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 中英联合开发区的实践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十三五”期间,中国将以此作为引领“走出去”战略升级和对外投资合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指导方针,充分发挥中国体制、政策、资金、产业等综合优势,提高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的便利化水平,以境内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为依托,推动我国优势产业和企业“抱团出海”,促进东道国工业化和民生改善,与合作伙伴分享发展成果,在“十三五”末实现从对外投资大国到对外投资强国、外商投资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经过近十年发展,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在境外形成了一批超过70个基础设施完备、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产业园区,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有效平台。与此同时,外商在国内投资兴建的开发区和产业园更是从沿海发达地区到内陆、沿边的新疆等遍布我国所有省区市和主要城市。

(一)合作基础扎实

1.现实基础良好

自2004年中英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英双边关系稳步发展,利益交融与互惠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建立了总理年度会晤、战略对话、经济财金对话、高级别人文交流等几十个对话机制,双边关系的成熟度前所未有。

目前,中国是英国第四大贸易伙伴,英国则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目的国和除香港外最大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英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宣布申请加入中国倡议成立的亚投行。2015年中国对英国出口额达596亿美元,从英国进口额为189亿美元,同期英国对中国直接投资规模为10.8亿美元。

英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强国,2014年中国对英国直接投资额为128亿美元,呈稳步上升趋势,投资行业领域不断拓宽。其中,三胞集团控股的南京新百以2亿英镑收购英国老牌百货公司House of Fraser(福瑞泽)89%的股权,是中国企业最大的单笔零售业境外投资项目,中国弘毅以9亿英镑收购英国餐饮连锁企业Pizza Press。中国的浙江沪杭甬高速、江西铜业、中国国航、大唐发电以及中石化五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在伦敦交易所挂牌上市。

2.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和英国两国的特色优势明显是进行全方位深度合作的重要基础条件。中国是社会稳定且发展迅速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充裕,作为世界工厂正在由世界制造向世界创造转变,也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投资环境良好的国家和地区之一。英国作为世界老牌发达强国,优良的投资环境使之成为投资吸引力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之一,贸易投资便利,政治环境稳定,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通信服务和创新能力一流。英国工业革命后的全球治理能力及其经济发展成果和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较大空间。截至2015年上半年,逾500家中国企业落户英国。有研究认为,未来10年,中国对英国基础设施投资将达到1000亿英镑,为两国创造更多发展和就业机会。

中英两国作为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经济强国和政治大国,分别是世界第二和第六大经济体,历史文化悠久,在多边交往中,深度交流和全方位合作存在无限可能,可以共同推进国际协定及国际规则,包括国际投资、共同发展、市场秩序、公平竞争、全球气候、碳排放等人类关注的共性问题。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投资合作呈现持续快速发展势头。与此同时,也在积极吸引外资投资,2015年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575家,同比增长1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13.5亿元人民币(折合1262.7亿美元),同比增长6.4%(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

3.合作环境良好

国际政治环境有利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英国保持着良好的政治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欢迎,包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期待与中国开展多形式的合作,为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创造了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

欧洲各国正逐步走出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阴霾,宏观经济形势和投资环境都将持续改善。一方面,英国国家经济复苏缓慢,需要吸引外资为本国经济“活血”,并采取相应措施放宽外资准入限制,中国企业赴英国投资面临更有潜力的消费市场、更具可预见性的政策环境、更为稳定的合作机遇;另一方面,在中国经济转型大背景下,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看好欧洲市场,将欧洲作为首选投资目的地。同时,中国各个地方也在招商引资特别是FDI方面有着较大压力和较强动力,为中英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潜在风险需要关注

企业经营风险。中国企业“走出去”具备一定优势,但是内在局限有待突破。从内部看,企业间过度竞争、技术标准国际认可度不高、融资模式单一、国际经营人才缺乏、轻视项目后期运营维护等不足也制约了中国企业“走出去”。此外,还面临所在地区的文化差异、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等风险。

欧洲经济复苏缓慢带来一定制约风险。从长期看,欧洲经济仍需致力于结构性改革,经济长期好转存在不确定性。欧元区和欧盟内部发展不均衡、经济增长不同步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此外,部分国家失业率较高、移民问题等也给中资企业投资欧洲带来不稳定因素,特别是英国公投脱离欧盟给欧洲一体化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二)合作领域

目前,中国对英国出口产品主要是电子通信设备、计算机等办公设备,服装、玩具、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等日常生活用品,中国自英国主要进口汽车及其零部件、发电设备、医疗设备、电子通信设备、药品、废铜等。中英双边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金融、保险、通信、文化娱乐等方面。英国作为中国的海外主要创新基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地位和作用没变,作为创新品牌的试验田没变,作为与发达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合作的样板田没变。因此,未来中英的主要合作领域包括基础设施、金融、能源、通信、高端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等。

欧盟构建泛欧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项目与中国倡导的“亚欧互联互通”有许多共通之处,将进一步促进中欧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英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很多升级需求,加上实施“北方经济增长区战略”等,需要重振一些传统工业中心,升级基础设施,中国的富余资本恰好可以弥补英国的缺口。投资英国已经成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内容。

英国在金融领域的传统优势也是中英合作重点领域,包括离岸人民币中心、绿色金融等。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重心向消费和服务业转移,国内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中国企业和富余资本正努力在海外寻找更好的投资地,并修复自己的金融短板。

英国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能源领域合作将继续成为中英双边关系的重要支柱;英国在电力和油气部门改革、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方面经验丰富,中国在该领域有着较大的需求,这将进一步促进双方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

两国在高端制造业方面的合作空间巨大。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开始在英国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积极吸收利用英国在动力系统、海洋工程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的先进技术,为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提供外部动力。

(三)联合开发区的可能运营模式

境外经贸合作区已成为促进中国和东道国经贸合作双赢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合作区在推动中国企业“抱团出海”、形成海外产业集聚、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促进了东道国增加就业、提高税收、扩大出口,深化了双边经贸合作关系。截至2015年11月底,中国在海外在建的75个合作区累计上缴东道国税费14.1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5.3万个。合作区是“中国经验”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通过与东道国分享中国发展经验与成果,分享中国建设开发区、设立特区的理念与管理经验,推动中国品牌、中国人才和中国标准“走出去”。在未来中英合作框架下,可以建立如下形式的联合开发区。

(1)中英双方共同协商在对方国家建立联合开发区。在双方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以企业为主体,以共赢合作为共同利益,以联合开发区为载体和平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双方的比较优势,以项目为抓手,优化空间布局,兼顾开发与开放,建立长效的评估、协商和利益分配机制,高规格规划全方位合作,最终实现联合开发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标准示范性的合作新机制和新平台。具体可以采用“一区多园”或者“一园多区”等多种具体空间分布和运营方式,甚至建立网上虚拟联合开发区等新形式,最终两国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良性互动发展。

(2)中英两国也可以共同建立合作开发基金,对第三国进行投资建立联合开发区。鉴于英国在非洲和中东的巨大影响力,未来中英两国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这些市场。充分发挥中英两国的比较优势以及第三国的地缘优势,优化全球的产业和空间布局,设定长远战略目标,关注企业核心能力,努力实现投资战略协同,并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进一步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支持两国企业将中方产能和装备制造与英方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在第三国开展合作。以利于企业更加主动地配置国际高端产业资源,助力企业实现在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先锋:《“飞地”型城镇研究: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12期。

[2]吴素春:《飞地经济研究综述与展望》,《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3]张冉、郝斌、任浩:《飞地经济模式与东中合作的路径选择》,《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4]汪玉奇、高平:《9+2: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区域经济合作》,《企业经济》2010年第9期。

[5]任浩、朱士保:《利用飞地经济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18期。

[6]林夷:《“飞地工业”发展模式在福建省内陆地区可行性理论浅析》,《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7]李骏阳、夏惠芳:《开发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2期。

[8]何静、农贵新:《异地共建:后开发区时代的必然趋势》,《发展研究》2010年第3期。

[9]丁胡送、吴福象、王新新:《泛长三角城市群产业转移中的异地产业园区合作机制及模式研究》,《科技与经济》2012年第6期。

[10]郭珉媛:《环渤海区域“飞地经济”合作的进展、问题与解决思路》,《前沿》2013年第7期。

[11]郑江淮、高彦彦、胡小文:《企业“扎堆”、技术升级与经济绩效——开发区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作者郑广建系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处研究人员,产业经济学博士;苗洁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W93k54Elhj7zWdYw5bcdgs0wdWxl6QFV9bFEtvZ2LKwBptO3aEQ4KluvvuldtqT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