒脾、开胃、行气、化湿、化浊、辟秽、爽神、开窍、走窜等作用。

食物的“归经”理论,是古人对食物选择性作用的认识,也是一种对食物效用的抽象归类方法。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物化之常也。”生活与临床实践发现,用辛味食物(葱、姜、芫)治疗表证、肺气不宣咳喘,用苦味食物(苦瓜、绿茶)治疗心火上炎或移热小肠证,用甘味食物(红枣、蜂王浆、山药)治疗贫血、体弱,用酸味食物(乌梅、山楂)治疗肝胆等方面疾患,用咸味食物(甲鱼、昆布、海藻)治疗肝肾不足、消耗性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等病证),皆取得一定的疗效。

关于中医的“以脏补脏”理论(如以心补心、以脑补脑、以肾补肾等),近代开始有所争议。对此,应以临床疗效为依据。以脏补脏的做法,不仅限于中医,而且在世界医学领域内目前还在应用。如肝粉治肝病,用心粉、脑粉治疗心脑方面疾患,用胸腺、腮腺、甲状腺、肾上腺等来治疗相关疾患。

食物的升浮沉降性能与食物的气味有密切关系。凡食性温、食味辛甘淡的食物,其属性为阳,其作用趋向多为升浮,如葱、姜、蒜、花椒等;凡食性寒凉、食味酸苦咸的食物,其属性为阴,其作用趋向多为沉降,如杏仁、梅子、莲子、冬瓜等。根据常用食物统计数字表明,沉降趋向的食物多于升浮趋向的食物。

食物性能的“补”与“泻”,也是食物的两大特性。补性食物一般具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生津、填精等功效;泻性食物一般具有解表、清热、泻火、利尿、祛痰、祛风湿、散风、泻下、解毒等功效。根据常用食物统计数字分析,泻性食物多于补性食物。

三、饮食应用的特征

食物为天然产品,除少部分可供直接使用(生食)外,大部分则须制成一定的品类(食品),以使机体吸收。中国传统保健产品,与药材炮制、制剂制作有许多相似之处,形成东方独特的饮食体系,如饮、露、酒、醴、醪、汤、膏、蜜饯品、糖渍品、盐腌品、粥食、糕点菜肴等。现在仍流行欧美的保健食品,如大黄酒、蜂蜜酒、柏子仁酒、薄荷糖乃至绿豆煎饼等,传说是马可·波罗由我国带入的。

两种以上食物在一起应用,也存在配伍问题。按照中药配伍的“七情”理论,食物的配伍情况基本也分为协同与拮抗两方面。协同方面包括“相须”“相使”;拮抗方面包括“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相须配伍:同类食物相互配伍使用,起到相互加强的功效。如百合、秋梨共奏清肺热、养肺阴之功效;雪羹汤中的荸荠与海蜇,共奏清热化痰之功效等。

相使配伍:一类食物为主,另一类食物为辅,使主要食物功效得以加强。如五加皮酒中,辛散活血化瘀的酒加强了五加皮祛风湿的功效。姜糖饮中,温中和胃的红糖增加了生姜温中散寒的功效。

相畏、相杀的配伍:一种食物的副作用能被另一种食物减轻或消除。如扁豆的副作用能被蒜减轻或消除。某些鱼类的副作用(如引起腹泻、皮疹等)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相恶配伍:一种食物能减弱另一种食物的功效。如萝卜能减弱补气类食物(如鹌鹑、燕窝、山药、山鸡等)的功效。

相反配伍:两种食物合用,可能产生不良作用,形成了食物的配伍禁忌。例如,柿子忌茶、白薯忌鸡蛋、葱忌蜂蜜、萝卜忌人参等。但对食物禁忌的经验,目前尚缺少科学实验的结论,有待今后加以重视与研究。

依据配伍“七情”精神,在保健食品的配制上,古人也有了不少发展。①升降并举:升浮性质食物和沉降性质食物并用,以防止升降过偏之弊。如葱豉汤中调加食盐,以防止葱、豉过于辛温发散之性。②散收同用:补益类食物常调以发散性食物,以防止滋腻之性。如芫爆里脊中的芫荽,可防止猪肉滋腻碍胃之性。③寒热并调:即寒凉性食物和温热性食物并用,以防止寒、热过偏之弊。如炒苦瓜佐以少量辛热的辣椒,可防止苦瓜苦寒过偏之性。④攻补兼施:即泻实祛邪性食物和补虚扶正性食物并用以防止攻邪而伤正。如薏苡仁粥中添加红枣,可防止薏苡仁清热利湿过偏之性。其他尚有表里兼顾、动静相调等配伍方法。

另外,中医在保健和医疗中讲求的饮食禁忌也是营养学的一大特点,是世界营养学中少有的。饮食禁忌,包括饮食与体质之间、饮食与病情之间、食物与药物之间、食物与食物之间的禁忌。如阴虚阳亢的人应慎用或禁用羊肉、狗肉、无鳞海鱼等类;阳虚阴盛特别是脾肺虚寒之人应慎用或禁用冷饮、冷食、寒凉性质的生水果(如梨西瓜等)、蔬菜。疾病过程中有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不同的情况,应选用不同的饮食,做到辨证用膳,如脾胃温阻证或肝胆湿热证,应禁忌滋腻碍胃食品,如肥肉、油煎食物和乳制品等。在服用某些药物期间,应禁忌某些食物,如服用土茯苓应忌茶,服用威灵仙应忌蜂蜜,服用人参忌萝卜,服用荆芥应忌鱼虾类食物等。至于食物与食物之间类似药物“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历代文献也有不少记载。如鲫鱼忌猪肝、雀肉忌银耳等,有待进一步探讨。

四、饮食对保健、预防、治疗等方面的特殊意义

中医营养学认为,在生活与临床中应用饮食的意义,基本与药物同等,这一点与西方医学中的营养概念不尽相同。西方医学营养学把食物与药物决然分开,不赋予食物直接的保健、治疗意义。现代食品法规中规定,“食品中不得含有药物”,“食物不能标示功能、主治意义”,不得有“用量”概念。但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保健食品”“疗效食品”热潮,说明中医食物保健与治疗意义得到客观承认,这就是中医营养学的一大特色与贡献。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代医者就非常重视饮食的滋养作用。《难经》言:“人赖饮食以生,五谷之味,熏肤、充身、泽毛。”其用饮食滋养措施都是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为目的的。《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中就有用海带预防甲状腺肿大,用麦麩预防脚气病,用新鲜蔬菜预防出血证等的记载。后世医家又提出了用葱白、生姜、芫荽预防感冒,用鲜白萝卜、鱼橄榄预防白喉,用大蒜预防痢疾,用绿豆汤预防中暑,近代用山楂预防高脂血症,用薏苡仁防癌等,可以说都是中医营养学的成果。

临床中单纯应用食物或配合其他药物来治疗疾病是中医营养学的主要内容,因此有“医食同源”之说。为了临床应用方便,医者根据正虚的生理特征,把食物分为补气、养血、滋阴、助阳、生津、填津等。根据外邪性质,把祛邪的食物分成解表、清热、祛风湿、利水、温里、消导、驱虫、泻下、行气、止血、活血化瘀等,以此与药物疗法相对应。这种分类法也是中医营养学独具的特点。

食物抗衰防老的理论与应用,在中医营养学中一直占有显著地位。中医认为,人的生、老、衰、亡是必然规律。但养生有术,还是可使其延寿的,达到“以尽天年”程度。食物在养生、抗衰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除一般的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外,着重在补益脾肾方面,因为肾为先天之本,为元阴、元阳之所寄。肾阴、肾阳影响着整个机体的阴阳平衡。脾为后天之本,为中央、生化之源泉。历代有关文献所载的食物,以补益脾肾者居多。莲子、山药、大枣、蜂蜜、枸杞子、芡实、藕、薏苡仁、茯苓等都是经常用作补益脾肾的基本食品原料。

(一)饮食的预防作用

身体早衰和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体自身。人体正气旺盛,而又能避免邪气的侵袭,就会保持健康状态,反之则发生疾病。一切有利于维护正气、抗御邪气的措施都能预防疾病;一切损害正气、助长邪气的因素都能引起疾病,从而导致早衰和死亡。预防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广义来说,所有关于饮食的保健措施都是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为目的的。饮食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保健预防措施。合理安排的饮食可保证机体的营养,使五脏功能旺盛,充血充实。如《黄帝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代医学证明,人体如缺乏某些食物成分,就会导致疾病。如缺少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就会引起肝功能障碍;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引起夜盲症、脚气病、口腔炎、坏血病、软骨症等;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缺少钙质会引起佝偻病,缺乏磷质会引起神经衰弱,缺乏碘会引起甲状腺肿,缺乏铁质会引起贫血,缺乏锌和钼会引起身体发育不良等。而通过食物的全面配合,或有针对性地增加上述食物成分,就会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中医学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有用动物肝脏预防夜盲症,用海带预防甲状腺肿大,用谷皮、麦麩预防脚气病,用水果和蔬菜预防坏血病等的记载。

除了从整体观出发的饮食全面调理和有针对性地加强某些营养食物来预防疾病外,中医学还发挥某些食物的特异性作用,直接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如用葱白、生姜、豆豉等可预防感冒;用甜菜汁或樱桃汁可预防麻疹;用鲜白萝卜、鱼橄榄煎服可预防口腔炎、胃炎引起的口鼻症状;用红萝卜粥可预防头晕等。

现代研究表明,中医所述的某些食物的预防保健作用确有科学道理。除了食物对人体整体的影响外,有的食物如大蒜能杀菌和抑制病毒,故可防治呼吸道感染和肠道传染病等,生山楂、红茶、燕麦品能够降低血脂,故可预防动脉硬化。近年来,人们还主张用玉米粉粥预防心血管病、用薏苡粥预防癌症等。

食物对疾病的预防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重视。科学家们已经发现有很多食物能够预防各种疾病,如发现苦瓜、芦笋、马齿苋等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另外,对于饮食习惯和饮食方法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也日益引起科学家们的关注。

(二)饮食的滋养作用

《难经》中载:“人赖饮食以生,五谷之味,熏肤(滋养肌肤)、充身、泽毛。”说明我国两千多年以前,已十分重视饮食的营养作用。

饮食的滋养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一个人一生中摄入的食物要超过自己体重的1000~1500倍,这些食物中的营养素(中医称为“水谷精微”),几乎全部转化成人体的组织和能量,以满足生命运动的需要。

中医学认识饮食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是从整体观出发的。它认为各种不同的食品分别可以入某脏某经,从而滋养脏腑、经脉、气血,乃至四肢、骨骼、皮毛等。饮食进入人体,通过胃的吸收,脾的运化,然后输入全身,成为水谷精微而滋养人体。这种后天的水谷精微和先天的真气结合,形成人体的正气,从而维护正常的生命活动和抗御邪气(致病因素)。此外,还形成维护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精”。“精”藏于五脏,是脏腑功能活动的思维、意识活动,即“神”的基础。“气、精、神”为人体之三宝,生命之所系,而它们都离不开饮食的滋养。所以,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曾经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饮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

常用的食补方法有以下几种:

平补法: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应用不热不寒、性质平和的食物。如多数的粮食、水果、蔬菜,部分禽、蛋、肉、乳类食物,如粳米、玉米、扁豆、白菜、鹌鹑蛋、猪肉、牛奶等。一种是应用既能补气又能补阴,或既能补阳又能补阴的食物。如山药、蜂蜜既补脾肺之气又补脾肺之阴,枸杞子既补肾阴又补肾阳等,这些食物适用于普通人保健。

清补法:指应用补而不滋腻碍胃、性质平和或偏寒凉的食物,有时也以泻实性食物祛除实证,如清胃热,通利二便,加强消化吸收,推陈而致新,以泻中求补。常用的清补食物有萝卜、冬瓜、西瓜、小米、苹果、梨、黄花菜等,以水果、蔬菜居多。

温补法:指应用温热性食物进行补益。适用于阳虚或气阳亏损,如肢冷、畏寒、乏力、疲倦、小便清长而频或水肿等症患者,也常作为普通人的冬令进补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猪肝、狗肉、鸡肉、鲇肉、鳝鱼、海虾等。

峻补法:指应用补益作用较强、显效较快的食物来达到急需补益的目的。此法的运用,应注意体质、季节、病情等条件,需做到既达到补益目的又无偏差。常用的峻补食物有羊肉、狗肉、鹿肉、鹿胎、鹿尾、鹿肾、甲鱼、熊掌、鳟鱼、黄花鱼、巴鱼等。

历代中医本草文献所载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物归纳如下:

聪耳(指增强或改善听力):莲子、山药、荸荠、蒲菜、芥菜、蜂蜜。

明目(指增强或改善视力):山药、枸杞子、蒲菜、猪肝、羊肝、野鸭肉、青鱼、鲍鱼、螺蛳、蚌、蚬。

生发(指促进头发的生长):白芝麻、韭菜子、核桃仁。

润发(指滋润头发、美发、改善枯燥、使其美丽):鲍鱼。

乌须发(指头发早白早黄者得以恢复):黑芝麻、核桃仁、大麦。

长胡须(指不生胡须的男性生长胡须):鳖肉。

美容颜(指改善面部皮肤失健情况,或称健肤、润肌肤、助颜面白等):枸杞子、樱桃、荔枝、黑芝麻、山药、松子、牛奶、荷蕊。

健齿(指使牙齿坚固、白洁):花椒、蒲菜、莴笋。

轻身(指消肥胖,使步态轻健,或使习武者增强跳跃能力):菱角、大枣、榧子、龙眼、荷叶、燕麦、青粱米。

肥人(指改善瘦人体质,使之增肥):小麦、粳米、酸枣、葡萄、藕、山药、黑芝麻、牛肉。

增智(指益智、健脑等):粳米、荞麦、核桃、葡萄、菠萝、荔枝、龙眼、大枣、百合、山药、茶、黑芝麻、黑木耳、乌贼鱼。

益志(指增强气感):百合、山药。

安神(指使精神安静、利睡眠等):莲子、酸枣、百合、梅子、荔枝、龙眼、山药、鹌鹑、牡蛎肉、黄花鱼。

增神(指增强精神,减少疲倦):茶、荞麦、核桃。

增力(指增强体力,也称健力、善走等):荞麦、大麦、桑椹、榛子。

强筋骨(指强健体质,包括筋骨、肌肉及体力):栗子、酸枣、黄鳝、食盐。

耐饥(指使人耐受饥饿,延长进食时间):荞麦、松子、菱角、香菇、葡萄。

能食(指增强食欲、消化等能力):葱、姜、蒜、韭菜、芫荽、胡椒、辣椒、胡萝卜、白萝卜。

壮肾阳(指调整性功能,使失调机能如阳痿、早泄等得以复常):桃仁、栗子、刀豆、菠萝、樱桃、韭菜、花椒、狗肉、狗鞭、羊肉、羊油脂、雀肉、鹿肉、鹿鞭、燕窝、海虾、海参、鳗鱼、蚕蛹。

种子(指增强助孕能力,也称续嗣,有安胎作用):柠檬、葡萄、黑雌鸡、雀肉、雀脑、鸡蛋、鹿骨、鲤鱼、鲈鱼、海参。

(三)食物的抗衰老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生、长、壮、老、已,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生命的最终衰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注重养生保健,及时消除病因,使机体功能协调,可使衰老延缓,所谓“延年益寿”还是可能的。

中医在应用饮食调理进行抗衰防老方面,除因时、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做到辨证用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外,还常注意对肺、脾、肾三脏的调理。因为这三脏在生命过程中,特别是机体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早在两千年前古人就认识到,肺“司呼吸”,“天气通于肺”;脾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肾为机体的“先天之本”,因为“肾藏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临床实践发现,肺、脾、肾三脏的实质性亏损,以及其功能的衰退,常导致若干老年性疾患,如肺虚或肺肾两虚所致的咳喘,脾肺两虚的痰饮喘咳,脾虚或脾肺双虚的气短、倦怠、消化不良、营养障碍,肾虚之腰酸疼、小便失常、水肿、低热、消瘦、健忘、牙齿松动、须发早白或脱落等未老先衰征象。

另外,从中医养生抗衰老所确立的治则治法来看,也多从补益脾、肺、肾方面入手,对历代保健医疗食谱中所含食物成分进行统计,发现其功能也以调补肺、脾、肾三方面为多。食补、食疗方中以抗衰老为主要功效的,出现频率较高。

基本归肺、脾、肾三经方面的食物有以下几种:扁豆、豌豆、薏苡仁、蚕豆、粳米、糯米、稻米、大麦、黑大豆、小米、荞麦、黄豆、小麦、核桃、大枣、栗子、龙眼、荔枝、莲子、山药、藕、芡实、桑椹、山楂、乌梅、落花生、百合、白果、杏仁、荸荠、橘、梨、罗汉果、橄榄、黑芝麻、枸杞子、生姜、萝卜、芫荽、芋头、苹果、荷叶、枣仁、蜂蜜、橘皮、蘑菇、银耳、木耳、香椿、南瓜、紫菜、海带、海藻、淡菜、海参、猪肤、牛乳、鹌鹑蛋、猪肝、牛肉、鹿肉、鹿胎、鹿鞭、鸡肉、鸭肉、鲤鱼、鲫鱼、鳝鱼、蛏肉、牡蛎肉、乌鸡等。

(四)食物的治疗作用

食物与药物都有治疗疾病的作用。食物每人每天都要吃,而较药物与人们的关系更密切,所以历代医家都主张“药疗”不如“食疗”。古代医者如此想,也如此做。在治疗过程中,确实先以食疗,后以药疗。只有食疗不能取效时,才能药疗。古时人们夸奖能用食物治疗的医生为“上工”。如宋代《太平圣惠方》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夫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清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适情遣疾者,可谓上工矣。”

食物的治疗作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补”“泻”“调”。

1.补益脏腑

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和整体的机能低下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中医学把这种病理状态称为“正气虚”。其所引起的病证称为“虚证”。根据虚证所反映的症状和病机的不同,还可分为肝虚、心虚、脾虚、肺虚、肾虚,以及气虚、血虚等。主要表现如心悸气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食入不化、咳嗽虚喘、腰膝酸软等。

中医主张体质虚弱或慢性虚证患者可用血肉有情之品来滋补。如鸡汤可用于虚劳,当归羊肉汤可用于产后血虚,牛乳饮用于病愈后调理,胎盘粉用于补肾强身,猪骨髓用于补脑益智,动物脏器用于滋补相应的脏腑等。

米面果蔬等也有改善人体机能、补益脏腑气血的作用。如粳米可补脾、和胃、清肺;荔枝能甘温补血、益人颜色,身体虚弱、病后津伤者都可用荔枝来滋养调摄;花生能健脾和胃、滋养调气,营养不良、乳汁缺乏者可用以补虚益气;黑芝麻有补血、生津、润肠、乌发的作用;银耳有益气生津等作用,可用于肺脾两虚、津亏阴虚体弱之人。

2.泻实祛邪

外部致病因素侵袭人体,或内部功能的紊乱和亢进,皆可使人发生疾病。如果病邪较盛,中医称为“邪气实”,其证候则称为“实证”。如果同时又有正气虚弱的表现,则是“虚实错杂”。此时既要针对病情进行全面的调理,又要直接去除病因,即所谓祛邪安脏”。如大蒜治痢疾、山楂消食积、鳗鱼治肺痨、薏苡仁祛湿、藕汁治咳血、赤豆治水肿、猪胰治消渴、蜂蜜润燥等。

有些食物有多方面的治疗作用,如鸡蛋除有营养作用外,还可调节脏腑功能,清热解毒等。李时珍说:“鸡子黄补阴血,解热毒,治下痢甚验。”

3.调整阴阳

人体的生理机能只有在协调的情况下,才能得以维持,从而处于健康状态,免受病邪的侵袭。中医学把人体内对立统一的双方(包括物质和功能各方面)分为阴”“阳”两大方面,认为阴阳双方的调和是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生活中,饮食得当则可起到维持阴阳调和的作用。另外,对因阴阳失调所致的疾病状态,利用饮食的性味也可进行调节。

根据阴阳失调的不同情况,有用饮食扶阳抑阴、育阴潜阳、阴阳双补等很多方法。如阳虚的人可用温补法,选牛肉、羊肉、狗肉、干姜等甘温、辛热类食品补助阳气;而阴虚的人当用清补法,选百合、淡菜、甲鱼、海参、银耳等甘凉、寒类食品养阴生津。

中医学把人体内阴阳失调所出现的两种性质相反的病变状态,分别用“寒”“热”来表示。一般来说,寒证多为阴虚阳衰,即阴邪盛、阳气衰,主要表现为畏寒喜暖、四肢不温、腹病喜按、苔白脉迟等。热证多为阳盛阴衰,即阳邪盛、阴邪衰,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面红耳赤、腹痛拒按、苔黄脉数等。根据中医“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的治疗原则,食品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可以相互调整人体的寒热状态,从而治疗疾病。

偏热的体质或热性疾病,可选用性质属寒的食品。瓜果、蔬菜中性寒者偏多,如梨汁、藕汁、橘汁等,可用于清热、止渴、生津;西瓜、茶水等,可清热、利尿;萝卜、甘草可治外感喉痛;芫荽、荆芥能清热、解表;赤小豆、白扁豆可清热除湿等。

偏寒的体质或寒性疾病,可选用性质属热的食品。调味品性热者偏多,如胡荽面、姜糖汤可温中发汗;辣椒、生姜能通阳健胃;胡椒、茴香可治胃寒痛;小茴香和石榴皮煎服可用于治疗痢疾;葱白和生姜煎服可用于治疗风寒外感;大茴香炒焦研末,红糖调和,用黄酒冲服,可用于治疗疝气疼痛。

历代中医本草文献所载具有治疗作用的食物归纳如下:

(1)散风寒类(用于风寒感冒病症)

生姜、葱、芥菜、芫荽。

(2)散风热类(用于风热感冒病症)

茶叶、豆豉、杨桃。

(3)清热泻火类(用于内火病症)

茭白、蕨菜、苦菜、苦瓜、松花蛋、百合、西瓜。

(4)清热生津类(用于燥热伤津病症)

甘蔗、番茄、柑、柠檬、甜瓜、甜橙、荸荠、苹果。

(5)清热燥湿类(用于湿热病症)

香椿、荞麦。

(6)清热凉血类(用于血热病症)

藕、茄子、黑木耳、蕹菜、向日葵子、食盐、芹菜、丝瓜。

(7)清热解毒类(用于热毒病症)

绿豆、赤小豆、豌豆、苦瓜、马齿苋、蓟菜、南瓜、莙达菜、酱。

(8)清热利咽类(用于内热咽喉肿痛病症)

橄榄、罗汉果、荸荠、鸡蛋白。

(9)清热解暑类(用于暑热病症)

西瓜、绿豆、赤小豆、绿茶、椰汁。

(10)清化热痰类(用于热痰病症)

白萝卜、冬瓜子、荸荠、紫菜、海蜇、海藻、海带、鹿角菜。

(11)温化寒痰类(用于寒痰病症)

洋葱、杏子、芥子、生姜、佛手、香橼、桂花、橘皮。

(12)止咳平喘类(用于咳嗽喘息病症)

百合、梨、枇杷、落花生、杏仁、白果、乌梅、小白菜。

(13)健脾和胃类(用于脾胃不和病症)

南瓜、包心菜、芋头、猪肚、牛奶、杧果、柚、木瓜、栗子、大枣、粳米、糯米扁豆、玉米、无花果、胡萝卜、山药、白鸭肉、醋、芫荽。

(14)健脾化湿类(用于湿阻脾胃病症)

薏苡仁、蚕豆、香椿、大头菜。

(15)驱虫类(用于虫积病症)

榧子、大蒜、南瓜子、椰子肉、石榴、醋、榛子、乌梅。

(16)消导类(用于食积病症)

萝卜、山楂、茶叶、神曲、麦芽、鸡内金、薄荷叶。

(17)温里类(用于里寒病症)

辣椒、胡椒、花椒、八角茴香、小茴香、丁香、干姜、蒜、葱、韭菜、刀豆、桂花、羊肉、鸡肉。

(18)祛风湿类(用于风湿病症)

樱桃、木瓜、五加皮、薏苡仁、鹌鹑、黄鳝、鸡血。

(19)利尿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病症)

玉米、赤小豆、黑豆、西瓜、冬瓜、葫芦、白菜、白鸭肉、鲤鱼、鲫鱼。

(20)通便类(用于便秘病症)

菠菜、竹笋、番茄、香蕉、蜂蜜。

(21)安神类(用于神经衰弱、失眠病症)

莲子、百合、龙眼肉、酸枣仁、小麦、秫米、蘑菇、猪心、石首鱼。

(22)行气类(用于气滞病症)

香橼、橙子、橘皮、佛手、柑、荞麦、高粱米、刀豆、菠菜、白萝卜、韭菜、茴香菜、大蒜、火腿。

(23)活血类(用于血瘀病症)

桃仁、油菜、慈菇、茄子、山楂、酒、醋、蚯蚓、蚶肉。

(24)止血类(用于出血病症)

黄花菜、栗子、茄子、黑木耳、刺菜、乌梅、香蕉、莴苣、枇杷、藕节、槐花、猪肠。

(25)收涩类(用于滑脱不固病症)

石榴、乌梅、芡实、高粱、林檎、莲子、黄鱼、鲶鱼。

(26)平肝类(用于肝阳上亢病症)

芹菜、绿茶。

(27)补气类(用于气虚病症)

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山药、莜麦、秈米、马铃薯、大枣、胡萝卜、香菇、豆腐、鸡肉、鹅肉、鹌鹑、牛肉、兔肉、狗肉、青鱼、鲢鱼。

(28)补血类(用于血虚病症)

桑椹、荔枝、枸杞子、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平鱼。

(29)助阳类(用于阳虚病症)

枸杞菜、枸杞子、核桃仁、豇豆、韭菜、丁香、刀豆、羊乳、羊肉、狗肉、鹿肉、鸽蛋、雀肉、鳝鱼、海虾、淡菜。

(30)滋阴类(用于阴虚病症)

银耳、黑木耳、大白菜、梨、葡萄、桑椹、枸杞子、牛奶、鸡蛋黄、甲鱼、乌贼鱼、猪皮。

(五)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检测

保健食品具有生理调节功能,是因为它们含有各种各样的生理活性物质,或称功能因子或功效成分。这些功效成分多半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有许多是某些中药和某些食物中所共有的,还包括一部分已知营养素。它们除了具有营养作用外,还能起到保健作用,如维生素类、微量元素及膳食纤维等。

功效成分和特征成分检测项目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1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名单(按笔画顺序排列)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桃仁、桑叶、桑椹、橘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子、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新增品种:人参、山金银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叶、夏枯草、当归、山柰、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

2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按笔画顺序排列)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3 :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按笔画顺序排列)

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乌、广防己、马桑叶、马钱子、六角莲、天仙子、巴豆、水银、长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关木通、农吉痢、夹竹桃、朱砂、米壳(罂粟壳)、红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羊角拗、羊踯躅、丽江山慈菇、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闹羊花、青娘虫、鱼藤、洋地黄、洋金花、牵牛子、砒石(白砒、红砒、砒霜)、草乌、香加皮(杠柳皮)、骆驼蓬、鬼臼、莽草、铁棒槌、铃兰、雪上一枝蒿、黄花夹竹桃、斑蝥、硫黄、雄黄、雷公藤、颠茄、藜芦、蟾酥。

4 :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食品新资源名单

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松花粉、向日葵花粉、紫云英花粉、荞麦花粉、芝麻花粉、高粱花粉、魔芋、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刺梨、玫瑰茄、蚕蛹。

5 :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其他通知

1.申报保健食品中涉及的物品(或原料)是我国新研制、新发现、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或仅在个别地区有食用习惯的,按照《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2.申报保健食品中涉及食品添加剂的,按照《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3.申报保健食品中涉及以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为原料的,按照《卫生部关于限制以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为原料生产保健食品的通知》(卫法监发[2001]160号),提交相关资料,例如通知规定配方中使用鹿茸者,原料应选择马鹿茸,并出具养殖证明。

1TPpJ3o+/EmqNFbTRSFTmecH0qBMecyD702H4O5dttWKmk9vyz0mVNPuVJjA44E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