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使用Logos,目的显然不是增加受书人的哲学知识,而说明Logos是受书人普遍已经具备的哲学概念。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活跃于500BC)把Logos当成宇宙理性的法则、至高上帝的一种表征。 [1] 犹太哲学家斐洛(Philo,约20BC-50)就曾把Logos当成上帝与世界之间的中介。 犹太教信上帝,但上帝没有位格。这样,Logos 就实在论来说,还不能与Elohim和Theos并列。
约翰用Logos代表上帝,是要说明耶稣的神性。《约翰福音》明确记载了耶稣受难后,其犹太门徒和犹太人在情感上的对立(约翰福音20:19),可见作者立意要把耶稣的福音普世化。犹太教强调上帝与犹太人群体的关系,而福音强调上帝与每一个人的关系。耶路撒冷的犹太教圣殿公元70年被入侵的罗马军队摧毁,犹太人蒙受了巨大的苦难。犹太基督徒可能幸灾乐祸,认为这是犹太人杀害耶稣所得的报应(马太福音27:24),这无形中让希腊文化下的人理解了(犹太)基督徒和犹太教徒的对立,因为当时福音和“基督徒”的概念(使徒行传11:26)已经传播了近40年。在圣殿被毁之前,(犹太)基督徒受到犹太教和罗马帝国的双重迫害。我们可以设想《约翰福音》写作时,对教会的干扰不仅有犹太教,而且有斯多亚哲学。
斯多亚派解释宇宙理性更接近赫拉克利特,使用Logos而不是Nous。保罗也使用表示心灵、理性的希腊字Nous,中文圣经翻译成“心”(罗马书7:23,11:34)。Nous的概念最早由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500-428BC)阐述宇宙的理性,但他本人并没有区分好心灵和质料。 [2] 对于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宇宙理性像人的理性,但远高于人的理性。因为Logos在《约翰福音》的使用,我们可以认为那时候基督徒或慕道者很多有斯多亚派的哲学素养。犹太人作为上帝在万族中的选民,最早有了“人类”的概念,但犹太人强调与非犹太人的隔阂。斯多亚派相信普世下的人为兄弟,无疑强调人类的共性,他们不排斥犹太人。斯多亚派不是按种族分类人,而是按智慧的和愚拙的。 [3]
《约翰福音》的名称来自教会的传统,经文本身没有一次用到euangelion,与其他三福音不同。 Logos(对应英文的Word)虽然在其他福音上也使用过 ,但没有表示出其相关的哲学。保罗也使用Logos,把福音说成真理的道(以弗所书1:13)。最早信耶稣的,是他的十一门徒和与他接近的犹太人,也就是曾经见过耶稣并见证他复活的人(哥林多前书15:3~5)。后来的情况不同。基督徒不是生来就是,而是相信了耶稣拯救罪人的福音,这甚至包括《希伯来书》的作者(希伯来书2:3)。也就是说,后来的基督徒不是因眼见,而是理性成分更多。
希腊人过去既没有从无到有的创世观念,也没有线性的时间观念,而这些观念不仅犹太教有,同时也被后来的基督教接纳。古希腊自然主义哲学家信万事严格地被决定。斯多亚派信人的命运被Logos或世界的理性法则严格地决定,因此人没有选择上的自由。耶稣的福音是罪人的福音,也是穷人的福音,更是奴隶的福音,因为福音让罪人、穷人、奴隶成为上帝所爱的对象,让他们意识到有选择的自由。上帝不偏待人(罗马书2:11)。约翰借耶稣的教导,生动地驳斥了斯多亚派的决定论,如信他的人、不被定罪……(约翰福音3:17)。上帝不强迫人,人有自由选择信仰。希腊哲学里没有自由观 [4] ,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凡事都有原因,因果律无疑抑制了人的自由观念。斯多亚派的Logos让人服从命运,让人没有自由的意识,《约翰福音》无疑补充了真理和自由的关系(约翰福音1:12,8:32)。
类似地,新约别的书卷也反映了受书人可能有哲学背景,如受柏拉图的影响。 斯多亚派虽然晚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但是更面向大众的哲学。事实上,早期教会的教父们很多都受斯多亚哲学的影响,如殉道士查士丁(Justin,约100~约165) [5] 、亚历山大利亚的潘塔努斯(Pantaenus,约卒于190年) [6] 和德尔图良(Tertullian,160-220) [7] 等。
Logos是上帝。那么,上帝是真理吗?按符合论,上帝必然是真理。上帝的存在不仅符合他的理智,而且正是他理智的活动。存在与理智的符合最大限度地实现在上帝中。 [8] 因神圣的简单性,上帝没有部分,他的本质就是他的存在、理智、意志。 [9] 上帝的本质与他理智的符合是最完美的符合,所以上帝无限的本质是本体的真。基督是上帝荣耀所发出的光辉,是上帝本体的真像(希伯来书1:3)。按符合论,基督有完全的神性和人性,真实地符合了三位一体上帝的永恒生命。作为上帝的儿子,基督有上帝的生命。基督因受难在人性中死了,他三日后复活,证明他的生命在神性中是不死的,因为上帝的生命是从永远到永远。犹太人称上帝为父(马太福音5:9),这并不表示上帝是男性,但耶稣在人性中是儿子。亚那他修(Athanasius,296-373)对“父”“子”的理解是绝对的,“父”无父,“子”无兄。 [10]
上帝是真理,子与父原为一。形上学如何解释?阿奎那认为不同位格的父、子同有一个神圣的本质,真理可理解的特点不是因为父身份、子身份,而是依靠存在的特点。 本质(essence)不仅与表达本性(nature)的人性、神性是不同的概念,而且是本体的概念,因为存在就是有本质的事物。神学上,父、子、圣灵之所以是三位一体的上帝,因为他们共有一个名字(马太福音5:9)。阿奎那认为人为事物的命名是按其运作,如果我们不知道其本性,也可以按属性、效果,上帝表示在万有之上。 [11] 这里,我们可见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尽管阿奎那也基本符合了圣经。上帝最基本的意思是造物主,因为: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创世记1:1)。上帝存在:上帝的本质与存在同一;上帝有名字,上帝的名字代表了他的本质。 [12] “存在本身”(being itself)正是上帝自我启示的名字,那句话在中文圣经里翻译成“我是自有永有”(I am who I am)(出埃及记3:14)。这样,阿奎那就为基督教信仰建立了形而上的基础。
关于真理,认识论的路径是“我们如何认识事物(以得到真理)”,阿奎那没有这样出发,在《论真理》( Quaestions Disputatae de Veritate/QDV )的开始,他就有创新,这在于把真理当成存在的一种模式。 [13] 阿奎那认为,存在(being)与真理(truth)是可以互换的:每一个“存在”是“真的”,凡是“真的”是一个“存在”。如果这样,我们为何要用不同的名称来指代“存在”和“真理”?对于实体来说,事物的真与存在互换;而理智中的真与存在互换,是作为被说明者的说明。存在既在事物中,也在理智中,而真理主要在理智中,存在主要在事物中,这样就在观念上区分了真与存在。 [14]
按阿奎那,上帝的启示是真理的来源、上帝是真理。无形之下,阿奎那完善、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对于阿奎那,上帝不仅存在,而且是存在本身(being itself) [15] ,这比亚里士多德作为存在的存在(being qua being)更抽象,因为存在本身在意义上更接近存在的来源。存在的抽象从低到高有三种:物理的、数学的、形而上学的。 [16] 物理的存在是可感的,因它们有质料。
上帝有父、子、圣灵三个位格,这三位格是同一实体,而其中第二位格有过人性。犹太教信上帝耶和华,但否认基督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所以不信父、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以及新约圣经的启示。圣灵就是真理(约翰一书5:7)。耶稣是“道路、真理、生命”(约翰福音14:6)。之前,耶稣说过:我与父原为一(约翰福音10:30)。这里的真理如何理解?耶稣启示出了真理,真理的标准不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是自身与自身相符合,这正是“真理”在希腊原文(Aletheia)的意义:真理作为内在秘密的展开。
如果《约翰福音》不使用Logos代表上帝,Logos对于阿奎那是一存在,但不是实体。Logos可以作为一种观念存在,因为我们关于它能有肯定的命题,尽管Logos在现实中可以不存在。 [17] 阿奎那最推崇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斯多亚派的Logos显然不如作为存在的存在或存在本身抽象、纯粹。
[1] Merrill Ring, Beginning with the Pre-Socratics ,Mountain View,California: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2000,p.79.
[2] Merrill Ring, Beginning with the Pre-Socratics ,Mountain View,California: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2000,p.142.
[3] A.A.Long, Hellenistic Philosophy ,London:Gerald Duckworth & Company Limited,1986,p.178.
[4] Battista Mondin, A History of Mediaeval Philosophy ,Rome:Urbaniana University Press,1991,p.7.
[5] Etienne Gilson, History of Christian Philosophy in the Middle Ages(I) ,New York:Random House,1955,p.11.
[6] Eusebius, The History of the Church ,London:Penguin Books,1965,p.213.
[7] Warren S.Brown,Nancy Murphy and H.Newton Malony,eds., Whatever Happened to the Soul? Minneapolis:Fortress Press,1998,p.4.
[8] ST I , Q.16,A.5.
[9] SCG(I) ,Chapters 46,73.
[10] T.F.Torrence, The Trinitarian Faith ,Edinburgh:T&T Clark,1995,pp.69-70.
[11] ST I ,Q.13,A.8.
[12] ST I ,Q.13,A.11.
[13] John Milbank and Catherine Pickstock, Truth in Aquina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p.5.
[14] ST I ,Q.16,A.3,ad 1.
[15] SCG(I) ,Chapter 22.
[16] H.D.Gardeil,O.P.,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St.Thomas Aquinas(IV) ,translated by John a.Otto,St.Louis:B.Herder Book Co.,1967,p.18.
[17] St.Thomas Aquinas, On Being and Essence ,translated by Armand Maurer,C.S.B.,Toronto:The Pontifical Institute of Medieval Studies,1968,pp.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