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医哲学是东方生命哲学的代表 ——2010年12月9日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发言

各位前辈,各位同仁,很抱歉我几次都没来,失去了向大家学习的机会。这次我接到这个提纲是五个方面,我想重点就谈一个,中医哲学的内涵,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它的核心思想究竟是什么。关于哲学的定义谁都知道,世界观、方法论之类的,但我想中医哲学主要研究的还是一个生命问题。刚才我听陆老 (国医大师陆广莘)那一番话我非常受启发,中医哲学说到底就是中医的生命观和方法论。围绕生命观我考虑了一下,至少要解决这五个问题。第一,中医对待生命,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这才是我们哲学家所要研究的问题,它的本质、本体、本原究竟是什么,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中医所说的生命的存在方式是什么;第三,生命的变化规律究竟是什么;第四,生命的调节方式;第五,生命的认知方法。

关于生命的 “生”,你看 《周易》,易学,它就是生生之道,叫生生之谓易,易学是讲生生的学问,生命的学问。中医是什么?刚才陆老说了,是生生之具,《汉书·艺文志》说得很清楚:方技者,生生之具。一个道,一个具,具就是器具、工具,可以说就是具体的方法,更偏向于操作层面,实际上它是道的一种运用,道和具绝对是不能分离的。也就是说,中医是生生之道的一种具体的体现,具体的实践,陆老刚才这个话非常好。什么是生,现在有人在电视上讲,生就是一头牛在大地上吃草,我说这不叫生,这叫死,牛都把草吃了吗?这不叫死了吗?这个字解错了。生是什么? 《说文解字》上说: “生,进也,像草木生土上。”这个生它上面不是一头牛,而是一棵草,下面一横是大地。什么意思?就是说这棵草从大地上长出来这叫生,所以这就说明什么?这就说明生命是一个过程,那中医讲 “生”的本质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就一个字——气。

《黄帝内经》上讲: “生之本,本于阴阳。”生命的根本是阴阳,那阴阳的根本是什么?就是气,因为阴阳就是气的二分,五行是气的五分,八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气的八分,归根到底就是一种气。《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气机失调有多种表现,比如气上、气缓、气消、气下、气收、气泄、气乱、气耗、气结等等,就会产生不同的疾病。所以说“气”是生命的本质,《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 《黄帝内经》中 “气”出现了3000次左右。气,我把它分成六类主要的 “气”:第一类叫元气,也叫真气,上古天真论,天真那个真,主要的意思是指先天的真气,当然如果仅限于这个意思,就错了。因为上古天真论开头描写那五句话的前三句话我认为那就是天然纯真的状态,这是 “天真”的另外一个意思,这就是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这三句是对天真的另外一种诠释,这个问题我就不多讲了。我这里只说它是元气 (真气),这个气最重要,它是生命的原动力,这是中医所认识的生命的本原、本质,它和我们道家所认识生命本原本质是一脉相承的,是一回事。这是第一类气。第二类气,叫宗气。就是老百姓说的宗气不足的宗气。先天真气大家都知道,是偏于先天的,宗气则是偏于后天的。第三类气是营气,是运行于血管里面的,起到营养、化生血液的作用,所以叫营气。第四类气叫卫气,是运行于血管外面的,起到保卫肌肤、肌体的作用,所以叫卫气。第五类,我认为是脏腑之气,中医讲五脏六腑,实际上不是仅仅讲五种器官,而是五大功能系统,五大能量系统,也就是五种气。第六类就是经络之气,经络就是气的通道。所以,你把“气”这个生命的本质问题没搞清楚,你就一味去做一些实验研究、科学研究,去研究什么藏象的本质、经络的本质,你能研究出来吗?比如中医讲“左肝右肺”,这实际上是就肝和肺的不同功能说的,肝为阳气主上升,肺为阴气主下降。如果你一味用形体解剖的方法、用科学实验的方法从左边找肝、从右边找肺,你找一万年能找出来吗?所以要先从哲学上搞清楚。

这里我跟大家通报一件事情。常存库教授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力红兄(刘力红教授)不知道看了这篇文章没有?常存库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教授,是车里教授的学生,我上次问我们大学的图娅教授,我说你的同学常存库写了一篇文章,非常震撼。她说那是我的师兄,我非常佩服他。常存库的这篇文章,我上次跟陆老也讲了。我把它改了一个题目叫 《中医科研的重大失误》转发在我的网站上:www.zhangqicheng.com。这篇文章列举了中医科研的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这些项目,他分成三类:一类是中医药的学术认识不清,第二类是学术判断不准,第三类是学术设计不通。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第一类研究将会被送入 “学术的垃圾堆”,第二类研究是 “学术杂耍”,第三类研究是 “漏洞百出”。他真敢讲。看问题看得很深刻!我看了之后总体感觉是什么呢?就是没有搞清楚中医藏象、经络甚至中药四气五味等的本质是 “气”而不是具体的物质。你用研究物质的方法去研究 “气”当然要犯错误,而且是低级错误。那么 “气”是不是物质?气不是物质,但也不是非物质,气是介于物质和非物质之间,非是非非是。 “气”恐怕就是非物质非非物质的东西。 “气”就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最典型的一种 “象”。“象”既是方法论,又是本体论。从本体上说,“象”就是一种气。我几年以前更多是从方法论层面考虑 “象”,现在我觉得更应该从本体论层面来讨论“象”。生命的本质这个问题是最需要首先搞清楚的。这可能就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哲学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第二,生命存在的方式。生命存在的方式是什么?它也是一种气的形态,再细化一些就是气-阴阳-五行,我往中间打了一个连接号,气、阴阳,然后一个连接号五行,这就是气存在的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原来我认为是一个思维模型,思维实际上是离不开本体的,思维不能单独抽出来,思维不是和本体割裂的,中医思维实际上是中医对生命的本质及疾病、治疗、药物的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所以我认为这种模型不仅是一个思维模型,而且是一个气的存在问题,是生命的存在方式。尤其这里面的阴阳。阴阳上次我跟陆老请教的时候,陆老就说,阴阳就是一个关系,你不能完全考虑到物质或者功能,它不是二元对立的,它是一种关系实在。中国社科院的罗嘉昌写过一本书 《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我觉得写得很好,我曾经引用过。气-阴阳-五行,这是生命存在的方式。

第三,生命的变化规律。这个变化规律具体反映在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上,这个中医上讲得非常多了,比如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等这些东西,中医关于生命的变化规律说到底就是阴阳的消长变化规律。这个规律如果把它简单化,完全可以用一种太极图形象表示。注意这张太极图不是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太极图,那种两个半圆构成的太极图全都是错的,最古老的图的鱼头不是大头,而是小头,最古老的就是对伏羲八卦次序的形象说明,所以是可以量化的。这张太极图上实际上就是生命变化的规律图。那里面不仅有阴阳二气,还有五行、八卦,中医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十二正经都可以用那个图进行解释,这就是变化规律。

第四,生命的调节方式。我认为中医的治疗说到底就是在调气,中医通过药物、针灸、推拿、气功、刮痧等等,就是在调气,把阴阳失衡的气、阴阳错乱的气给调正了,调平衡了、调中和了,把阴阳亏损的气给补足了。我想练功的人肯定有体会,修炼内丹后就有体会了。生命的调节方式,如果简单地说,就是调阴阳;生命调节的最终目的或者说最终的状态,我认为就是阴阳中和,调节到阴阳中和的状态,这个里面就包括至少有四个层面,第一就是天人的中和,叫天人合一;一个是物心的中和,叫物心合一、物我合一,生命既不是纯物质,也不是纯心灵、精神;一个是形神的中和,叫形神合一;一个是体象的中和,叫体象合一。刚才说了象的问题。刘老师 (刘长林教授)经常说 “象”是以时间为主导,但是这里面还有空间,是时空合一的,是以时间为主导的时空的合一,是空间——有形实体和时间——动态的现象的合一。天人合一是以天为主,物心的合一是以心为主导,形神的合一是以神为主导,体象合一是以象为主。这是生命的一个调节方式,也是生命的健康的最终极状态。

第五,生命的认知方法。中医的思维方法实际上就是中医认知生命的方法,我们把它叫作 “象思维”也是可以的。但是 “象”是什么?有三个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一个是象,一个是意,一个是体。这三个概念是什么关系?“象”有广义的 “象”,有狭义的 “象”;有上位的 “象”,有下位的 “象”。我们说的象思维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一个上位概念,它涵盖了这个 “体”和 “意”,所以有体象,有意象,但是以意象为主。当然中医的取象思维是离不开数的,我称它为象数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毫无疑问是源于《周易》,我的博士论文就是专门研究 “象数易学”的。中医还有很多很多的概念,我认为不要拘泥于某一个概念,也不要陷入名相之争当中,认知方法、思维方法不能偏离生命的本质本体。

我带了很多博士生,已经毕业了20个,好多博士生在选题时都选了“气”,我说好,这个很重要,好好做,把气搞清楚了,中医甚至中华文化的根本问题几乎就可以解决了。可他们做了半天,又跑来告诉我说,张老师我能不能换一个题,我说为什么?他说我做不出来,我说好,那你就换吧,好多人都是这样。最后我突然明白,我也做不出来, “气”究竟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气是物质?是功能?是信息?是能量?是物质、能量、信息的三位一体?不知道。现代科学还解释不了,也许还要再过几百年、几千年才能搞清楚。不知道。但是它是实际存在的,所以我对我的研究生说气叫什么不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你要从身上体会出来、体会到气的存在、气的运行,一定得体会出来,要练功,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当然气是离不开 “意”的,离不开 “神”的。那个 “意”、那个 “神”是一个统领,指挥着气的运行。

用另外三个词来说,“精气神”或者叫 “形气神”。气必须要用神来统领它的,意象这个意刚才刘老师讲了,跟 “神”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个东西必须要搞清楚。我在20世纪90年代发表了一篇文章,是跟我四弟、五弟一起写的,我四弟是搞物理学的,跟他一起用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来研究气,发现气和复杂系统、耗散结构当中的熵有密切关系,正气就是负熵,邪气就是正熵。后来弄了半天,结果越弄越复杂,我自己都弄糊涂了。但是这个“气”我认为就是我们中医哲学所要研究的主要核心问题,中医哲学要研究中医有关生命的本质,然后接着就是生命的存在方式,生命的变化规律,生命的调节方式,生命的认知方式,就是这些根本的看法、根本的观念,这个可能就是中医最精彩的地方,也是最难搞清楚的地方,我相信我们在座各位大智慧者最终可以把这个秘密揭开,这个秘密一旦揭开了,就像习近平说的就找到了 “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从人的生命上入手,然后进一步探讨人跟天的关系、跟地的关系,最终可能就打开了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宝库。我的发言就到这里,向各位请教。 DcA/XHvSVe4dJZPjumGnwVpy43XC/Jf5Kceq1KrY8J6t6e8/7sIk4sJDrGIX1Yg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